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岁学生攻击性行为与案例简析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包括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有意伤害的任何行为,它可能是言语上的也可能是身体上的。小学高年级至初一年级(10~13岁)学生心理极不稳定,被称为成长危险期及德育关键期。此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情绪体验,但相对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调节的能力,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一方面,攻击性行为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受害者带来安全隐患或不良的情绪障碍;另一方面,攻击性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增加辍学、犯罪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以致影响当事人今后的身心发展。
  一、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决定因素
  在10~13岁年龄段,由于学生内在行为准则的逐步固化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加强,校园内攻击性行为的总体数量趋少,但其攻击性质却趋于严重化。其特点有三:一是敌意性攻击的比例开始超过其他类型;二是语言攻击行为开始增加,肢体攻击比例减少;三是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开始缩小。
  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以及访谈资料,以下几方面因素对10~13岁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较大。
  个体因素。学生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性别差异、认知水平、竞争压力等,使一些孩子减弱抗衡紧张刺激的能力,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模式,构成人格障碍。
  家庭因素。随着高年级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部分家长管教孩子的形式开始有暴力倾向,易造成其性格上的缺陷与行为上的过敏、过激。父母的暴力及攻击性言语,有时还成为其模仿的对象。
  学校环境。此阶段的教师同样面临与学生、家长相似的焦虑,对学生的管理目标、评价角度,往往从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转移到学业成绩方面。部分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可能还面临不良的同伴关系。
  社会因素。尽管此年龄段的学生是非辨别能力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其模仿能力更强,暴力影片、暴力电玩游戏或其他社会现象,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更大,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二、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对学校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加以疏导、转化。现笔者结合几则个案加以分析。
  1.尊重、关怀。让敌意性攻击者重抬信心
  [案例描述]润杰,男,五年级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以来,成绩一路下滑,甚至在数学单元测试中数次亮“红灯”。数学教师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但没有什么效果。他经常抄其他同学的作业,如果同学不借作业给他抄,他便会骂脏话,故意损毁人家的书本或动之以拳脚。他甚至在背后骂数学老师,给其起不雅绰号。
  接到反映后,班主任王老师先进行了一些外围的了解——润杰平时主要靠爷爷、奶奶照顾,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工作负担较重……
  放学时,王老师将润杰留下来谈话。她先是夸奖了润杰本周写的小作文有特色、有思想。然后,引导他就平时同学、教师反映的骂脏话、性格暴躁(攻击性强)等情况进行回顾、反思。润杰一一进行了回顾,并述说了自己的苦衷。
  王老师抓住时机进行了疏导:“我会把你的想法和数学老师沟通,让老师更多地信任你。但是你也必须保证将自己抄作业、辱骂他人甚至打人的不良习惯改掉。”
  第二天,王老师建议数学老师尝试发现润杰的闪光点,多肯定、多表扬。王老师还约见了润杰的妈妈,向这位勤劳却对子女教育手足无措的母亲,详细开出了共同帮助孩子的“药方”……一个月过去了,润杰有了良好的起色。
  为了报复先前的侮辱或伤害,当事者便使用敌意性攻击来表现自己“更加强大”的一面。而对这类攻击性案例,王老师采取的是以“信任”、“尊重”、“关怀”为特征的解决方法。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但数学教师带有成见的批评,无疑是引发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诱因。故学生有时把不愉快的情绪通过谩骂等“软伤害”来发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时,学生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信任,以化解其心中的阴霾。
  2.千预、转化,让表现性攻击者重沐书香
  [案例描述]小鹏,六年级学生,爱好足球。父母离异后随父亲与继母生活,家庭条件较优越却不够温暖。六年级时,他已经是全校知名的“双差生”。他言行举止不文明,无故欺负其他同学。放学后及周末。他与一些朋友混迹街头,向平时看不顺眼的同学寻衅滋事以寻求刺激……
