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之途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知道陆蠡,缘于十年前一本偶然得到的书。
  这本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2年的小书,名曰《现代散文诗选》。书体业已泛黄,透着时光浸染过的轻斑,翻开时书页在指尖掠过,像寒冬里的枯叶蝶。首篇鲁迅先生的《火的冰》,是第一次读到。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虽说热爱鲁迅,但也绝对没热爱到非要读尽他每一个文字的地步。
  很显然,鲁迅在创作时并没有将《火的冰》当作一首散文诗。《火的冰》源自他发表在1919年《国民公报》新文艺栏的一篇连载,篇名为《自言自语》,貌似一组小品文或微型小说,一共七节,连载了五天,在第七节末尾注明未完,想必大先生是要当一个大工程来计划的,不知何故却成了烂尾楼。说是自言自语,却不是他在说,而是假托了一个水村的老汉陶老头子,这老头已然昏聩,一辈子没有进过城,见识有限且耳聋眼花,水村里大人不屑与他谈闲,小孩无意听他讲古,于是他只有闭着眼自言自语,讲些昏话。《火的冰》是他所讲的第一席昏话,被大先生在夜深人静时记录下来。
  “流动的火,是熔化的珊瑚么?”想不到,开首一句,就击中了我,一瞬间,胸次仿佛堆砌了千峰万仞。我完全没有想到,鲁迅在1919年就写出了这样的句子。而要在多少年后,中国才出现了北岛那样的诗句?
  要是早在北岛之前就遭遇了鲁迅的《火的冰》,我的阅读和写作生涯又将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
  二
  《现代散文诗选》将原本是一个片断的《火的冰》单列,当作一首散文诗,可谓别出心裁。
  散文诗文体寿脉不长,在外国的肇端是法国的波德莱尔,在中国则是刘半农。早在1918年,曾留学法国的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由他转译的印度歌者拉坦·德维的短章《我行雪中》,并在附言中称之为结构精密的散文诗,后一些报刊在发表此类抒情短章时才得以蹈袭此称谓。至今我都不认为收录在《现代散文诗选》里鲁迅的《秋夜》《雪》《风筝》等是散文诗,那些短文我早在语文课本上读过,甚至因为要背诵而心生腻烦。接踵而至的,还有朱自清的《匆匆》《春》,茅盾的《雷雨前》《白杨礼赞》,对我来说都高不可攀,或是一头雾水。倒是散文诗的首创者刘半农,在《现代散文诗选》里收录的《在墨蓝的海洋深处》《雨》,谈来颇有些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在墨蓝色的海洋深处,暗礁的底里,起了一些些的微波,我们永世也看不见。
  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
  一个初秋的夜晚,暑气尚未全消,闷热像不知名的小兽潜伏在书房的某个角落,不觅踪影,但散发出盛气凌人的体息。我的手指在一排排紧密相倚的书脊上划过,划过卡夫卡,划过荷尔德林,划过王维,划过苏东坡,划过博尔赫斯,划过狄金森,划过沈从文,一路划过去,最后抽出的那本,竟然是暌隔多年的《现代散文诗选》,这是我没想到的,于是硬着头皮翻开。
  不再是《火的冰》,我读到的是陆蠡的散文诗《桥》,继而是《海星》《失物》和《松明》。一个字一个字读着,一些动人的情愫迎合着自然的节奏,在寂静的氛围里飘浮,弥漫,我暗自庆幸,要不是这次冥冥使然,我这一辈子恐怕都会与他失之交臂。
  三
  陆蠡所写的第一篇文字是《海星》,只有两百来字,当时他已经二十五岁,正是歌德出版《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年纪。那是1933年的秋天,经过一番失业流离的陆蠡在一所平民中学任理化教员,照他的话说是“因了一种喜悦”,每次写两三百字給比他年轻的小朋友们看。有了十几篇后,被一位朋友推荐到报刊上发表,但之后就停了下来,两年间只字未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心境出了问题。直到1936年,他才出版了第一册小集《海星》,二十五篇文章总共不到两万字,在他心目中,这只是一串未成熟的青葡萄,要不是朋友催促,他根本无心将其付梓。
  两年后,陆蠡的第二本集子《竹刀》面世,全书九篇文章总共不到三万字,书中多篇仍未能使他满意,尤其是定作集名的《竹刀》。其实,《竹刀》在喜欢他文字的人眼里,真正是削出了一片崭新的散文境界。最后一本集子《囚绿记》也只有三万来字,虽然在这本散文集中他的写作已经臻于炉火纯青的境地,但他出版此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告别,他不想写什么了。
