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分析的会话教学研究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解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趋显著,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及活动的设计。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Chores Lesson 2为例,基于文本分析,通过教学前测、过程实施及课后反思对本节课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文本分析在会话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文本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强调: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是教师有效利用和开发教材的前提。对同一文本的多视角解读,往往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而产生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思路,也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的影响,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王蔷教授曾在讲座中指出: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但教师们常盲目地搜索课外补充内容,忽略对课本内容的解读和分析,造成教学内容碎片化、重知识轻语篇的现象,缺少对文本意义和作者意图的关注,导致教学重难点的侧重偏移和低效课堂。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6 Chores Lesson 2为例,陈述基于文本解读的会话教学研究。
  研究背景
  在以往的会话教学中,笔者常采用整体输入(听音获取大意)、讲解对话完成练习、听音模仿朗读对话的形式进行“对话”部分的教学;操练环节沿用书中提供的“调查问卷”的活动;在输出环节时,大多采用改编对话的形式。
  反思这样的教学后笔者发现:学生在“听音模仿朗读”和“完成调查问卷”的活动中参与度不高,并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改编对话时,学生的语言创新点不多,大多禁锢于文本的基本句型。部分同学还反映:对话内容过于简单,不用学习已经能够理解文字内容且达到熟练朗读的标准;改编对话的内容也并非真实情况(有部分学生在家几乎不做家务,更谈不上enjoy)。那么,如何基于教学文本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和反思,笔者开始着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书选自人教版《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6 Chores Lesson 2,属会话教学课。教材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Part A:Look, listen and write. 通过Bill和Joy在电话中的对话,情景化地呈现了本单元的功能句What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 at home?及其回答I usually...
  Part B:Do a survey. 教材设计了做调查问卷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操练功能句。
  Part C:Let’s write. 学生依据实际情况写出C项的答语。
  深入解读文本后发现:
  (1)功能句型What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 at home?及其回答在第一课时中已出现。
  (2)本课对话中出现“I enjoy feeding my fish.”和“I enjoy helping my parents.”的句子,表達了作者对“做家务”的态度。
  (3)Part B中的调查活动与第一课时雷同。
  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操练并拓展有关“家务劳动”的功能交际用语和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家务劳动”的思辨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1. 相关生活背景调研
  文本的解读和有效的教学活动都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能力的拓展。因此,在进行单元教学前,笔者对学生及其家长发放了有关“Chores”话题的调查问卷,以下是其中三项的结果(如图1,图2和图3):
  调查显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做家务,而且不喜欢做家务的学生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尝试做家务。部分家长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树立做家务的意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家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基于这样的调查结果,笔者设计了“反馈结果,思考讨论”的环节,向学生出示调查结果并提问:“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results?”以及“How do you think of doing chores at home?”。试图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分析结果的过程中既运用了语言、提升了思辨能力,又能感受到做家务的重要性。
  2. 学生语言储备
  学生具备进行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的能力,乐于尝试用英语表达。此外,学生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能够运用What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 at home? How often do you do it? 等句型就“Chores”话题进行简单交际,完成了本课B项调查任务。因此,笔者并没有设计跟录音朗读的教学环节,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主动提问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完成了朗读练习。教师依据平时表现,进行个别指导和抽查,提高了课堂实效性。
  虽然本课的对话内容相对简单,但会话课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学生的原有认知和语言基础与本话题内容建立连接,丰富讨论内容。因此,笔者利用头脑风暴和绘制思维图的方式,发散学生思维,拓展问句,如:“When do you usually do chores?”“How often do you do chores?”等。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尝试归纳总结并有逻辑地就Chores话题进行交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能够通过听录音、自主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对话内容;
  能够正确朗读A部分对话,认读并理解enjoy的含义;
  能够在完成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运用功能句型“Do you…?”“ What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How often do you …?”等进行交流;
  能够在交流讨论中正确认识“家务劳动”。


  教学过程及评析
  环节一 激活旧知,热身导入
  (1)师生问好,进入状态
  (2)巩固复习,互动交流
  教师出示单词,学生认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T: Last class, we learnt something about chores. Do you remember them? Let’s review them together. Let’s read and act.
