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富士“X”系列产品线上的重要一环,X-E1的出现使得该系列的产品进一步得到完善,在无反相机中高端市场的争夺上也更有针对性。在X-E1之前,有X-Pro1用于对阵索尼NEX-7,而X-E1和索尼NEX-6也几乎同时发布,两款产品的单机身定价也比较接近,足以构成直接竞争关系。这几款产品的加入,使得今年的无反相机市场变得很有看头。
外观及设置
拿到X-E1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和X-Pro1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其黑色版本在不细看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将它看成X-Pro1。仔细对比,会发现X-E1的体积比X-Pro1略小一点,同时,由于X-E1不再使用“光学/电子”混合取景器,而采用单纯的电子取景器,因此X-E1不像X-Pro1一样有光学取景框,这对于一个有着传统旁轴造型的相机来说,乍一看还是有些不习惯。
X-E1沿袭了X-Pro1的复古设计,这也就意味着,它很好地继承了X-Pro1优雅美观的外形。此次发售的X-E1有黑色和银色两个版本可供选择,外观都非常抢眼。X-E1的体积和重量比X-Pro1都有一定减小,相比传统的单反相机而言,在便携性上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X-E1的价格。目前X-E1单机身的国行报价大约在7000元左右,比起单机身近万元的X-Pro1来说,这种价格差距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操控方式的设置上,X-E1与传统的旁轴相机也基本一致。除了前面提到的没有光学取景框以外,其余部分的设计都非常旁轴,包括光圈控制和快门控制方式的设计,也都很好地沿承了旁轴相机的控制习惯——在镜头上利用光圈环控制光圈,在机身顶部利用快门转盘控制快门。这种设计使得传统单反相机上常用的P、S、A、M曝光模式都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操作起来非常便利。加上曝光补偿拨轮和Fn自定义按钮的加入,使得X-E1的曝光控制方式显得便捷而独特。尤其需要说的是X-E1的快门声。由于采用了镜间快门,使得X-E1的快门声非常安静,不注意听都很难注意得到,对于摄影师来说,这点非常讨人喜欢。
独创的X-Trans CMOS传感器
说起X-E1,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它那块独创的1600万像素X-Trans CMOS传感器。这款传感器的尺寸为标准APS-C画幅,不过可别小看了它,在这块并不算太大的CMOS里面(当然是与全画幅相比了),蕴藏着非常大的能量,使得它的成像效果可以在APS-C的世界里独步天下,甚至可以和一部分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一较高下。
事实上,这块有效像素为1600万像素(4896x3264)的CMOS也是从X-Pro1沿用而来。这块传感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摒弃了长期以来数码相机中所用的“2×2”拜耳阵列,而采用了富士自主研发的“6×6”仿胶片排列,从而降低了CMOS单元的重复频率,使得传统CMOS上很容易出现的摩尔纹问题得到了根本上的解决。以往为了解决摩尔纹问题,不得不在CMOS上使用低通滤镜,来降低入射光线的空间频率(说得直白些,就是把光线弄得分散一些,不要有那么高的清晰度),使得摩尔纹比较不容易出现。这样做的副作用非常明显,就是影像的清晰度降低了,所以你看到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RAW原片,在不启用锐化的情况下,100%查看的清晰度通常不会太高,即便是使用最优秀的定焦镜头,使用最为严格的方式拍摄,结果也是一样。
有了能够解决摩尔纹问题的“6×6”排列,低通滤镜便不再有存在的必要,这样,我们也就获得了更高的影像清晰度——不止理论上如此,实际拍摄的结果也同样让人惊喜。
优异的细节表现力
