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小技四十年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bbish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三岁时随父母从乌鲁木齐回到原籍无极,在农村生活十五年。1977年高中毕业,刚好“文革”結束,禁锢多年的文化传统得以全面复苏。这年我有幸参加了县文化馆的美术培训班,在老师那里见到不少的名家画册,看到国画作品大都盖有精雅的印章。我说这图章刻得真好,老师告诉我那叫“篆刻”,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我突发奇想想学刻印,可本地没有人会刻,老师讲这跟普通图章不是一回事,是一门学问,后来打听就连省城会篆刻的人也不多。我从《康熙字典》查找字,在木头和学生用橡皮上学起了刻印,刻刀是自己用钢锯条磨制的。一年后,父亲到河南出差,带回一本钱君陶的《长征印谱》,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什么是“印谱”,从中选了几方印仿刻,家里人都夸仿得很像。后来在北京搞科研的叔叔听说我好刻印,就专门为我买了邓散木的《篆刻学》,看了好几遍,里面许多专业术语看不懂。
  1979年末,我报名参军入伍,随身带几本画册和这本《篆刻学》。在部队,参加紧张训练外画些板报,还不时给战友刻点印章,在连队晚上响过熄灯号之后是不允许开灯的,为了不影响战友休息,我买了个手电筒晚上在被窝里刻,一次被班长查房发现了,第二天点名时挨了批。部队的首长们得知我的爱好后,给予了很多支持,入伍不到一年,将我调到师电影队。在北京当兵四年,能够有机会参观好些美术、书法篆刻展览,看到诸多名家名作,眼界大开。此间我开始刻些篆刻印稿向报纸投稿,并写信向报社的美术编辑老师求教有关篆刻方面的问题。他们都很热心,《战友报》的编辑老师将我的信及印拓转寄给河北篆刻名家、承德热河画院的秦彪老师,就此我成了秦老师的“函授学生”。秦老师博学多才,书、画、印造诣极高,对人十分热心,每次都将所寄印拓认真批改。是秦彪老师把我引入了篆刻艺术之门,那几年我的篆刻进步很快。我第一件篆刻作品是1981年3月14日在《战友报》发表的。后来,我画的幻灯片参加北京军区幻灯汇演获得了三等奖,篆刻作品在多家军内外报刊发表,同时几次入选北京卫戍区、北京军区书画展并获奖,为此部队为我记了三等功。
  退伍回原籍参加工作后,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自学书画篆刻艺术。经常向有关报刊投稿,同时,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专业展览。1984年春,我加入河北省书法家协会。1987年秋,省书协成立篆刻研究会,我当选为理事,年底获准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中国书协首批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会员。
  多年来,工作岗位几次变动,但始终坚持学习,转益多师,并以理论学习指导前进方向,不断增加自身修养和鉴赏能力。我坚信,艺术成功于勤奋,要舍得下笨功夫。篆刻虽小,却能以“小”容“大”,承载优秀文化传统。亦方亦圆的印形,印文或阴或阳的布势,合手“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之理念,“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性也”(《易经·系辞上》)。篆刻艺术有笔有墨又有刀,以铁笔在方寸之内寄托思想,表抒情怀。
  也许是我自小喜爱泥塑的缘故,在学习篆刻的同时也由衷喜爱雕钮。一枚小小的印钮,能够再现世间千奇的民俗事象和自然界中的万物风情,表现形式有圆雕、浮雕、镂雕、透雕、薄意(很浅薄的浮雕)等,用刀技巧尖刀与圆刀结合,传统的玉雕、骨雕、竹雕、木雕刀技并用而方圆兼具。良工雕钮,见石生情,随石而琢。有些印石存有瑕疵,经过匠心独运机巧雕饰,使其化弊为利,赋顽石以生命。经过精雕细镂之钮,着人爱不释手,顿使印章锦色生辉。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印钮雕刻创作,并有相关印钮理论研究的文章发表。
  篆刻是“国粹”,但成为一门独立艺术也不过五百余年,相关的篆刻理论孤傲而深邃,其史料多是散落于“金石学”之中。由于喜好,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尝试写点小文章,注意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订阅一些学术报刊,逐步建立起一个围绕文史、古文字、金石、美学、工艺美术和书、画、篆刻研究的资料小体系。我在肖形印、印钮艺术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首肯和赞赏。在《中国书法》《西泠印社》《中国篆刻》等专业报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近十三万字。在长期的写作中,我体会到,做学问没有点“死心眼”的韧劲儿是学不精的。