  了解有关背景后,班主任将小鹏请进办公室进行了长谈:“你们三五成群,浪迹街头,甚至还去网吧……”
  当小鹏被责问得哑口无言而感觉羞愧时,班主任口气一下子缓和起来:“我对你一直很关注,对你的错误常常感觉惋惜。我曾想,如果哪一天我做你的班主任,一定要让你做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而今天我的愿望实现了。”他表示,小鹏的足球水平不错,还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800米赛跑第三名,因此打算提名他为班级的体育委员。“我们约法三章。你可不要让老师失望!”小鹏心头涌起了一阵久违的暖流……
  少年儿童的寻衅滋事一般属于表现性攻击。攻击者的目的不是刻意报复与破坏,而是从对他人的攻击中试图寻找一种快乐的体验。班主任利用自己熟悉情况的优势,找出了小鹏问题行为的根源:缺少温隋,缺乏安全感。然后以真诚与信任打动他,并且做到多管齐下,取得了较好的转化效果。
  3.悦纳、疏导,让语言性攻击者胸怀宽广
  [案例描述]小倩,女,初一年级学生。同学们反映,进入初中以来,她越来越小心眼,嫉妒别人超过她,人缘也越来越差。别人在哪次考试中比她好,她就会怀恨在心,无端找人麻烦,惹是生非,甚至编人闲话。
  班主任黄老师决定先接受小倩的不足。每当有学生告状时,她都在学生面前挖掘小倩的闪光点:“她书写工整漂亮……”
  期中前后,黄老师组织了一个以“夸同学”为主题的班会。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班上好几个同学都从不同侧面夸起了小倩,让小倩大吃一惊。此时黄老师说,这么多同学赞赏你,那么你也来夸夸他们吧……
  课后,黄老师与小倩进行深谈:“你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孩子,做事追求完美,我也很欣赏你。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一颗闪光的星星。当你学会欣赏别人,就会拥有明亮的天空;而诋毁别人,就会让自己的天空变得黑暗!”小倩连连点头。
  在本案例中,黄老师对语言性攻击者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并寻找机会进行教育点拨,不仅化解了令人头痛的攻击性行为,也为小倩今后的人际关系处理播下了优秀的种子。
  (编辑 巴千里)
其他文献
<正>英语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对英语篇章阅读速度的快慢和理解能力的高低。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志。英语阅读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
【关键词】 中国画;意境;意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070—01  一、中国画中的意境和意象  “意境”、“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十分重要的范畴,在画论中,“意境”、“意象”的正式提出是比较晚的。明代唐志契说:“若使无题,则或意境两歧,而四时朝暮,风雨晦冥,直任笔之所之。”前人云:“诗是无形画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每天早上都在黑板左上角写一道拓展类题目,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思考。放学前,教师询问,点拨思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出的拓展题大部分是将学生数学报刊上的题目略作修改得来的,出题时自己先计算一遍。  一天,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道题:自然数A的最大的两个因数和是800,最小的两个因数和是4,求自然数A。下午第三课下课后,我准时来到教室,和学生一起讨论这道题的解法。
关爱孩子,应从家庭起步。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缺乏理想和追求。却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意愿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不停地上各种补习班,甚至将成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孩
喹乙醇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促进生长和预防禽出败,但使用不当容易中毒,现将一例报告如下。一、发病经过某蛋鸡场2号育成舍于1989年10月5日转入35日龄依莎蛋鸡5217羽,10月13日
中学语文教材往往将阅读和作文分置,教师在教学时也往往读写分离:阅读归阅读,没有直接作用于作文,造成了阅读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作文归作文,教材中的写作元素得不到有效开发,造成了
随着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强调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
我支队卫生队从1994年7月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和湿润暴露疗法(MEBT)至今,治疗面积在5%及以上的烧伤95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痛风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成年鸡,近年来,随着农村养鸡专业户的发展,一些养鸡者追求快速、高产,对鸡的营养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在饲料配合上,蛋白质含量过高,出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胶原组织病,红斑狼疮细胞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中和其它体液中都存在着红斑狼疮因子。下面就从血液和骨髓中查找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