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悱”与“互联”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课堂”离不开“双主体”,“双主体”给“生成课堂”提供了人格、权利方面的基本保障。语文课堂自然是发挥主体性作用的主阵地,但事实上,主体性作用其实早在课前就已经开始产生了。那么,教师和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呢?
  课前的准备活动,在“再现课堂”观里叫“预设”,而在“生成课堂”观里叫“预备”。如果说在“再现课堂”观下,“预设”的任务主要是由教师扛着,甚至只由他扛着,学生只是配角甚至沦为木偶,那么在“生成课堂”观下,“预备”的任务则必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当。也就是说,为了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语文教师必然要在课前进行大量的预备,同时也必须要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备,甚至到了课堂上都要让他们现场预备几分钟。
  任何行为都必须追求效果,讲究质量,预备也不例外。无论是学生的预备,还是教师的预备,都必须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惟其以一种最佳的预备状态迎接将要发生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出现无限精彩的“生成”。
  一、教师的最佳预备状态:“互联”
  哲学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为强调联系的广度,习惯上又叫“普遍联系”。这种联系的普遍性,在互联网时代体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典型。“互联”是个外来词,采用了意译的形式,它非常准确地揭示出信息之间“普遍联系”的特点。从理论上来说,人们对宇宙或我们这个世界进行绝对的“互联”(即普遍联系)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只是在一定的可能范围内、按照特定的需求进行“互联”。比如,语文课堂上的“互联”,主要就是在文本范围内进行的,以及按照学生特定的认知需求(需要延展)进行的。
  那么,在文本范围内,“互联”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先得了解一点文本知识。一是文本分析的重点。20世纪人文科学在哲学领域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对语言进行分析,从过去的形而上学、终极价值、根本原理、本质规律等转入语言、文本、叙事、结构等语言层面。是故,我把文本中的一字字、一句句、一行行、一段段泛称为“语言碎片”。二是文本的特点。按照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的说法,文本具有延异性。也就是说,就时间看,相对完整的意义乃至文本整体的意义总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延缓、延迟出现的;就空间看,文本是拿一字字、一句句、一行行、一段段(即“语言碎片”)铺展成空间的,这文本空间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意义在不同的读者那里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妨把它作简单化地理解:文本是有语境的。具体地说,语境是由语言碎片(字、词、句、行、段)构成的,而语言碎片又得通过语境体现意义,不同的语言碎片在语境里又形成相互的关联。
  具体来说,学生对文本是这样学习的:如果从时间性来看,他们是从语言碎片开始,历经无数的语言碎片;在这样的历经之中,他们对不同的语言碎片往往进行各种连接;在这样的连接之中,他们渐渐地形成语境意识;在语境尚未明确之时,他们就开始了并且一直对语言碎片作尝试性的理解。如果从空间性来看,学生头脑里的复杂连接,不仅发生于语言碎片之间,也发生于碎片与语境之间,另外还发生于文本自身与其他文本之间(语言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互文性”)。总之,在预习自学时,尤其是在深度学习文本时,学生头脑里一定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互联”现象。
  这种“互联”现象,似乎在非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存在着,但由于非语文学科中的文本(如化学中的某章某节)具有明示的主题(如化合反应)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而明示的主题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直接提示了语境意义,这样不同语言碎片之间连接的复杂程度就被大大地减弱了,不同语言碎片之间的连接往往就呈现逻辑性、线性的特点,所以与其说非语文学科中的文本“互联”程度小,倒不如说真正复杂的“互联”现象乃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语文学科中的文本多为文学类文本,主题往往不是明示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语文教科书普遍为文选型,教学目标不是直接交代的。
  既然在语文学科中,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思维呈现出“互联”特征,那么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仅简单地借用非语文学科的备课方式,从逻辑性、线性的角度来观照文本,把教案写成工序式的,又如何能够应对得了具有“互联”思维的学生呢?特别是在“生成课堂”上,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让思维“互联”的学生主动提问、自由探究,倘使语文教师缺乏“互联”思维,又怎么行得通呢?因此,当我们的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学习时,语文教师自身更要对文本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备课,以便使自己的思维同样处于“互联”状态。
