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在人类绵延的长河中,两种元素并行:一种是源于我们祖先的恶,另一种是我们从创造我们的上帝那里得来的善。[1]荀子在荣辱篇中说道:“好利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荣辱》)奥古斯丁和荀子都认为人生而有恶,这个恶是要靠后天剔除的。但是,二者去除恶方式不同。奥古斯丁通过向上帝忏悔去除恶,荀子通过化性起伪去除恶。
关键词:恶;忏悔;化性起伪
一、《上帝之城》中的“恶”
亚当和夏娃当在伊甸园时,违背上帝的诫命,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智慧果。由于亚当滥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犯罪,因而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即生下有原罪的子女。所以人类一出生就从亚当那里继承了罪。
奥古斯丁说:“仅当意志不是邪恶与罪的奴隶时,意志的选择才是真正自由的。 上帝把这样的自由赋予意志, 但现在由于意志自身的过错而失去了自由,除了能把自由赐予意志的上帝,意志无法恢复自由。”[2]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上帝创造的,因为上帝创造的东西都是善的,因此自由意志也是善的。既然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是善的,而罪恶又与自由意志相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罪恶呢?罪恶并非是来自与上帝,而是来自于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上帝预知人会作恶,赋予了人自由意志,让上人们追求幸福和智慧的生活,自由意志是善的。可人却滥用自由意志,通过自由意志作恶。自由意志包括善和恶两个方面,面对这两个方面,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选择,作恶和不作恶都是人选择的结果,如果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了作恶,那么恶就产生了。
二、荀子的性恶论
在讨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前,我们要确定什么是荀子所说的性。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正名》)由此可见,荀子所说的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本性。荀子认为人产生于自然界,人在有了形体之后就产生了精神活动。人天生就具有情感、感性和理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然者也,是禹桀之同也。”(《荀子·荣辱》)饿了想吃饭,感到寒冷想要温暖,喜欢利益讨厌危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禹和桀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品德高尚的人还是品德低下的人,这种自然本性是相同的,人在这方面没差别的,人人平等。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是人们追求的,人是无法剔除“好利恶害”的自然秉性的。所以,人之性恶是普遍存在的。“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荀子·性恶》)人的这些追求都是出于人的情感和感性的,是人的感性欲望。荀子说的性恶,“是指人的感性欲望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后果”[3]如果不对人的感性欲望加以节制,顺其自然的发展,那必然会导致相互争斗和伤害的恶行。荀子所谈及的恶并不是彻底无法改变的恶,他所论述的人性的本质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成善的机会,而去除这种恶就需要发挥人的理性和后天教化的作用。理性是“化性起伪”的基础,后天教化是形成人差距的原因。
三、《上帝之城》中的 “恶”与荀子性恶论的差异
(一)恶的本质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这样的上帝却创造出了具有恶的人,我们不能说上帝是具有恶的,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所以,在奥古斯丁看来,恶的本质,纠其根源,“善才是实体和本质。”奥古斯丁把恶分为三种:“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物理的恶”是由于事物自身的不完备性而表现出来的自然缺陷。上帝是最完美的,上体创造的万物同上帝比起来,其完美程度都不超过上帝。上帝的秩序是完美的,产生恶的原因是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和谐,像生老病死和自然灾害,这都是“物理的恶”。“认识的恶”是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缺乏真理和确定性,对真理与谬误,准确与不准确在认识秩序上的颠倒。认识的恶是因为人理智的不完善而产生的。“伦理的恶”是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而产生的。堕落的天使由于倾向于邪恶的意志而改变了善良的意志,这就是恶。在奥古斯丁看来,前两种恶都不是真正的恶,只有“伦理的恶”才是真正的恶。 “伦理的恶”导致了人对上上帝的怀疑与背叛,是最高的恶。
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人生而喜欢好处,耳朵喜欢好听的声音,眼睛喜欢好看的东西,这些都是不论高低贵贱,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性,是上天赋予的,这些不是恶。荀子所说的恶的本质,是人不对这些感性欲望加以控制,顺其自然的发展,导致不良后果。奥古斯丁的恶本质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善具有先验性,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人永远无法达到上帝的全善。荀子更注重實际,认为所有的恶在人的正确选择下都是可以消灭的,人人都能成为尧舜。
(二)去除恶的方法
奥古斯丁认为人想要去除恶的唯一方法,就是向上帝寻求救赎。他认为人没有可能不犯罪的本性,承认人人都有罪,而人人必须靠恩典才能得救。上帝在创世之初就已经预定了哪些人可以获得拯救,哪些人将会受到惩罚。上帝将信仰注入人们心中,使人因信称义。
荀子主张“化性起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义,利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一切善的事物都是后天修成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不是先天的条件所作用的,而是因为接受了良好的教化从而拥有了高尚品德和极高的道德修养。后天的教化以及法制礼制可以将人性中的恶转变为善。
奥古斯丁的救赎依靠的是上帝,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帝只拯救那些被选定的人,没有被选定的人就永远无法去除恶,后天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荀子的“化性起伪”是针对所有人而言的,人人都可以依靠后天的努力去除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奥古斯丁著 王晓朝译.上帝之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奥古斯丁著 唐译编译.忏悔录[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4
