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①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充分肯定的评价中,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②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展开作文比赛,表扬好的方面充分肯定长处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写作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表述自己的意思”,不做“思想性”方面的硬性规定。那么,我们教师在引导写作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写话”,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意思”的能力。例如:在学校中,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只要把这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便是一篇记叙文了。或者说,同学们发表对事件的看法,通过整理,那就是一篇议论文了。只是我们平时不大注意到生活中的“口头”作文罢了。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也不要责备学生,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很难事情”,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注重素材积累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2.拓宽阅读范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好课本以外的文章。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和作文教学的好例子,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一资源,但是要想使学生的见识更广泛一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读书活动,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通过读书活动得到的学习效果:①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一是来源于生活,二是来源于阅读。二者缺一不可。②积累思维材料,从而使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③积累写作知识,如文章条理清晰、主次、详略、开头结尾、过渡等。
三、创设快乐情境
1.趣编童话故事
童话和故事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题材,童话中的人物是孩子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形象。如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幽默机智的阿凡提,愚蠢无比巴依爷。童话世界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可以说,童话让学生的想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学生喜爱童话,爱编童话故事特点,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创设一定的童话情趣,如《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等,让学生把头脑中的童话形象及趣味情节移植到作文中来,各抒己见,编织美妙、动人的故事。学生思维开阔了,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写。
2.从趣味话题入手,再现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例如《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指导,我就与同学生聊起来,我问学生们,你们曾经快乐过,伤心过,难过过,那么那件事是你难忘的呢?这一话题,就勾起学生对往事回忆,于是生活中无限难忘事一幕幕交织情景就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创作情景之中,真情实意的流露,将成为写作的好材料,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感。
四、加强互改互评
作文批改,应该是师生共有的活动,而不能只看作是老师单方面的工作——精批细改或全批全改。《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动是“人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里强调的是互动、合作。因为传统式的精批细改,导致了教师花费了巨大的功夫,并且总是那么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语,学生反而会失去写作的欲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我们教师要把权力交还学生,老师对作文“批中有评”,学生之间的“批评”,甚至学生可以对老师的“批评”提出质疑。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学生只有根据教师提出的具体修改意见,进行同学间的互批互改,在对照中尝到修改的甜头,然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指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观察,想象,模仿,去主动参与,并使上述做法成为其自觉的行为,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①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充分肯定的评价中,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②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展开作文比赛,表扬好的方面充分肯定长处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写作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表述自己的意思”,不做“思想性”方面的硬性规定。那么,我们教师在引导写作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写话”,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意思”的能力。例如:在学校中,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只要把这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便是一篇记叙文了。或者说,同学们发表对事件的看法,通过整理,那就是一篇议论文了。只是我们平时不大注意到生活中的“口头”作文罢了。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也不要责备学生,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很难事情”,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注重素材积累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2.拓宽阅读范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好课本以外的文章。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和作文教学的好例子,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一资源,但是要想使学生的见识更广泛一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读书活动,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通过读书活动得到的学习效果:①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一是来源于生活,二是来源于阅读。二者缺一不可。②积累思维材料,从而使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③积累写作知识,如文章条理清晰、主次、详略、开头结尾、过渡等。
三、创设快乐情境
1.趣编童话故事
童话和故事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题材,童话中的人物是孩子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形象。如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幽默机智的阿凡提,愚蠢无比巴依爷。童话世界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可以说,童话让学生的想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学生喜爱童话,爱编童话故事特点,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创设一定的童话情趣,如《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等,让学生把头脑中的童话形象及趣味情节移植到作文中来,各抒己见,编织美妙、动人的故事。学生思维开阔了,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写。
2.从趣味话题入手,再现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例如《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指导,我就与同学生聊起来,我问学生们,你们曾经快乐过,伤心过,难过过,那么那件事是你难忘的呢?这一话题,就勾起学生对往事回忆,于是生活中无限难忘事一幕幕交织情景就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创作情景之中,真情实意的流露,将成为写作的好材料,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感。
四、加强互改互评
作文批改,应该是师生共有的活动,而不能只看作是老师单方面的工作——精批细改或全批全改。《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动是“人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里强调的是互动、合作。因为传统式的精批细改,导致了教师花费了巨大的功夫,并且总是那么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语,学生反而会失去写作的欲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我们教师要把权力交还学生,老师对作文“批中有评”,学生之间的“批评”,甚至学生可以对老师的“批评”提出质疑。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学生只有根据教师提出的具体修改意见,进行同学间的互批互改,在对照中尝到修改的甜头,然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全部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指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观察,想象,模仿,去主动参与,并使上述做法成为其自觉的行为,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