由于取消了低通滤镜,使得X-E1的细节表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搭配35毫米 F1.4镜头的拍摄中,即便使用最大光圈进行拍摄,被摄对象身上织物的细小纹路都能表现得非常清晰。这种细节表现力很让人吃惊。不过,在X-E1身上存在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一般的数码相机,使用RAW格式处理的效果,在细节表现上是要远远好于JPG格式直出的,但对于X-E1而言却不是这样。由于X-Trans CMOS的特殊排布方式,使得包括原厂软件在内的诸多RAW处理软件都颇感无力,RAW文件的处理结果,在细节表现效果上远远不如机内JPG直出(包括在相机内处理RAW格式),这也是数码相机中少见的怪事。当然,作为严谨的拍摄来说,笔者依然建议您使用RAW+JPG格式,因为RAW格式转TIFF格式可以获得JPG直出所无法获得的高动态范围和层次表现。要知道,评价画质的因素并不只有清晰度一条。作为使用X-E1的摄影师而言,最大的愿望或许是某个厂家能够研发出完美兼容X-E1的RAW处理方案,使得RAW的处理结果能够拥有同机内JPG一样的细节表现力,这样,X-E1就趋于完美了。
惊艳的高感表现
除了细节表现力,X-E1的高感表现也非常惊艳。在直观的感受中,它的高感光呈现效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APS-C数码相机,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它的高感光效果已经和一些全画幅单反非常接近。
首先,由于X-E1拿掉了低通滤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透光率,因此必然会有更好的高感表现。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X-E1拍摄的照片规格为4896×3264,对比采用相似CMOS制造工艺的索尼NEX-6(照片规格4912×3264)可以发现,X-E1拍摄的照片长边比NEX-6减少了16像素。这当然不是什么低级错误,事实上,消失的这16排像素是被遮挡起来了,用于对拍摄结果进行降噪。这种降噪方式被称为硬件降噪,它直接发生在机内数据处理的过程当中。因此,在采用高感光度进行拍摄时,即便使用RAW文件,关闭任何后期降噪,你也很难看到噪点的存在。这一技术显然很讨巧,利用很小的锐度损失,换来画面整体的纯净。这也是很多人认为X-E1的高感光效果超过了一部分全画幅数码单反的原因。但客观来说,在相同的CMOS制造工艺下,APS-C传感器的高感效果是很难跟全画幅相比的,这是先天上的原因,与孰优孰劣并无关系,但X-E1以更低一级的规格获得了如此效果,不得不让人称道。另外一个细节是,完整尺寸的长边4912是无法被6整除的,这对于“6×6”仿胶片排列的传感器的设计会有影响,而长边减去16个像素之后,长边4896和宽边3264都刚好能被6整除,这样既实现了硬件降噪,又使得“6×6”排列能够完美应用,可谓一举两得。 整体上,“6×6”排列的抗摩尔纹效果非常优秀,相比其它单纯取消了低通滤镜的数码相机来说,X-E1的摩尔纹出现几率小了很多,偶尔能够在一些织物的局部见到。综合来看,X-Trans CMOS已经很成功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画质,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的。
可圈可点的对焦性能
除了外观和画质,X-E1在对焦性能的表现上也很优秀。相比X-Pro1,X-E1在对焦速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当然,这很可能跟新固件有关。X-Pro1在更新了固件之后也能达到很好的对焦速度,此是后话了。对焦精度上,X-E1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几天的拍摄中,我都使用35毫米F1.4镜头进行拍摄,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相机的合焦精度非常不错,焦点非常锐利。
不过对焦系统的进化也并非完美。在弱光环境下,X-E1容易表现出对焦犹豫。这大概是反差对焦的先天限制了。另外,X-E1的对焦检索方式也不够科学。如果使用单张拍摄模式,在对同一个静止对象连续按动快门进行拍摄时,相机每次都需要花一段时间重新对焦才能完成拍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拍摄效率。同样的问题在单反和其它品牌的微单中并不明显,通常来说,如果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相机是能瞬间合焦并进行拍摄的。这个问题从X-Pro1开始就存在,我们期待它能够在今后的固件更新中得到解决。
236万点OLED彩色取景器