  首先,语文教师要深度学习。最初面对文本,任何人都是学习者,语文教师也不例外。作为学习者,先“不要让任何外在的东西影响我们,即使在我们头脑里也许有了以前先入为主的东西,我们也尽量用原生态的状态去品读文本,尽量让文本的真实含义‘没有遮盖’地‘露出来’”(盛瑶:《在“裸读”中寻找阅读的真谛》,《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年9B),这种方式的阅读叫“裸读”,即“我们在备课时摒除任何的背景资料,回归到文本的原初状态,完全不借助外力,从文本的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细心揣摩,边读边问自己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怎样写的,哪些地方我弄不懂,文本有什么问题没有。”(同上)在“裸读”的情形下,语文教师跟学生一样,思维会呈现出“互联”的基本特征。并且惟其“裸读”,才会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如何“互联”的,以及在“互联”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困惑和差错。
  其次,语文教师要深度备课。既然“裸读”时将心比心,大致了解到了学生思维上可能存在的“互联”情况,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就得尊重他们的这种思维现实。而这种思维现实一旦被真正地尊重,那么教师的那种逻辑性、线性的讲课思路就会遭遇尴尬,工序式的教案就会失效。为此,我们必须尝试新的备课方式。这种方式,应该跟学生“互联”的思维现实相适应。由于学生是一个群体,学生群体“互联”的思维现实往往要比教师“裸读”时所体验的一种“互联”状态要复杂、麻烦得多,因此教师的这种“将心比心”应该努力“比”出更多的情形来,即应该在思维上发生更加复杂的“互联”活动。这种复杂性在于,学生只是学文本,他们思维上的“互联”现象仅仅自然发生便够了,而教师不只是学文本,他更要教文本,这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思维上自然发生“互联”现象,而必须花费工夫尝试从任何一个语言碎片出发,建立跟其他语言碎片的联系,尤其是建立跟语境、话题、中心、主旨的联系。在我看来,深度备课,就是建立复杂的联系,就是进入“互联”的思维状态。譬如,《管仲列传》一课,教师可这样进入“互联”的预备状态:   可以把文本中的“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作为语言碎片,把它跟其他句子(“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子非三闾大夫与”)中的“与”进行比较;可以把文本中的第二段作为语言碎片,在仔细梳理出经商、谋事、做官、作战等四件事,深入解读出排比成文的表达特色,把握本段的关键词“知”的基础上,自然地转换到最后一段(重在讴歌管仲“贤”),建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管仲“贤”而鲍子能“知”;可以把文本中的第三、四段作为语言碎片,在研究管仲在内政和外交上的才能,概括出管仲之“贤”的基础上,自然地转换到第二段,建立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即正因鲍子能“知”才有管仲才能尽展、成为“贤臣”的机会;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注释来看,本文是《管晏列传》的一部分,那作者为什么要把不同时代的人放在一起来写呢?”自然地补充司马迁写晏婴的几个文段,然后建立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即两人皆为齐相、皆立功名于天下、皆被人“知”;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为什么太史公在合传管晏时都贯穿一个关键词‘知’呢?”自然地联系到清人对本文的评点,然后建立起司马迁本人与鲍叔的深层联系,即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的司马迁渴望身边能有鲍叔那样的知音……
  以上预备的内容,都是“互联”的结果,它们在排列上完全是空间性的而非时间性的,即不分先后,只有通过板块式教案方能体现出来。所谓深度备课,其实就是进入“互联”的预备状态,就是把这种状态简要地记录成板块式教案,以便在课堂上随机切入文本,自然生成教学内容。
  二、学生的最佳预备状态:“愤悱”
  也许在课堂教学行为真正发生之前,最迫切的事莫过于了解学生对文本“互联”的效果以及在“互联”时产生的困惑、发生的失误,了解他们对文本的原初感受了。这种感受,主要来自学生课前的预备,当然有时也来自课堂上现场几分钟的预备。因为“生成课堂”对学生的这种学习有绝对的需求或依赖,所以这种学习自然应该达到很深的程度。这种程度很深的学习方式,我们称之为“深度学习”。
  当然,“深度”不等于“深刻”。“深刻”是指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而“深度”仅指程度很深。作为课前的预备,要求学生“深刻”,是极不现实的,但如果努力使他们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的课前学习具有一定的“深度”,还是非常现实的。“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深度学习,而有了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的“生成”就有了基本前提。
