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呼唤对生活的回归——浅谈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其他文献
常规的历史课堂,似乎总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只是默默地听,即便是思考也只是象征性的思考两三分钟。老师对于学生总是不放心,感觉只有自己讲授过了学生才会,学生自主学习太少,最后导致真正的学习能力欠缺,真正实际训练的效果不佳,这样的教学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研究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教学。  一、注重观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与体验去获取新知识,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和谐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
摘要:教学应从学生日常所能接触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入手,使其感受讲道德的快乐和高尚,感受到不讲道德的痛苦和耻辱。教师应站在他们的年龄角度细心体验他们所拥有的神秘,幼嫩的心思,深入了解他们生理和社会性的需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时刻关心他们的活动,把思品教学渗透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体验加深对思想道德观念的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以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关键
根据“三网融合”的不断发展现状,电信公司的IPTV已经从黑暗转变为光明,并且互联网电视的速度正在不断发展.互联网电视(OTT)在不断的革新,关于三网融合这项技术,特别是电视相
摘要:当单亲家庭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如何教育单亲家庭子女就成为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单亲子女 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转化    在信息时代,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婚姻关系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已经成为当今部分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单亲子
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特征是由心理决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评价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心育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趋势。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的心理负担愈来愈重。而这些心理负担的承受者已不包括成年人和大学生,还波及到了涉世不深的在校中学生,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应引起所有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一、尊重学生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基础教育的教学人才。该专业舞蹈课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既不同于舞蹈院系的专业课,也不同于业余舞蹈训练,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从不同侧面贯穿幼儿舞蹈的有关知识、技能,来提高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 创编能力    喜欢舞蹈是幼儿的天性,在舞蹈中幼儿能找到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传达情感的方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而学生的创新兴趣才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
摘要:职业教育学校与普通的高中院校不同,这类学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培训技能,毕业的学生将会直接进入社会,他们的行为直接服务于社会、作用于社会。因此,职业教育学校的德育建设尤其重要。本文从师德教育、学生品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提高职业教育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校;德育教育    一、师德教育  首先,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敢于直面困境等等这些都是
新的课程蕴含新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每位学生的个体的特长,为班级体中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德育教育谈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德育教育存在于我们每科教学中,地理学科又是进行德育的最好组成部分。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