  一盏孤灯,冬去春来与之相伴,苦忧愁乐相从相随。这四十年一路走来,追秦抚汉,朝夕相慕。学艺术学的是精神,做的是文化,体现的是修养,也证实着一句话:艺术不是职业,而是一种人格的显示。
其他文献
洞穴  如同棕熊休眠  他进入了黑暗中的喘息  声音暧昧  但时间可以宽恕他。  毕竟,春天还将回到我们中间  回到一个人梦里  若焚烧的天空。灰烬  终将成为记忆  在乔尔玛坚硬的岩石上  驻足。也会看见一只鹰的翅膀  用力拍打云朵。  我想这都会成为一种  飞翔姿势。比如此刻我的心已经  越过远处的沟坎  若风紧紧抓住了云朵。  爝火  他隐于其中。若钻石的光  来自体内……迎着夜色,沉默的 
期刊
期刊
金牛座,只是一种假象  几十年的憨厚,只是一张扣下去的牌  你总是偷偷打开  在别人以为你手里是一张红桃3的时候  你手里其实是一张方片2  大方地翻开牌面  无论是否获得一条同花顺  你都赢了一片唏嘘  金牛座甚至是你的伪装  只有你知道  你的生辰八字  只有你的母亲知道你的品行  她不语  只是期待你能够清醒地看到  最后的真相  岁月里,富贵猪一生也是一个吃字  母亲属猪,晚年不能行走  
期刊
果树  我也将和你们所有的树一样  继续失去更多的叶子。  我还会失去花,失去更多的果实。  在风里说话,在四季里行走,  在大地上,不多不少,  我们都是一棵棵一样的木头。  一样的年轮在体内  提醒着——  你也拥有了这么多。  蜉蝣  最初听到有人读这个词,  我想到那些在水面顺流而下的事物。  把“浮游”两字的偏旁换成“虫”,  便是这些朝生暮死的小生命了。  仿佛它们就是流淌的一部分。 
期刊
(接上期)法军和不计其数的车辆一齐涌入防御圈,从拉潘尼通往敦刻尔克的公路有两天被堵得水泄不通。这时,德军不仅从纽波特后面,而且还从纽波特西面的马迪克炮击海滩和敦刻尔
烟瘾  他喜欢在缭绕中做梦  头顶上  一串白色的云圈  轻轻地飘散  模糊了清晰的世界  他轻轻咳了两声  又是一串白色的云圈  沿棱角分明的脸庞扩散  弥漫了难以捉摸的表情  他低头看了看体检报告  肺大泡、肺囊肿……  给医生朋友打了个电话  轻轻地咳了两声  几分钟后  他在朋友圈发了个链接:  “听科学家说吸烟的好处”  然后  又吐出一串白色的云圈  河神  小时侯,用石块打一个水漂 
期刊
我写诗,而且总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规格本来不大,我偏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结果当然只能出产一些小玩意儿。  诗人几乎人人都力求“文心雕龙”,卞之琳却将自己的诗选命名为《雕虫纪历》,而他所雕之“虫”,其实是成了精的。诗人屠岸回忆说,《雕虫纪历》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不久,作家方殷在《文艺报》发表文章批评说,有人谦称自己的诗是“雕虫小技”,
期刊
车子开远了,孤独的树,还是孤独地站立在那里。夕阳正在它枯瘦的枝桠之间衔着,映照得整棵树似乎都在燃烧。那一刻,它老树成精,仿佛成了神话中的一个孤胆英雄。  严峻日子里的女友  契诃夫在他的剧本《万尼亚舅舅》里,借工程师阿斯特罗夫的口,一再表达他自己的这种思想,即:森林能够教会人们领悟美好的事物。森林是我们人类的美学老师。  契诃夫的后辈,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小说《森林的故事》里,将契诃夫这一思想阐释
期刊
杨承宗是新中国放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原子弹研制作出了特殊贡献.吴江市档案馆于2001年10月15日征集到杨承宗照片30余张和他90华诞
翘楚云集的承德画家群中有位性格内敛的陈锦联,他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对避暑山庄内“七十二景”的再创作。  “七十二景”堪稱一个王朝的缩影,融入了康乾两位帝王的政治夙愿,从而铸就了避暑山庄的魂魄。每一景都有其独特性,它们与周围的山水草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那些置身崇山峻岭的精巧建筑更与周围的寺庙、丹霞地貌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也因此,“七十二景”既体现了自然与建筑之美,也散发着哲学、宗教之神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