  然而,对学生的这种深度学习行为,大多数语文教师往往不信任,常常保持谨慎、消极的心态。其实,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充分相信学生对课文某些内容“看得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课外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自学,或者把课堂教学时间让渡一些给学生自学,使他们产生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我们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上,一般都能看到他们非常注重划拨出宝贵的时间给学生自学,让学生做一些思维和行为上的准备,如梳理课文的内在逻辑体系,画出课文可圈可点之处,列出课文的疑问点,记下自己的灵感和发现点等等。
  如果认为学生“看不懂”,不给他们自学的机会,这样在课堂上就不仅要教他们“看不懂”的东西,还要教他们实际上能够“看得懂”的东西,于是很多教师最大的能耐往往就体现在这样的课堂“小把戏”上:从拼音、字形、词语到非教学重点(譬如几乎所有写景散文都要碰到的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为学生实际上能够“看得懂”的东西而大教特教。
  而当教师认为学生“看得懂”,并致力于学生的充分自学时,这样的课堂便主要是为学生“看不懂”的东西而教。而且,这“看不懂”的东西,绝非教师单方面的猜测,而是学生在能够“看得懂”、也被给予机会看懂的前提下突然生成、自然建构的“新大陆”。主要为学生“看不懂”的东西而教,实际上就是为教学的难点、重点而教,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教。这样的课堂,很少在学生“看得懂”的地方操心,教学时间自然就宽裕得多,学生就可以“慢思考”,教师就可以“慢教学”,课堂就会有更多更精彩的生成。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乐观地以努力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积极指导学生以深度学习为己任。也许有人要问:在深度学习的环节上,一个正常的中学生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看得懂”呢?
  我要说:大约百分之七十五。因为我长期坚持让学生“自学先行”,取得了大量的精确数据。这些数据都来自学生自学成果的显示(凡自学必显示成果)和检查(凡安排自学必检查成果)。不妨就以自学难度相对比较大的文言文学习为例吧,在学生结合课文下面(页脚)的注释自主阅读,对其中涉及的基本词语和句子加以了解之后,我在此范围内提供四组问题(每组由四个搭配得相对合理的不同问题构成,每个问题25分)给学生回答或板演,结果每次检查下来,大多数学生在自学环节上的掌握率不低于七十五分。由于在跟踪检查的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数字——百分之七十五,所以我一般就以此为“鹄的”。文言文学习是这样,一般的白话文学习更是如此。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屡中“鹄的”的,那是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还不清楚。不过,不怕学生不自学,就怕教师不提供自学方法和规范。有了方法和规范,假以时日,在师生之间的磨合期结束后,学生自学的效果自然会很快显现出来,这样的学习就会变为真正的深度学习。
  百分之七十五可以自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就是为百分之二十五而教了。著名的初中教学模式“洋思模式”一直强调“先学后教”,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为了突出学生的自学,洋思人甚至严控课堂教学时间,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上只讲五分钟。五分钟,这当然值得商榷,但注重学生自学的理念还是应该肯定的。而且我要说的是,即使五分钟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听讲欲望,也要比不让学生自学而只顾大讲特讲的效果要好得多。我甚至说过,即使没有教师上课(即没有“五分钟”),能深度学习的学生,也要比正常光靠听讲来获取知识的学生,效果要好得多。现在大家不是都在研究“有效教学”吗?以深度学习为基础和前提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回望共和国史,1 97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以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为标志,已持续五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突现转折之势。在时隔良久之后的追述中,一代人的迷失、怀疑和“觉醒”,均藉此萌发。  对刚刚二十出头的共和国来说,如此危难局面并非首次遭遇,但其剧烈和影响的深远程度却又前所未见①。今天看来,创造“新”中国、 “在中国发现历史”和中国主导的未来,三条侧重点各不相同的当代史叙述路径,恰在此时
贾达群,作曲家、理论家,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在创作、理论和教育诸领域中富于创造和开拓精神,成果丰厚,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代表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二级教授,博士生導师;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学术委员、教育部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中国美
