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隐喻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在若干年后,社会学研究者要选择用一张图片和一首歌来反映2016年以及此后若干年中国社会部分中下层人士的生存状态,那么我相信当下流行于网络的“葛优躺”和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一定会入选。
  代替性表达
  “葛优躺”出自20多年前的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于2016年蹿红于网络,成为被许多网友疯传的“表情包”;而《感觉身体被掏空》则是于不久前出自上海的一个名叫“彩虹合唱团”的音乐团体,该曲首发之后即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显而易见,之所以“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会蹿红,是因为其深刻地触碰到了社会痛点: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疲于奔命,缺乏活力,渴望休息。这就是当下部分中下层人士的典型面相。
  在这个意义上,“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具有了普遍性和时代性,从而获得了比其他网络“表情包”和流行歌曲更为深刻的社会价值。
  从心理分析的视角考察,“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在传播上的成功并不难理解:无数个在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中下层人士在“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里看到了他们那个疲于奔命、缺乏活力的“自我”,他们又无法直接地、毫无顾虑地表达他们的情绪,而“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具备了代替人们进行自我表达的功能,人们在转发和传唱中以一种隐蔽的形式发泄了他们的情绪。在娱乐和宣泄中,生活的空虚感、无意义感得到缓解和治疗。
  从这个角度说,“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是人们无声和有声的集体表达。尽管这种表达方式是无意识和娱乐化的。
  工业社会需要娱乐业来治疗
  “葛优躺”和《感觉身体被掏空》反映了一种精神病理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弗洛姆就在他的《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慢性无趣(无论是补偿了的,还是不能补偿的)虽然到最近才受人注意,却早已构成了一个主要的精神病理现象。”
  他这样描述患“慢性无趣”的精神病人:“在他里面有什么东西死掉了,没有了生气,与人断了关系……”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歌词浅显直白,几乎是直抒胸臆,它描写了一个加班者内心的疲惫和呐喊:“我累得像只狗”是在说自己生命力的枯竭和活得缺乏尊严;“我要去云南”显然是向往“云南”所象征的与工业社会对立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生活;“我真的要去接我爸爸”则是内心的情感需要。
  为什么会这样?
  在一个以社会价值排序为主导的,通过马克斯·韦伯所谓的官僚制组织起来的工业社会中,每个原子化的个人都被作为社会零件嵌入到这个精密而庞大的社会机器中。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轨迹、生活节奏都是像程序一样被设计好的,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被强制性地取消了,他的生活里没有什么能够让他激动和欣喜的东西,他所有的活动与他的内心并没有什么联系,他只是为了生存而活动,他被降格成了“物”,并且被“物”所统治。
  这正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背后的深刻隐喻:在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里,人被扼杀了主体性和创造性之后,他的生命活力被榨干了,他的尊严被降低到“物”的层次,就像一只狗一样。
  当然,尽管一个利维坦式的工业社会对人的影响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人们并不会善罢甘休,始终想要逃离这种生存状态,恢复自身的尊严,就像歌里所唱的“我要去云南……告别回龙观”。
  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就是喜欢把一个严肃的问题娱乐化,这实际上是人们在心理上耍的一个小聪明,这样在心理上就不用认真对待严肃问题了,严肃问题就这样被巧妙地回避了。
  这样看来,工业社会真的太需要娱乐产业了,它几乎是治疗工业社会所制造的人类生存困境的一剂良药。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运行方式让人逐渐丧失了生命活力,这当然是非常残酷的现实,但是通过开发娱乐产业,人们找到了一种“逃避自我”的途径,用一种肤浅的方式来消解空虚和无聊,从而让这部社会机器继续运转下去。
  问题和未来
  毫无疑问,工业解放了生产力,将人们从田间地头主动或被动地配置到现代化的工厂或写字楼里进行工业生产。对于传统社会的农民来说,他们只需要看天吃饭,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播种、施肥和收割,并没有“劳动纪律”的说法,农民群体也只在一种极低的组织化程度上存在。这种低组织化的情况,就像马克思说的,他们只是“麻袋中一个个的马铃薯”。
  不过,他们也是比工业社会的人们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马铃薯”。
  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及其运转,不得不依赖高度组织化的科层制,这要求人们按照制度、流程以及“劳动纪律”来行动,他的自主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借助弗洛伊德的经典观点,“文明”建立在对人性压抑的基础之上,现代工业文明则将这种压抑进一步深化和隐蔽化了。
  弗洛姆曾经提出一个叫作“社会性格”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社会要维持它的正常运转,就会培养人们适应这种社会所需要的特定的性格结构。比如,奴隶制社会会培养人们驯服、顺从的社会性格,现代工业社会则因需要人们消化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培养人们喜欢消费和占有、善于自我表现、富有纪律性等社会性格。
  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所培养的“重占有”的生存倾向会使人们内在的情感、理性、想象力等心灵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并且扼杀人们生命的活力。
