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绘本将数学与绘本完美结合,使理性的数学变得感性,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让数学变得有趣好玩。一年级学生虽然超过了幼儿的年龄,但他们仍然稚气未脱,保持着幼儿的本性,绘本依然是他们最喜爱的图书。数学绘本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智库,笔者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繪本提高教学质效。
【关键词】数学绘本 教育智库 有效利用
绘本又称“画出来的书”,是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既配有生动精彩的图画,又具有趣味诱人的故事情节,堪称“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数学绘本是数学与绘本融合的产物,把数学融入美妙的故事情节之中,用优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予以呈现,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增强兴趣、增长知识。数学绘本既具有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又蕴含着启迪智慧的数学味道。一年级学生虽然超过了幼儿的年龄,刚刚步入小学校门,但他们稚气未脱,仍然保持着幼儿的本性,绘本依然是他们最喜爱的图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绘本的价值,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开发利用数学绘本资源,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绘本教学。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绘本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品悟绘本价值,开辟教学新路径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较为抽象枯燥、深奥难懂,这也是多数学生不太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首先要设法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扭转数学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偏差,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数学绘本是辅助数学教学的极佳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隐藏于图文并茂的绘本之中,既有激趣的功效,更有启智的作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使数学学习化繁为简,变抽象为直观,让数学变得好玩易学。
笔者在教学中借助绘本创设故事情境,依托绘本图文呈现方式开展直观教学,组织学生看精美图画、读故事情节、品数学魅力,在绘本阅读、讨论、操作等活动中探索隐含故事中的数学知识。绘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催生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时,笔者借助绘本《谁偷走了西瓜》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绘本故事中认识图形,既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图形的积极性,优化了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绘本弥补了数学课本的不足,开辟了数学教学的新路径,拓宽了数学学习的新天地。
二、精选数学绘本,提高教学匹配度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数学绘本虽然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优势,但是,并非都适用于每一节数学课堂,如果绘本与教学内容不能较好地匹配,绘本教学效果将会大大降低,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当绘本内容与课程内容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时才适合教学使用,教师在开展数学绘本教学时,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而要在认真研读教材、学生的基础上,精心选择适合的数学绘本,挖掘潜在数学资源,并将其与教材进行整合,以提高绘本与数学教学的匹配度。
数学绘本是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数学教材才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之源,教师不能喧宾夺主,而要对绘本进行合理选择和适当取舍,使之与教材有效对接、有机融合,达到助力教学的目的。教师在选择数学绘本时,要基于学生的立场,根据教学的需要,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做到高度匹配,为我所用,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例如,“认识图形(二)”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四种图形,教学难点是区别“体”和“面”,建立四种图形对应的表象。在教学该课前,笔者虽然搜集到多个有关图形的绘本,有《谁偷走了西瓜》《图形星的怪样王国》《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等,但是,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却选择了《谁偷走了西瓜》这本绘本。主要原因是该绘本不仅故事情节曲折诱人,趣味性强,关键在于它的过程性与操作性更强,从“体”到“面”引导学生认识几种图形,绘本内容与教材内容更加匹配,更适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有效利用绘本,提升教学质效性
数学绘本作为一种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教育的智库。要发挥好绘本智库的价值,需要教师精心开发设计,挖掘绘本中蕴藏的数学元素,将其与各教学环节无痕对接,以提高绘本的综合价值,提升数学教学的质效性。笔者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着重挖掘绘本的趣味点、自学点、思考点,使学生动心、静心、齐心,以达到对数学绘本的有效利用。
1.挖掘绘本趣味点,动心卷入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驱使学生自学成才、无师自通。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培养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课,爱好数学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要设法使枯燥的数学教学材料变得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趣味性是数学绘本的最大特点,数学图画的直观生动、故事情节的扣人心弦,让数学绘本充满诱惑力,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催长学生探究欲望。
笔者在教学导入环节,挖掘和利用绘本的趣味点,组织学生观察感知,抓住学生眼球,让学生心动,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中,笔者利用绘本《谁偷走了西瓜》导入教学,该绘本的趣点多,悬念大,西瓜的丢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催生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非常想要知道谁偷走了西瓜,西瓜地留下的脚印成为寻找小偷的重要线索,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有趣的故事配上生动的图画,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
