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从江西省南昌市各中学课间操的现状来看,课间操长期固守一种方式,比较机械化、模式化,限制了学生个性,学生被动接受,所以就出现学生在做但做得又不到位的现象。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与制度,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协作把课间操做的更加完善,发挥课间操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 课间操 对策 分析 态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南昌十六中学、南昌十三中学等六所中学的600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发出了600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92份。2.观察法。课间操的完成过程,以及学校公布栏和学生教室的课间操公布情况等。3.统计分析法。利用excel统计功能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熟练程度影响着课间操的质量。由统计结果可知(图1),只有21.8%的学生自信能一个人标准熟练的完成整套广播操动作,大部分的同学勉强能完成,而且还有6.3%的学生不能完成整套只会其中几节。通过访谈,37.6%的学生承认自己从来没有认真学过操。
图1
(二)学生参与课间操的兴趣不浓。由图2可知,喜欢做广播操的学生只占34.2%,大部分的学生对广播操都缺乏兴致。其中16.3%的同学不喜欢广播操。自愿选择参加或不参加课间操的问题上,经调查有48.1%的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还有16.3%的学生表示不愿参加,只有35.6%的学生表示一定会参加。数据显示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程度低,兴趣都不高。
图2
(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着健身方式。从问卷中了解到大部分中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很少,甚至有1/3的同学没有健身意识。从中学生的健身方式上,了解到47.6%的学生都喜欢打球,16.7%的人喜欢跑步,12.1%的人做操,还有部分同学选择散步、骑车、单双杠等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他们的体育兴趣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四)中学生的健身意识不强。由统计结果可知(图3),有51.5%的学生都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认真参与课间操活动的。有35.8%的学生是被动完成任务式做操,是受班主任、体育老师的巡查监督才认真做操的,其中含有敷衍了事,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不是出于自愿的心态去做课间操的。
图3
(五)中学生对课间操健身效果的调查分析。由统计结果(图4)可知,认为课间操能锻炼身体的占20.1%,认为缓解了学习压力的占56.9%,由此看来,在学生心目中课间操的主要功能不单单是身体锻炼,缓解了学习压力显得更为重要。12.2%的学生认为更熟悉了身边的同学,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像搭起同学间友谊的桥梁。3.1%的同学认为这样认识了学校学生会干部,结识了更多的朋友。55.1%的同学认识到要坚持锻炼身体。
图4
三、结论
(一)课间操活动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间操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学校应该有严格的措施和规范的制度体系,利用制度来改变师生对课间操的态度,规范行为,调动学生课间操的积极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把以前单一的课间广播操和现今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课间体育活动综合起来,把课间操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三)课间操质量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课间身体锻炼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制度,从学生入学开始,常抓不懈,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育成。当做操成为了同学们的生活习惯,并形成了良好的风气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课间操本身的作用,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
参考文献:
[1] 谌继诗.抓大课间体育活动促校风建设[J].中国学校体育.2006(11).
[2] 郭楠,蒋兴建.浅谈中学生课间操兴趣的培养[J].体育师友.2003(5).
[3] 沈逸萍.健美操作为课间操锻炼内容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1).
[4] 刘春霞.略论课间操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5(21).
[5] 戚子华,叶条凤.对改革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4.
摘 要 从江西省南昌市各中学课间操的现状来看,课间操长期固守一种方式,比较机械化、模式化,限制了学生个性,学生被动接受,所以就出现学生在做但做得又不到位的现象。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与制度,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协作把课间操做的更加完善,发挥课间操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 课间操 对策 分析 态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南昌十六中学、南昌十三中学等六所中学的600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发出了600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92份。2.观察法。课间操的完成过程,以及学校公布栏和学生教室的课间操公布情况等。3.统计分析法。利用excel统计功能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熟练程度影响着课间操的质量。由统计结果可知(图1),只有21.8%的学生自信能一个人标准熟练的完成整套广播操动作,大部分的同学勉强能完成,而且还有6.3%的学生不能完成整套只会其中几节。通过访谈,37.6%的学生承认自己从来没有认真学过操。
图1
(二)学生参与课间操的兴趣不浓。由图2可知,喜欢做广播操的学生只占34.2%,大部分的学生对广播操都缺乏兴致。其中16.3%的同学不喜欢广播操。自愿选择参加或不参加课间操的问题上,经调查有48.1%的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还有16.3%的学生表示不愿参加,只有35.6%的学生表示一定会参加。数据显示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程度低,兴趣都不高。
图2
(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着健身方式。从问卷中了解到大部分中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很少,甚至有1/3的同学没有健身意识。从中学生的健身方式上,了解到47.6%的学生都喜欢打球,16.7%的人喜欢跑步,12.1%的人做操,还有部分同学选择散步、骑车、单双杠等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他们的体育兴趣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四)中学生的健身意识不强。由统计结果可知(图3),有51.5%的学生都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认真参与课间操活动的。有35.8%的学生是被动完成任务式做操,是受班主任、体育老师的巡查监督才认真做操的,其中含有敷衍了事,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不是出于自愿的心态去做课间操的。
图3
(五)中学生对课间操健身效果的调查分析。由统计结果(图4)可知,认为课间操能锻炼身体的占20.1%,认为缓解了学习压力的占56.9%,由此看来,在学生心目中课间操的主要功能不单单是身体锻炼,缓解了学习压力显得更为重要。12.2%的学生认为更熟悉了身边的同学,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像搭起同学间友谊的桥梁。3.1%的同学认为这样认识了学校学生会干部,结识了更多的朋友。55.1%的同学认识到要坚持锻炼身体。
图4
三、结论
(一)课间操活动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间操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学校应该有严格的措施和规范的制度体系,利用制度来改变师生对课间操的态度,规范行为,调动学生课间操的积极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间操,把以前单一的课间广播操和现今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课间体育活动综合起来,把课间操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三)课间操质量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课间身体锻炼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制度,从学生入学开始,常抓不懈,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育成。当做操成为了同学们的生活习惯,并形成了良好的风气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课间操本身的作用,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
参考文献:
[1] 谌继诗.抓大课间体育活动促校风建设[J].中国学校体育.2006(11).
[2] 郭楠,蒋兴建.浅谈中学生课间操兴趣的培养[J].体育师友.2003(5).
[3] 沈逸萍.健美操作为课间操锻炼内容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1).
[4] 刘春霞.略论课间操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5(21).
[5] 戚子华,叶条凤.对改革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