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启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和思维的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没有自觉的思考和主动学习。学生乐于质疑问难,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有了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希望。质疑是发展学生思维、引发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基础。然而,质疑是一种能力,学生并非一下子就能具备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能力需要训练。有效训练质疑能力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读前三问,以疑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形成阅读期待,产生读书兴趣,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对单元导读和文章标题等内容进行读前质疑,这是读者接触文本、深入与文本对话的前提。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引领学生审视课题,在心中进行“三问”:一问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二问表达了什么情感?三问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方法来写的?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及对期待的预测,期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验证。这种阅读期待,能引发学生阅读欲望,激发阅读兴趣。如,当学生看到《自然之道》这个课题时,先在内心进行三问:第一问,《自然之道》主要写了什么“道”?第二问,《自然之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三问,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写这个“道”?当学生有了这三问,心中就会产生一种猜测,带着疑问和猜测再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就会把握基本内容。
因此,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读前“三问”,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预测能力,提高质疑意识和阅读兴趣。
第二步:读中生疑,学思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学生带着课前三问进入自主阅读状态时,通过多元对话,就会较好地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对文本产生新的疑惑。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质疑类型。疑问类型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为浅层次疑问;另一类为深层次疑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问题分为了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我国吴立岗教授则将问题分成了有关文章表层词句的疏通性问题、课文知识拓展的延伸性问题、思想内容深层的探究性问题、表达形式的鉴赏性问题、课文知识不同看法的评价性问题。布鲁姆的前三类和吴立岗前两类问题可以概括为浅层次问题,后三类可概括为深层次问题。随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入推进,学生在不断获得阅读满足的同时,常常会因为阅历、基础、学情和文本等原因,不断产生新的疑惑。一开始产生的这些疑惑往往是些浅层次的问题,如“这个词语怎么理解?”等等。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渐由浅层次的问题过渡到深层次质疑,当学生会疑了,浅层次疑问将逐渐减少,深层次疑问则逐渐增多,由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到问到深层次的重点问题,从而实现由不会问到会问的转变。
其次,要在学生质疑中,引导其掌握质疑方法。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很多,如可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点”,进行深度质疑。关键点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等。这些关键点或者揭示了文章中心,或者深藏着文章情感,或者揭示了人物品质,或者凝聚了文章难点等,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学生带着课前三问在对《自然之道》进行反复阅读时,教师可请同学们读读“侦察兵”这一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有哪些疑惑?学生会提出很多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1.看着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怎么就知道开始出来的那只幼龟就是侦察兵?2.我们当时凭什么就知道侦察兵一遇到危险就会返回龟巢?3.向导究竟知道不知道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就是侦察兵呢?4.为什么救了一个侦察兵会带来如此可怕的后果……这些让人困惑的深层问题,的的确确需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发现,难以解决。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找出与理解文本关系最密切的有价值的重点问题。通过比较, 3、4问更有价值,极易引发学生思维。这类问题学生很难自行解决,在新的疑惑中又形成新的阅读期待。学生在强烈的阅读期待支配下,带着新疑问通过反复阅读、查找资料、多元对话等多种策略深入探究,教师在困难处适当点拨,直至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提高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了创新精神。
第三步:课后留疑,拓展延伸
最好的教学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解决问题之后,再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当课文学完时,教师应站在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调动学生生活积淀,利用方法迁移,优化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生长点,引领学生进行课后质疑,除了文中的自然之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然之道”?应怎样探索和利用生活中的自然之道?
引领学生学会质疑,让师生心灵在质疑、解疑、碰撞、对话中得到满足,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生命价值,形成完美个性。(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路小学)
第一步:读前三问,以疑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形成阅读期待,产生读书兴趣,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对单元导读和文章标题等内容进行读前质疑,这是读者接触文本、深入与文本对话的前提。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引领学生审视课题,在心中进行“三问”:一问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二问表达了什么情感?三问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方法来写的?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及对期待的预测,期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验证。这种阅读期待,能引发学生阅读欲望,激发阅读兴趣。如,当学生看到《自然之道》这个课题时,先在内心进行三问:第一问,《自然之道》主要写了什么“道”?第二问,《自然之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三问,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写这个“道”?当学生有了这三问,心中就会产生一种猜测,带着疑问和猜测再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就会把握基本内容。
因此,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读前“三问”,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预测能力,提高质疑意识和阅读兴趣。
第二步:读中生疑,学思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学生带着课前三问进入自主阅读状态时,通过多元对话,就会较好地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对文本产生新的疑惑。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质疑类型。疑问类型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为浅层次疑问;另一类为深层次疑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问题分为了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我国吴立岗教授则将问题分成了有关文章表层词句的疏通性问题、课文知识拓展的延伸性问题、思想内容深层的探究性问题、表达形式的鉴赏性问题、课文知识不同看法的评价性问题。布鲁姆的前三类和吴立岗前两类问题可以概括为浅层次问题,后三类可概括为深层次问题。随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入推进,学生在不断获得阅读满足的同时,常常会因为阅历、基础、学情和文本等原因,不断产生新的疑惑。一开始产生的这些疑惑往往是些浅层次的问题,如“这个词语怎么理解?”等等。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渐由浅层次的问题过渡到深层次质疑,当学生会疑了,浅层次疑问将逐渐减少,深层次疑问则逐渐增多,由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到问到深层次的重点问题,从而实现由不会问到会问的转变。
其次,要在学生质疑中,引导其掌握质疑方法。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很多,如可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点”,进行深度质疑。关键点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等。这些关键点或者揭示了文章中心,或者深藏着文章情感,或者揭示了人物品质,或者凝聚了文章难点等,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学生带着课前三问在对《自然之道》进行反复阅读时,教师可请同学们读读“侦察兵”这一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有哪些疑惑?学生会提出很多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1.看着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怎么就知道开始出来的那只幼龟就是侦察兵?2.我们当时凭什么就知道侦察兵一遇到危险就会返回龟巢?3.向导究竟知道不知道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就是侦察兵呢?4.为什么救了一个侦察兵会带来如此可怕的后果……这些让人困惑的深层问题,的的确确需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发现,难以解决。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找出与理解文本关系最密切的有价值的重点问题。通过比较, 3、4问更有价值,极易引发学生思维。这类问题学生很难自行解决,在新的疑惑中又形成新的阅读期待。学生在强烈的阅读期待支配下,带着新疑问通过反复阅读、查找资料、多元对话等多种策略深入探究,教师在困难处适当点拨,直至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提高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了创新精神。
第三步:课后留疑,拓展延伸
最好的教学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解决问题之后,再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当课文学完时,教师应站在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调动学生生活积淀,利用方法迁移,优化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生长点,引领学生进行课后质疑,除了文中的自然之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然之道”?应怎样探索和利用生活中的自然之道?
引领学生学会质疑,让师生心灵在质疑、解疑、碰撞、对话中得到满足,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生命价值,形成完美个性。(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