2.设置绘本自学点,静心独立预学
俗话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学生的预先自学简称预学,是指学生在没有接受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对所教知识展开自我学习,形成初步的认识理解,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发现疑难问题,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有效先学表现在学生自学兴趣高,预学效果好。数学绘本不只是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自学数学知识。数学绘本作为自学的材料,自学兴趣已经不是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对绘本爱不释手,重要的是如何用好绘本,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为此,笔者认真设置好绘本的自学点,把知识要点罗列成自学提纲,给每位学生提供预学单,以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练习,让学生静心、独立、高效预学。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认识图形,笔者把绘本《谁偷走了西瓜》作为教学的补充材料;同时给每位学生提供一张导学单,把绘本中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要点作为自学点,有明确自学点的导学单,如同一张明灯,为自学能力弱的学生照亮了学习道路,他们在导学单的引领下静心预习,边阅读,边思考,边操作,达到有效先学。
3.创生绘本思考点,齐心合作研学
塔吉克族有句谚语:“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奶;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会思考是学生一生的财富。数学思考是数学绘本教学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在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要教会学生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数学绘本充满数学的味道,它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为了发挥绘本的益智价值,帮助学生有效思考,笔者创生绘本思考点,设计数学核心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励学生齐心合作,共同搭建研学桥梁。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中,笔者从绘本《谁偷走了西瓜》中创生出如下几个思考点:“村子里住着哪几户人家?”“各家兄弟分别长什么样子?”“有哪些形状的脚印?”“如何找脚印?”然后,着重围绕“如何寻找脚印”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体验齐心协力找出偷西瓜的兄弟。
数学绘本将数学与绘本完美结合,使理性的数学变得感性,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让数学变得有趣好玩。绘本以精练的文字与奇妙的图画带给学生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间,绘本教学拓展了数学教学的空间。教师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数学绘本,使之成为数学知识的源泉,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智库。
【参考文献】
洪瑶琪,周秋华. 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价值研究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 (3).
【关键词】数学绘本 教育智库 有效利用
绘本又称“画出来的书”,是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既配有生动精彩的图画,又具有趣味诱人的故事情节,堪称“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数学绘本是数学与绘本融合的产物,把数学融入美妙的故事情节之中,用优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予以呈现,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增强兴趣、增长知识。数学绘本既具有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又蕴含着启迪智慧的数学味道。一年级学生虽然超过了幼儿的年龄,刚刚步入小学校门,但他们稚气未脱,仍然保持着幼儿的本性,绘本依然是他们最喜爱的图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绘本的价值,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开发利用数学绘本资源,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绘本教学。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绘本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品悟绘本价值,开辟教学新路径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较为抽象枯燥、深奥难懂,这也是多数学生不太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首先要设法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扭转数学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偏差,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数学绘本是辅助数学教学的极佳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隐藏于图文并茂的绘本之中,既有激趣的功效,更有启智的作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使数学学习化繁为简,变抽象为直观,让数学变得好玩易学。
笔者在教学中借助绘本创设故事情境,依托绘本图文呈现方式开展直观教学,组织学生看精美图画、读故事情节、品数学魅力,在绘本阅读、讨论、操作等活动中探索隐含故事中的数学知识。绘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催生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时,笔者借助绘本《谁偷走了西瓜》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绘本故事中认识图形,既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图形的积极性,优化了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绘本弥补了数学课本的不足,开辟了数学教学的新路径,拓宽了数学学习的新天地。
