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一件难免的事,但如何灵活机智捕捉和运用,因势利导,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师课堂,看名师课堂教学如何因“错误”而生成精彩。品味名师教遇“错”时无所惧,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新的视角。
片段一 将“错”就错
(特级教师刘松“必胜的策略”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甲、乙两人玩棋子画面,棋子共有25个,两人轮流去拿。甲先取,乙后取,规定一次最多拿3个,最少拿1个,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谁就算输赢。
师:谁能赢?如何赢法?
(下面的老师窃窃私语,原来是最后一句话多了一个字,出了一个意外的错误)
师:(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对不起,孩子们,老师犯了一个小错误。谁知道啊?
生:(立即反应过来)老师,你的题目上面最后一句话多了一个字,到底是输还是赢啊?
师:你很细心,读题很仔细。
师:究竟是输还是赢呢?这样吧,我们就把它改成两道题,先来思考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谁就算赢,再来讨论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就算谁输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赏析】片段中因多了一个字(“输”或“赢”)而导致出现的错误,纯属老师疏忽大意造成的。面对这个“意外”,刘老师既没有掩饰,也没有回避,把这个“球”反踢给了学生,让学生发现这道题中出现的错误。一句善意提醒的话语:“对不起,孩子们,老师犯了一个小错误,谁知道呀?”既表现出教师的诚实,给学生树立了一个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的很好榜样。又体现出教师的智慧,面对出现的错误,沉着冷静,将“错”就错,巧妙利用多出的字,一题变两题,进行变式练习,在无声状态中变 “意外”为“精彩”。这正体现特级教师教在“错”时无所惧的功底。
片段二 因“错”利导
(特级教师华应龙“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片段)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虽然选的数字不同,但最后一个算式的结果都是495,前一个算式的结果是594,再前一个算式的结果是693。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做事要回头看一看,要不然就得不到新的发现了。
生:我选的数字是2、1、0,可我算出的结果怎么就是595呢?
师:咦,这是怎么回事?谁来帮他指出问题?
(学生们瞪大眼睛,都认真地看着投影中那个学生的练习本)
生:他算错了。最后一个算式的百位借走了1,还剩下8,8-4=4,他没有借位,还是用9做的。所以他得5,就错了。
师:这也正是我们在做多位数减法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忘记退位了。来,没有算到495的同学查一查,哪儿有问题了。
(学生独立检查,没有错的主动帮忙)
师:我们现在小组交流一下,在计算多位数减法时,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要相同数位对齐。
生2:从个位算起。
生3: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退位点。
【赏析】在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忘记退位,用原来的数相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这是计算多位数退位减法时容易出现的一种错误,也是计算课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华老师捕捉到课堂上学生出现答案是594这一“错误”时,因势利导,请学生查找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百位没有退位),并以这个“错误”为契机,提醒他们在“交流计算多位数时,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由此学生总结出计算多位数退位减法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别忘了退位点。因“错”利导,不仅提醒学生计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更教会了他们在计算过程中要养成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片段三 纠“错”启智
(特级教师唐爱华“24时计时法”教学片段)
在引导学生得出两种计时法转换的方法后,用游戏的形式加以巩固,出示一题“上午7时”。
生:19时。
师:(愣了一下)哦,我明白了,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好,我先回答你的第一题。19时就是晚上7时,我说得对吗?
生:(齐)对!
师:为什么对?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9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了,所以要加上“晚上”,还要减去第一圈走的12个小时,就是晚上7时。
师:说得好极了。那么请各位小老师判断一下,上午7时是19时吗?
生:(笑)错了,应该是7时。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上午7时表示时针走第一圈,如果用24时计时法表示,数不变,只要把“上午”去掉就可以了。
师:我明白了。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一次比赛,我们相互出题,比比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好吗?
生:(兴奋地)好!
【赏析】刚进入游戏时,就有学生说错,教学陷入尴尬局面,游戏被迫停止。唐老师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用一句“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幽默的语言给课堂带来轻松和谐的氛围,并在纠正错误答案的同时,让学生判断老师是对还是错。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发, “生:19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了,所以要加上‘晚上’,还要减去第一圈走的12个小时,就是晚上7时。师:说得好极了。那么请各位小老师判断一下,上午7时是19时吗? 生:(笑)错了,应该是7时。”在判断过程中,不仅知道了19时不是上午7时,而且还能说明理由。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以上教学片段,正是唐老师宽容错误,并利用好这个错误资源,在纠错中开启学生智慧。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苏霍姆里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遇“错”时无所惧,这正是特级教师的魅力所在。(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第二实验小学) ■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email protected]
片段一 将“错”就错
(特级教师刘松“必胜的策略”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甲、乙两人玩棋子画面,棋子共有25个,两人轮流去拿。甲先取,乙后取,规定一次最多拿3个,最少拿1个,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谁就算输赢。
师:谁能赢?如何赢法?