  相比歌德和亨利·米勒,甚至卡夫卡、狄金森,陆蠡无疑是脆弱的。他的朋友巴金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这点,认为他有写作才能,却不肯轻易发表文章,他的散文和翻译得到了读书界的重视,却不愿登龙文坛。
  陆蠡不是一个自信的写作者,在写作中,他没有宏大的结构和野心,而且老天爷也没有留给他更多的时间。1942年,日本人进入上海租界,他所供职的文化生活出版社被查抄,为要回一卡车被抄的书籍,他独自前往巡捕房交涉,却被移解到日本宪兵队,从此下落不明,其时只有三十四岁。
  在他身后,一些朋友撰文赞扬他的勇气与担当,但在评论他的文学成就时,仍嫌他的视界不够开阔,写的多是身边琐事,下笔也不够恣肆。尤其致命的一点,是他写得太少。所以在他不幸离世后,也没有谁认为他是文豪或巨匠。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注定是个湮没无闻的作家,和世界上很多的作家一样。
  四
  叔本华在谈论书籍时说,如同地层依次保存着古代的生物一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保存着历代的各种书籍,那些书也许曾纸贵一时,而现在已等同化石,了无生气,只有一些文学的考古学家在鉴赏而已。
  我不是叔本华所说的那种鉴赏家,在图书馆寻找陆蠡,并不是为了哪篇论文或某项研究,只是因为《现代散文诗选》上的一次偶遇。那惊鸿的一瞥,让我念兹在兹,无日或忘。陆蠡显然是个湮没无闻的小作家,但对我而言,他并不是化石,打开蒙尘的书页,他的那些文字会不知不觉间飞动起来,像梦的羽翼一样扑在我的身上。
  那是一个午后,我从袁家岭那边的图书馆里出来,在一座白玉般的石桥上,遇到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在见到他的那一瞬间,我发现他跟我很像,那眉眼,那口唇,根本就是少年时的我,一股好奇心驱使着我跟住他,来到一道山丘下的小街上。山影移上短墙,风从巷口吹来,微有一丝凉意。我找了个理由和那个男孩攀谈起来,他说话的声音和模样也与我年少时一样。在惊诧间,我跟着男孩来到了他家里。在他家中,我知道了这个男孩叫陆蠡,或许是一种类似血缘的亲近感,我贸然的来访没有让陆蠡家人有丝毫不适,相反,我们相谈甚欢。陆蠡的母亲告诉我,陆蠡是个不喜欢说话的孩子,他们甚至说起他的隐私,说他掉第一颗牙齿时的趣事,说他九岁时的画作和生过的各种疾病。   不可思议的是,为了拒绝与同龄人玩耍,他还装过病,咳嗽或腹痛,当同龄小孩在空坪上疯闹的时候,假装生病的他来到屋外的大树下,独自养他的蟋蟀。他将它养在一只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的清沙,在沙中用手指掏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作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为了让它安居,小陆蠡还别出心裁地种上花草,造了一座假山。
  听大人说,蟋蟀最长活不过白露,他翻开墙上的挂历,找白露的那一天,屈指计算着他的蟋蟀还可以活几天,不能盼望它不死,只盼望它是最后死的一个。他希望能够延长这小动物的生命。一个早秋初凉的日子,他用棉花层层围裹住那只瓦盘,沙中的草因不见天日枯黄了,便换上绿苔。他天天察看这小虫的生活,常见它头埋在沙洞里,屁股朝外。是避寒吗?是畏光吗?他便把这洞掏得更深一些,又在附近挖了一个较浅的洞。一天,他惊异地发现,它吃了自己的触须,又有一次啮断自己的一条大腿,那蟋蟀终于在白露临近前死了。他用一只火柴盒子装着,在园子的一角,一株芙蓉花下挖了一个小洞,用瓦片砌成小小的坟,把匣子放进去,掩上一把土,复在一张树叶上放了三粒白米和一根豆芽,暗暗地祭奠一番。
  那天,他真的病了,母亲为他请来大夫,开了两服中药,一以驱寒,一以安神。
  陆蠡家人的叙述纷乱而零碎,但在我听来却那么完整,那都是发生在我儿时的事情,我和他得过同样的病,甚至也装过病,养过蟋蟀。陆蠡就是我。我们有过一样的幼时,倒不是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至少是一个相似的镜像吧。
  我不知道那个梦是怎么醒的,醒来之后,在床头乳白的灯光下翻开《陆蠡文集》,看着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叙,才明白,不是他重复了我的童年,而是我重复了他的。时至今日,陆蠡已经死去快八十年了,而我还活着,一点一滴地感受着人世的悲与欢,但我也知道,我的生命正在一天天流逝,不论长短,最终都有结束的一天。
  陆蠡早在我出生的二十多年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早就活过了他的生年,且比他活得更为长久,然而我终究会死去,我不知道,在我死后,是否还会有人长得像我,和我生一模一样的病,且在没病时装病,还养过一只蟋蟀呢?
