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引领 深入人心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看望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曾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并深刻指出文艺具有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回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题材经典文艺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彰显了耀眼的时代光芒,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怀,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红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色彩,而在文艺作品中,红色题材又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指的是作品中贯穿始终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内核,一部优秀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不论形式,不拘长短,所传递的正能量作用是历久弥新、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直至如火如荼的改革时期,红色题材一直在曲艺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快板诗人”毕革飞的《石头阵大败鬼子兵》,到李润杰的《劫刑车》、梁厚民的《奇袭白虎团》,仅快板(书)这类曲种就出现过大量令人振奋的精品佳作,迄今仍是曲艺舞台上常演常新的节目。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需求和喜爱是否一如从前,作为曲艺工作者,又该拿出怎样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来回馈人民。

一、精神引领——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当代价值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发挥文艺的培根铸魂、凝神聚气作用更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毋庸讳言,当前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中,文艺领域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娱乐至上、消费至上的观念与潮流,所直接产生的现象便是令人忧虑的道德失范、信仰迷失、精神矮化等,因此对年轻一代精神层面的塑造不容忽视。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曲艺艺术的创演实践中,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精神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虽然诞生于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但其精神内核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中华美学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许多优秀的经典作品既是红色文化的生动载体,又在革命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创造了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境界。信仰之光和理想之火,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通过作品的传承与传播,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激荡和弘扬。这是弥足珍贵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的我们理应让其更好地发扬光大。
  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曲艺创演实践中亦涌现出了一大批红色题材作品,结合曲艺艺术的说唱特点,在人民群众中均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同的历史阶段,红色文艺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当前,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是我们创新发展紅色题材曲艺作品的当务之急。红色经典资源的再创作再传播,实现红色题材的艺术转化,用红色文艺经典引领社会风尚,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曲艺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
  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反映当代中国人整体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红色题材曲艺作品创演的要义所在,而其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引领时代主流和社会新风尚等方面所起到的导向作用,是其当代价值的所在,更具有影响深远的积极意义。

