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学习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个别差异,只有正视和关照这种个别差异,利用并发展这种个别差异,才能向教育教学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靠近。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树立差异教学观、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制度、建立全面评价体系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关键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每个学习者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只有基于客观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充分发展每个学习者的潜力,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完成教育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根本使命。然而在现代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整齐划一的教学中,学习者间的个别差异常被淹没在统一的教学要求里。本应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成为了阻碍学习者自由全面发展的枷锁。这样的教育现实迫切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注意关照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创造适应差异的教学条件,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存在。
一、个别差异及因材施教的内涵
(一)个别差异。个别差异主要是指人们在智力、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包括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习得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不变差异指学生在认知方式、气质、焦虑程度等方面存在的较稳定的差异,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可变差异的改观,而不变差异则是教学必须面对且努力适应的。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教育者必须因材施教,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
(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源于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它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针对学生在性格、志趣、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差异,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法,有的放矢地教学,将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在班级授课制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发展需求、实现真正的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学习者个别差异的表现
学习者间的个别差异存在多种不同表现形式,只有在对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有充分认识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有针对性、有指向性的因材施教。
(一)个体智力差异。智力差异是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多数学习者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智力水平极高或极低者占小部分。同一个体的智力在不同年龄的发展水平不同,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其主要理论包括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二)个体学习风格差异。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在研究和解决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根据感觉通道偏好,分为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动觉型学习者。根据学习时间偏好,分为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学习者。根据认知风格的差异,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反思型和冲动型、深层加工型和表层加工型学习者。这些差异促使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三)个体人格差异。人格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显示出的独特个性。人格类型差异理论包括荣格的内倾型、外倾型两分类型说;艾里克森的外向的人、内向的人、神经质的人三维类型说;巴普洛夫的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气质类型说等。不同人格特征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应于不同的教学方式。
(四)个体性别差异。性别不同的个体在智力、感知觉等方面均呈现出巨大差异。知觉与观察能力方面,男性长于空间知觉,女性长于听觉辨别;记忆方面,男性长于抽象记忆,女性长于形象记忆;能力测试中,女性长于阅读、写作;男性长于常识、推理、心理旋转。
(五)个体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学习者在进入学习过程时是带有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印记,并非一张白纸。文化背景影响学习者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对同一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等。
三、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教学过程中面对学习者间存有的个别差异的客观要求。在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制度下,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及管理策略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和管理中可采取以下策略,以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差异教学观。学生身心发展由于遗传、环境、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中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学中只有充分考虑个别差异,树立差异教学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因材施教,才能既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又能扬长避短,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学活动的,他们带着已有的思想、情感、个性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身独特的方式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班级授课制常为全体学生设置统一的教学目标,易导致“一刀切”和“满堂灌”现象。由于每位学生达到同一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和路径不同,若能设置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则可以使学生在教学中既得到一般的发展,又展现其所具有的特殊才能。
(三)创新教学制度。当前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制度虽满足了普及教育的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但也导致了学生个性的淹没。针对这样的问题,可采用学分制、走班制、小班制的改进措施。学分制的精髓在于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等,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走班制是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探索自身的学习风格和特长,是承认、尊重、善待学生个别差异的具体体现。小班制则利于主体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充分实现。此教学模式下,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能够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
(四)建立全面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具有诊断、反馈、定向、证明的功能。面对千差万别的学习者,多元性的教学评价是因材施教的必然选择。建立多元化的、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正确理解与评价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从而指引、规范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如,对自信心强的学生,宜采用竞争式评价方式,对其提出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其对学习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对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则应更多地采取激励式评价方式,发掘其闪光处,多给予肯定性评价和表扬,以建立其自信心,促进其进步。
综上所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学生的发展做出硬性要求,而应尽可能地关照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教育是农活而非工厂活,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是全面发展的个人,即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人的发展,而非致力于产出毫无差别的工厂标准件。教学一定要承认、尊重和善待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容纳、欣赏、发展个别差异,通过多样化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行适应差异的教学,促进学习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 陈琦. 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与因材施教[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9,(1):60-67.