  五
  他的文字里贯穿着一种沉默,是难以感知和体悟的沉默,带着忧郁与高贵的气息,不管时间过去多少年,那种沉默仍然闪着光,一点一点地将人照亮。
  孩子手中捧着一个贝壳,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一半给他亲爱的哥哥,一半给他慈蔼的母亲。
  他看见星星在对面的小丘上,便兴高采烈地跑到小丘的高顶。
  原来星星不在这儿,还要跑路一程。
  于是孩子又跑到另一山巅,星星又好像近在海边。
  孩子爱他的哥哥,爱他的母亲,他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献给他的母亲。
  海边的风有点峭冷。海的外面无路可以追寻。孩子捧着空的贝壳,眼泪点点滴入海中。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手中捧着贝壳的孩子的冰冷的身体。
  第二夜,人们看见海中无数的星星。
  陆蠡的这首散文诗《海星》,仿佛一则忧伤的童话,看得出来,是夜晚海中的星星启发了他的想象,那些星星像泪滴,如果仅仅是靠这个变幻莫测的意象,无论运用得多么精巧感人,都只是抒情的常态,那短暂的情感通道,注定会在漫长的岁月里自动关闭。陆蠡匠心独运的是,他通过泡沫般易逝的意象,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无有凡尘,也非仙境,那是心最初的领域,时间静止,欲念消失,那孩子冰冷的身体,海中无数的星星,一同构成了陆蠡独特的本原世界。
  在陆蠡的笔下,那是一只怀孕的母鼠,她细心地捡起片片红叶,叠成未来的产褥。她无须忧虑给养,巨大的粮仓和广袤的田畴都是她的采邑。她是命定的安闲者,一切都有人为她预备端整;她是命定的幸福者,别个的灾祸正是她的侥幸。怀着这极有把握的骄矜,母鼠诚然有时未免忘形,但谁也无法妒羡,因为这世上自有命运注定。
  那是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农家少女,出嫁时风光一时,为人所羡慕,却命运多舛,最终自焚于储藏在箱底的嫁衣。
  还有那个靠打柴烧炭为生的年轻人,为了大家的利益,毫不费力地用自削的竹刀刺进一个奸商的肚皮,官厅在检验凶器的时候颇怀疑竹刀的能力,他拿了那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著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
  陆蠡说,往事如坠甑,他颇懒于一顾,若不幸遗下一丝感喟,那不过是凡人之情而已。
  的确,打破的甑,能拾起的只有碎片。
  安于沉默的陆蠡,相比同时代的作家,他的心中似乎没有那么多恨,也似乎没有那么多爱,那些凡人之情,抗争、抱怨、希望与叹息,是他心灵起伏的痕迹,他用文字的彩衣将它装扮起来,那是他用一个字一个字精心缝纫的彩衣。
  一个锦衣夜行的人,隐身在他的文字里,就像七十八年前的一天,他在亲人和朋友的期盼中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责任编辑:沙爽
其他文献
美国文化的一大特征缘于它由不同文化汇流而成。说好听些,它是世界各种文化合力塑造的成功范例;但直白些讲,它也是人类学意义上全球各型文化杂交的结果。它有杂交优势,但也有异变和衰减劣势。因之,在美国,民族和宗教等议题是大话题。因为这些是社会支柱,它们本身就是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所以,美国凡跟种族、宗教乃至语言和文化习俗等有关的舆情,如果处理不当,随时会引发轩然大波。近百年特别是这半个世纪以来,它几
期刊
阳光底下  从尼木一直到日喀则,公路畅行,汽车开得像在内地的感觉,仿佛已经远离了高原的险峻和艰难,而这一切仅是幻觉而已。偶尔驻足,望见夹岸的群山连绵,并且有不可穷尽的感觉,狭窄的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上段组成了河谷平原的狭长风景。东西横亘着两座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将藏北和藏西北的荒漠与寒冷隔绝在山的那一边。日喀则就交给了阳光和晴朗,虽然东西向的河谷造成终年的强风,阳光之下的日喀则依然多了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目前学生所看的课外书目远远达不到所规定的课外书目,其背后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家长以及教师在阅读方面的引导,未能给予学生良好的环境引导其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兴趣,但目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空间的限制,导致学生阅读范围较窄,从而对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将基于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对如何实
