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BL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提出基于实际生活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进行讨论和分析,最终得出所需的答案。品德与社会课程可借助PBL模式组织教学,围绕PBL模式预设的问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主性,促进其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模式;预设问题;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模式属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提出,主要应用于医学教学领域。PBL先提出基于实际生活的问题,然后进行全体讨论和分析,结合实际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最终得出所需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知识的学习效果。品德与社会课程借助PBL模式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一、PBL模式的教学作用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相关内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理解相应内容。PBL模式要求教师作为启发者、管理者和监督者而存在,而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研究和讨论,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相应的问题。PBL模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学生通过对与自身相关问题的分析,产生寻求真理的探索兴趣,激发自己进行思考,并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现,进一步促进其思考。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发现和提出潜在的问题,并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PBL模式通过相应问题,为小学生构建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相互合作能力
社会不断发展导致分工越来越细,各个群体或个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呈现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小学生自身潜力巨大,个人优势不尽相同,所以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才能发挥品德知识的学习优势。PBL模式以小组形式进行相互合作和学习,按照兴趣和特长组建学习小组。组间合作、组内学习,可以集思广益,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和总结时,各组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论述,不仅充分表达小学生对品德课程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的协作能力。
二、PBL方案设计
PBL方案设计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提高的基础,而方案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其要具备真实性、劣构性和复杂性。
1.真实性
问题设计要与客观事实一致,来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找到问题设计的着力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对手也是朋友》课时,学生积极动脑回想起生活中的对手,与对手、朋友的概念联系起来,激发强烈的好奇心。日常交往过程中,小朋友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并在短暂的摩擦中和好如初。在该问题提出以后,小学生会积极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品德学习就是生活情景再现,而且能够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发生过的事情联系起来,为将来同样问题的出现提供解决思路。
2.劣构性
例如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中,为了能延展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申出了课外搀扶老人的问题进行研讨。要求学生在不同条件下、不同情境下去搀扶,并保护好自己,避免出现坏人利用自己的好心来伤害自己。条件I:在老人摔倒后并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得到同意后,对老人进行搀扶;条件II:老人患有心脏病,或者摔伤自己,不要搀扶,要尽快拨打120;条件III:怀疑老人是故意摔倒,应该拨打110和120,然后拍照,并在旁边观察,待确定老人非坏人后,进行搀扶。上述问题和解决方案不尽相同,需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进行自我判断。在没有唯一答案的情况下,小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判断,并勤于思考,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培养自己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3.复杂性
强调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品德现象,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争取找到比较适合的解决方案。在实际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进行反复分析和探讨,才能找出符合实践要求的解决办法。以四年级下册《在公交车上》一课为例,提出社会热点问题——让座,小学生应该考虑车上的实际情况,再做出让座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全部让座。另外,让座的时候要考虑让座对象的实际情况,不要做出好心办坏事的事情来。因此,问题的复杂性,要让小学生更加努力地思考,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PBL模式的应用案例分析
PBL模式是以问题为主,学生为解决问题对其进行细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分组讨论和研究,最终得到全面评价结果。下面就以六年级下册《对手也是朋友》一课为例,阐述PBL模式的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问题
教师提出:“对手在生活中不断出现,到底是朋友还是对手呢?”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两难的复杂问题,其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任何学生都有过相应经历,这种问题有助于学生迅速融入情景中。“对手也是朋友”具有劣构、复杂和不明确性,可以促进学生主觀能动性的发挥,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达到积极讨论问题的目的。
2.找准问题关键点
学生对主题了解后,进行积极的讨论,将复杂问题进行细化,分为“对手”和“朋友”两个方面。由于两个概念间相互转化,学生容易混淆,或者讨论方向偏差,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发挥监督者和启发者的作用,保证其向正确的方向转变。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手的范围;2)朋友的范围;3)两者相互转化的条件;4)两者相互转化的结果;5)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3.收集相应资料
由于设置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学生依据自身的经历和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依据实际分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发挥各自小组的优势,保证收集的资料具有利用价值,例如百科字典、百度和其他一些相关网站等。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4.汇总与评价
各组讨论结果由教师进行汇总,结合收集的资料,筛选出有用信息。收集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圈,分组讨论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换和输出,而结果汇总则是各种思想的碰撞。PBL教学模式注重的是讨论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三方面评价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后期的学习和讨论。