[3] 胡小凤. 论课程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4):49-51.
[4] 朱 浩. 谈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1):50-51.
【关键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每个学习者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只有基于客观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充分发展每个学习者的潜力,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完成教育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根本使命。然而在现代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整齐划一的教学中,学习者间的个别差异常被淹没在统一的教学要求里。本应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成为了阻碍学习者自由全面发展的枷锁。这样的教育现实迫切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注意关照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创造适应差异的教学条件,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存在。
一、个别差异及因材施教的内涵
(一)个别差异。个别差异主要是指人们在智力、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包括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习得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不变差异指学生在认知方式、气质、焦虑程度等方面存在的较稳定的差异,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可变差异的改观,而不变差异则是教学必须面对且努力适应的。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教育者必须因材施教,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
(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源于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它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针对学生在性格、志趣、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差异,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法,有的放矢地教学,将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在班级授课制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发展需求、实现真正的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学习者个别差异的表现
学习者间的个别差异存在多种不同表现形式,只有在对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有充分认识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有针对性、有指向性的因材施教。
(一)个体智力差异。智力差异是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多数学习者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智力水平极高或极低者占小部分。同一个体的智力在不同年龄的发展水平不同,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其主要理论包括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二)个体学习风格差异。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在研究和解决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根据感觉通道偏好,分为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动觉型学习者。根据学习时间偏好,分为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学习者。根据认知风格的差异,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反思型和冲动型、深层加工型和表层加工型学习者。这些差异促使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三)个体人格差异。人格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显示出的独特个性。人格类型差异理论包括荣格的内倾型、外倾型两分类型说;艾里克森的外向的人、内向的人、神经质的人三维类型说;巴普洛夫的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气质类型说等。不同人格特征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应于不同的教学方式。
(四)个体性别差异。性别不同的个体在智力、感知觉等方面均呈现出巨大差异。知觉与观察能力方面,男性长于空间知觉,女性长于听觉辨别;记忆方面,男性长于抽象记忆,女性长于形象记忆;能力测试中,女性长于阅读、写作;男性长于常识、推理、心理旋转。
(五)个体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学习者在进入学习过程时是带有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印记,并非一张白纸。文化背景影响学习者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对同一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等。
三、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教学过程中面对学习者间存有的个别差异的客观要求。在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制度下,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及管理策略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和管理中可采取以下策略,以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差异教学观。学生身心发展由于遗传、环境、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中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学中只有充分考虑个别差异,树立差异教学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因材施教,才能既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又能扬长避短,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二)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学活动的,他们带着已有的思想、情感、个性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身独特的方式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班级授课制常为全体学生设置统一的教学目标,易导致“一刀切”和“满堂灌”现象。由于每位学生达到同一教学目标所需的时间和路径不同,若能设置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则可以使学生在教学中既得到一般的发展,又展现其所具有的特殊才能。
(三)创新教学制度。当前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制度虽满足了普及教育的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但也导致了学生个性的淹没。针对这样的问题,可采用学分制、走班制、小班制的改进措施。学分制的精髓在于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等,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走班制是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探索自身的学习风格和特长,是承认、尊重、善待学生个别差异的具体体现。小班制则利于主体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充分实现。此教学模式下,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能够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
(四)建立全面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具有诊断、反馈、定向、证明的功能。面对千差万别的学习者,多元性的教学评价是因材施教的必然选择。建立多元化的、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正确理解与评价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从而指引、规范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如,对自信心强的学生,宜采用竞争式评价方式,对其提出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其对学习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对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则应更多地采取激励式评价方式,发掘其闪光处,多给予肯定性评价和表扬,以建立其自信心,促进其进步。
综上所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学生的发展做出硬性要求,而应尽可能地关照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教育是农活而非工厂活,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是全面发展的个人,即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人的发展,而非致力于产出毫无差别的工厂标准件。教学一定要承认、尊重和善待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容纳、欣赏、发展个别差异,通过多样化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行适应差异的教学,促进学习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 陈琦. 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与因材施教[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9,(1):60-67.
[3] 胡小凤. 论课程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4):49-51.
[4] 朱 浩. 谈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