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长求助电话
一天晚上,接到楠楠妈妈的求助电话:楠楠在家吵闹,说希希穿在香港买的公主裙可漂亮了,硬缠着也要买,不然就不去上幼儿园。楠楠是早产儿,从小身子弱,很少给她穿短裙。楠楠妈妈问小孩子怎么就学会攀比了,应该怎么办?
二、我的体会和思考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发现喜欢比富的孩子的比例呈上升的态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孩子到了大班自我意识增强,事事争强好胜,样样要第一,最好大家都以他为中心,这不稀奇。可现在小班此种现象也不时会发生。翻阅自己多年累积的教育随记,其中两个事例引人深思。
案例一
玩具争夺战:小班开展玩具分享活动。早上家长都按昨日发的“路路通”短信要求,让孩子带来一样家里现有的玩具与同伴分享。小男孩乐乐坐着高档电动玩具轿车闪耀登场,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焦点。洋洋很羡慕,也想玩,乐乐不让碰,两人发生了拉扯。离园时,洋洋强烈要求来接他的爷爷买电动玩具轿车。第二天,洋洋眉开眼笑地坐着全新的电动车来上学……
案例二
生日炫礼物:小超过生日,他妈一早送来某品牌蛋糕房的超大精美蛋糕,还有班级幼儿人手一份小礼物,说小超多次享受同伴的生日蛋糕和礼物,今天终于也可以还下情了。小超家是一般工薪家庭,这个情还得可不便宜。孩子最喜欢在班集体过生日,每年一次的生日家长都千方百计让孩子开心。虽然已多次劝阻解说,但效果不明显。如此下去,生日攀比风怕会越演越烈。
三、追根溯源
(一)家长的攀比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追求高消费。家长的舔犊之情,对孩子有求必应是现如今家长的普遍心理。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孩子的消费普遍超过家庭其他成员,房间零食堆成山,各种玩具应有尽有。很多家长有虚荣心,盲目追求高档,吃的穿的用的非名牌不买。心里总想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别的孩子有,我家孩子创造条件也要有。
也有些家长物质奖励泛滥,再加上同伴间相互感染,也造成了幼儿喜欢攀比。无意间听到过两孩子的一段对话,“如果我评上了好孩子,妈妈说带我去北京玩,给我买新衣服,还有手表。”另一个也不甘示弱,“这有啥稀奇,我爸爸说我评上了好孩子就给我买苹果手机。”这些价格不菲的物品奖励,无意中误导了幼儿的消费观,也容易使孩子造成“读书是为了赢得奖品”的错误观念。
(二)社会的负面影响
当今社会,攀比之风可以说随处可见。受大环境的影响,孩子免不了耳闻目染,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家长间会互相交流谁家又购了新房、新车,对房子大小、车子档次经常进行比较。幼儿园里穿得漂亮的孩子受到关注会多一些,年轻女老师喜欢谈论名牌服饰、新款手机等。成人无意间流露出对拥有奢侈品的向往,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觉得一旦有了这些东西就是比别人厉害,就是强!
孩子的正确世界观未形成,随着年龄慢慢增长,所接触的信息增多,攀比之心会越来越重。由于还不了解人的需要和满足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往往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别人有了漂亮的衣服、玩具,自己也想要。
四、应对策略
攀比并非洪水猛兽,俗话说“堵不如疏”,孩子学会比较,说明他产生了比较的意识。凡事都有两面性,比富也是把双刃剑,就看成人如何正确引导。要根据孩子“比较”的性质,有疏有堵,区别对待,努力弱化负面作用,增强积极因素。
(一)孩子要求,合理满足
孩子年幼,克制力差,生活在当下充满诱惑的社会,产生各种物质欲望在所难免。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既不能有求必应,也不要一概否定。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加以引导。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比别人强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二)小鬼当家,参与理财
适时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家中购买所需物品时带孩子一起去,孩子的东西由其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三)培养兴趣,转移焦点
不盲目跟风,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培养其合理的爱好。让孩子转移“比富”兴奋点,把精力多多花到有益的事情中。有位家长的经验值得借鉴:从小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经常逛图书馆和书店,常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现在孩子会反过来教育妈妈:只买合适的,不买贵的!