  隨后,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
  T: We know some words about chores. Do you do chores at home? What chores do you do?(板书)How often do you do it? Is it easy for you? Do you like...?
  【评析】:在进行会话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关键也是难点。因此,在简单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是提问者,渗透了就“家务劳动”这一话题可以提出的问题,为后面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联想问句进行了铺垫。
  (3)依据图片,展开讨论
  教师在ppt中呈现2张杂乱无章的房间照片(如图4和图5),学生思考需要做的家务劳动。
  T: Look, here are 2 rooms. How do you think of them? What chores do you need to do ther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设计意图】:通过TPR教学活动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已经学过的单词和句型,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语
  言铺垫。学生在依据图片进行讨论时,帮助他们建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体会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同时,将语言训练与思维想象建立联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评析】:讨论过后,学生可以说出“The bedroom is messy, we should make the bed and clean the room.” “The kitchen is dirty, we need to wash the dishes first.”等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对第一课时学习的有关家务的单词已经掌握良好,且能够依据图片的内容选择性地运用语言,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环节二 呈现对话,初步感知
  (1) 依据图片,展开联想
  教师出示对话插图(如图6),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对谈话内容进行猜测。
  T: We are talking about chores. How about Joy and Bill? What are they doing?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on the phone? Can you guess?
  (2) 听音感知,理解大意
  教师播放对话录音,学生在验证自己猜测的同时获取对话大意。
  T: Now, let’s listen carefully.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学生听录音后进行反馈,教师追问有关对话大意的问题,进行检测。
  T: Ye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chores. What else do you know from the dialogue? Do they do chores at home? Do they like doing chores?
  【设计意图】:在呈现对话前,学生读图并展开联想和讨论,充分且合理地预测文本内容,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渗透了学习策略。检验预测的内容让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听力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评析】:基于学情调研和问题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本节课的对话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简单。因此,笔者并没有播放第二遍录音,而是直接进入自学环节,为后面的拓展和运用环节争取更多时间。
  环节三 朗读对话,深入理解
  (1) 默读对话,完成任务
  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再次感知并提取细节信息,完成人物与家务匹配的任务。
  T: What chores do they do at home? Please read and write.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进行同伴交流,随后与教师一起运用“Bill/Joy ______s_____ at home.”的句型核对答案。
  【评析】:反馈答案时,教师在教学课件中将“Bill/Joy ______s _____ at home.”中的“s”标红,提醒同学注意动词的变化,突破教学难点。
  (2) 自主学习,朗读对话
  学生尝试朗读对话,画出有困难的单词或句型,教师依据学生情况予以指导。   T: Now you can try to read the dialogue aloud and circle some difficulties.
  在此过程中教师强调enjoy的发音并与学生探讨其含义:


  T: What does enjoy mean? What things do you enjoy doing? Why?
  随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通过文字再次感知对话内容,并获取细节信息。在朗读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主动发现问题和向他人寻求帮助的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评析】:在本环节中,笔者依据平时表现,抽查了部分学生,均能够正确朗读且发音相对标准。在分角色朗读时,笔者设计了学生互评的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且有益于他們对文本内容的巩固,扩大了活动的参与度,提高课堂实效性。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挖掘文本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意图,进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部分。
  (3) 分析文本,讨论意义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意义和作者态度(文本见图7)。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hav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is dialogue?