X-E1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配备了236万点的OLED彩色取景器。从实际使用的结果来看,这块电子取景器的显示精度非常不错,而流畅性上也比X-Pro1有了很大进步,也无怪乎富士敢于将光学取景器取消,而只给X-E1配备了电子取景器。
这里要插一段题外话。许多数码相机都会将取景器及机身液晶屏描述为“XX万点”,国内的富士官网和诸多测评网站都会将这一参数直接写成“XX万像素”,其实是一种普遍性的误读。在国外的网站上,人们通常习惯于将取景器的显示精度称为“dot”,也即点,而在描述传感器时则会用“pixel”,也即像素。这是有本质不同的。
对于感光元件和液晶屏而言,每个像素都包含三个面积更小的点,这三个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绿、蓝,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我们看到的所有颜色。换而言之,所有显示屏的显示精度都是要除以3的。
如果将显示屏的“点”直接等同于像素,则现今多数数码相机(包括单反和微单)的液晶屏精度都将高达400 PPI(像素/英寸)以上,这显然有悖常识。仔细观察每个相机的液晶屏,通常也达不到看不到像素点的“视网膜屏”精度。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的结论。
以这个结论来看X-E1的46万点TFT彩色 LCD液晶显示屏,可以知道其显示精度并不算高,像素点非常明显,而同等情况下,取景器的显示精度则要好得多,因此平时多用电子取景器还是有其优势的。
沿承富士胶片色彩风格
色彩方面,X-E1沿承了富士一贯的色彩风格,整体色彩倾向于清新淡雅。另外,X-E1也配备了胶片色彩模拟功能,能够模仿不同富士胶片的色调。
X-E1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功能,它可以设置不同的画面比例,比如1:1,这样就可以用1:1的比例进行取景,1:1画框之外的内容则用黑色覆盖,不予显示。这样就能在135数码单反上取得6×6中画幅相机的取景感受。对于许多没机会使用中画幅胶片进行拍摄的爱好者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体验。
丰富的扩展空间
X-E1拥有丰富的扩展空间。首先,X-E1能够使用全套的X卡口镜头。目前X卡口系列已经拥有1变4定共5只镜头,覆盖从超广角到长焦的全部焦段,并且素质优秀。无论对于影像从业者还是摄影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够用的。另外,X-E1还可以通过转接环转接包括单反镜头及旁轴镜头在内的诸多镜头,利用机身上的放大查看功能,可以实时检查焦点,使转接镜头得到最好的实力发挥。
此外,X-E1还配备了机内闪光灯,已经能够使用富士外置闪光灯的标准热靴,为创意布光拍摄提供了可能,想来也是很受摄影师喜爱的。
在一些常规测试项目上,X-E1也有不错的表现。续航方面,一块电池大致能拍摄三百多张照片,正常情况下足够满足一天的拍摄了。高速连拍约为每秒6张。存储速度上也有不错的表现,相比X-Pro1来说感觉上要快不少,这些细节上的改进都对使用体验有一定加分。
“PK”索尼NEX-6
与索尼NEX-6相比,两款机器可谓各有千秋。外观方面,索尼NEX-6主打新潮时尚,X-E1则主打复古,喜欢哪个就全看个人了。画质方面,X-E1有着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机内直出JPG的效果上,X-E1当仁不让。不过回到RAW格式以后,这种差距就小得多了。毕竟是基于同样的制造工艺,二者除了低通滤镜以外,其他方面的差别并不大。在连拍速度的表现上,索尼NEX-6每秒10张的连拍速度则完胜X-E1。对焦速度及合焦精度上,二者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不过在连续拍摄的对焦上,NEX-6有着更好的使用体验。
价格上,NEX-6会比X-E1便宜一千来块,并且配套的镜头群也更加便宜,价格通常在一两千左右,与之相比,X卡口系列镜头动辄四千来块的定价就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了。
总体上,两款机器相互竞争,又各有偏向,不容易造成太大的选择困难。选购时只要明确自己的预算,外观口味,以及习惯的拍摄方式,就能选出适合自己的机型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还是很好选择的。