(下面的老师窃窃私语,原来是最后一句话多了一个字,出了一个意外的错误)
师:(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对不起,孩子们,老师犯了一个小错误。谁知道啊?
生:(立即反应过来)老师,你的题目上面最后一句话多了一个字,到底是输还是赢啊?
师:你很细心,读题很仔细。
师:究竟是输还是赢呢?这样吧,我们就把它改成两道题,先来思考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谁就算赢,再来讨论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就算谁输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赏析】片段中因多了一个字(“输”或“赢”)而导致出现的错误,纯属老师疏忽大意造成的。面对这个“意外”,刘老师既没有掩饰,也没有回避,把这个“球”反踢给了学生,让学生发现这道题中出现的错误。一句善意提醒的话语:“对不起,孩子们,老师犯了一个小错误,谁知道呀?”既表现出教师的诚实,给学生树立了一个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的很好榜样。又体现出教师的智慧,面对出现的错误,沉着冷静,将“错”就错,巧妙利用多出的字,一题变两题,进行变式练习,在无声状态中变 “意外”为“精彩”。这正体现特级教师教在“错”时无所惧的功底。
片段二 因“错”利导
(特级教师华应龙“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片段)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虽然选的数字不同,但最后一个算式的结果都是495,前一个算式的结果是594,再前一个算式的结果是693。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做事要回头看一看,要不然就得不到新的发现了。
生:我选的数字是2、1、0,可我算出的结果怎么就是595呢?
师:咦,这是怎么回事?谁来帮他指出问题?
(学生们瞪大眼睛,都认真地看着投影中那个学生的练习本)
生:他算错了。最后一个算式的百位借走了1,还剩下8,8-4=4,他没有借位,还是用9做的。所以他得5,就错了。
师:这也正是我们在做多位数减法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忘记退位了。来,没有算到495的同学查一查,哪儿有问题了。
(学生独立检查,没有错的主动帮忙)
师:我们现在小组交流一下,在计算多位数减法时,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要相同数位对齐。
生2:从个位算起。
生3: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退位点。
【赏析】在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忘记退位,用原来的数相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这是计算多位数退位减法时容易出现的一种错误,也是计算课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华老师捕捉到课堂上学生出现答案是594这一“错误”时,因势利导,请学生查找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百位没有退位),并以这个“错误”为契机,提醒他们在“交流计算多位数时,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由此学生总结出计算多位数退位减法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别忘了退位点。因“错”利导,不仅提醒学生计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更教会了他们在计算过程中要养成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片段三 纠“错”启智
(特级教师唐爱华“24时计时法”教学片段)
在引导学生得出两种计时法转换的方法后,用游戏的形式加以巩固,出示一题“上午7时”。
生:19时。
师:(愣了一下)哦,我明白了,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好,我先回答你的第一题。19时就是晚上7时,我说得对吗?
生:(齐)对!
师:为什么对?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9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了,所以要加上“晚上”,还要减去第一圈走的12个小时,就是晚上7时。
师:说得好极了。那么请各位小老师判断一下,上午7时是19时吗?
生:(笑)错了,应该是7时。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上午7时表示时针走第一圈,如果用24时计时法表示,数不变,只要把“上午”去掉就可以了。
师:我明白了。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一次比赛,我们相互出题,比比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好吗?
生:(兴奋地)好!
【赏析】刚进入游戏时,就有学生说错,教学陷入尴尬局面,游戏被迫停止。唐老师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用一句“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幽默的语言给课堂带来轻松和谐的氛围,并在纠正错误答案的同时,让学生判断老师是对还是错。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发, “生:19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了,所以要加上‘晚上’,还要减去第一圈走的12个小时,就是晚上7时。师:说得好极了。那么请各位小老师判断一下,上午7时是19时吗? 生:(笑)错了,应该是7时。”在判断过程中,不仅知道了19时不是上午7时,而且还能说明理由。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以上教学片段,正是唐老师宽容错误,并利用好这个错误资源,在纠错中开启学生智慧。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苏霍姆里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遇“错”时无所惧,这正是特级教师的魅力所在。(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第二实验小学) ■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