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振动排痰仪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体会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旋转振动排痰仪在改善神经外科卧床患者呼吸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神经外科卧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徒手叩背排痰,观察组采用旋转振动排痰仪进行排痰。比较两组病人排痰效果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排痰效果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振动排痰仪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排痰效果。结果:振动排痰仪治疗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使得患者呼吸道深部痰液有效的咳出,减少了细菌感染,保持了患者呼吸道通畅。
  关键词:旋转振动排痰仪;下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8-01
  正常人气道黏膜每天会排出50 mL~70 mL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湿润,但卧床病人因长期卧床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呼吸道和肺发生炎症反应时,黏膜和肺组织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痰液分泌增多,加之咳痰无力等原因,常引起病人痰液排出困难[1]。呼吸理疗是用物理方法来预防或改善呼吸道分泌物的瘀滞,从而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治疗方法。因此,有效及时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控制呼吸道感染、缩短病程及减轻患者痛苦的重要环节.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振动排痰仪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对卧床病人应用旋转振动排痰仪进行排痰,并与常规徒手叩背排痰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卧床病人50例,纳入标准:①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生命体征平稳3 d以上,无需持续吸氧;②无原发性肺疾病;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在7分以上;④听诊肺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痰鸣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排痰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雾化吸入、排痰、吸痰等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徒手叩背排痰,护士一手扶病人的肩部,另一手五指并拢,指关节微屈,使手掌成凹式,以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使用腕关节的力量,每次叩击应产生空响,频率为40~55次/min,以病人能够承受,不使病人感到疼痛为宜。观察组采用旋转振动排痰仪进行排痰,每天09:00、16:00对病人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旋转振动排痰仪排痰和吸痰等护理,护理前听诊病人肺部呼吸音、测量指腹血氧饱和度,每次护理结束5min后再次测量病人的血氧饱和度,3 d后再次听诊病人双肺的呼吸音并与第1次听诊进行比较。每次排痰均持续15 min,每日2次,连续护理3 d进行评价。
  1.2.2观察及评价指标:①记录操作前后病人血氧饱和度及其改善差值。②观察排痰效果。有效:病人护理第3天排痰效果好,痰液易于排出,听诊双肺无明显痰鸣音,呼吸音正常;无效:病人护理第3天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听诊双肺闻及痰鸣音或呼吸音减弱[1]。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旋转振动排痰仪的治疗机理:旋转振动排痰仪是根据物理定向叩击的原理设计的,对移动和排出肺内部支气管小气道分泌物和代谢废物有明显作用。它可同时提供两种力:一种是垂直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帮助支气管粘膜表面的粘液及代谢物起松弛液化作用。另一种是平行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帮助支气管粘膜表面液化的粘液及代谢物按照选择的方向排出体外[2]。两种方法的机理均显示了共同目标,都能松动并排出气道分泌物,明确了排痰仪治疗的可行性。徒手叩背排痰法对深部支气管痰液的排出效果较差,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叩背的力度不易控制,过轻达不到排痰效果,过重则病人感觉不舒适.旋转振动排痰仪应用于临床,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但增加病人的舒适度,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而且可以减轻护士的疲劳度,减少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失。[3]
  2.2使用旋转振动排痰仪的注意事项:使用旋转振动排痰仪应注意:①应选择在进食前或进食后120min进行排痰治疗,避免引起消化液的反流;②治疗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治疗中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承受情况,调整治疗的频率,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不适,治疗后应观察患者痰液的性质、颜色及量的变化。③应使用一次性叩击口罩,避免发生交叉感染;④治疗应采用较低频率,远离伤口,避免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
  综上所述,应用旋转振动排痰仪有较好的排痰效果,通过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明珠,阮桂荣.振动排痰机在胸部物理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康复,2005,20 (2):8586.
  [2]王金招,罗燕,黄樟凤.膨肺联合振动排痰仪对老年人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151116.
  [3]谢锦銮.两种排痰法在COPD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878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鼓胀患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2例鼓胀患者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鼓胀患者经辩证治疗消胀散敷脐1~2 d,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攻补兼施治疗准则,早期以祛邪为主,补虚为辅,根据病邪的不同,分别采用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清热利湿等法治疗。  关键词:鼓胀;中医治疗;辩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2-01  笔者1998年-2006年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各种心脏早博72例,取得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72例心脏早搏患者符合《内科学(第五版)》的诊断标准。72例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8-70岁;病程0.5-6年;病因为心肌炎16例,冠心病28例,高血压21例,功能性7例。心电图检
期刊
关键词:中医药;辩证论治;血管性痴呆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3-01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个综合征[1],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类型之一,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早有记载,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医药实践给本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阶段对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报道已经显示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桂枝的临床拓展应用。方法: 根据资料记载,总结桂枝的临床拓展应用。结论: 复方桂枝气雾剂预防流行性感冒,桂枝治疗发热、心悸、低血压症、嗳气、水肿、瘫痪、上热下寒、遗尿等有疗效。王氏常用桂枝内服外敷,治疗截瘫、偏瘫、面瘫,疗效显著。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灶吸收或缩小。瘫痪处温擦,能增强肌肉被动刺激。内外同治,促进瘫痪早日恢复。  关键词:桂枝;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的药理研究及配伍应用。方法: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结论:主要功效为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临床通过配伍,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各种出血等病症的治疗。  关键词:三七;三七总皂苷;配伍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69-01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因
期刊
摘要:针对中专护理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及实践,改善中专护校学生不好的现状,使学生在护校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关键词:中专护理学校;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6-01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个人成长和发展不仅局限于以前的思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方法:输液前实行编号、姓名双核对机制;输液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使安全隐患渐渐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开展儿科门诊输液专业化管理能提高服务质量,消除输液存在的隐患。  关键词:患儿;静脉输液;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期刊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多由于手术后长时间卧床、术前应用抗凝药物,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如得不到及时治疗,血栓可进一步扩展,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7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深静脉血栓  【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对疑似此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结论:虽然部分病例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疑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但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关键词:呼吸内科;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80-01  0.流感嗜血杆菌肺炎(hemophilus influenzae pneumo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室间隔厚度≥13mm,心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比值大于1.3,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异常向前运动,及左室流出道狭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3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NCM)29例。结论:观察心脏结构与功能,流出道压差。目前仍是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最常用、最可靠、最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