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似乎都曾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学生与我们之间总有一堵高墙,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师生的心很难走到一起。学生回答问题老是答不到点子上去,甚至答非所问。造成这种师生间心理距离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考虑周到细致,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往往用教师的思维过程来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心被教教师硬拉过来,被强行灌输,师生间是貌合神离,没能达到“心心相印”。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的话对我们很有启示性:“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中“道而弗牵”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诱导学生,而不是处处硬牵着学生走。怎样才能做到“道而弗牵”让师生心心相印呢?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自觉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去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让学生的心与教师的心产生共振。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例如教师在上《观沧海》这一课时,如果开始就以曹操的作品导入,然后讲这首诗的意思、内涵。我想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太高。因为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诗歌的特点、内涵了解不多,对诗歌的兴趣不是太浓。此时的他们只能跟着老师走,他们的内心可能会离文本很远很远。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来导入文本也许会好些。教师先从《三国演义》说起,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自己心中的英雄是谁。这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定会活跃起来。教师不动声色地把焦点集中到曹操身上,并让同学们对他进行评价。那评价定会是各种各样、好坏并存。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到最高点。教师恰当总结: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曹操具有怎样的政治家胸怀?他为什么能统一北方?我们今天来走近曹操,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领略一下英雄风采。这样创设情景,生动活泼的导入,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完成了介绍作者这一环节,师生的心被融在了一起,他们真正达到了课堂上的互动。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础。首先,教师对学生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平易。提问时要保持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气氛。这能消除学生害怕紧张的心理障碍,使之精神自由,思想活跃。反之,那种法官式的审问,会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心情受到压抑,他们思考回答的积极性会大大削弱,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其次,要礼貌地处理学生的各种答案。学生所做的每一个回答都是经过内心思考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对此都应表示欢迎、鼓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内才能形成一种平等对话、友好合作的和谐气氛,学生才愿意并努力去思考、回答问题。第三,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一个善教者,不仅要善于质疑、答疑,还要善于激疑,鼓励学生去发问。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们除了求知的需要外,还有一个交往的需要,渴求把自己的耳闻目睹、想法见解豁出去,跟同学和老师交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正是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从而激励他们去探求新知、发展个性。在这样师生互动的学习中,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师生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他们才会有“息息相通”之感。
师生要“心心相印”关键在于教师巧妙设问、恰当引导。教师的发问要避免抽象笼统,力求通俗可感。我们在学习《背影》一课中的语言特色时,一般都这样直接发问: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对于这样大而化之的问题,学生无从思考,他们感到很迷茫,不知从哪个角度谈起。如果我们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人物语言,从父亲那平凡、实在的语言中去领会父爱的深沉、真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就自然而然了,学生对此的感觉就会具体了、明晰了,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要想让师生之心相融,想到一起,我们还要学会分析问题,使学生好下口,容易吃。还以《背影》为例,文中写作者看到父亲艰难买橘子的背影时,他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们此时不要真接去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而流泪,而要顺着文章思路、人物感情去让学生思考一下此时作者看到父亲那艰难的、衰老的背影时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想到哪些。这样一来,学生的心会和作者的心交融在一起,去体会父爱,去思考父子之情。那伟大而深厚的父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动,会同时涌上学生的心头。这样再来看作者的泪水,学生才能品出那泪水中的咸度与热量,才能理解那滚滚热泪所饱和的亲情。
总之,我们教师要多为学生着想,要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把我们的心拿出来去迎接学生的心。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师生才能“心心相印”,学生、教师、文本才能三位一体,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地达到。
陈锋,教师,现居江苏铜山。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的话对我们很有启示性:“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中“道而弗牵”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诱导学生,而不是处处硬牵着学生走。怎样才能做到“道而弗牵”让师生心心相印呢?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自觉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去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让学生的心与教师的心产生共振。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例如教师在上《观沧海》这一课时,如果开始就以曹操的作品导入,然后讲这首诗的意思、内涵。我想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太高。因为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诗歌的特点、内涵了解不多,对诗歌的兴趣不是太浓。此时的他们只能跟着老师走,他们的内心可能会离文本很远很远。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来导入文本也许会好些。教师先从《三国演义》说起,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自己心中的英雄是谁。这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定会活跃起来。教师不动声色地把焦点集中到曹操身上,并让同学们对他进行评价。那评价定会是各种各样、好坏并存。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到最高点。教师恰当总结: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曹操具有怎样的政治家胸怀?他为什么能统一北方?我们今天来走近曹操,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领略一下英雄风采。这样创设情景,生动活泼的导入,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完成了介绍作者这一环节,师生的心被融在了一起,他们真正达到了课堂上的互动。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础。首先,教师对学生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平易。提问时要保持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气氛。这能消除学生害怕紧张的心理障碍,使之精神自由,思想活跃。反之,那种法官式的审问,会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心情受到压抑,他们思考回答的积极性会大大削弱,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其次,要礼貌地处理学生的各种答案。学生所做的每一个回答都是经过内心思考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对此都应表示欢迎、鼓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内才能形成一种平等对话、友好合作的和谐气氛,学生才愿意并努力去思考、回答问题。第三,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一个善教者,不仅要善于质疑、答疑,还要善于激疑,鼓励学生去发问。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们除了求知的需要外,还有一个交往的需要,渴求把自己的耳闻目睹、想法见解豁出去,跟同学和老师交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正是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从而激励他们去探求新知、发展个性。在这样师生互动的学习中,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师生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他们才会有“息息相通”之感。
师生要“心心相印”关键在于教师巧妙设问、恰当引导。教师的发问要避免抽象笼统,力求通俗可感。我们在学习《背影》一课中的语言特色时,一般都这样直接发问: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对于这样大而化之的问题,学生无从思考,他们感到很迷茫,不知从哪个角度谈起。如果我们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人物语言,从父亲那平凡、实在的语言中去领会父爱的深沉、真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就自然而然了,学生对此的感觉就会具体了、明晰了,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要想让师生之心相融,想到一起,我们还要学会分析问题,使学生好下口,容易吃。还以《背影》为例,文中写作者看到父亲艰难买橘子的背影时,他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们此时不要真接去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而流泪,而要顺着文章思路、人物感情去让学生思考一下此时作者看到父亲那艰难的、衰老的背影时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想到哪些。这样一来,学生的心会和作者的心交融在一起,去体会父爱,去思考父子之情。那伟大而深厚的父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动,会同时涌上学生的心头。这样再来看作者的泪水,学生才能品出那泪水中的咸度与热量,才能理解那滚滚热泪所饱和的亲情。
总之,我们教师要多为学生着想,要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把我们的心拿出来去迎接学生的心。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师生才能“心心相印”,学生、教师、文本才能三位一体,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地达到。
陈锋,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