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审美视线中,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创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蹈不是舞者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舞蹈。本文以作品《中国妈妈》为例,分析社会生活对舞蹈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舞蹈创作;社会生活;《中国妈妈》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7-0142-02
一、舞蹈素材来源于生活
舞蹈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言尚未成为人类交流的工具时,人的身体是最先拥有能表达人类情感的工具,它是唯一能作为传达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在远古时代,人们会在狩猎、丰收、喜庆、悲伤之时,以手而“舞”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通过身体的不同节奏、形态来表现自己的心情与状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出现在我们的审美视线中,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每个时代所创作出来的舞蹈带有明显的时代性,表现了每个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生活影响着舞蹈的创作、决定着舞蹈的创作方向。我们在观察之初,就是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用专业的艺术思维方式去观察和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用艺术家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舞蹈素材。“生活就像天空的星星,有许多的闪光点,有些人和事情,发生了但并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些人和事情,虽然一闪而过,但是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1]所以,想要提炼出有效创作素材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素材具有情感性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要付出努力和心血,还需要艺术家的感性。艺术家首先要体会到生活的“情”,才会有所想表达的“感”,从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素材,必须是编导为之所动容的,想强烈表达的情感,创造出来的作品才会洋溢着对生活的激情。例如,舞蹈作品《中国妈妈》的灵感来源于一篇关于日本遗孤的报告文学。此篇报告真实记录了日本在1945年8月战败投降的时候,中国妈妈们对日本遗孤收留、救助的感人事迹,这个真实的故事触动了编导王舸,他在看这篇报告时,泪流满面,因此才创作出这个优秀的舞蹈作品。
(二)素材具有典型性
作为舞蹈艺术并不需要包罗万象和完全体现社会百态,相反,作为一个审美的艺术品,它可以创造出比普通生活更高、更激烈、更典型、更理想的艺术作品,这也更需要艺术家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在选材时,我们要把握事物的本质,深入研究所选择的材料,对其进行反复推敲,经过不同层次的取舍、提炼、概括等手法,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素材。在《中国妈妈》里,编导正是通过阅读日本遗孤的报告文学,从而选择在抗日战争这个题材上不断摸索,从而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有价值的舞蹈作品。
二、舞蹈情感来源于生活
(一)积累经验、启发灵感
生活像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海洋,它既包括了与时俱进的现实生活,记忆犹新的历史生活,也包括了无限可能的理想生活。只有对生活经验的足够积累;对人文气息的足够体验、了解;对民族风俗的足够体会、感知,才能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舞蹈艺术作品。艺术的创作灵感,它来自某一瞬间悸动: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或是一段特别的对话。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触动心弦,产生创作的想法。“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只有激起情感上的浪花,引起情感上共鸣的人和事,才可能产生创作的灵感。例如,舞蹈作品《中国妈妈》的编导为了让演员对舞蹈作品的构思更加理解,对中国妈妈这一形象更加深入剖析,就安排她们集体观看《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侵华影片,使她们对这一角色有了情感的积累,从而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
(二)热爱生活、渗入情感
无论任何形式的舞蹈创作,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事物的形态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一个作品的形态是人们直观看到的。其次是洞悉人物的内在、心理上的变化,一个不富有情感的作品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艺术家在生活中不动情、无所感,就无法创作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更无法感染观众。要使舞蹈作品富有感情,艺术家就要对生活充满情感。在创作选材时,常常都是反映生活的,对某种事物有特别动情的独特心境,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贴近生活,打动观众,并且更具有吸引力。真正决定舞蹈层次高度的不是演员的技巧有多好,而是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赋予的情感。《中国妈妈》的编导正是通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对一名日本遗孤的抚养而展开的剧情,他用一群统一的舞蹈形象,来体现中国母亲的性格与情感。在一开始,中国妈妈们看到遗孤是愤恨、厌恶的,而在养育这个孩子过程时,她们却将爱传递了下来,同时也孕育出了深厚的母女感情,和一开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最后中国妈妈跟日本女孩送别时,她们眼中满含泪水,表现出了中国妈妈对日本女孩的依依不舍之情。它颂扬的不是普通的母爱,而是跨越了民族仇恨的母爱,体现了“中国妈妈”的伟大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基于生活、勇于创新
