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日益受到教师的关注,并开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存、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这样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一、巧借信息技术,营造创新课堂的愉快氛围
对教师而言,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灵活选择一些素材,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参与式、活动式、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成为真正的合作者。
【案例1】我上的九上3.1圆这一概念课中,先播放了《西游记》第10集“孙悟空画圆”的片段录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圆,叫师傅、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一定站在魔法保护圈内,不然会被妖怪抓去这一情节来说明:点在圆内,点在圆外,点在圆上这一知识点;然后利用两幅FLASH的动画效果来比较说明自行车的轮子设计成圆形,设计成三角形的情况,诙谐幽默,使教材“活”起来,原本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知识,学生在笑声中被愉悦的接受。
师:如图,点A、B、C和☉O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生:点A在圆外,
生:点B在圆上,
生:点C在圆内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和优化。
二、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1.培养学生勤思考、勤动脑的习惯
传统教育中,往往容易错误地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学生服从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教师讲、写、做,学生听、记、看,课堂教学往往氛围沉闷,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权。
【案例2】我用几何画板的形式展示以下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完以后,用几何画板的手段可以引申为:四边形ABCD不是一般的四边形,而是特殊的四边形,如分别是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那么四边形EFGH分别又是什么四边形?学生很容易进一步推广出以下结论:①对角线互相相等;②对角线互相垂直;③对角线既相等又互相垂直。
2.激发学生主体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在几何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我以《余角与补角》一课为例,动手实践,展示新知。
【案例3】如图∠AOB=90°,∠COD=90°,(电脑演示∠COD绕点O旋转)。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师:猜一猜,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的规律是:∠AOC=∠BOD
师: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下∠AOC与∠BOD角的度数?
生:∠AOC=500 ∠BOD = 500
师:折一折,对折一下再次验证猜想得到的结论;
师:议一议,把结论归纳一下?
生:同角的余角相等
师:试一试: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论?
生:推理的方法,因为∠AOC+∠BOC=900 ∠BOD+∠BOC=900所以∠AOC=∠BOD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既丰富精神生活,又增进身心健康。
三、巧借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案例4】我在上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二节的《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有效问题,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创造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我使用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实验操作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师:有一个由铁丝折成的立方体框,立方体框的边长为20cm,在框的A处有一只蚂蚁,在B处有一粒糖,蚂蚁想吃到糖,问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cm?(图1)
生:所走的最短路程是40cm,有2条路线。
师:其它条件不变,把B处的糖换到C处,又该如何?(图2)
生:所走的最短路程是60cm,有6条路线。
师:那将立方体铁丝框改成立方体纸盒,上述两题结论又该如何?(图2)
生:(学生的讨论就比较热烈或实验操作)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即可所走的最短路程求得40cm。
师:若把“立方体纸盒”改成“圆柱”(图3),又该如何呢?
生:在空间图形中,要求表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则要把空间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加以解决。
师:总结的很好,利用转化的思想,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综上所述,随着创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
一、巧借信息技术,营造创新课堂的愉快氛围
对教师而言,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灵活选择一些素材,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参与式、活动式、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成为真正的合作者。
【案例1】我上的九上3.1圆这一概念课中,先播放了《西游记》第10集“孙悟空画圆”的片段录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圆,叫师傅、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一定站在魔法保护圈内,不然会被妖怪抓去这一情节来说明:点在圆内,点在圆外,点在圆上这一知识点;然后利用两幅FLASH的动画效果来比较说明自行车的轮子设计成圆形,设计成三角形的情况,诙谐幽默,使教材“活”起来,原本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知识,学生在笑声中被愉悦的接受。
师:如图,点A、B、C和☉O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生:点A在圆外,
生:点B在圆上,
生:点C在圆内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和优化。
二、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1.培养学生勤思考、勤动脑的习惯
传统教育中,往往容易错误地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学生服从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教师讲、写、做,学生听、记、看,课堂教学往往氛围沉闷,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权。
【案例2】我用几何画板的形式展示以下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完以后,用几何画板的手段可以引申为:四边形ABCD不是一般的四边形,而是特殊的四边形,如分别是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那么四边形EFGH分别又是什么四边形?学生很容易进一步推广出以下结论:①对角线互相相等;②对角线互相垂直;③对角线既相等又互相垂直。
2.激发学生主体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在几何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我以《余角与补角》一课为例,动手实践,展示新知。
【案例3】如图∠AOB=90°,∠COD=90°,(电脑演示∠COD绕点O旋转)。在图形变化过程中:
师:猜一猜,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的规律是:∠AOC=∠BOD
师: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下∠AOC与∠BOD角的度数?
生:∠AOC=500 ∠BOD = 500
师:折一折,对折一下再次验证猜想得到的结论;
师:议一议,把结论归纳一下?
生:同角的余角相等
师:试一试: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论?
生:推理的方法,因为∠AOC+∠BOC=900 ∠BOD+∠BOC=900所以∠AOC=∠BOD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既丰富精神生活,又增进身心健康。
三、巧借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案例4】我在上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二节的《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有效问题,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创造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我使用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实验操作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师:有一个由铁丝折成的立方体框,立方体框的边长为20cm,在框的A处有一只蚂蚁,在B处有一粒糖,蚂蚁想吃到糖,问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cm?(图1)
生:所走的最短路程是40cm,有2条路线。
师:其它条件不变,把B处的糖换到C处,又该如何?(图2)
生:所走的最短路程是60cm,有6条路线。
师:那将立方体铁丝框改成立方体纸盒,上述两题结论又该如何?(图2)
生:(学生的讨论就比较热烈或实验操作)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即可所走的最短路程求得40cm。
师:若把“立方体纸盒”改成“圆柱”(图3),又该如何呢?
生:在空间图形中,要求表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则要把空间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加以解决。
师:总结的很好,利用转化的思想,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综上所述,随着创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