  弗洛姆所指出的工业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去更好地解决。
  2015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走红网络,获得亿万网友的关注和转发,但是到了2016年,人们只想在有Wi-Fi和空调的房子里“感觉身体被掏空”和“葛优躺”了。这种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社会心理的一个转向:从抱有还想逃离的动力和幻想,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兴奋,到只想什么也不干地躺在沙发上,失去对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兴趣。
  这种社会活力的透支既带有工业社会的普遍性因素,又与当下的经济下行、房价高企等现实因素有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一个缺乏活力的社会当然并不值得期待。经济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和谐,都有赖于人们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作用,这代表着一个社会是富有成长性的,它的未来是乐观的。
  (鸿 举摘自《南风窗》2016年第18期,邝 飚图)
其他文献
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十来张餐桌摆起来,大篷搭起来,平常干净敞亮的院子瞬间就有了葬礼的仪式感。  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之处。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前,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  大家赞不绝口。  “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  “
期刊
抗战爆发后,齐邦媛随父去重庆,就读于南开中学,考大学时,齐邦媛希望上大学时可以远行独立,当时中央大学就在重庆沙坪坝她的家门口,但齐邦媛弃之不考,后来她被武汉大学哲学系录取。  武汉大学当时已迁往四川乐山,1943年8月底,齐邦媛离家去了武大。她带着一个小箱子和一个铺盖卷,铺盖卷用毯子包着被褥和衣服,卷成一个椭圆形,上面反扣一个搪瓷脸盆,外面加一块油布,用粗麻绳绑紧。几十年后,齐邦媛在欧洲一个机场看
期刊
自难民潮爆发以来,帕特萨里斯一直追踪拍摄难民危机,他深知:作为难民危机风暴中心的莱斯沃斯岛,已被无数国内外摄影师踏访过。因此去那儿之前,他并不期待自己能够拍出多么出色的照片。  帕特萨里斯于2015年10月16日下午抵达莱斯沃斯岛北部的一个小渔村,在村里遇见了坐在面朝大海的一张长椅上的三位老妇人,她们分别是83岁的卡米维斯、89岁的艾福斯特拉提娅·马弗拉皮迪和她85岁的堂妹马瑞扎·马弗拉皮迪。每天
期刊
亲爱的儿子:  我有时候会叫你“大哥”,你知道为什么吗?当你被从产房推出来时,我以为我会很激动,我以为你也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哭得惊天动地,向这个世界宣告你的降临。但其实不是,根据当时的录像记载,你很淡然地看了我一眼,眼神既不熟悉也不陌生。这让我想起大概6个月前,我在不丹见到的那个年轻的转世活佛的样子,他只有十六七岁,却有着六七十岁人的神情,我看见你的时候,你也是那样。那一刹那,我真的相信,也许你
期刊
L先生是我多年的企业家朋友,在南方办有一家大型家电制造企业。有一次,我去他那里做调研,到了晚上,他很神秘地邀请我参加一个私人晚宴:“你也帮我看一下,有没有靠谱的。”  这天,正巧从北京来了一个企业家“二代”的考察组,一行有8个人。L先生动了心思,他的女儿待字闺中,在香港当公务员,他特意把她叫了回来,想让她看看有没有对得上眼的。    8个人,清一色的80后、90后,其中有一半人的父辈与我有过接触,
期刊
发小郑直要请我去他奶奶家吃饭。郑直的奶奶做菜是真的有绝活儿,想到这点,我就来了精神,一口气爬到四楼。我俩兴冲冲地敲开门,老太太已经笑呵呵地等着了。我进了屋先是问声好,然后把水果放下。老太太笑着说“欢迎欢迎”,然后指着桌上的杯子说了声“自己喝吧”,就自顾自去厨房做饭了。  我一瞅,是酸梅汤。老太太的酸梅汤可谓是冠绝全球,拿梅子熬了,还加了山楂、桂花、甘草,里面能喝出甜味儿来的是蜜,更让人拍手叫绝的在
期刊
昭和与平成,上流与下流  明仁天皇或将退位,日本的平成时代或将打上休止符。从昭和到平成,如果用最到位的语言来概括这两个时代的精神的话,那就是“上流”与“下流”。  战后的昭和是“上流”社会,改朝不换代的平成是“下流”社会。感觉上是一个往“上”,一个往“下”。往“上”的标志性事件是1987年日本超过美国人均GDP成了世界第一。往“下”的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日本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了几
期刊
台湾有一个作家叫张苡弦,她游历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回到台湾以后提出了一个说法,叫“人助旅行”。  什么叫人助旅行呢?张苡弦解释说,这是和自助旅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因为她发现自己的旅行从来都不是自助,而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完成的。每到一个国家,她都会去拜访之前在台湾接待过的该国留学生,和他们一起旅行,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感受这个国家的真实生活。  张苡弦出生于台湾彰化的一个小村子,她原本以为
期刊
一个人,一家店和一条街  我叫陈立,一个来自河南的北漂,7年前开始在北京五道口卖枣糕。  起初,五道口这个地方,是个典型的城乡接合部。2002年,五道口地铁开通,附近的清华科技园热闹起来。网易、搜狐、微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先后落户五道口,这里变成IT白领的聚集地。从五道口地铁站到清华科技园,10分钟左右的路程,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挤满了上班族。    于是,我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这些上班族资源利用起来
期刊
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维龙加火山群上,乔治·夏勒先生又穿了同样的衣服,在同一处低矮的树干上蹲着,像过去的十几天一样,让自己尽量显得像一根木桩。不远处是一群山地大猩猩,它们开始还对他抱有警惕,一段日子过去,大猩猩们的眼神已经变成:哦,这个东西又来了。他感觉时机成熟了,开始坦然坐在那儿。    这是野外生物学家夏勒最享受的一刻——静静地观察它们。1959年的这次经历让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野外研究大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