  T: If not, I have one. Why does Joy call Bill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y can’t Bill play with her? What does he think about chores? Why does he enjoy feeding the fish?(板书) If you were Bill, will you do the same as him?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意义和作者态度进行探究。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
  【评析】: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意义和作者态度,随后让学生将情境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建立连接:“如果自己是Bill,会先做完家务再去玩吗?你怎么看待做家务?”学生的回答态度鲜明:“Yes, I will do chores first. Because it’s my job.” “I don’t like chores. I don’t do chores.” “If I can help my parents, I will do chores.” “I hate do chores, but sometimes I have to do chores.”等等。不难看出,虽然这些回答也会存在小失误,但学生们正在努力尝试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表达自己对“chores”这一话题的看法,学习热情高涨。
  环节四 巩固操练,运用语言
  (1)头脑风暴,拓展问句
  教师启发学生关注对话中的问句,并思考更多有关“chores”的功能句型。
  T: So when we talk about chores, we can ask “What chores do you do?” and“Why do you do chores?” What about other questions? What else can you ask about chores? (discuss in groups)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完善板书并带读部分问句(见下页板书)。
  (2)完成调查,运用语言
  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如图8),并示范如何运用板书中的功能句型进行调查。
  T: Now let’s do a survey about chores. You can choose the questions you like, or you can add more questions. (pair work)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的活动帮助学生将以前学过的问句与“chores”话题建立联系,学生总结梳理、丰富拓展相关问题。在完成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建构语言,发展语用能力。
  【评析】:在本课的语言操练和运用环节中,笔者将教材B部分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改善,学生可以依据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中归纳总结的问句设计自己喜欢的调查问卷。在随后的汇报中,部分学生可以依据调查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如:“I think she is helpful.”,“He is a good boy.”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操练了本单元的基本句型,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真实的语境激发了学生表达和评论的欲望。
  (3)反馈结果,思考讨论
  学生调查结束后进行反馈,教师示范——同伴分享——个别展示
  T: OK, just stop here. And now let’s try to report your results.


  展示结束后,教师出示学情调研情况(如P59图1、图2),学生尝试分析结果并猜测原因。
  T: Look, these are the results from a part of your questionnaires. 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results? How do you think of it? (Discuss in groups)   T: Someone doesn’t like chores but they still do chores at home. Why? How do you think of doing chores at home?
  【设计意图】:本活动有利于学生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理解、推理的思辨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做家务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做家务。
  【评析】:本节课的拓展活动,笔者并没有设计改编对话的活动,而是让学生讨论调查结果及分析原因。笔者抓住学生想要知道课前的调研结果这一心理特点,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Someone doesn’t like doing chores, but they do chores at home.” 随后师生之间发生了如下对话:
  T: Why? Why does it happen?
  S1: Maybe their parents ask them to do chores.
  S2: Maybe they don’t like dirty house, so they have to do chores.
  S3: They want to help their parents.
  T: Good guessing. So how do you think of doing chores at home?
  S1: We should do chores at home because our house can be clean.
  S2: I think it’s useful.
  S3: I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doing chores.
  S4: I don’t like chores. It’s boring. But my parents are busy, I often help them, so I do chores at home.
  由此可见,本活动在为学生运用语言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关注了情感的升华和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品质,进而强化了学科育人的本质。
  环节五 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T: Today,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doing chores from ourselves. How about your parents? What do they think of doing chores at home?