整体上来说,X-E1可以近似地看作X-Pro1的缩小版,但这并不表示X-E1的性能方面有所缩水。事实上,X-E1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实力,无论是外貌协会会员,或是追求影像素质的摄影发烧友,都能在这台机器上找到他想要的。我想,这也正是它如此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外观及设置
拿到X-E1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和X-Pro1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其黑色版本在不细看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将它看成X-Pro1。仔细对比,会发现X-E1的体积比X-Pro1略小一点,同时,由于X-E1不再使用“光学/电子”混合取景器,而采用单纯的电子取景器,因此X-E1不像X-Pro1一样有光学取景框,这对于一个有着传统旁轴造型的相机来说,乍一看还是有些不习惯。
X-E1沿袭了X-Pro1的复古设计,这也就意味着,它很好地继承了X-Pro1优雅美观的外形。此次发售的X-E1有黑色和银色两个版本可供选择,外观都非常抢眼。X-E1的体积和重量比X-Pro1都有一定减小,相比传统的单反相机而言,在便携性上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X-E1的价格。目前X-E1单机身的国行报价大约在7000元左右,比起单机身近万元的X-Pro1来说,这种价格差距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操控方式的设置上,X-E1与传统的旁轴相机也基本一致。除了前面提到的没有光学取景框以外,其余部分的设计都非常旁轴,包括光圈控制和快门控制方式的设计,也都很好地沿承了旁轴相机的控制习惯——在镜头上利用光圈环控制光圈,在机身顶部利用快门转盘控制快门。这种设计使得传统单反相机上常用的P、S、A、M曝光模式都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操作起来非常便利。加上曝光补偿拨轮和Fn自定义按钮的加入,使得X-E1的曝光控制方式显得便捷而独特。尤其需要说的是X-E1的快门声。由于采用了镜间快门,使得X-E1的快门声非常安静,不注意听都很难注意得到,对于摄影师来说,这点非常讨人喜欢。
独创的X-Trans CMOS传感器
说起X-E1,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它那块独创的1600万像素X-Trans CMOS传感器。这款传感器的尺寸为标准APS-C画幅,不过可别小看了它,在这块并不算太大的CMOS里面(当然是与全画幅相比了),蕴藏着非常大的能量,使得它的成像效果可以在APS-C的世界里独步天下,甚至可以和一部分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一较高下。
事实上,这块有效像素为1600万像素(4896x3264)的CMOS也是从X-Pro1沿用而来。这块传感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摒弃了长期以来数码相机中所用的“2×2”拜耳阵列,而采用了富士自主研发的“6×6”仿胶片排列,从而降低了CMOS单元的重复频率,使得传统CMOS上很容易出现的摩尔纹问题得到了根本上的解决。以往为了解决摩尔纹问题,不得不在CMOS上使用低通滤镜,来降低入射光线的空间频率(说得直白些,就是把光线弄得分散一些,不要有那么高的清晰度),使得摩尔纹比较不容易出现。这样做的副作用非常明显,就是影像的清晰度降低了,所以你看到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RAW原片,在不启用锐化的情况下,100%查看的清晰度通常不会太高,即便是使用最优秀的定焦镜头,使用最为严格的方式拍摄,结果也是一样。
有了能够解决摩尔纹问题的“6×6”排列,低通滤镜便不再有存在的必要,这样,我们也就获得了更高的影像清晰度——不止理论上如此,实际拍摄的结果也同样让人惊喜。
优异的细节表现力