期刊
一切安静的  一个行为艺术表演。表演者阿部幸子在一个艺术馆进行剪纸表演,和其他艺术剪纸不同的是,她的剪纸只是将纸剪成细细的线条,每一天剪十个小时。将纸剪得细细碎碎的,这治愈了她的精神病。  二十岁那年,阿部幸子因为有自杀倾向住进了精神病院,其间多次自残。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拿起剪刀剪开一张纸时,被纸张破碎的声音和剪刀行进的节奏吸引,便一直剪了下去。连续剪了很多天之后,她爱上了剪纸。医生发现剪纸转
期刊
摘要:在民办学校的发展进程来看其后勤服务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高效率、高质量的后勤管理能为民办学校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着重要的保障服务。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民办教育也在不断地探寻创新改革的新方式和方法中。要想实现民办学校的教育事业得到稳定的、高效地向前迈进的目的,民办学校就要加大对后勤工作的重视以及支持的力度,为寻求更专业的管理而积极努力,以便能够提升后勤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本
期刊
一杯茶,这片山水就是你的了。  当然这是我的想象。来到艺圃的延光堂茶室时,临水的位置已经坐满了人。这可能是周末的缘故。我们勉强在墙角找到一个座位。  当年几位艺圃主人,从袁祖庚、文震孟到姜垛,一定很享受这样的日常时光。他们在此做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一杯茶”吧。  与网师园相比,这个水榭显得开阔大气得多,仿佛可以更舒心地呼吸。也许因为如此,如今这里演变成了苏州人的一个小小公共空间。  有的是一家子来
期刊
醉酒能让人忘记一些东西,但有时也会无限放大疼痛。曾经有位年轻男诗人酒后倒在我怀里痛哭涕零,不断陈述他的悲惨遭遇,我差点也跟着泪流满面,因为觉得自己的遭遇恐怕还要比他悲惨十倍。第二天,这位年轻诗人果然风轻云淡,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回归生活。  还有位年轻诗人朋友,突然给我发来十几首诗,说以后再也不写诗了,很多事情都不想继续了,包括婚姻、工作等等。他说他想要毁掉一切重来。我很震惊,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
期刊
玉树流光  青葙的美是从里向外浸染的,天底下最美女儿的妆容都有青葙的韵,尤其是眼妆,你看了就会想起青葙。那样白净的穗子丰腴有度,明媚皎洁,慢慢地浸出了淡淡的女儿红,娓娓道来的意思,竟是逐渐深下去了。穗梢的灵动一遍一遍在风中晕染,秋阳的色彩便浓重起来,朝朝暮暮的霞光无限潇湘,人走在里面亦如养在水里的荷花,鲜润高洁,与日月天地皆成风光。  植物有这样好的名字本就不多见,偏偏南朝后主陈叔宝在御花园看见一
期刊
臀部的伤疤  那时候真是幼稚呀!  面对着河道里铺天盖地、寸土必争的水葫芦,我忍不住叫出了声。这些绿油油的、的确有些像葫芦的外来生物,这些曾让我欣喜若狂、望着就觉得可人的小生命,之于我之于我们那个时代,全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不断生长,在那个很多东西都感觉不怎么生长的时代,它却长得不管不顾,仿佛生长就是存在。我虽不曾目睹它生长的全部细节,却有幸目睹它旺盛到一个水窟氹的面积一夜能长出满满一担,一担就是两
期刊
白鳝  白鳝,也叫鳗鱼、河鳗等,俗称蛇鱼。它的形状有点像蛇和黄鳝,但要粗扁得多,无鳞,背为青黄色,腹白,故而得名。因其烹食味道鲜美,在川江一带很有名气。  古人发现白鳝可治痔瘘、便血、白癜风等症,能杀体内外各种虫子。宋时,长江上一个叫瓜村的地方,有个村民的女人得了痨病(肺结核病),不仅治不好,还传染给很多人,都送了命。有人出主意,趁女人没死,装进棺材,把棺盖钉上,丢到江里流走,这种病才灭绝,不再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