  T: Please do a survey about chores for your parents.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应采用一定的任务将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课后进行操练、巩固和运用。
  【评析】:在本节会话课中,学生学习并拓展了有关“Chores”的功能句型。因此,笔者在课后作业中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功能句型的机会,课上的调查问卷也为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例如图9和图10)提供了语言支持。
  板书设计
  依据本节课的特点,笔者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见图11),既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内容,也可作为学生语言输出时的支架。既对板书进行了预设,也照顾到了课堂生成。


  教学效果评价
  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同时,有效的评价也能够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评价方式:
  1. 课堂中以口头评价为主,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予以评价。
  2. 完成相应的评价活动。
  3. 组间竞赛,予以字母奖励,获得多者为胜。
  评价量规见表1。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笔者努力遵循基于文本和学情设计有效课堂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学习对话、理解对话、拓展对话、调查访谈、分析结果等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发展思维、感受责任意识,教学效果显著,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成教学目标。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突出课堂教学实效
  本节课中,教师深度解读文本,基于文本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目标、设计活动,针对性强,可操作、易检验。
  2.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
  在课堂中,通过学对话、运用功能句交际,完成调查等任务落实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在联想、拓展、归纳功能句型的过程中发散学生思维;通过深入理解文本、讨论调查結果等思辨活动,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优秀思维品质、领悟做家务是家庭成员的义务,体现学科育人的总目标。
  但通过课后调研和批改学生课堂调查活动记录单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进行调查活动时,学生可能因受语言或周围环境限制,不能表达真实情况,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支持,倡导说真话。
  其次,在记录访谈内容时,学生单词拼写错误较多,虽然书写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但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今后的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通过本次教学研究,笔者清楚地认识到“文本解读”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的教学设计能够激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实效性,帮助学生深刻感悟、在思考中习得语言。深入解读教学文本,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教师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本期我们聚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这同样是修订中的素养课标明确提出的外语课程的重要使命。谈到文化品格,首先应明确若干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的重要概念——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教学、文化品格和文化品格培养。  简单地讲,文化知识就是关于文化的知识,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历史和现实中具有某种特定的存在形式。学生既需要通过感官和思维认识、了解、探究这些存在形式,又需要分门别类地将它们整理成知识结构,建构
期刊
如果我们检索与外语教育文化教学相关的文献,就会发现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为:文化背景、文化导入,文化渗透、文化意识等等。这一结果反映了我们目前对于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文化知识是一种“背景”知识,主要起“导入”语言知识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见缝插针“渗透”即可,文化教学的目的只不过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文化教学只是语言教学的调味品:语言是主角,是红花,是第一性的,
期刊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抓手。本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学生设计有效阅读问题,引导学生解读和总结文本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发展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有效问题  引言  外语素养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制定的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也包括外语素养,并将外语素养定义为“能够根据自己的
期刊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学会认知”包含了对学习能力的要求。《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八项关键能力中也有一项是“学会学习”。美国“21 世纪学习体系”也提出“学习与创新素养”。林崇德教授团队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把“学会学习”列为其中一项素养。由此可见,学习能力这个传统的命题在新时代中仍然受到重视,但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
期刊
摘 要:繪本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从理解语言本身去设计教学,还要从思维角度考虑活动的设计。本文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Scary Hair为例,阐述了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绘本阅读;思维品质;问题链;思维帽;Reading Response  引言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而绘本,这种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数字信息时代浪潮的迅速推进,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丰富的信息资源已然渗透到教育现代化建设之中,将信息资源有机、有效地同英语教学相结合成了当今“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传承以往英语教学宝贵经验的基础之上,如何有效整合利用信息资源辅助语言的学习,进而促进高效的教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线上资源,深化拓展线下英语课堂教学,将是该教学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线上
期刊
南花渐已浓,北树新芽生,正是踏青赏花好时光。本期发表了一批接地气、有实践、有思想的教育耕耘成果,请大家共同欣赏外语教育盎然争鸣的春意。  北京、上海等地出台的高考方案都加大了外语听说能力的考察,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不解和困惑,例如高考英语到底需不需要考口语,怎么考,英语口语能否用计算机考,计算机是否能够进行评分,在一线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对听说考试进行备考等等,我們集中推出了一组文章进
期刊
2016年11月14—18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葛炳芳老师组织了“2016年浙江省高中英语阅读教研成果推广培训”。  葛炳芳老师带领他的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自2010年起,他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三轮为期六年的阅读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形成了“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基于综合视野的英语阅读教学改进行动”被评为“2016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出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2016年浙江省高中英语阅读教研成果推广培训”的背景、培训思路和过程。本次培训以“‘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研:体验教学改进的过程”为主题,基于培训组织者六年多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成果,以三轮研究的子课题组长的讲座和“历时同课异构”的阅读教学改进为核心内容。本次培训达成以下三点共识:(1)需要进一步强调和落实“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这一理念。(2)“英语阅读教学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教学的缺失现状,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并借助两个案例的剖析,提出了运用微视频优化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设计,总结了微视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特点优势及设计步骤。  关键词:微视频;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设计;实践  引言  任何一门语言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也不例外。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分级目标”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