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驼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66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西旗镇,就剩一头老骆驼。老骆驼叫梭梭,是李老根的。有人说了:“这骆驼,该进汤锅了。再老下去,连头驴的肉都杀不出来了。”
  这天,伟东凑到爹跟前说:“爹,我是想让梭梭到旅游点拍照,挺来钱的。你孙儿的婚房,那可就有了!”
  “甭想!”
  打这起,爷儿俩天天吵这事。
  末了,李老根下了狠心:“为了孙儿,为了楼房,就委屈梭梭吧!但是,我回乡下住,我看不得别人骑我梭梭身上咋咋呼呼。”
  一早,老根不见了。谁都知道,他是带着一肚子气走的。
  景点有了骆驼,可以骑上体验高高在上的感觉,城里人争抢着付钱。伟东成功了。
  好景不长,骆驼连着几天不吃东西,鞭子抽打也懒得起来。人人说:“不行了,再不宰,连肉也得不着了。”
  伟东给爹打电话,刚说个“宰”,那头就撂了。没多大工夫,这老爷子打的士车来了。
  蔫蔫跪着的梭梭,一见李老根,可来了精神,伸长脖子冲他打响鼻。
  李老根摩挲梭梭,拿手指头梳理梭梭的乱毛,将方便面掰成一块一块,塞梭梭嘴里,冲儿子吼:“怎么不吃?这不是吃了!”
  儿子委屈:“鸡蛋也喂过,就是不吃。”
  李老根抚着梭梭鼻梁:“也是呀,老了老了,连吃都不行了。”
  “爹,那就送汤锅。要不……”
  “送汤锅?送你去汤锅!”
  李老根硬把梭梭牵到了乡下。
  伟东放心不下生气走的爹,拨了手机。手机那头,爹呼呼喘气。伟东忙问:“是不是感冒了?”
  “我说伟东啊,你过来一趟。”
  李伟东跑到乡下,大吃一惊──爹的铺盖,在骆驼栏里。李老根斜卧草堆,嘴一张一合地喘着。
  “爹,你这是弄啥!”
  “伟东呀,你爹老了,走不得远路了。你替我办件事。”
  “爹,啥事?你说。”
  “那个……是这么的,你把梭梭呀,牵红砬子去。”
  “得过沙漠呀!那儿起着狼群。”
  李老根捏着儿子的手缓缓地说:“要不咋让你去?但凡能行,这事也得我自己办。”
  “沙漠也行,狼也不怕,可这是为啥?得让我明白呀!”
  李老根缓缓道:“别说猪牛羊,就是狗,就是马,就是有的人,也不及骆驼有灵性。骆驼呀,事事明白。骆驼呀,它有个规矩,那就是哪儿生哪儿死。它看这事呀,比人认祖宗都重要。梭梭呀,到寿头了。它呀,它不同别的骆驼,它不是生在圈里的,是生在红砬子的,所以得送它回红砬子。你就呀,替爹办了这事。”
  “爹,这事我办。可是,这不是送梭梭进狼嘴吗?”
  “骆驼呀,就是骆驼,狼嘴还真是它的归处。你就去吧。现在走,你呀在沙漠过一宿;要是晚了,得过两宿。走吧。”
  伟东收拾着,李老根背上手,一步一步蹭着朝远处走,头也不回。驼铃一响,李老根站住了,背对儿子说:“偉东呀,可记好,缰绳什么的呀,不是它身上原有的,人给加上的,全带回来。”
  “都说好几遍了。爹,我记着。”
  两天后,伟东回来了,衣裳破烂,一脸沙土面子。
  “咋样?”
  “还顺利。还真没遇上狼。”
  伟东将缰绳、笼头、驼铃一件一件从背囊掏出来,李老根“啊”的一声。儿子忙问:“又咋了?”
  “没事,没事,算了,算了。”
  伟东再三问。李老根说:“鼻棍没带回来。”鼻棍是穿骆驼鼻孔的柳木棍,小小的木棍。
  伟东连说疏忽疏忽。李老根又是“没事,没事,算了,算了”。
  第二天太阳探脸,伟东朝那屋一瞅,老爷子没影儿了,咋找也没有。伟东大呼不好,心想,爹说过,骆驼怎么来的怎么走,怎么生怎么死。骆驼生下来是没有鼻棍的,他定是上红砬子给梭梭摘鼻棍了!
  伟东带上水壶,奔红砬子。一上沙漠,印迹就清晰了,明明白白是爹的。
  伟东呼天呼地:他看到一只空水壶──爹没水了!
  伟东连跑带爬。远远看到,群狼在撕扯一头骆驼。远远看到,一个黑点儿。伟东扔了东西,朝黑点儿跑去。
  李老根躺在沙子上,安安静静的。
  李老根浑身湿湿的,头发也有水。这是沙漠,怎么有水?
