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中心学校,湖南 怀化 418000;2.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中学,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乡村教育以乡村文化为承载物不断发展,而历经城市化与工业化时期的乡村文化在外来主流文化的影响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夹击中不断呈现出解体化的趋势。这给同时以城市化取向为中心的教育也带来了冲击。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乡村文化的良性发展对乡村教育的正面发展起着迎头导向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生相长。
关键词:乡村;乡村文化;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20-01
一、乡村文化的艰难境地与乡村教育的尴尬地位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约8亿多人。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寄予农村这片土地以尊重和依恋。他们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了乡村社会生活基本秩序,在以农村老一辈关系为纽带的作用下建立了农村传统伦理生活形态。其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乡约习俗、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是农村文化方式的体现,成就了农村独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优势。
可近年来,在与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接轨中,乡村文化的劣势被逐渐的暴露出来。由于工业文明触动的社会转型与变迁造成了乡村文化被动的接受外来主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的封闭性被打破,改造了乡村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不合时宜的方面,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有缺陷的城市化也因其强势性与不完全性给人们带来财富、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不断的解构着乡村文化。主要体现在:第一,乡村文化根基沦陷。传统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家庭、家族及周边村落等初级群体是乡村社会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人们彼此亲近、沟通,亲仁善邻,乡邻和睦[1],构成了乡村社会独特的社会秩序。但随着城市文化与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加大,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拉大。[2] 第二,人们道德精神的缺失。传统农村“一分钱,一分货”和“根正苗红”的道德伦理思想,以勤劳发家致富,以忠诚扬名于村。可如今在村中占据地位的是以经济资产划分的在市场经济中赚取甜头的新型精英群体。他们因为个人财富在乡村社会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中“钱是万能的”、“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风气。乡村人们精神世界面临空虚与贫乏、面临传统道德观念的沦丧,致使乡村道德秩序与标准的混乱,致使乡村社会的无秩序化、道德碎片化。
教育源自与文化,文化构成了教育特有的内容。文化与教育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而文化的艰难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尴尬地位。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关系亦是如此。追溯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历程,可分为:第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洋学”的进入与乡村教育文化选择问题的初步探索;第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文化选择问题的再探讨阶段[4]。回顾与反思这两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教育的变化与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而发展的,而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带来了乡村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所以始终还是要归结到文化上来。目前,我国乡村教育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矛盾。新的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加选择的进入到农村教育中,冲击了农村原有的教育体制。其中,忽视乡村社会基础和需要,教育脱离当地生活坏境和生产实际是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处于隔离状态。第二,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乡村文化的城市化取向带来教育的城市化取向。有学者指出,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思路造就了一批文化上的“不适应者”。农村的年轻一代想要远离农村融入城市由于背景和关系等问题无法进入,而同时在尝到了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利益甜头后的他们想要回到农村却也不具备作为一个乡村人应备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和心理,他们由此变成身处乡村与城市的“双面人”、“遗留者”。乡村教育的文化选择艰难境地造成了乡村人两难困境。第三,乡村经济文化劣势导致教育人员与生源的流失,乡村学校成为少数尖子生和优秀教师的“培养基地”。我国农村面临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人员流失严重的状况。由于农村教育工作坏境差、教师待遇低和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工资也难以保障、与农村教师缺乏进修与发展的机会带来的中青年骨干老师纷纷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常有发生。剩下的只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的老教师,农村教育老齡化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教育的发展。
二、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回顾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此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想的分析与现实意义的探讨;对乡村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的乡村教育实验与思想的关注和分析;以及近年来教育学者对此问题发表的一系列论著及看法等都试图探索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其主要有:“中国乡村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明确乡村教育文化选择思路”、“加大农村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等这都为我们提供了发展乡村文化与教育的思路。
笔者认为不管是乡村文化还是乡村教育都是一项需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也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归根结底,还是社会体制问题。虽近年来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乡村文化与教育不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正确摆正乡村文化的位置,明确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在积极接受外来文明的冲击的同时还保有一份健康、自信的“乡土”情结,在理性看待城市主流文明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不决然抛弃那一方精神滋养的“热土”。这样,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才会更加宽广,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国农村观察,2011.3。
[2]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纵横,2008.5。
作者简介:孙益礼(1966-),男,苗族 ,湖南怀化人,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中心学校教师,小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基本理论。
