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是食品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随着越来越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培养更多应用型、高素质的食品综合人才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宣传食品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做出了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旨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食品安全 教学改革 探索
2016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糟糕的食品安全状况及虚假宣传行为。2017年央视“3·15”晚会上,又接连爆出一些饲料企业瞒天过海地往饲料中非法添加各种“禁药”,其中有些违禁添加成分具有强致癌性。这样一桩桩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再挑战消费者的底线。毋庸置疑,食品的安全及卫生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横跨学术界、政府机关以及庞大消费者群体的世界性的关注焦点。《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是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阐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数量、污染食品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机理以及此影响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规律为防止食品受到有害因素污染的预防措施等。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系统地掌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而与《食品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的食品检测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将来从事食品检验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方面的局限性。当前,《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在教材选择方面的资源非常有限。不论是史贤明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经典之作,还是刘雄等主编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白晨和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等书籍,都较为偏向质量监管层面,并且新版本更新较慢,内容较为陈旧,尤其是一些事例的列举缺乏前沿性。其中,白晨和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出版时间为2014年7月,相对贴合当前最新时代背景,但内容不够系统。同时,个别章节还存在与其它专业课程有重复现象。实践证明,史贤明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和白晨、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两本教材搭配使用,可实现优势互补,学生们的接受度更高。
2.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实践模块相对欠缺。当前,该门课程主要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讲解—接受型”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培养优质人才。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要求被大大提高。长期采用传统型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知识体系均与时代脱节,如同“井底之蛙”。此外,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开展的实践环节较少。首先,课程可开展的实验模块较少,不成体系,实验课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另外,围绕该课程的其它实践环节也表现出局限性,当前仅停留在将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与所学知识联系并分析的理论层面,这些都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1.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过程尝试以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新型教学方法为主,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1采用PBL教学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中期美国高等院校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多种类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现在是国际上普遍认同并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在讲授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及特点时,教师可以首先抛出“微信朋友圈频繁转载的转基因食品名单是否属实”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因为人们普遍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认识误区,如误认为“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所以学生在认清“謠言”之后,更能明确转基因的技术特点和食品种类。
1.2采用CBS教学法。CBS(Case Base Study)教学法,即“案例教学法”,是注重案例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启发性的、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以“2013年5月白宫截获寄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含蓖麻毒素信件和蓖麻毒素毒伞案”的事件作为引例,激发同学们对蓖麻毒素的学习兴趣,进而掌握蓖麻毒素作为“生物武器”的毒性及防控措施。
1.3采用“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通过积极引入“小组讨论法”的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参与“PBL教学法”和“CBS教学法”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在讲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持转基因食品相对安全的观点,为辩论组正方。另一组持相反观点,为辩论组反方。引导持相反观点的两组学生课下收集资料,提炼论据,并在课堂上展开自由辩论,并实行激励考核制。在整个辩论过程中,课堂的趣味性和目的性明显增强。通过辩论,同学们也锻炼了全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引入慕课等新型课程模式。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引入慕课、微课等新型课程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此外,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各类教学视频作为教学素材的补充。例如,在讲授食品中传播的寄生虫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走近科学》之“心脏上的虫子”,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裂头蚴这类寄生虫的危害。
2.优化教学内容。《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实际讲授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对教学内容经过分析进行一定的取舍,有利于学生把握课程主线,提高学习效率。以白晨和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教材为例,我们最终确定了六个章节作为主讲内容,分别是绪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各类食品的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性评价。与先开课程《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和《食品保藏》有较多重复的章节内容略讲,避免重复。 3.强化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实践教学模块对于同学们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并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门课程仍有较多的实验项目发掘空间。例如,在讲授完影响食品安全卫生每一个化学性因素后,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例如,在“天然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这一章中,可以设计相对应的实验:如,豆浆中皂苷含量的测定及皂苷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此外,教师应尝试带领学生多参观食品企业和质检部门,依托食品企业的实地环境及质检部门的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另外,鼓励学生在课余积极实习,创造机会参与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真正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4.引导学生宣传食品安全卫生,并从自身做起。《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很多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如“白果、苦杏仁等有毒,要注意误食”。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与卫生,并要求学生向周围的亲朋好友进行宣传,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升华。
三、结语
本文从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宣传食品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做出了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当然,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仍需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创新、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薛山,薛庆利,李辉.PBL-LBL互融教学理念在《食品安全与衛生学》课程中应用的探究[J].食品工业,2016,37(11):155-158.
[2]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
[3]薛芳, 毕琳, 肖亮. 融合“PDCA循环”理念的《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项目化教学改进实践[J].广东化工,2015, 42(6): 209-210.
[4]Mcparlandm, Nobielm, Livingston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5]Barrows H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8(1):3-11.
[6]苏健坤. 案例化教学法(CBS)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15): 4057-4059.
[7]徐艳阳, 王雪松, 宋艳翎等.《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4): 100-101.
[8]翟怡,胡涛. MOOC与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J]. 2015, 6 (5):44-47.
