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驱动 激活数学课堂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阐述并探讨有关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的常用策略,即构建知识网络、数形转化、提供变式、借题发挥,以及问题设计的要点等。
  关键词:问题驱动;探究;构建知识网络;数形转换
  
  新课改以来,以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课程标准提倡: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问题驱动”,是实现“双中心”的重要途径。以问题为载体,聚焦学习目标,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课堂的永恒主题。
  一、提出背景
  1.教学思想的偏差。人们往往不自觉地把“学生为本”的思想曲解为绝对以“学生为中心”去进行教学。“无论认为教学应当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还是认为教学应当完全‘由教师主导’。都得不到研究的支持,因此不应当遵循”(美国《数学咨询委员会最终报告》)。教学既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要以教师为中心。
  2.教学认识的误区。“问题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是以问题为主线,探究为核心,培养能力为目的。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它只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探究活动也仅限于理化生实验教学。而广义探究认为,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探究活动。
  3.教学实际的需求。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贯穿于整个高中课程的重要内容,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数学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问题驱动的策略
  1.构建知识网络的策略。在建构新知识时,既要围绕当前问题获取有关的信息,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作出分析、综合和概括。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能建立起合理的、实质的联系。为此,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有力的支持——构建知识网络。
  2.数形转化的策略。转化、数形结合都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数与形构成了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数形结合是一种极富数学特点的信息转换,在数学上总是用数的抽象性质来说明形的事实,同时又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数的事实。蕴含着两种主要的思维方式:一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一是直觉的感知思维。数形结合是达到沟通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形成数学深度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
  3.提供变式的策略。数学教学的深化和发展是通过变式来完成的。变式是促进有效数学教学的方式。课程标准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在教学中,通過有层次地推进,使学生分步解决问题,体验活动经验。概念建立、命题推演和问题解决,都离不开变式。变式既能使学生理解加深、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式教学就是问题驱动。
  4.借题发挥的策略。教师要灵活机动地把握课堂,捕捉有效信息,发现学生的疑惑问题。随堂二次备课,点拨指导,解疑释惑。
  三、问题设计的要点
  1.激发学习动机。问题情境能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上体现它的生命力,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能够揭示数学的本质。问题的设计,立足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能反映教材和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能体现教材中潜在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形成问题意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学生面临问题情境,会产生怀疑、困惑、猜想、探究的心理,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便设法解决问题。
  3.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有助于知识迁移。问题的设计应有层次性,对于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要把握好层次性,层次过细,问题过于显露,难以引起争议,不利于思维的开展;层次过粗,隐含条件太多,学生又不易抓住要点,会影响探究的进行。所以,设计的问题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应该顺着教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进,且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课程改革如何深入[J].人民教育.2010.(5).
  [2]张奠宙,张荫南.新概念:用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J].高等数学研究.2004.(3).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有效而恰当的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桥梁。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就要求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一、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二、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三、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  关键词:有效提问;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    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独有的特色,贯穿于数学始终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是思
期刊
摘要:分层教学是指在课标统一要求下,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分层;公平;微观研究    我校地处沿江经济带,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外来民工子女涌入我校,造成了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实现“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90后学生日益成为高校学生主体,作为给国家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必须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公共政治理论课在其中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适当从教学方式、方法、语言表达方式、师生关系、课时安排、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型,才能培养出思想理论水平高、信仰坚定的人才。  关键
期刊
摘要:作业是学生知识理解、巩固的手段和延伸,也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提出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作业;问题;对策    素质教育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在课堂上,这一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然而,当学生提笔做作业的时候,统一的作业内容、统一的作业形式、甚至是统一的作业时间束缚着学生,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人、作业的主人,但是经常挂在学生嘴边
期刊
摘要:如何做好七年级过渡期历史教学工作?一句话:注重抓基础,养成好习惯。具体要抓住六个方面:要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节课争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課堂45分钟;教会学生巧记历史;教会学生处理好听课和做笔记的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做好非选择题。  关键词:快乐;兴趣;巧记;习惯    七年级是一个过渡期,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也是生理的过渡期,还是心理、思想的过渡期。七年
期刊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如何在作文起步阶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探讨,文章分别从“注重积累词句”、“用好课本范例”、“培养观察能力”、“抓住练写契机”、“引发想象求生动”以及利用亮点激趣这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具体事例,详细地阐述了它们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积累词句;仿中学写;抓住契机;鼓励激趣    当前,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大部
期刊
摘要:评价既可以对学生学习进行肯定,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采用互评、自评、与联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不是给学生间相互指责的机会,而是通过评价鼓励学生更好合作。  关键词:预习;自学;互帮;导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市自去年
期刊
摘要:“作文评改”之类的文章屡见不端,已是“听来已觉不新鲜”。但至目前,仍是困扰中学作文教育的一大难题。大部分老师呕心沥血,为学生批改作文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眉批”、“旁批”、“总批”,可谓明察秋毫,妙笔生花;可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却是“雾里看花”,作文水平“涛声依旧”,教师辛苦付诸东流。  关键词:制订标准;评价;自改;检查    经过教学探索,我尝试了初一“作文评改六法”。  1.制订评改标准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感情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育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学生学习方法改进的前提,是为学生学习方法改进服务的。所以笔者在历史课堂教与学中,灵活按照新课程标准展开各项活动,切实做到了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六个字:有趣、有用、有效。“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较好地达到三维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事半功倍。“有趣”是指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用”是指学习的材料使学生感到有价值,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有效;观念;习惯    小学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