总之,PBL模式围绕预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进行积极思考和分析,更好地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PBL模式更加贴近实际,具有复杂性、真实性和劣构性,让学生更好地进入预设问题情境中。同时,PBL模式通过选择适当的难度,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努力思考问题,并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模式;预设问题;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模式属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提出,主要应用于医学教学领域。PBL先提出基于实际生活的问题,然后进行全体讨论和分析,结合实际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最终得出所需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知识的学习效果。品德与社会课程借助PBL模式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一、PBL模式的教学作用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相关内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理解相应内容。PBL模式要求教师作为启发者、管理者和监督者而存在,而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研究和讨论,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相应的问题。PBL模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学生通过对与自身相关问题的分析,产生寻求真理的探索兴趣,激发自己进行思考,并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现,进一步促进其思考。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发现和提出潜在的问题,并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PBL模式通过相应问题,为小学生构建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相互合作能力
社会不断发展导致分工越来越细,各个群体或个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呈现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小学生自身潜力巨大,个人优势不尽相同,所以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才能发挥品德知识的学习优势。PBL模式以小组形式进行相互合作和学习,按照兴趣和特长组建学习小组。组间合作、组内学习,可以集思广益,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和总结时,各组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论述,不仅充分表达小学生对品德课程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的协作能力。
二、PBL方案设计
PBL方案设计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提高的基础,而方案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其要具备真实性、劣构性和复杂性。
1.真实性
问题设计要与客观事实一致,来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找到问题设计的着力点,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对手也是朋友》课时,学生积极动脑回想起生活中的对手,与对手、朋友的概念联系起来,激发强烈的好奇心。日常交往过程中,小朋友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并在短暂的摩擦中和好如初。在该问题提出以后,小学生会积极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品德学习就是生活情景再现,而且能够将课堂内容与实际发生过的事情联系起来,为将来同样问题的出现提供解决思路。
2.劣构性
例如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中,为了能延展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申出了课外搀扶老人的问题进行研讨。要求学生在不同条件下、不同情境下去搀扶,并保护好自己,避免出现坏人利用自己的好心来伤害自己。条件I:在老人摔倒后并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得到同意后,对老人进行搀扶;条件II:老人患有心脏病,或者摔伤自己,不要搀扶,要尽快拨打120;条件III:怀疑老人是故意摔倒,应该拨打110和120,然后拍照,并在旁边观察,待确定老人非坏人后,进行搀扶。上述问题和解决方案不尽相同,需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进行自我判断。在没有唯一答案的情况下,小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判断,并勤于思考,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培养自己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3.复杂性
强调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品德现象,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争取找到比较适合的解决方案。在实际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进行反复分析和探讨,才能找出符合实践要求的解决办法。以四年级下册《在公交车上》一课为例,提出社会热点问题——让座,小学生应该考虑车上的实际情况,再做出让座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全部让座。另外,让座的时候要考虑让座对象的实际情况,不要做出好心办坏事的事情来。因此,问题的复杂性,要让小学生更加努力地思考,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PBL模式的应用案例分析
PBL模式是以问题为主,学生为解决问题对其进行细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分组讨论和研究,最终得到全面评价结果。下面就以六年级下册《对手也是朋友》一课为例,阐述PBL模式的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问题
教师提出:“对手在生活中不断出现,到底是朋友还是对手呢?”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两难的复杂问题,其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任何学生都有过相应经历,这种问题有助于学生迅速融入情景中。“对手也是朋友”具有劣构、复杂和不明确性,可以促进学生主觀能动性的发挥,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达到积极讨论问题的目的。
2.找准问题关键点
学生对主题了解后,进行积极的讨论,将复杂问题进行细化,分为“对手”和“朋友”两个方面。由于两个概念间相互转化,学生容易混淆,或者讨论方向偏差,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发挥监督者和启发者的作用,保证其向正确的方向转变。最后,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手的范围;2)朋友的范围;3)两者相互转化的条件;4)两者相互转化的结果;5)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3.收集相应资料
由于设置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学生依据自身的经历和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依据实际分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发挥各自小组的优势,保证收集的资料具有利用价值,例如百科字典、百度和其他一些相关网站等。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4.汇总与评价
各组讨论结果由教师进行汇总,结合收集的资料,筛选出有用信息。收集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圈,分组讨论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换和输出,而结果汇总则是各种思想的碰撞。PBL教学模式注重的是讨论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三方面评价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后期的学习和讨论。
总之,PBL模式围绕预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进行积极思考和分析,更好地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PBL模式更加贴近实际,具有复杂性、真实性和劣构性,让学生更好地进入预设问题情境中。同时,PBL模式通过选择适当的难度,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努力思考问题,并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