关键词: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食品安全 教学改革 探索
2016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糟糕的食品安全状况及虚假宣传行为。2017年央视“3·15”晚会上,又接连爆出一些饲料企业瞒天过海地往饲料中非法添加各种“禁药”,其中有些违禁添加成分具有强致癌性。这样一桩桩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再挑战消费者的底线。毋庸置疑,食品的安全及卫生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横跨学术界、政府机关以及庞大消费者群体的世界性的关注焦点。《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是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阐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数量、污染食品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机理以及此影响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规律为防止食品受到有害因素污染的预防措施等。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系统地掌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而与《食品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的食品检测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将来从事食品检验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方面的局限性。当前,《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在教材选择方面的资源非常有限。不论是史贤明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经典之作,还是刘雄等主编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白晨和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等书籍,都较为偏向质量监管层面,并且新版本更新较慢,内容较为陈旧,尤其是一些事例的列举缺乏前沿性。其中,白晨和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出版时间为2014年7月,相对贴合当前最新时代背景,但内容不够系统。同时,个别章节还存在与其它专业课程有重复现象。实践证明,史贤明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和白晨、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两本教材搭配使用,可实现优势互补,学生们的接受度更高。
2.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实践模块相对欠缺。当前,该门课程主要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讲解—接受型”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培养优质人才。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要求被大大提高。长期采用传统型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知识体系均与时代脱节,如同“井底之蛙”。此外,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开展的实践环节较少。首先,课程可开展的实验模块较少,不成体系,实验课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另外,围绕该课程的其它实践环节也表现出局限性,当前仅停留在将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与所学知识联系并分析的理论层面,这些都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1.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过程尝试以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新型教学方法为主,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1采用PBL教学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中期美国高等院校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多种类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现在是国际上普遍认同并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在讲授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及特点时,教师可以首先抛出“微信朋友圈频繁转载的转基因食品名单是否属实”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因为人们普遍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认识误区,如误认为“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所以学生在认清“謠言”之后,更能明确转基因的技术特点和食品种类。
1.2采用CBS教学法。CBS(Case Base Study)教学法,即“案例教学法”,是注重案例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启发性的、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以“2013年5月白宫截获寄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含蓖麻毒素信件和蓖麻毒素毒伞案”的事件作为引例,激发同学们对蓖麻毒素的学习兴趣,进而掌握蓖麻毒素作为“生物武器”的毒性及防控措施。
1.3采用“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通过积极引入“小组讨论法”的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参与“PBL教学法”和“CBS教学法”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在讲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持转基因食品相对安全的观点,为辩论组正方。另一组持相反观点,为辩论组反方。引导持相反观点的两组学生课下收集资料,提炼论据,并在课堂上展开自由辩论,并实行激励考核制。在整个辩论过程中,课堂的趣味性和目的性明显增强。通过辩论,同学们也锻炼了全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引入慕课等新型课程模式。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引入慕课、微课等新型课程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此外,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各类教学视频作为教学素材的补充。例如,在讲授食品中传播的寄生虫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走近科学》之“心脏上的虫子”,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裂头蚴这类寄生虫的危害。
2.优化教学内容。《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实际讲授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对教学内容经过分析进行一定的取舍,有利于学生把握课程主线,提高学习效率。以白晨和黄玥主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教材为例,我们最终确定了六个章节作为主讲内容,分别是绪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各类食品的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性评价。与先开课程《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和《食品保藏》有较多重复的章节内容略讲,避免重复。 3.强化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实践教学模块对于同学们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并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门课程仍有较多的实验项目发掘空间。例如,在讲授完影响食品安全卫生每一个化学性因素后,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例如,在“天然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这一章中,可以设计相对应的实验:如,豆浆中皂苷含量的测定及皂苷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此外,教师应尝试带领学生多参观食品企业和质检部门,依托食品企业的实地环境及质检部门的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另外,鼓励学生在课余积极实习,创造机会参与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真正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4.引导学生宣传食品安全卫生,并从自身做起。《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很多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如“白果、苦杏仁等有毒,要注意误食”。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与卫生,并要求学生向周围的亲朋好友进行宣传,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升华。
三、结语
本文从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宣传食品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做出了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当然,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仍需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创新、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薛山,薛庆利,李辉.PBL-LBL互融教学理念在《食品安全与衛生学》课程中应用的探究[J].食品工业,2016,37(11):155-158.
[2]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
[3]薛芳, 毕琳, 肖亮. 融合“PDCA循环”理念的《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项目化教学改进实践[J].广东化工,2015, 42(6): 209-210.
[4]Mcparlandm, Nobielm, Livingston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5]Barrows H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8(1):3-11.
[6]苏健坤. 案例化教学法(CBS)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15): 4057-4059.
[7]徐艳阳, 王雪松, 宋艳翎等.《食品安全与检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4): 100-101.
[8]翟怡,胡涛. MOOC与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J]. 2015, 6 (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