“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丰富的素材积累和灵感的激发,这样看来似乎已经有了创作的基础条件。”[2]不过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否具有吸引力,还缺少一个重要的条件——创新。创新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明,从而发展成新的东西。追求创新是促进艺术创造发展的动力,唯有创新才能赋予艺术时代感。在《中国妈妈》的开头部分,有力的跺脚、踢腿等动作,真实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妈妈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之情,初见日本遗孤时,编导用了唾骂、指责或怜惜的张开双臂等直观的生活化动作来表现中国妈妈们当时内心的纠结。它的创新点在于人物的个性化,“人的表情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在显现形式,纯真、善良的人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中国妈妈》中的母亲形象正是纯真、善良的代表”。[3]她们不会把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真善美的直白。憎恶时的悲痛交加,接受时的内心掙扎,养育时的真情付出,送行时的依依不舍。在她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作为母亲真实的表情,不带有丝毫的掩饰,她们用如此细腻而又极具表现力的动作完美演绎了这个形象,升华了“母爱”的主题。
三、舞蹈创作理念来源于生活
(一)生活赋予了舞蹈创作的形式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基础,舞蹈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但是舞蹈创作是把生活从原本的“底色”赋予了“色彩”,让生活更加绚丽多彩;是将美化后的生活搬上了舞台,并且赋予了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从舞蹈到生活,从生活到舞蹈,两者之间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是没有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创新,不管多好的素材都不可能直接變成舞蹈作品。”[4]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但这种美只是我们心灵的一种感触,而舞蹈是把生活中无数的感触用眼睛就可以看到的形式,将这种感触放大,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传达给观众。在《中国妈妈》中,有一个舞段是中国妈妈为了抚养日本遗孤而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这本该是一种简单的上下、复起的动作,而舞蹈赋予了它色彩,使这段动作连贯而有力”。[5]这种强度的动作对于年长者来说应该是舒缓而笨拙的,而用舞蹈语汇表达出来则是铿锵有力的。在这无声的语言中,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妈妈不畏辛苦、毫无怨言的抚养日本遗孤,仅仅用了简单的插秧动作,就直击了我们内心深处,感染着每一个人。
(二)生活引领着舞蹈创作的方向
舞蹈艺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改变,艺术家们在对前人的劳动成果取其精华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灵感与创作思路,再加以舞蹈创作的技巧,创作出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舞蹈作品。一部舞蹈作品是否能完美演绎与编导有着无可厚非的关系,这就要求编导在积累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舞蹈创作技能,结合现今的生活现状和舞蹈创作技法,用传统的舞蹈语言去创作更加丰富的艺术语言。编导在创作的同时,要把握舞蹈创作技巧和灵感的结合,使舞蹈能更好地传达编导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作品《中国妈妈》诠释了中国母亲的博爱,表现了她们崇高的人文主义情怀。无论是从选题还是在舞蹈语言上都有很大的亮点,一方面题材的选择上“注重历史,关注现实”,[6]另一方面,在舞蹈语汇上有很多的创新与突破,将基础的生活化动作进行加工创造,看似简单,却极具生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舞蹈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舞蹈。舞蹈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形象描绘,向人们传达出高尚的品德,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舞蹈素材虽然是从生活中而来,但舞蹈不是照搬了生活的原样,而是对生活进行了积累、概括、筛选、美化,然后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赋予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同时舞蹈作品向观众传达了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表达。《中国妈妈》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理念及方法,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在灵感中进行创作,在创作中反映生活。
注释:
[1]金 曼.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对话”[J].延边大学,2012(06):01.
[2]金 曼.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对话”[J].延边大学,2012(06):02.
[3]江 玲.舞蹈鉴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04.
[4]徐红梅.从当前的影视剧创作看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当代电视,2015(12):01.
[5]姚倬云.《中国妈妈》的创作手法[J].大众文艺,2016(14):01.
[6]姚倬云.《中国妈妈》的创作手法[J].大众文艺,2016(14):02.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