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为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既是科学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渠道和有效手段。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那么,物理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利用科学实验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探究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感兴趣的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实验过程中教师适时创设问题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人地去挖掘学生内心的潜意识,增强他们的求知心理。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教师可简单介绍阿基米德利用浮力巧辨王冠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讨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思维活跃,提出的猜想很多。归纳为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有关;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所处位置有关;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及时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去驗证,随着一个个假设的肯定或否定,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兴奋状态。由于这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二、在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
1.从实验设计中提出问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依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设计的图形、表格——操作步骤——分析数据或现象得出结论”等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也可编拟让学生对原有的实验装置或设计方案进行剖析,提出不足并对其改进的提纲,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新的艰辛与愉悦,体会实验设计的思想及实验技巧。
2.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如何解释、能说明什么问题或得出什么结论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去思考问题的实质,如进行《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可提出下列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当停止加热时,水还会沸腾吗?为什么?这样,整个沸腾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也就经历到,并能归纳结果。
三、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比一般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在实际的物理实验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1.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如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应使学生明确观察水沸腾前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气泡大小和气泡多少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在实验时的观察就会集中到以上三点上,从而达到良好观察的效果。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拟成观察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观察。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3.在实际的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有的学生观察时只凭兴趣,抓不住重点;有的走马观花,观察不深入;有的草率急躁,观察欠持久,有的不全面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于观察较迟钝的学生,教师应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与习惯。
四、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生能力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根据“扶、引、放”的培养程序,使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
1.以“扶”的方式帮学生“上路”。所谓“扶”是指在提出问题以后,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结论的程序,采用填空的形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完全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这就便于学生把已有知识经验与要探究的内容联系在起,不盲目地进行探究。
2.“引”的方式让学生“学走路”。“引”既是由“扶”到“放”的过渡阶段,也是把已经设计好的实验交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实验的设计原理,做出正确的探究判断,从而形成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学习“影响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提出可能的因素与实验方案,但故意不讲要采取控制变量法,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分析、实验。
3.以“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走路”。“放”是指出示观察对象后,提供部分或全部实验材料,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运用和练习,才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头脑中加深印象。因此,教师要改部分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多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能力不断提高。 这个程序可以在学生进行第三、四个实验以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例如初二上学期的“水的沸腾”和“电路的串并联”都可以以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大胆探究,教师只须来回巡视。
由“扶”到“放”的设计形式构成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框架,形成由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过渡到学生独立完成的格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总之,在普及实验教学的当今,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为学生的“探究”而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充当知识的导航者,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探究实验,都应贯穿学生主动参与的思想。在探究实验中,要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尊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注重过程和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定基础。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探究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感兴趣的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实验过程中教师适时创设问题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人地去挖掘学生内心的潜意识,增强他们的求知心理。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教师可简单介绍阿基米德利用浮力巧辨王冠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讨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思维活跃,提出的猜想很多。归纳为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有关;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所处位置有关;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及时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去驗证,随着一个个假设的肯定或否定,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兴奋状态。由于这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二、在探究实验中提出问题
1.从实验设计中提出问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依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设计的图形、表格——操作步骤——分析数据或现象得出结论”等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也可编拟让学生对原有的实验装置或设计方案进行剖析,提出不足并对其改进的提纲,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新的艰辛与愉悦,体会实验设计的思想及实验技巧。
2.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如何解释、能说明什么问题或得出什么结论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去思考问题的实质,如进行《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可提出下列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当停止加热时,水还会沸腾吗?为什么?这样,整个沸腾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也就经历到,并能归纳结果。
三、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比一般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在实际的物理实验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1.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如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应使学生明确观察水沸腾前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气泡大小和气泡多少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在实验时的观察就会集中到以上三点上,从而达到良好观察的效果。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拟成观察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观察。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3.在实际的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有的学生观察时只凭兴趣,抓不住重点;有的走马观花,观察不深入;有的草率急躁,观察欠持久,有的不全面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于观察较迟钝的学生,教师应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与习惯。
四、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生能力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根据“扶、引、放”的培养程序,使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
1.以“扶”的方式帮学生“上路”。所谓“扶”是指在提出问题以后,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结论的程序,采用填空的形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完全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这就便于学生把已有知识经验与要探究的内容联系在起,不盲目地进行探究。
2.“引”的方式让学生“学走路”。“引”既是由“扶”到“放”的过渡阶段,也是把已经设计好的实验交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实验的设计原理,做出正确的探究判断,从而形成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学习“影响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提出可能的因素与实验方案,但故意不讲要采取控制变量法,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分析、实验。
3.以“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走路”。“放”是指出示观察对象后,提供部分或全部实验材料,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运用和练习,才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头脑中加深印象。因此,教师要改部分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多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能力不断提高。 这个程序可以在学生进行第三、四个实验以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例如初二上学期的“水的沸腾”和“电路的串并联”都可以以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大胆探究,教师只须来回巡视。
由“扶”到“放”的设计形式构成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框架,形成由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过渡到学生独立完成的格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总之,在普及实验教学的当今,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为学生的“探究”而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充当知识的导航者,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探究实验,都应贯穿学生主动参与的思想。在探究实验中,要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尊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注重过程和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