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四川大部分地区方言其阴平、阳平、上声、入声四个声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古入声字在今四川方言里的发展及归属却很不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入声独立、入声归阴平、入声归阳平、入声归去声。四川方言里入声字的归属取决于它与哪个舒声的调值接近。
关键词:四川方言;声调;入声;舒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109-02
李荣先生《官话方言的分区》中的观点:“西南官话的特性是古入声今全读阳平,与其他六区分开。”事实上,在其后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西南官话的入声字并不都归入阳平,有保留入声字的,有归入去声的,也有归入阴平的。接下来,我就围绕四川话的入声字,谈谈其发展演变。
四川话隶属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历史上有过两次全省范围的调查活动。其成果主要见于1960年由四川大学甄尚灵、郝锡炯、陈绍龄三位先生整理编成的《四川方言音系》和1984年杨时逢先生整理出版的《四川方言调查报告》。这两次方言调查积累了大批珍贵的方言史料,但是由于调查的发音合作人多半是在校大学生,因此两次普查基本上都没有能超出四川官话的范围,也得出了“四川全省方言是一种西南官话,比云南、湖北两处方言都简单些”的结论。
下面选择巴中、峨边、自贡、眉山和乐山作为四川话里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看看四川方言是否真是一种“较简单些”方言。
观察上表,古代平声清母字今在这五个方言区一律读作阴平,古平声浊母字今一律读作阳平;古上声清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一律读上声;古代去声字无论清浊和全浊声母上声字今都读作去声。这个演变规律与北京话的演变完全一致,与北京话区别较大的是古代入声字的归派不一:巴中方言里,古代入声字无论清浊今都读阳平;峨边方言都读阴平;而自贡方言都归入去声;入声字保持独立的眉山话和乐山话,眉山话读上升调,乐山话读高平调。再看这五个方言区的调
值:巴中、自贡、眉山和乐山的阴平调都是高平调,调值为55,只有峨边话读作45,这看起来是个上声调,但实际上更接近平调,因为它只在发音接近尾声时才有轻微上扬的趋势,从而也就可以将其忽略;阳平一律读作降调,并且都是低降调;上声都读为高降调,42,53,52;去声的差异较大一些,有读曲折调的,如巴中方言去声读214,峨边方言读213,还有的读低升调,自贡为24调,眉山和乐山为13调,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调型,但在听觉上却都有上扬的趋势,而且很多时候在听觉上是难以区分的,是否为曲折调,难以确定。因此,总得说来,四川官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虽然个别调值有所差异,但它们的调型甚至连升降的特点、幅度都是相似的。这也无怪乎说四川官话的内部一致性最高。
我们再来看看眉山和乐山方言的入声字。这些入声字的读音较短促,翟时雨先生就有过相关的描述:“读入声字时感到喉头肌肉稍微紧张”。入声字不能任意延长,这主要是因为入声字所依附的韵与相应的阴声韵存在音质上的细微差别。眉山和乐山的入声字有一套相对独立的韵母,如:i、u、υ、、u、yυ、e、ie、ye、等,在发音时喉头肌肉和口腔肌肉紧张,使整个音节在语流中表现出一种与前后音节独立的紧促状态,从而是得入声字和其他四声字在韵方面形成一种对照。下面以乐山话和峨边话为例,举几组松紧对立的元音:
乐山入声字里的这些紧喉元音使得声母发音浊重,如塞音[p、ph、t、th、k、kh]在入声韵前爆破较强,发音粗硬;唇齿擦音[f]比在舒声韵前摩擦更有力;[m、n、]三个鼻音浊声母在紧元音前较粗重;从而使整个入声音节呈现出粗硬短促的特征。
四川官话的入声字,相比较北方其他有入声的官话区来看,又有些不同点,这个不同点是韵尾的不同。如陕西子洲方言区的入声字是由喉塞音[]结尾,直[t]、绿[lu]、菊[tcy]、急[tia]、出[thua]等等,还有东南许多方言的入声字也是以喉塞音结尾。与这些以辅音塞音结尾的入声字比,四川官话的入声字则是以元音结尾。我们说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如果从时间上看,是否能发现入声字演变的一些线索呢?