二、深入人心——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艺术创新


  如何提升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创作、创造和创新之力,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一个曲艺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就内容而言,深入挖掘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题材,切入新时代主题,正确把握红色题材的创作动机,善于从红色文艺经典中汲取宝贵营养,弘扬主旋律,激发爱国情,传承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当是曲艺工作者进行创演实践的重中之重。
  就形式而言,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创演则应在遵循曲艺创作规律的前提下,开拓视野和思路,积极探索历史话语与现实语境的有效链接,结合不同曲种的特点,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前文已经提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曲艺舞台上曾上演了大量感人至深的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经过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已成为经典的保留曲目,传唱至今。作为新时代的曲艺人,理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加工完善并不断创新,让经典永流传。
  与此同时,今天的曲艺人更应具备符合时代精神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浓墨重彩地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一批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住”的红色题材曲艺新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第十八届“群星奖”曲艺类获奖作品中,广州市文化馆创作和演出的西河大鼓书《大营救》、上海市徐汇区文化馆创作和演出的短篇苏州评话《捍卫者》,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河大鼓书《大营救》紧扣时代主题,以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在港的800多位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的生命安全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省港大营救”故事为背景,热情讴歌了共产党人勇敢机智、殊死捍卫文化魂的英雄气节。短篇苏州评话《捍卫者》则取材自“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元与“八百壮士”的英雄事迹,讴歌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英勇抗战的坚定信念及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岁月更迭,这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虽然离我们当下的和平年代相距较远,但英雄们的高风亮节却仍能激起当代人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这是融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共同记忆与血脉传承中的精神力量,永不过时,更能激发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和勇气。
  而尤为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两部作品不仅在作品的立意、题材的拓展上有所突破,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曲艺作品只能反映凡人小事、追求轻松诙谐的刻板印象,更是在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力求多元化和时代感,例如《大营救》中“说、学、逗、唱、吹、打、弹、拉”多种表演元素的组合,富有创新性地将岭南文化与北方传统曲种有机融合,让今天的观众亦能强烈感受到传统曲艺的真正魅力和活力。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新时代的文艺舞台上,红色题材优秀曲艺作品的不断涌现,定会让我们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进路上信念更坚定,步伐更稳健。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粤曲是流传于珠三角、港澳地区及海外粤语华侨聚居地的说唱表演艺术。谐趣曲也叫谐曲,是具有逗乐色彩的粤曲说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粤曲歌坛。说唱谐趣曲《通台老倌》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鬼马歌王”张月儿的首本名曲。“鬼马”是粤语,为谐趣、生动、活泼和惹笑的意思。张月儿音域宽广,擅唱班本曲,一人唱平、子、老、大等多种歌喉,并转换得天衣无缝,唱腔庄谐并重。《通台老倌》讲述的是丈夫在外闯荡多年后归家,向妻
期刊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成功举办  6月22日至24日,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成功举办。为落实疫情防控相关部署,余杭赛区采取现场比赛和网络直播、线上线下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赛全程不安排观众。经过两天的角逐,余杭赛区共产生节目奖提名7个,表演奖提名8人,文学奖提名4个,新人奖提名5人。(曲讯)“战疫情促发展主题巡演千里行”首场巡演活动走进余杭社区  
期刊
由中国曲协、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孙立生编著的《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以下简称《术语》)于今年5月付梓出版了。自2019年6月份拿到这本书的初稿那一刻起,我就非常高兴。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有价值了。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
期刊
香港楼价高得离谱,贵得惊人,普通市民几乎把买楼置业当成一辈子的梦想。对老李来说,32年前只身移民来香港,身无分文,没有高薪工作,没有偏财鸿运,两手空空,两眼一抹黑,港岛的一套房子硬是靠他走街串巷四处奔波给挣出来了。他一堂一堂地教普通话,一节课一节课地收费。  30年前,我在欧洲留学时,也曾兼职教过普通话。当时除了教老外一口湖南腔的普通话, 更多是陪伴欧洲老年人度过孤寂的晚年时光。同时,我也可以趁机
期刊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上海推出许多红色文艺作品,如沪剧《一号机密》、杂技剧《战上海》、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等。就在这种态势下,如何加强红色题材曲艺作品的创演力度,成了上海曲艺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曲艺是最能反映时代、离百姓最近的艺术形式,而红色题材曲艺作品就应该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首选。丰富多彩的曲艺形式,
期刊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积淀。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曲艺作品素有“说书唱戏劝人方”的社会教化功能,与人民有着天然的情感纽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能有效发挥其亲民的特色,使爱国思想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曲艺人自觉地把爱国主义作为创作和表演的主旋律,通过爱国主义题材作品的创演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人民不懈奋斗,一个个弘扬爱
期刊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全国文艺界和文化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引,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路径。  在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
期刊
第二幕:信仰的坚定  时间 1943年的一天。  地点 国民党监狱。  人物 监狱班头,老兵,新兵,铁血剧团演员曹火星、汪血坡、焦云翔等四五人,监狱长,副监狱长,小队长,普通群众,政治犯,八路军伤兵。  【近景布置:四个囚牢两边排开,囚牢内铺稻草、木板、木桶等。一面背景墙下,放置一张桌子,上面摆设一些残羹剩饭、几个酒瓶。下设三张凳子。墙上悬挂一个音箱,还有各种刑具,如手铐脚镣、皮鞭、狼牙棒等。其中
期刊
2019年年底,《扬州评话:王少堂(口述本)》(以下简称《王少堂》)由扬州广陵书社正式出版,我们已经为这本书付出了近10年的努力。2009年至2019年这10年间,我们采访扬州评话老艺人,向相关专家请教,走访老听众,以充分了解书场状况与当时的风土人情和艺术概况。扬州评话界目前最年长的老艺人费力先生、评话表演艺术家黄俊章先生、著名汉学家易德波博士、学者曹永森,以及教场老听众陈金龙、王派弟子任德坤等,
期刊
6月6日晚,作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江南小剧场的组成部分,苏州市民间相声社团嘻哈壹笑堂(以下简称“壹笑堂”)开箱预演,在“老根据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大儒巷鸿儒茶馆试点营业。该社团负责人、青年相声演员张解表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园子里只能允许30%的观众进场,但是毕竟迈出了今年的第一步,而且售票形势喜人,演出票被观众一抢而光。在13日晚上第二场的开箱预演中,壹笑堂还举办了一场“不插电、原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