[3] 《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 龚宸. 奥古斯丁神正论的理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第6期
作者简介:郑乔(1997-),女,汉族,山东,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关键词:恶;忏悔;化性起伪
一、《上帝之城》中的“恶”
亚当和夏娃当在伊甸园时,违背上帝的诫命,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智慧果。由于亚当滥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犯罪,因而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即生下有原罪的子女。所以人类一出生就从亚当那里继承了罪。
奥古斯丁说:“仅当意志不是邪恶与罪的奴隶时,意志的选择才是真正自由的。 上帝把这样的自由赋予意志, 但现在由于意志自身的过错而失去了自由,除了能把自由赐予意志的上帝,意志无法恢复自由。”[2]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上帝创造的,因为上帝创造的东西都是善的,因此自由意志也是善的。既然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是善的,而罪恶又与自由意志相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罪恶呢?罪恶并非是来自与上帝,而是来自于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上帝预知人会作恶,赋予了人自由意志,让上人们追求幸福和智慧的生活,自由意志是善的。可人却滥用自由意志,通过自由意志作恶。自由意志包括善和恶两个方面,面对这两个方面,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选择,作恶和不作恶都是人选择的结果,如果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了作恶,那么恶就产生了。
二、荀子的性恶论
在讨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前,我们要确定什么是荀子所说的性。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正名》)由此可见,荀子所说的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本性。荀子认为人产生于自然界,人在有了形体之后就产生了精神活动。人天生就具有情感、感性和理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然者也,是禹桀之同也。”(《荀子·荣辱》)饿了想吃饭,感到寒冷想要温暖,喜欢利益讨厌危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禹和桀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品德高尚的人还是品德低下的人,这种自然本性是相同的,人在这方面没差别的,人人平等。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是人们追求的,人是无法剔除“好利恶害”的自然秉性的。所以,人之性恶是普遍存在的。“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荀子·性恶》)人的这些追求都是出于人的情感和感性的,是人的感性欲望。荀子说的性恶,“是指人的感性欲望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后果”[3]如果不对人的感性欲望加以节制,顺其自然的发展,那必然会导致相互争斗和伤害的恶行。荀子所谈及的恶并不是彻底无法改变的恶,他所论述的人性的本质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成善的机会,而去除这种恶就需要发挥人的理性和后天教化的作用。理性是“化性起伪”的基础,后天教化是形成人差距的原因。
三、《上帝之城》中的 “恶”与荀子性恶论的差异
(一)恶的本质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这样的上帝却创造出了具有恶的人,我们不能说上帝是具有恶的,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所以,在奥古斯丁看来,恶的本质,纠其根源,“善才是实体和本质。”奥古斯丁把恶分为三种:“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物理的恶”是由于事物自身的不完备性而表现出来的自然缺陷。上帝是最完美的,上体创造的万物同上帝比起来,其完美程度都不超过上帝。上帝的秩序是完美的,产生恶的原因是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和谐,像生老病死和自然灾害,这都是“物理的恶”。“认识的恶”是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缺乏真理和确定性,对真理与谬误,准确与不准确在认识秩序上的颠倒。认识的恶是因为人理智的不完善而产生的。“伦理的恶”是人通过自由意志选择而产生的。堕落的天使由于倾向于邪恶的意志而改变了善良的意志,这就是恶。在奥古斯丁看来,前两种恶都不是真正的恶,只有“伦理的恶”才是真正的恶。 “伦理的恶”导致了人对上上帝的怀疑与背叛,是最高的恶。
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人生而喜欢好处,耳朵喜欢好听的声音,眼睛喜欢好看的东西,这些都是不论高低贵贱,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性,是上天赋予的,这些不是恶。荀子所说的恶的本质,是人不对这些感性欲望加以控制,顺其自然的发展,导致不良后果。奥古斯丁的恶本质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善具有先验性,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人永远无法达到上帝的全善。荀子更注重實际,认为所有的恶在人的正确选择下都是可以消灭的,人人都能成为尧舜。
(二)去除恶的方法
奥古斯丁认为人想要去除恶的唯一方法,就是向上帝寻求救赎。他认为人没有可能不犯罪的本性,承认人人都有罪,而人人必须靠恩典才能得救。上帝在创世之初就已经预定了哪些人可以获得拯救,哪些人将会受到惩罚。上帝将信仰注入人们心中,使人因信称义。
荀子主张“化性起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义,利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一切善的事物都是后天修成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不是先天的条件所作用的,而是因为接受了良好的教化从而拥有了高尚品德和极高的道德修养。后天的教化以及法制礼制可以将人性中的恶转变为善。
奥古斯丁的救赎依靠的是上帝,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帝只拯救那些被选定的人,没有被选定的人就永远无法去除恶,后天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荀子的“化性起伪”是针对所有人而言的,人人都可以依靠后天的努力去除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奥古斯丁著 王晓朝译.上帝之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奥古斯丁著 唐译编译.忏悔录[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4
[3] 《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 龚宸. 奥古斯丁神正论的理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第6期
作者简介:郑乔(1997-),女,汉族,山东,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