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 “恶”与荀子性恶论的差异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在人类绵延的长河中,两种元素并行:一种是源于我们祖先的恶,另一种是我们从创造我们的上帝那里得来的善。[1]荀子在荣辱篇中说道:“好利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荣辱》)奥古斯丁和荀子都认为人生而有恶,这个恶是要靠后天剔除的。但是,二者去除恶方式不同。奥古斯丁通过向上帝忏悔去除恶,荀子通过化性起伪去除恶。
  关键词:恶;忏悔;化性起伪
  一、《上帝之城》中的“恶”
  亚当和夏娃当在伊甸园时,违背上帝的诫命,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智慧果。由于亚当滥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犯罪,因而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即生下有原罪的子女。所以人类一出生就从亚当那里继承了罪。
  奥古斯丁说:“仅当意志不是邪恶与罪的奴隶时,意志的选择才是真正自由的。 上帝把这样的自由赋予意志, 但现在由于意志自身的过错而失去了自由,除了能把自由赐予意志的上帝,意志无法恢复自由。”[2]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上帝创造的,因为上帝创造的东西都是善的,因此自由意志也是善的。既然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是善的,而罪恶又与自由意志相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罪恶呢?罪恶并非是来自与上帝,而是来自于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上帝预知人会作恶,赋予了人自由意志,让上人们追求幸福和智慧的生活,自由意志是善的。可人却滥用自由意志,通过自由意志作恶。自由意志包括善和恶两个方面,面对这两个方面,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选择,作恶和不作恶都是人选择的结果,如果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了作恶,那么恶就产生了。
  二、荀子的性恶论
  在讨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前,我们要确定什么是荀子所说的性。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正名》)由此可见,荀子所说的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本性。荀子认为人产生于自然界,人在有了形体之后就产生了精神活动。人天生就具有情感、感性和理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然者也,是禹桀之同也。”(《荀子·荣辱》)饿了想吃饭,感到寒冷想要温暖,喜欢利益讨厌危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禹和桀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品德高尚的人还是品德低下的人,这种自然本性是相同的,人在这方面没差别的,人人平等。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是人们追求的,人是无法剔除“好利恶害”的自然秉性的。所以,人之性恶是普遍存在的。“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荀子·性恶》)人的这些追求都是出于人的情感和感性的,是人的感性欲望。荀子说的性恶,“是指人的感性欲望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后果”[3]如果不对人的感性欲望加以节制,顺其自然的发展,那必然会导致相互争斗和伤害的恶行。荀子所谈及的恶并不是彻底无法改变的恶,他所论述的人性的本质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成善的机会,而去除这种恶就需要发挥人的理性和后天教化的作用。理性是“化性起伪”的基础,后天教化是形成人差距的原因。
  三、《上帝之城》中的 “恶”与荀子性恶论的差异
  (一)恶的本质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这样的上帝却创造出了具有恶的人,我们不能说上帝是具有恶的,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所以,在奥古斯丁看来,恶的本质,纠其根源,“善才是实体和本质。”奥古斯丁把恶分为三种:“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物理的恶”是由于事物自身的不完备性而表现出来的自然缺陷。上帝是最完美的,上体创造的万物同上帝比起来,其完美程度都不超过上帝。上帝的秩序是完美的,产生恶的原因是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和谐,像生老病死和自然灾害,这都是“物理的恶”。“认识的恶”是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缺乏真理和确定性,对真理与谬误,准确与不准确在认识秩序上的颠倒。认识的恶是因为人理智的不完善而产生的。“伦理的恶”是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而产生的。堕落的天使由于倾向于邪恶的意志而改变了善良的意志,这就是恶。在奥古斯丁看来,前两种恶都不是真正的恶,只有“伦理的恶”才是真正的恶。 “伦理的恶”导致了人对上上帝的怀疑与背叛,是最高的恶。
  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人生而喜欢好处,耳朵喜欢好听的声音,眼睛喜欢好看的东西,这些都是不论高低贵贱,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性,是上天赋予的,这些不是恶。荀子所说的恶的本质,是人不对这些感性欲望加以控制,顺其自然的发展,导致不良后果。奥古斯丁的恶本质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善具有先验性,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人永远无法达到上帝的全善。荀子更注重實际,认为所有的恶在人的正确选择下都是可以消灭的,人人都能成为尧舜。
  (二)去除恶的方法
  奥古斯丁认为人想要去除恶的唯一方法,就是向上帝寻求救赎。他认为人没有可能不犯罪的本性,承认人人都有罪,而人人必须靠恩典才能得救。上帝在创世之初就已经预定了哪些人可以获得拯救,哪些人将会受到惩罚。上帝将信仰注入人们心中,使人因信称义。
  荀子主张“化性起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义,利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一切善的事物都是后天修成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不是先天的条件所作用的,而是因为接受了良好的教化从而拥有了高尚品德和极高的道德修养。后天的教化以及法制礼制可以将人性中的恶转变为善。