虽然心里面有准备,但今年7月1日听到严宝瑜教授仙逝的消息仍然不免震惊与悲痛,想写点什么纪念他,却感觉心里沉甸甸的,无从下笔。  严宝瑜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音乐教育家。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去学习研究,在文学界、音乐界尤为如此。本文中,我想从自己的切实感受来记录他的人格魅力和他对人生的态度与价值观。  初见严宝瑜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他已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
从中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到造成上亿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从科学与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一次次与各种病毒搏斗的历史。但遗憾的是,尽管人类每一次都幸运地从病毒的魔爪之下逃脱并繁衍至今,但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地彻底战胜过病毒,将病毒置于死地。  事实上,人类与绝大部分病毒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生物学家饶毅最近就撰文指出,病毒的出现远远早于人类。人类懂得的病毒不多,但病毒早就“见识过”多种动物。
巴曙松先生是一位独立特行的学者。说他“独立特行”不是说他行为怪异不同于常人,而是说他就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身份是官方经济学家,但却不像一般官方经济学家那样循规蹈矩地解释政策,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读他的文章会受到冲击,获得启发。最近出版的《中国金融大未来》集中反映了金融危机后,他对国际金融的未来及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考,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阅读。  谈中国经济离不开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体制与格
一、歌曲译配方面的成就  众所周知,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歌曲(包括外国歌曲)最为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最贴近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更为大众所接受并广为传唱。在中国,长期以来我们是通过歌曲译配来接触并了解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的。  歌曲译配在我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有之,早年就有驰名的前辈艺术大家李叔同、钱仁康等,同辈有毛宇宽、周枫、尚家骧、邓映易、张宁、盛茵等,但独有薛范在外国歌曲的翻译、介绍和研究的领
【摘 要】目的:评价PBL LBL双轨教学法在留学生妇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妇科临床见习留学生随机分成PBL LBL双轨教学组、PBL组、LBL组,比较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结果:双轨教学组理论成绩明显优于PBL组、LBL组,其技能成绩与PBL组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均优于LBL组。结论:双轨教学法弥补了PBL教学法的不足,适合在留学生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PBL LBL双轨教学法
摘要: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兴技术,游戏化元素则丰富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应用设计。该文对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应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首先,介绍了基于桌面、头戴式设配和激光控制的虚拟现实教育游戏应用案例及研究,以及强调角色、位置和任务的增强现实教育游戏应用案例及研究,并对传统面对面学习方式、传统在线学习方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学习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接下来,从情境
“嫦娥一号”要完成探月飞行任务,大约要历时一年,耗费燃料相当多。  为什么“嫦娥一号”的寿命是一年呢?这是由它自身携带的燃料多少决定的。一颗卫星在飞行过程中受外力影响,会逐渐偏离轨道,这时就需要借助发动机调整姿态,而燃料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调整姿态的次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卫星寿命与携带燃料的多少及质量密切相关。为了保持“嫦娥”奔月有足够的动力,在总重为2350千克的卫星中,有约1200千克是携带
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 亚瑟·C.布鲁克斯(Arthur C.Brooks)教授在其著作——《谁会真正关心慈善——保守主义令人称奇的富于同情心的真相》一书中,批判了美国国内盛传的一种传统观念——自由主义者即民主党人士比保守主义者即共和党人士更为仁慈。原因在于,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是否支持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政府是否有责任降低社会的不平等方面存在分歧。民主党认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