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是一门人文、历史、文学等综合性的学科。历史课的设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在学习中培养其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也新课程改革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学中要积极逐渐转变历史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呈现历史教学新状态。
关键词:初中;历史;优化
初中生的心理与性格正处在发展时期,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一般处在表层,很难进入深层次,当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时,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效。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他们对历史的距离感,根据教学实际安排符合自己教学现状的模式,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学习。
一、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都喜欢新鲜事物,教师要满足他们的新鲜感,尽可能的变换教学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侧重于传授知识点,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压抑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应注重对教学过程的整改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1)在学习有关“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措施”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依据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快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方言,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学生对这些新奇,陌生的语言一窍不通,教师让学生尝试进行翻译后,再将方言所表达的内容公布出来,学生们在对比“各式各样”的“翻译”后,哄堂大笑,不仅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
(2)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并在活动开始前讲明“游戏的规则”:①了解并掌握导游的基本常识;②每个学习小组都针对某一长征路上的重要地点撰写导游词和安排旅游路线;③每个小组的表现时间在5~8分钟左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此项游戏,不仅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建立了合作的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学生不仅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会和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艰难曲折的认知。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创新,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讓学生在主体意识中完成历史学习
教学中一定培养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众所周知,历史课程严谨枯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在教师的“填鸭式”教育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课堂教学效果也见效甚微。新课程明确指出: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更新教学思维,积极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内容,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开展“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的“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中的描述,自行编排出有关“原始农耕”的小品或话剧并在班级中按序表演。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其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加真实和深刻地理解。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起色。
三、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的具体措施
初中历史优化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根据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发挥出教师、学生“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历史课摆脱困境,达到三维教学的目标。
1.深入了解初中历史教育具有的本质,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也要促进初中学生生成智慧、生成完美感情,更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观、价值观以及历史在现实的使用能力,特别是分析、归纳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推动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生成健全的人格。
2.初中要系统建设起历史学科体系
在目前初中教育中,转变历史课以升学为目标以及衡量学科作用的传统观念,要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历史教学观,对历史学科进行完善、系统的建设,除了建设资源环境外部条件外,更要加强评价体系建设等内部建设。由于传统评价体系严重影响着现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不改变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在本质上得到发挥。另外为了提高历史教学具有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能力,积极的和语文、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知识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将初中历史教学融入到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国情教育体系中。
3.发挥出教师、学生“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从师资角度看,初中历史教师要对目前教学观念予以转变,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要从资源支撑和建设外部环境等方面,提供能够促进历史教师发展的环境,运用有效的历史教师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增强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学生角度看,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传统历史教学将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历史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建设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重视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程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在现实中的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另外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按照教学内容构建起情境体验和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体现出学生的有效互动和主动参与,将历史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有助于增强教学情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只有不断地优化,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需要。历史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积极的探究,通过大胆实践和仔细验证,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和兴趣,为优化课堂教学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优化
初中生的心理与性格正处在发展时期,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一般处在表层,很难进入深层次,当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时,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效。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他们对历史的距离感,根据教学实际安排符合自己教学现状的模式,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学习。
一、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都喜欢新鲜事物,教师要满足他们的新鲜感,尽可能的变换教学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侧重于传授知识点,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压抑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应注重对教学过程的整改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1)在学习有关“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措施”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依据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快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方言,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学生对这些新奇,陌生的语言一窍不通,教师让学生尝试进行翻译后,再将方言所表达的内容公布出来,学生们在对比“各式各样”的“翻译”后,哄堂大笑,不仅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
(2)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并在活动开始前讲明“游戏的规则”:①了解并掌握导游的基本常识;②每个学习小组都针对某一长征路上的重要地点撰写导游词和安排旅游路线;③每个小组的表现时间在5~8分钟左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此项游戏,不仅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建立了合作的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学生不仅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会和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艰难曲折的认知。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创新,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讓学生在主体意识中完成历史学习
教学中一定培养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众所周知,历史课程严谨枯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在教师的“填鸭式”教育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课堂教学效果也见效甚微。新课程明确指出: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更新教学思维,积极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内容,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开展“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的“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中的描述,自行编排出有关“原始农耕”的小品或话剧并在班级中按序表演。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其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加真实和深刻地理解。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起色。
三、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的具体措施
初中历史优化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根据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发挥出教师、学生“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历史课摆脱困境,达到三维教学的目标。
1.深入了解初中历史教育具有的本质,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也要促进初中学生生成智慧、生成完美感情,更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观、价值观以及历史在现实的使用能力,特别是分析、归纳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推动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生成健全的人格。
2.初中要系统建设起历史学科体系
在目前初中教育中,转变历史课以升学为目标以及衡量学科作用的传统观念,要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历史教学观,对历史学科进行完善、系统的建设,除了建设资源环境外部条件外,更要加强评价体系建设等内部建设。由于传统评价体系严重影响着现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不改变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积极性难以在本质上得到发挥。另外为了提高历史教学具有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能力,积极的和语文、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知识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将初中历史教学融入到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国情教育体系中。
3.发挥出教师、学生“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从师资角度看,初中历史教师要对目前教学观念予以转变,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要从资源支撑和建设外部环境等方面,提供能够促进历史教师发展的环境,运用有效的历史教师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增强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学生角度看,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传统历史教学将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历史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建设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重视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程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在现实中的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另外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按照教学内容构建起情境体验和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体现出学生的有效互动和主动参与,将历史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有助于增强教学情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只有不断地优化,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需要。历史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积极的探究,通过大胆实践和仔细验证,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和兴趣,为优化课堂教学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