由于取消了低通滤镜,使得X-E1的细节表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搭配35毫米 F1.4镜头的拍摄中,即便使用最大光圈进行拍摄,被摄对象身上织物的细小纹路都能表现得非常清晰。这种细节表现力很让人吃惊。不过,在X-E1身上存在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一般的数码相机,使用RAW格式处理的效果,在细节表现上是要远远好于JPG格式直出的,但对于X-E1而言却不是这样。由于X-Trans CMOS的特殊排布方式,使得包括原厂软件在内的诸多RAW处理软件都颇感无力,RAW文件的处理结果,在细节表现效果上远远不如机内JPG直出(包括在相机内处理RAW格式),这也是数码相机中少见的怪事。当然,作为严谨的拍摄来说,笔者依然建议您使用RAW+JPG格式,因为RAW格式转TIFF格式可以获得JPG直出所无法获得的高动态范围和层次表现。要知道,评价画质的因素并不只有清晰度一条。作为使用X-E1的摄影师而言,最大的愿望或许是某个厂家能够研发出完美兼容X-E1的RAW处理方案,使得RAW的处理结果能够拥有同机内JPG一样的细节表现力,这样,X-E1就趋于完美了。
惊艳的高感表现
除了细节表现力,X-E1的高感表现也非常惊艳。在直观的感受中,它的高感光呈现效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APS-C数码相机,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它的高感光效果已经和一些全画幅单反非常接近。
首先,由于X-E1拿掉了低通滤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透光率,因此必然会有更好的高感表现。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X-E1拍摄的照片规格为4896×3264,对比采用相似CMOS制造工艺的索尼NEX-6(照片规格4912×3264)可以发现,X-E1拍摄的照片长边比NEX-6减少了16像素。这当然不是什么低级错误,事实上,消失的这16排像素是被遮挡起来了,用于对拍摄结果进行降噪。这种降噪方式被称为硬件降噪,它直接发生在机内数据处理的过程当中。因此,在采用高感光度进行拍摄时,即便使用RAW文件,关闭任何后期降噪,你也很难看到噪点的存在。这一技术显然很讨巧,利用很小的锐度损失,换来画面整体的纯净。这也是很多人认为X-E1的高感光效果超过了一部分全画幅数码单反的原因。但客观来说,在相同的CMOS制造工艺下,APS-C传感器的高感效果是很难跟全画幅相比的,这是先天上的原因,与孰优孰劣并无关系,但X-E1以更低一级的规格获得了如此效果,不得不让人称道。另外一个细节是,完整尺寸的长边4912是无法被6整除的,这对于“6×6”仿胶片排列的传感器的设计会有影响,而长边减去16个像素之后,长边4896和宽边3264都刚好能被6整除,这样既实现了硬件降噪,又使得“6×6”排列能够完美应用,可谓一举两得。 整体上,“6×6”排列的抗摩尔纹效果非常优秀,相比其它单纯取消了低通滤镜的数码相机来说,X-E1的摩尔纹出现几率小了很多,偶尔能够在一些织物的局部见到。综合来看,X-Trans CMOS已经很成功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画质,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的。
可圈可点的对焦性能
除了外观和画质,X-E1在对焦性能的表现上也很优秀。相比X-Pro1,X-E1在对焦速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当然,这很可能跟新固件有关。X-Pro1在更新了固件之后也能达到很好的对焦速度,此是后话了。对焦精度上,X-E1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几天的拍摄中,我都使用35毫米F1.4镜头进行拍摄,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相机的合焦精度非常不错,焦点非常锐利。
不过对焦系统的进化也并非完美。在弱光环境下,X-E1容易表现出对焦犹豫。这大概是反差对焦的先天限制了。另外,X-E1的对焦检索方式也不够科学。如果使用单张拍摄模式,在对同一个静止对象连续按动快门进行拍摄时,相机每次都需要花一段时间重新对焦才能完成拍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拍摄效率。同样的问题在单反和其它品牌的微单中并不明显,通常来说,如果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相机是能瞬间合焦并进行拍摄的。这个问题从X-Pro1开始就存在,我们期待它能够在今后的固件更新中得到解决。
236万点OLED彩色取景器
X-E1还有一大亮点就是配备了236万点的OLED彩色取景器。从实际使用的结果来看,这块电子取景器的显示精度非常不错,而流畅性上也比X-Pro1有了很大进步,也无怪乎富士敢于将光学取景器取消,而只给X-E1配备了电子取景器。