滕欢(1989-),男, 苗族,湖南怀化人,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中学教师,中学二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基本理论。
摘要:乡村教育以乡村文化为承载物不断发展,而历经城市化与工业化时期的乡村文化在外来主流文化的影响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夹击中不断呈现出解体化的趋势。这给同时以城市化取向为中心的教育也带来了冲击。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乡村文化的良性发展对乡村教育的正面发展起着迎头导向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生相长。
关键词:乡村;乡村文化;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20-01
一、乡村文化的艰难境地与乡村教育的尴尬地位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约8亿多人。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寄予农村这片土地以尊重和依恋。他们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了乡村社会生活基本秩序,在以农村老一辈关系为纽带的作用下建立了农村传统伦理生活形态。其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乡约习俗、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是农村文化方式的体现,成就了农村独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优势。
可近年来,在与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接轨中,乡村文化的劣势被逐渐的暴露出来。由于工业文明触动的社会转型与变迁造成了乡村文化被动的接受外来主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的封闭性被打破,改造了乡村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不合时宜的方面,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有缺陷的城市化也因其强势性与不完全性给人们带来财富、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不断的解构着乡村文化。主要体现在:第一,乡村文化根基沦陷。传统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家庭、家族及周边村落等初级群体是乡村社会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人们彼此亲近、沟通,亲仁善邻,乡邻和睦[1],构成了乡村社会独特的社会秩序。但随着城市文化与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加大,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拉大。[2] 第二,人们道德精神的缺失。传统农村“一分钱,一分货”和“根正苗红”的道德伦理思想,以勤劳发家致富,以忠诚扬名于村。可如今在村中占据地位的是以经济资产划分的在市场经济中赚取甜头的新型精英群体。他们因为个人财富在乡村社会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中“钱是万能的”、“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风气。乡村人们精神世界面临空虚与贫乏、面临传统道德观念的沦丧,致使乡村道德秩序与标准的混乱,致使乡村社会的无秩序化、道德碎片化。
教育源自与文化,文化构成了教育特有的内容。文化与教育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而文化的艰难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尴尬地位。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关系亦是如此。追溯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历程,可分为:第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洋学”的进入与乡村教育文化选择问题的初步探索;第二,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文化选择问题的再探讨阶段[4]。回顾与反思这两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教育的变化与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而发展的,而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带来了乡村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所以始终还是要归结到文化上来。目前,我国乡村教育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矛盾。新的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加选择的进入到农村教育中,冲击了农村原有的教育体制。其中,忽视乡村社会基础和需要,教育脱离当地生活坏境和生产实际是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处于隔离状态。第二,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乡村文化的城市化取向带来教育的城市化取向。有学者指出,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思路造就了一批文化上的“不适应者”。农村的年轻一代想要远离农村融入城市由于背景和关系等问题无法进入,而同时在尝到了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利益甜头后的他们想要回到农村却也不具备作为一个乡村人应备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和心理,他们由此变成身处乡村与城市的“双面人”、“遗留者”。乡村教育的文化选择艰难境地造成了乡村人两难困境。第三,乡村经济文化劣势导致教育人员与生源的流失,乡村学校成为少数尖子生和优秀教师的“培养基地”。我国农村面临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人员流失严重的状况。由于农村教育工作坏境差、教师待遇低和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工资也难以保障、与农村教师缺乏进修与发展的机会带来的中青年骨干老师纷纷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常有发生。剩下的只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的老教师,农村教育老齡化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教育的发展。
二、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回顾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此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想的分析与现实意义的探讨;对乡村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的乡村教育实验与思想的关注和分析;以及近年来教育学者对此问题发表的一系列论著及看法等都试图探索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其主要有:“中国乡村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明确乡村教育文化选择思路”、“加大农村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等这都为我们提供了发展乡村文化与教育的思路。
笔者认为不管是乡村文化还是乡村教育都是一项需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也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归根结底,还是社会体制问题。虽近年来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乡村文化与教育不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正确摆正乡村文化的位置,明确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在积极接受外来文明的冲击的同时还保有一份健康、自信的“乡土”情结,在理性看待城市主流文明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不决然抛弃那一方精神滋养的“热土”。这样,乡村文化的重整与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之路才会更加宽广,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国农村观察,2011.3。
[2]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纵横,2008.5。
作者简介:孙益礼(1966-),男,苗族 ,湖南怀化人,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中心学校教师,小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基本理论。
滕欢(1989-),男, 苗族,湖南怀化人,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锦江中学教师,中学二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