许宝华先生曾经用下列形式显示汉语入声发展的大致轨迹:
-p、-t、-k ↗-k、-t、-——k、-↘ -p、-k、-——p、- -——o
如果加上像现代乐山话的紧元音时期,那么上图就变成了:
-p、-t、-k ↗-k、-t、-——k、-↘ -p、-k、-——p、- -—o—o
李永燧先生在许先生的结论上,再次总结,认为入声字演变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
C————V
C表示-p、-t、-k辅音韵尾,在C阶段,可以同时具有这些辅音韵尾,前人在研究《广韵》等韵书时,已经得出相应的结论:-p与-m相配、-t与-n相配、-k与-相配。到C阶段的后期,往往有归并现象,归并时一般向喉音方向靠拢,近乎-k,甚至近乎-。
表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所有辅音韵尾都已经并入-。
V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进一步演化呈现为紧元音。如果紧元音再转化为松元音,就意味着入声的消失。因此,按照李先生的结论,陕西子洲方言的入声字还处于第二个时期,四川官话区的入声字演化已经到了(时期了,四川话显然比陕西子洲话演化快。事实上,在乐山地区,有些入声字已经有了新旧两读。如他=踏[ɑ],家=恰[iɑ],夸=刷[uɑ],朱=叔[ɑ]。紧元音逐渐弱化,向松元音靠近,使入声字失去了紧而促的特征,紧跟着,短促的调类也向舒声调类靠近,并最终延长为舒声调。那么,究竟会归到哪一类舒声调类呢?
温端政认为:“一旦喉塞音韵尾消失,入声韵母系统瓦解,阴阳入就可能分别向调值接近的舒声转化。”曹志耘解释说:入声调发生 “延伸”时,仅从音理上说,如果“延伸”的结果正好与舒声调里某个调类的调值相同或相近,那么这个入声调就容易归入到那个舒声调;否则,这个入声调将会保持独立的调类。如果是这样,那么,乐山话中的入声字44调最终应该归入阴平55调,这跟与乐山毗邻的峨边话古入声字读阴平是一样的。调值相近是调类合并的重要依据。因此,乐山话入声字的发展趋势应是入声消失并入阴平调;而眉山话入声字为24调,与去声13调值较为相似,最终将归入去声。
峨边县相对乐山市来说,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慢,但是语言的发展却比乐山快,究其原因,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1).
[2]李瑞禾,曹晋英.古入声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保留与分化[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3]许宝华.论入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温端政.试论山西晋语的入声[J].中国语文,1986,(2).
[5]李永燧.缅彝语言入声研究[J].中国语言学报,1995,(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四川方言;声调;入声;舒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109-02
李荣先生《官话方言的分区》中的观点:“西南官话的特性是古入声今全读阳平,与其他六区分开。”事实上,在其后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西南官话的入声字并不都归入阳平,有保留入声字的,有归入去声的,也有归入阴平的。接下来,我就围绕四川话的入声字,谈谈其发展演变。
四川话隶属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历史上有过两次全省范围的调查活动。其成果主要见于1960年由四川大学甄尚灵、郝锡炯、陈绍龄三位先生整理编成的《四川方言音系》和1984年杨时逢先生整理出版的《四川方言调查报告》。这两次方言调查积累了大批珍贵的方言史料,但是由于调查的发音合作人多半是在校大学生,因此两次普查基本上都没有能超出四川官话的范围,也得出了“四川全省方言是一种西南官话,比云南、湖北两处方言都简单些”的结论。
下面选择巴中、峨边、自贡、眉山和乐山作为四川话里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看看四川方言是否真是一种“较简单些”方言。
观察上表,古代平声清母字今在这五个方言区一律读作阴平,古平声浊母字今一律读作阳平;古上声清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一律读上声;古代去声字无论清浊和全浊声母上声字今都读作去声。这个演变规律与北京话的演变完全一致,与北京话区别较大的是古代入声字的归派不一:巴中方言里,古代入声字无论清浊今都读阳平;峨边方言都读阴平;而自贡方言都归入去声;入声字保持独立的眉山话和乐山话,眉山话读上升调,乐山话读高平调。再看这五个方言区的调