  奥古斯丁的救赎依靠的是上帝,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帝只拯救那些被选定的人,没有被选定的人就永远无法去除恶,后天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荀子的“化性起伪”是针对所有人而言的,人人都可以依靠后天的努力去除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奥古斯丁著 王晓朝译.上帝之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奥古斯丁著 唐译编译.忏悔录[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4
  [3] 《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 龚宸. 奥古斯丁神正论的理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第6期
  作者简介:郑乔(1997-),女,汉族,山东,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适用语言学,其语篇功能中的主位推进模式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各种不同的语言语篇。其中不乏英语文学语篇,但对中国古代文言文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却比较少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赤壁赋》中的主位推进模式。通过对文章中每一段落和小句的分析,发现文章中主要使用了主位一致型、延续型和述位分裂型主位推进模式,并以此构建信息框架,进一步实现整篇文章的衔接和连贯。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期刊
摘要: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关键词:管理档案;保密工作  一、做好档案管理论文利用中的监督工作  1.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
期刊
摘要:在商品流通企业中,商品流通企业占的比重非常大。本文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例,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在商品流通企业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并未改善此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商品流通企业;问题  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所谓的会计电算化就是综合新型电子科学技术与计算机信息为一体在会计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辅之以计算机的使用。会计电算化可以比较迅速地处理会计数据,超越了原
期刊
摘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依其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在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并对宅基地进行占有、使用、有限处分的权利。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我国现行立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已成为现实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本文从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出發,梳理相关的政策法律,为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三权分置  一、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法律梳
期刊
摘要:景德镇从汉代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美称。可见景德镇的瓷文化底蕴之深厚,陶瓷业是这里的灵魂,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瓷元素”的烙印。而陶瓷生产的辅助行业在整个复杂的生产组织系统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陶瓷生产;景德镇;辅助行业  景德镇陶瓷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陶瓷生产持续
期刊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扶贫更要先“扶志”,致富必须先“治心”。开展伪科学揭秘与精准扶贫的融合,以低成本、直观高效的方式揭秘伪科学,从一定意义上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创新与弘扬,也为精准扶贫锦上添花。将伪科学揭秘应用在扶贫工作中,助力扶贫工作,以将扶贫工作做精,让贫困群众切实受益。  关键词:伪科学揭秘;低成本;精准扶贫  引言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
期刊
摘要:分析美国梦工厂的系列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三部曲的时间线安排,进而对故事中善与恶对峙的焦点进行了解读,通过对故事叙事方式进行分析,进而全面的解读该部动画电影中深藏的内在含义。  关键词:驯服;善与恶;成长;独立  自2010年第一部初次问世以来,以《驯龙高手》就凭借着“真3D”的视觉影像俘获了大批观众的心。至2019年《驯龙高手》第三部上映后,这九年期间,《驯龙高手》三部曲在商业票房和艺术奖项
期刊
摘要:中医的现代化不光需要对中医著作的重新拾取,也需要对中医思想内涵的重新审视。《阴阳应象大论篇》充分论述了天人关系,是《黄帝内经》“天人观”的缩影,具体由气化自然的宇宙观、“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观构成了其对于“天道”与“人道”的认识,又以追求阴阳调和为价值取向,形成了直观辩证的整体诊治观、执中调和的养生观,共同构成了出了“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模式。  关键词:《黄帝内经》;天道;人道;天人合一  
期刊
摘要:技术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的核心,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以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一脉相承。他们详细分析了理性从批判理性到工具理性的转变,并认为这种理性极大地抑制了人的人性、破坏了人的本能。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提出与工具理性相对的批判理性,求助于哲学、艺术与宗教。然而,法兰克福学派过度批判了理性,忽视了其作用,违背了马克思辩证法,陷入了理性批判的困境。  关键词
期刊
秋天了,大地尽显出枯黄与落败之感。庭门前的那十米高的梧桐也略显沧桑,疏疏的树影竟遮住了所有的光线,缔结了数月的梧桐子落在庭门前的窄窄的乡间小道上、落在里院的低矮的灰墙上、落在里院的靠近矮墙的下水道里,它不嫌弃把家安在哪里,无论落在哪,都有人为它们“迁居”。  那是以前。  “瓢儿果,瓢儿果,皱皱巴巴的皮,黄黄白白的心儿,叶落归根,子落归心嘞……”,这是阿奶在为离家的梧桐子儿另寻良处。秋末的清早,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