这里要插一段题外话。许多数码相机都会将取景器及机身液晶屏描述为“XX万点”,国内的富士官网和诸多测评网站都会将这一参数直接写成“XX万像素”,其实是一种普遍性的误读。在国外的网站上,人们通常习惯于将取景器的显示精度称为“dot”,也即点,而在描述传感器时则会用“pixel”,也即像素。这是有本质不同的。
对于感光元件和液晶屏而言,每个像素都包含三个面积更小的点,这三个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绿、蓝,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我们看到的所有颜色。换而言之,所有显示屏的显示精度都是要除以3的。
如果将显示屏的“点”直接等同于像素,则现今多数数码相机(包括单反和微单)的液晶屏精度都将高达400 PPI(像素/英寸)以上,这显然有悖常识。仔细观察每个相机的液晶屏,通常也达不到看不到像素点的“视网膜屏”精度。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的结论。
以这个结论来看X-E1的46万点TFT彩色 LCD液晶显示屏,可以知道其显示精度并不算高,像素点非常明显,而同等情况下,取景器的显示精度则要好得多,因此平时多用电子取景器还是有其优势的。
沿承富士胶片色彩风格
色彩方面,X-E1沿承了富士一贯的色彩风格,整体色彩倾向于清新淡雅。另外,X-E1也配备了胶片色彩模拟功能,能够模仿不同富士胶片的色调。
X-E1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功能,它可以设置不同的画面比例,比如1:1,这样就可以用1:1的比例进行取景,1:1画框之外的内容则用黑色覆盖,不予显示。这样就能在135数码单反上取得6×6中画幅相机的取景感受。对于许多没机会使用中画幅胶片进行拍摄的爱好者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体验。
丰富的扩展空间
X-E1拥有丰富的扩展空间。首先,X-E1能够使用全套的X卡口镜头。目前X卡口系列已经拥有1变4定共5只镜头,覆盖从超广角到长焦的全部焦段,并且素质优秀。无论对于影像从业者还是摄影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够用的。另外,X-E1还可以通过转接环转接包括单反镜头及旁轴镜头在内的诸多镜头,利用机身上的放大查看功能,可以实时检查焦点,使转接镜头得到最好的实力发挥。
此外,X-E1还配备了机内闪光灯,已经能够使用富士外置闪光灯的标准热靴,为创意布光拍摄提供了可能,想来也是很受摄影师喜爱的。
在一些常规测试项目上,X-E1也有不错的表现。续航方面,一块电池大致能拍摄三百多张照片,正常情况下足够满足一天的拍摄了。高速连拍约为每秒6张。存储速度上也有不错的表现,相比X-Pro1来说感觉上要快不少,这些细节上的改进都对使用体验有一定加分。
“PK”索尼NEX-6
与索尼NEX-6相比,两款机器可谓各有千秋。外观方面,索尼NEX-6主打新潮时尚,X-E1则主打复古,喜欢哪个就全看个人了。画质方面,X-E1有着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机内直出JPG的效果上,X-E1当仁不让。不过回到RAW格式以后,这种差距就小得多了。毕竟是基于同样的制造工艺,二者除了低通滤镜以外,其他方面的差别并不大。在连拍速度的表现上,索尼NEX-6每秒10张的连拍速度则完胜X-E1。对焦速度及合焦精度上,二者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不过在连续拍摄的对焦上,NEX-6有着更好的使用体验。
价格上,NEX-6会比X-E1便宜一千来块,并且配套的镜头群也更加便宜,价格通常在一两千左右,与之相比,X卡口系列镜头动辄四千来块的定价就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了。
总体上,两款机器相互竞争,又各有偏向,不容易造成太大的选择困难。选购时只要明确自己的预算,外观口味,以及习惯的拍摄方式,就能选出适合自己的机型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还是很好选择的。
整体上来说,X-E1可以近似地看作X-Pro1的缩小版,但这并不表示X-E1的性能方面有所缩水。事实上,X-E1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实力,无论是外貌协会会员,或是追求影像素质的摄影发烧友,都能在这台机器上找到他想要的。我想,这也正是它如此受关注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