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学了,天下着雨。平时中午很少回爸妈家的我,因有急事,匆匆从宿舍里穿着雨衣,推着摩托车准备回家。我的一位学生迎着我走来,向我借我穿的雨衣。他的不礼貌行为,使我大为不快,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她。
在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雨尽管不大,这位学生冒雨回家身上肯定会湿的。我是不是不尽情理,有失为人师表?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会这样吗?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难道能这样计较一位学生不礼貌的行为吗?
反思过后,我又想,是什么原因造就成这个学生说话不中听?作为已经接受了近九年的母语教育的中学生,为何在语言表达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在离开学校后将会如何面对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为何现在的学生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呢?这都是什么原因呢?考虑良久,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决定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这件事例中自己思考、自己讨论、自己解决。
主意已定,我利用语文实践课,以“人物对话中的语言得体”为话题,设计了以下三个程序:
一、背景材料
放学了,雨中,同学们纷纷推着自行车离开车棚。一学生未穿雨衣,向推着摩托车的老师借雨衣,却未能如愿。据了解该老师为人谦和、乐于助人,为何今天这个学生没有借到雨衣呢?你能解开这个谜吗?
看到投影仪上的“背景材料”,学生们讨论热烈,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历,得出了多种答案。
现归纳如下:
1.老师小气,舍不得借雨衣,怕被学生损坏。
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适用于任何人,老师也不例外。
3.学生说话不得体,得罪了老师。
4.雨衣是老师的,属个人财产,借不借取决于老师,情绪好可以借,心情不好就不借嘛。
看着学生们的发言差不多了,我又及时打出了第二张投影片。
二、现场实录
生:老师,你把你穿的雨衣借给我。
师(疑惑地):那我呢?
生:你不回去。
师看看学生,推着摩托车走了……
谜面出来了,学生们的讨论归于一致了。他们认为,之所以借不到雨衣是因为该学生语言使用不恰当,说话不得体。顺水推舟,我又提出:“假如你是这位同学,你该如何向老师借雨衣呢?”大家积极性更高了,争着发言。最后我又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出“说话”的一般规律——称谓、语言简洁得体、结束语,并让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的强化练习。
语言得体这一问题基本上解决了,然而学生在“背景材料”中得出的答案,与我在反思中的想法又有某种巧合,于是我打出了第三张投影片。
三、集体讨论
借雨衣这件事难道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吗?你从中又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们议论的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起来,气氛热烈,各抒己见。林微同学首先发言,她认为这个同学自私,首先想到自己,不顾别人,这是一种典型的利己主义,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背道而驰,应该加以批评与教育。应让她懂得,光顾自己的人是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立足的。张夏冬同学则从家庭教育这个角度提出了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在一些家长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这就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这一代,那就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徐佳佳同学则从自身的角度认为,我们同学中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都是以我们为中心,这就养成了我们“唯我独尊”的意识,因而出现“雨衣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同龄人我们应该反省的是如何克服“为我”,树立为他人着想的思想。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动,作为背景材料的另一个——老师,我也很想听听同学们的议论。
接着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评论雨衣现象中的老师。开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在我的鼓励下终于有人发言了。
程丽同学认为,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也不尽人意,尽管学生的语言不妥,但作为老师不应计较,免得这个同学淋湿。另一个同学则认为,雨衣是私人财产,老师也需要用,在这种情况下向别人借是一种不懂礼貌的行为。
最后我让同学们安静下来,进行了总结性发言,让他们知道,尊重别人、替别人着想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我同时告诉同学们,雨衣现象中的老师就是我。我感谢同学们给我的批评,同时向同学们作出承诺,只要今后大家有困难,我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的,但必须有个前提,语言必须得体。我的话在学生们的笑声和掌声中结束了。
一堂语文实践课就这样结束了,我感慨万千。学生是一株正在成长中的幼树,我们园丁有义务、有责任去修剪、栽培他们,只要精心护理,他们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雨尽管不大,这位学生冒雨回家身上肯定会湿的。我是不是不尽情理,有失为人师表?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会这样吗?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难道能这样计较一位学生不礼貌的行为吗?
反思过后,我又想,是什么原因造就成这个学生说话不中听?作为已经接受了近九年的母语教育的中学生,为何在语言表达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在离开学校后将会如何面对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为何现在的学生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呢?这都是什么原因呢?考虑良久,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决定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这件事例中自己思考、自己讨论、自己解决。
主意已定,我利用语文实践课,以“人物对话中的语言得体”为话题,设计了以下三个程序:
一、背景材料
放学了,雨中,同学们纷纷推着自行车离开车棚。一学生未穿雨衣,向推着摩托车的老师借雨衣,却未能如愿。据了解该老师为人谦和、乐于助人,为何今天这个学生没有借到雨衣呢?你能解开这个谜吗?
看到投影仪上的“背景材料”,学生们讨论热烈,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历,得出了多种答案。
现归纳如下:
1.老师小气,舍不得借雨衣,怕被学生损坏。
2.“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适用于任何人,老师也不例外。
3.学生说话不得体,得罪了老师。
4.雨衣是老师的,属个人财产,借不借取决于老师,情绪好可以借,心情不好就不借嘛。
看着学生们的发言差不多了,我又及时打出了第二张投影片。
二、现场实录
生:老师,你把你穿的雨衣借给我。
师(疑惑地):那我呢?
生:你不回去。
师看看学生,推着摩托车走了……
谜面出来了,学生们的讨论归于一致了。他们认为,之所以借不到雨衣是因为该学生语言使用不恰当,说话不得体。顺水推舟,我又提出:“假如你是这位同学,你该如何向老师借雨衣呢?”大家积极性更高了,争着发言。最后我又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出“说话”的一般规律——称谓、语言简洁得体、结束语,并让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的强化练习。
语言得体这一问题基本上解决了,然而学生在“背景材料”中得出的答案,与我在反思中的想法又有某种巧合,于是我打出了第三张投影片。
三、集体讨论
借雨衣这件事难道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吗?你从中又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们议论的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起来,气氛热烈,各抒己见。林微同学首先发言,她认为这个同学自私,首先想到自己,不顾别人,这是一种典型的利己主义,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背道而驰,应该加以批评与教育。应让她懂得,光顾自己的人是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立足的。张夏冬同学则从家庭教育这个角度提出了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在一些家长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这就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这一代,那就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徐佳佳同学则从自身的角度认为,我们同学中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都是以我们为中心,这就养成了我们“唯我独尊”的意识,因而出现“雨衣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同龄人我们应该反省的是如何克服“为我”,树立为他人着想的思想。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动,作为背景材料的另一个——老师,我也很想听听同学们的议论。
接着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评论雨衣现象中的老师。开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在我的鼓励下终于有人发言了。
程丽同学认为,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也不尽人意,尽管学生的语言不妥,但作为老师不应计较,免得这个同学淋湿。另一个同学则认为,雨衣是私人财产,老师也需要用,在这种情况下向别人借是一种不懂礼貌的行为。
最后我让同学们安静下来,进行了总结性发言,让他们知道,尊重别人、替别人着想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我同时告诉同学们,雨衣现象中的老师就是我。我感谢同学们给我的批评,同时向同学们作出承诺,只要今后大家有困难,我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的,但必须有个前提,语言必须得体。我的话在学生们的笑声和掌声中结束了。
一堂语文实践课就这样结束了,我感慨万千。学生是一株正在成长中的幼树,我们园丁有义务、有责任去修剪、栽培他们,只要精心护理,他们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