  李老根指着远处,喘息着说:“是梭梭,梭梭含了水,反吐给我。”说完就昏迷了。
  红砬子上一片红云,沙漠静静的,片片驼毛,被风吹来。
其他文献
某手机厂家发布了今年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不只顾客们欢呼雀跃,就连小偷也乐得不行。  要知道,这种最新型的手机供不应求,在黑市上已被炒到天价,只要能偷到一部,转手卖给黄牛,至少能多赚一倍的差價。  望着手机专卖店外长长的人龙,偷窃集团的首脑给新入行的小偷们下指示,说:“记住,我们只能在人家买手机之前偷他们的钱,不要等到人家买完手机出来,再偷手机。”  有个新手不明白,问:“一部手机8000元,我们直接
期刊
给大明寺画壁画时,宋瓶儿十六岁。  十六岁的宋瓶儿春心萌动,暗自喜欢上了大明寺那个眉目清秀的扫地僧。  于是宋瓶儿路过扫地僧的机会便无端地多了起来。两个年龄相仿的人儿彼此都对对方暗生爱慕,几番目光较量后,宋瓶儿自认确定无疑。  夜深人静、月光渐歇之时,宋瓶儿抑制着心跳,踩着细碎的落叶去轻叩扫地僧的门。  奈何站在门外的宋瓶儿叩了一次又一次,那扫地僧始终不敢打开。一赌气,宋瓶儿去叩隔壁另一个僧人的门
期刊
铁锤见二魁家门前垃圾满地,便想告诉他们,出来打扫打扫。没承想,刚推开大门,一盆脏水迎面泼来。等他抹了几把脸,睁开眼睛,巧珍已转身把门关上了。  铁锤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随后进了二魁家,他要问个究竟。  巧珍呢,头也不抬,锅碗瓢盆摔得叮当响。二魁爹闷声闷气地问:“你来干啥?”  还没等铁锤回话,二魁先发出声来:“这不是王大主任吗?”  “你两口子今儿个抽啥疯?”铁锤问。  二魁气呼呼地说:“扑棱蛾子
期刊
杜立立注定是演悲剧人物的。  杜十娘、秦雪莲、陈三两、林黛玉等角色,杜立立都演得出神入化,演得彻骨钻髓,一走进戏里,便久久走不出来,直到接手下一部戏,但也不过是出此入彼罢了。杜立立的舞台形象不知道感动了多少观众,往往让台下的观众哭得要用两块手帕拭泪。  杜立立芳龄二十五岁,腰细手柔眉弯眼亮,天生的穿戏衣甩水袖顾盼传情的胚子。杜立立第一次饰演悲剧人物杜十娘时,团长就拍板给她下了定论:“杜立立就是为演
期刊
郭公子是个乞丐。我们这里有个歇后语:乞丐挎桌子——穷摆。郭公子讨饭时就“穷摆”。不过郭公子并不挎桌子,也不把讨要来的饭菜“摆”在桌子上吃,而是摆在一白布单子上吃。那白布单子就是他的“饭桌”。  郭公子清瘦,穿戴和普通乞丐没什么差别,也是衣衫褴褛,不过却洗得干干净净。脸蛋泛着很健康的光泽。人说这是因为郭公子经常能讨到好吃食,并不缺乏营养的缘故。  郭公子之所以能讨要到好的吃食,原因之一是他祖上积德。
期刊
电话铃声响起,霍克医生拿起话筒接听,目光钉子般钉在桌上的笔记本上。  挂了电话后,医生左手握了握拳,右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293”三个数字,眯起眼看了很久,才点了点头:好,全了,刚好,感谢上帝。  过道里,医生皮鞋声“咔咔”作响,富有节奏。  手术室内,护士们忙碌地准备着。医生修了指甲,消了毒,把大家叫到一起,鞠了个躬:今天的手术对我很重要,拜托各位了。众人愣了愣后,齐声道:一定。  
期刊
安东城在明朝时发生过一种叫“地塌”的自然灾害,今天还是好端端的一块平地,明早起来一看,哇,陷下去了。  南边淮河里的水一漫进城,“地塌”过的地方就成了深塘,有了东大埃、西大埃,还有别的小沟小汊。  逮鱼的人特别多。  拿去卖钱,大的呢,往往被留下,小的呢,买的人就撇撇嘴:“我是自己吃的,不是猫。”  那意思,小的是喂猫的。  哪舍得给猫吃,逮鱼的都是些穷汉子,他们喜滋滋地把卖不掉的小鱼拾掇回家,吩
期刊
在我翻动书页的时候,8号病床扭头对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见过捧书本的人了。6号病床轻声附和,是啊是啊,都是手机不离手,我也有部智能手机,上网要流量,我舍不得花那钱。我笑笑,捧着书本没吱声。8号病床继续说,你能不能读点声音出来,让我也来听听?我犹豫了一下。6号病床说,读吧读吧,我也想听听。  我是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书上有“因祸得福”四个字,没想到我也因祸得了福。8号病床对我说,你给我个手机号,你腿好了
期刊
十三岁那年,冬子叫我陪他去他姐姐家一趟。冬子姐姐住在镇上,离我们这儿太远了,我不想去。冬子瞅了我一眼,说,去吧,我叫姐姐给你做韭菜盒子。  长这么大,我还真没吃过什么韭菜盒子,不过我想它一定比窝窝头好吃多了,不然来宝一家为什么总是隔三岔五地吃它呢?  来福是村长,就住在村西,每次打来福院子经过时,总是从他家厨房里飘来一股淡淡的香味,那香味只要一钻进鼻孔里,哈喇子马上就从嘴角跑出来了,拦也拦不住。有
期刊
媳妇娘家远在陇西的大山里。  那地方穷,漫山遍野间只长山芋和荞麦。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了锅,便有人家将闺女托人领出山,寻一户人家,卖了。  媳妇就是这样来到男人家的。  男人知道这是媳妇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男人便常想,他要待媳妇好。  但男人性子暴,火头上,冷不丁抬手就是一巴掌,“啪”的一声掴在媳妇脸上。  媳妇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从指缝间流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