值:巴中、自贡、眉山和乐山的阴平调都是高平调,调值为55,只有峨边话读作45,这看起来是个上声调,但实际上更接近平调,因为它只在发音接近尾声时才有轻微上扬的趋势,从而也就可以将其忽略;阳平一律读作降调,并且都是低降调;上声都读为高降调,42,53,52;去声的差异较大一些,有读曲折调的,如巴中方言去声读214,峨边方言读213,还有的读低升调,自贡为24调,眉山和乐山为13调,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调型,但在听觉上却都有上扬的趋势,而且很多时候在听觉上是难以区分的,是否为曲折调,难以确定。因此,总得说来,四川官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虽然个别调值有所差异,但它们的调型甚至连升降的特点、幅度都是相似的。这也无怪乎说四川官话的内部一致性最高。
我们再来看看眉山和乐山方言的入声字。这些入声字的读音较短促,翟时雨先生就有过相关的描述:“读入声字时感到喉头肌肉稍微紧张”。入声字不能任意延长,这主要是因为入声字所依附的韵与相应的阴声韵存在音质上的细微差别。眉山和乐山的入声字有一套相对独立的韵母,如:i、u、υ、、u、yυ、e、ie、ye、等,在发音时喉头肌肉和口腔肌肉紧张,使整个音节在语流中表现出一种与前后音节独立的紧促状态,从而是得入声字和其他四声字在韵方面形成一种对照。下面以乐山话和峨边话为例,举几组松紧对立的元音:
乐山入声字里的这些紧喉元音使得声母发音浊重,如塞音[p、ph、t、th、k、kh]在入声韵前爆破较强,发音粗硬;唇齿擦音[f]比在舒声韵前摩擦更有力;[m、n、]三个鼻音浊声母在紧元音前较粗重;从而使整个入声音节呈现出粗硬短促的特征。
四川官话的入声字,相比较北方其他有入声的官话区来看,又有些不同点,这个不同点是韵尾的不同。如陕西子洲方言区的入声字是由喉塞音[]结尾,直[t]、绿[lu]、菊[tcy]、急[tia]、出[thua]等等,还有东南许多方言的入声字也是以喉塞音结尾。与这些以辅音塞音结尾的入声字比,四川官话的入声字则是以元音结尾。我们说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如果从时间上看,是否能发现入声字演变的一些线索呢?
许宝华先生曾经用下列形式显示汉语入声发展的大致轨迹:
-p、-t、-k ↗-k、-t、-——k、-↘ -p、-k、-——p、- -——o
如果加上像现代乐山话的紧元音时期,那么上图就变成了:
-p、-t、-k ↗-k、-t、-——k、-↘ -p、-k、-——p、- -—o—o
李永燧先生在许先生的结论上,再次总结,认为入声字演变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
C————V
C表示-p、-t、-k辅音韵尾,在C阶段,可以同时具有这些辅音韵尾,前人在研究《广韵》等韵书时,已经得出相应的结论:-p与-m相配、-t与-n相配、-k与-相配。到C阶段的后期,往往有归并现象,归并时一般向喉音方向靠拢,近乎-k,甚至近乎-。
表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所有辅音韵尾都已经并入-。
V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进一步演化呈现为紧元音。如果紧元音再转化为松元音,就意味着入声的消失。因此,按照李先生的结论,陕西子洲方言的入声字还处于第二个时期,四川官话区的入声字演化已经到了(时期了,四川话显然比陕西子洲话演化快。事实上,在乐山地区,有些入声字已经有了新旧两读。如他=踏[ɑ],家=恰[iɑ],夸=刷[uɑ],朱=叔[ɑ]。紧元音逐渐弱化,向松元音靠近,使入声字失去了紧而促的特征,紧跟着,短促的调类也向舒声调类靠近,并最终延长为舒声调。那么,究竟会归到哪一类舒声调类呢?
温端政认为:“一旦喉塞音韵尾消失,入声韵母系统瓦解,阴阳入就可能分别向调值接近的舒声转化。”曹志耘解释说:入声调发生 “延伸”时,仅从音理上说,如果“延伸”的结果正好与舒声调里某个调类的调值相同或相近,那么这个入声调就容易归入到那个舒声调;否则,这个入声调将会保持独立的调类。如果是这样,那么,乐山话中的入声字44调最终应该归入阴平55调,这跟与乐山毗邻的峨边话古入声字读阴平是一样的。调值相近是调类合并的重要依据。因此,乐山话入声字的发展趋势应是入声消失并入阴平调;而眉山话入声字为24调,与去声13调值较为相似,最终将归入去声。
峨边县相对乐山市来说,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慢,但是语言的发展却比乐山快,究其原因,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1).
[2]李瑞禾,曹晋英.古入声在现代汉语方言区的保留与分化[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3]许宝华.论入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温端政.试论山西晋语的入声[J].中国语文,1986,(2).
[5]李永燧.缅彝语言入声研究[J].中国语言学报,1995,(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