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以及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
  
  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的需求必将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青少年体育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从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认为体育家必须懂得教育,而不懂得体育的教育家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秀的教育家。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他还指出素质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全体学校;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1、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1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全面提高 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成为几乎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迈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1.2党和政府郑重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近百年来民族 体质蔫弱所受的屈辱和当今强国振兴中华的呼唤,是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对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加之现代文明病日趋严重,学校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素质教育确立了学校体育的新地位。
  1.3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别是在现代入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正如教育部吕副部长说的那样:体育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还能培养孩子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另外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为学生身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其明显,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2.1增强的健康体质,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2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 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体育课件制作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记乙力、想象力、创造意识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
  2.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全身心的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4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 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切、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在其他学科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第4期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
其他文献
简述了江西省旴江(抚河)流域从西汉的浮丘公至清末的黄石屏等55位"旴江医学"流派医药名人的传略。
【摘要】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开阔大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等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初步探究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办法    一、令人担忧的现状    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学科, 本来应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 而大学语文却走到了另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其实施的程度。一名担负素质教育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劲的功力素质和深入和能力素质,在这些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关键。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素质;心理素质;敬业精神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这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全面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适
大规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有两个基本特征: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使用多个试题版本。本文以PISA 2015数据为例,提出了利用大规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再分析的五个原则:优先使用官
摘 要:委婉语是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的语言单位和语言现象,它从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本文从委婉语的使用范围和特征等方面对英语委婉语进行探讨,并揭示其社会功能。  关键词:委婉语 使用范围 使用特征 社会功能    一、引语    委婉语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走出国门。其中因为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品牌名称翻译不妥导致产品滞销。本文结合实际谈了一点自己的见解,并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品牌名称;互译;艺术    一、中英文品牌名称互译的种类    1.1.中文与英文之间的音译  大多数品牌的中英文简称,大都是相近的,不论是中国人读,还是外国人读,听起来基本上都是一个音。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进行教育改革,即: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
【摘要】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在课本教学上狠下功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素质。  【关键词】课本教学;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在课本教学上狠
【摘要】良心是儿童成功完成社会化的本质特征。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或听到良心这个字眼儿,但我们对良心的了解仅限于初浅的认识程度,而我国对于良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因此,西方心理学界有关良心的缘起、征兆、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良心;精神分析;气质;约束性顺从    心理学词典中将良心定义为一组理性上一致的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它为已经做过的或想做的行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