二、精选数学绘本,提高教学匹配度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数学绘本虽然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优势,但是,并非都适用于每一节数学课堂,如果绘本与教学内容不能较好地匹配,绘本教学效果将会大大降低,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当绘本内容与课程内容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时才适合教学使用,教师在开展数学绘本教学时,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而要在认真研读教材、学生的基础上,精心选择适合的数学绘本,挖掘潜在数学资源,并将其与教材进行整合,以提高绘本与数学教学的匹配度。
数学绘本是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数学教材才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之源,教师不能喧宾夺主,而要对绘本进行合理选择和适当取舍,使之与教材有效对接、有机融合,达到助力教学的目的。教师在选择数学绘本时,要基于学生的立场,根据教学的需要,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做到高度匹配,为我所用,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例如,“认识图形(二)”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四种图形,教学难点是区别“体”和“面”,建立四种图形对应的表象。在教学该课前,笔者虽然搜集到多个有关图形的绘本,有《谁偷走了西瓜》《图形星的怪样王国》《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等,但是,在实际教学时,笔者却选择了《谁偷走了西瓜》这本绘本。主要原因是该绘本不仅故事情节曲折诱人,趣味性强,关键在于它的过程性与操作性更强,从“体”到“面”引导学生认识几种图形,绘本内容与教材内容更加匹配,更适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有效利用绘本,提升教学质效性
数学绘本作为一种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教育的智库。要发挥好绘本智库的价值,需要教师精心开发设计,挖掘绘本中蕴藏的数学元素,将其与各教学环节无痕对接,以提高绘本的综合价值,提升数学教学的质效性。笔者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着重挖掘绘本的趣味点、自学点、思考点,使学生动心、静心、齐心,以达到对数学绘本的有效利用。
1.挖掘绘本趣味点,动心卷入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驱使学生自学成才、无师自通。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培养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课,爱好数学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要设法使枯燥的数学教学材料变得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趣味性是数学绘本的最大特点,数学图画的直观生动、故事情节的扣人心弦,让数学绘本充满诱惑力,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催长学生探究欲望。
笔者在教学导入环节,挖掘和利用绘本的趣味点,组织学生观察感知,抓住学生眼球,让学生心动,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中,笔者利用绘本《谁偷走了西瓜》导入教学,该绘本的趣点多,悬念大,西瓜的丢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催生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非常想要知道谁偷走了西瓜,西瓜地留下的脚印成为寻找小偷的重要线索,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有趣的故事配上生动的图画,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
2.设置绘本自学点,静心独立预学
俗话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学生的预先自学简称预学,是指学生在没有接受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对所教知识展开自我学习,形成初步的认识理解,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发现疑难问题,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有效先学表现在学生自学兴趣高,预学效果好。数学绘本不只是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自学数学知识。数学绘本作为自学的材料,自学兴趣已经不是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对绘本爱不释手,重要的是如何用好绘本,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为此,笔者认真设置好绘本的自学点,把知识要点罗列成自学提纲,给每位学生提供预学单,以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练习,让学生静心、独立、高效预学。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认识图形,笔者把绘本《谁偷走了西瓜》作为教学的补充材料;同时给每位学生提供一张导学单,把绘本中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要点作为自学点,有明确自学点的导学单,如同一张明灯,为自学能力弱的学生照亮了学习道路,他们在导学单的引领下静心预习,边阅读,边思考,边操作,达到有效先学。
3.创生绘本思考点,齐心合作研学
塔吉克族有句谚语:“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奶;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会思考是学生一生的财富。数学思考是数学绘本教学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在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要教会学生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数学绘本充满数学的味道,它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为了发挥绘本的益智价值,帮助学生有效思考,笔者创生绘本思考点,设计数学核心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励学生齐心合作,共同搭建研学桥梁。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一课中,笔者从绘本《谁偷走了西瓜》中创生出如下几个思考点:“村子里住着哪几户人家?”“各家兄弟分别长什么样子?”“有哪些形状的脚印?”“如何找脚印?”然后,着重围绕“如何寻找脚印”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体验齐心协力找出偷西瓜的兄弟。
数学绘本将数学与绘本完美结合,使理性的数学变得感性,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让数学变得有趣好玩。绘本以精练的文字与奇妙的图画带给学生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间,绘本教学拓展了数学教学的空间。教师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数学绘本,使之成为数学知识的源泉,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智库。
【参考文献】
洪瑶琪,周秋华. 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价值研究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