稀土元素La掺杂BaFe12O19微结构和磁性能的研究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固相法制备了镧掺杂M型钡铁氧体(Ba1-xLaxFe12O19,x=0.0—0.6),针对不同取代量与不同温度的烧结,研究取代量和温度对钡铁氧体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在烧结温度为1100—1175C,当x=0.0—0.6时,样品主要有单一的六角M型钡铁氧体相构成.SEM表明,La离子的加入不会影响钡铁氧体微观形貌.在磁性能方面,随着La离子的增加,钡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矫顽力逐渐增加.在同一取代量下,钡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烧结温度升高呈现上升趋势,矫顽力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饱和磁化强度在x=0.2,烧结温度1175℃时达到最大值62.8emu/g,矫顽力在x=0.6,烧结温度1125℃时达到最大值3911.5Oe.
其他文献
高职图书馆作为高职学生重要的学习平台,其所提供的服务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学习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随着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的兴起,高职图书馆也开始注重自身的智慧化建设。基于
点集的Voronoi图是对点集的一种空间分割方式,不同分布的点集可以形成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不同变化,可以通过计算点状目标的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方法,来分析点
本文分析了在学分制下,运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课表编排时遇到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分享了课表编排中的实践经验,以期改进和完善课表的编排工作,为高校
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研究的科学方向之一。介绍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为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样式,是为学校教育做科学化的实践性诠释
本文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为例,从选定内容、分解知识点,分析学情、确定学习目标与教学策略,设计和制作微课教学视频,设计配套资料四个环节对微课设计进行了介绍,旨
针对油液磨粒分析中磨粒铁磁性甄别的要求,设计了磨粒分离传感器和视觉检测系统。对磨粒在流场和磁场中受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根据总流道和非铁磁性磨粒流动的检测信息,对铁磁性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曾国藩家书》,在对《曾国藩家书》进行阅读研究中,结合现代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从《曾国藩家书》中提炼出对现代中学写作教学有价值的启示,从而,为
提出了数字字符的轮廓骨架特征,并将这一特征与粗网格特征相结合对脱机手写体数字进行识别。获取特征向量后,利用改进的基于两级级联结构的AdaBoost神经网络进行逐层淘汰识别。
利用与团簇相关的变电子浓度判据研究了过渡金属Cu-Zr-Ti系中Cu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区域和成分特征.据此判据在Cu-Zr-Ti系相图中确定出三条特殊的成分线,(Cu9/13Zr4/13)100-
语文教学中,教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案设计存在着许多弊端。新课改实施后,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案设计应充分体现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