一天晚上,接到楠楠妈妈的求助电话:楠楠在家吵闹,说希希穿在香港买的公主裙可漂亮了,硬缠着也要买,不然就不去上幼儿园。楠楠是早产儿,从小身子弱,很少给她穿短裙。楠楠妈妈问小孩子怎么就学会攀比了,应该怎么办?
二、我的体会和思考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发现喜欢比富的孩子的比例呈上升的态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孩子到了大班自我意识增强,事事争强好胜,样样要第一,最好大家都以他为中心,这不稀奇。可现在小班此种现象也不时会发生。翻阅自己多年累积的教育随记,其中两个事例引人深思。
案例一
玩具争夺战:小班开展玩具分享活动。早上家长都按昨日发的“路路通”短信要求,让孩子带来一样家里现有的玩具与同伴分享。小男孩乐乐坐着高档电动玩具轿车闪耀登场,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焦点。洋洋很羡慕,也想玩,乐乐不让碰,两人发生了拉扯。离园时,洋洋强烈要求来接他的爷爷买电动玩具轿车。第二天,洋洋眉开眼笑地坐着全新的电动车来上学……
案例二
生日炫礼物:小超过生日,他妈一早送来某品牌蛋糕房的超大精美蛋糕,还有班级幼儿人手一份小礼物,说小超多次享受同伴的生日蛋糕和礼物,今天终于也可以还下情了。小超家是一般工薪家庭,这个情还得可不便宜。孩子最喜欢在班集体过生日,每年一次的生日家长都千方百计让孩子开心。虽然已多次劝阻解说,但效果不明显。如此下去,生日攀比风怕会越演越烈。
三、追根溯源
(一)家长的攀比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追求高消费。家长的舔犊之情,对孩子有求必应是现如今家长的普遍心理。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孩子的消费普遍超过家庭其他成员,房间零食堆成山,各种玩具应有尽有。很多家长有虚荣心,盲目追求高档,吃的穿的用的非名牌不买。心里总想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别的孩子有,我家孩子创造条件也要有。
也有些家长物质奖励泛滥,再加上同伴间相互感染,也造成了幼儿喜欢攀比。无意间听到过两孩子的一段对话,“如果我评上了好孩子,妈妈说带我去北京玩,给我买新衣服,还有手表。”另一个也不甘示弱,“这有啥稀奇,我爸爸说我评上了好孩子就给我买苹果手机。”这些价格不菲的物品奖励,无意中误导了幼儿的消费观,也容易使孩子造成“读书是为了赢得奖品”的错误观念。
(二)社会的负面影响
当今社会,攀比之风可以说随处可见。受大环境的影响,孩子免不了耳闻目染,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家长间会互相交流谁家又购了新房、新车,对房子大小、车子档次经常进行比较。幼儿园里穿得漂亮的孩子受到关注会多一些,年轻女老师喜欢谈论名牌服饰、新款手机等。成人无意间流露出对拥有奢侈品的向往,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觉得一旦有了这些东西就是比别人厉害,就是强!
孩子的正确世界观未形成,随着年龄慢慢增长,所接触的信息增多,攀比之心会越来越重。由于还不了解人的需要和满足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往往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别人有了漂亮的衣服、玩具,自己也想要。
四、应对策略
攀比并非洪水猛兽,俗话说“堵不如疏”,孩子学会比较,说明他产生了比较的意识。凡事都有两面性,比富也是把双刃剑,就看成人如何正确引导。要根据孩子“比较”的性质,有疏有堵,区别对待,努力弱化负面作用,增强积极因素。
(一)孩子要求,合理满足
孩子年幼,克制力差,生活在当下充满诱惑的社会,产生各种物质欲望在所难免。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既不能有求必应,也不要一概否定。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加以引导。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比别人强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二)小鬼当家,参与理财
适时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家中购买所需物品时带孩子一起去,孩子的东西由其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三)培养兴趣,转移焦点
不盲目跟风,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培养其合理的爱好。让孩子转移“比富”兴奋点,把精力多多花到有益的事情中。有位家长的经验值得借鉴:从小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经常逛图书馆和书店,常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现在孩子会反过来教育妈妈:只买合适的,不买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