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也为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在班级建设中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塑造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打造;班级文化;培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90—02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重要的育人阵地。班级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理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一、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责任意识
1.培养民主意识,师生共同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
我们把班级制度的制定与民主意识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鼓励各班师生在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暨学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特点,共同探讨、制定或修改班规班约。把师生在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制定成大家共同认可的班规、班约,让学生的行为、班级的运行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将这些班规、班约张贴上墙,展示在班级门牌上或打印成《班级管理手册》,让这些制度成为班级同学入心入脑的集体共识,共同维护班级集体利益,促进每个人的成长。
2.培养责任意识,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落实
班级制度的运行,关键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人人遵守。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每一项制度的落实分配到班级的同学身上,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范围。如安排值日生负责班级日常卫生工作;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与整理;督导员负责早读、午休、集队、两操的纪律等。让每个同学在班级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班级管理的各项任务。同时,通过建立一套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打造班级环境文化,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审美情趣
1.建设好班级的“硬环境”,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审美情趣。优秀的班主任往往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班级的文化布置,包括教室墙面的美化、桌椅的摆放、黑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展示和图书角的布置等,共同为教室创造出优美的环境文化。甚至有的班级的文化布置还与本班的信念文化保持一致,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展示出班级的文化特色。这样的环境建设培养了学生劳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整洁漂亮的教室环境,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与行为习惯。
2.建设好班级的“软环境”,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是一味地做好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更重要的是做好环境文化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契合,要做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一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让每一位走进教室的师生能心旷神怡,愉悦地学习、工作;二是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班主任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在班级中创建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生生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良好的环境文化对班级的人和事物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要利用班级的环境文化感染和熏陶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全体学生乐学、好学,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乐观、奋进的班级文化,塑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培育班级理念文化。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
1.主题活动驱动,树立理想信念
开展“读书节”“科技节”“禁毒日”“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核心素养”的元素和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知识熏陶,活动实践,技能培训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和掌握的传统文化理念、环保理念、公益理念、国防理念、科学理念等。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实践的能力。有的班级甚至可以依托校外机构和家长的资源,让学生同时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三重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要素的全面发展。
2.理念文化引领,创建特色班级
创建特色班级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创建特色班级就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强化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全班学生朝着某一项特色发展。理念文化的引领,有利于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文化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四、塑造班级行为文化。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人文情怀
1.利用“群体效应”,培养健全人格
班级的行为文化也是班级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是班级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的折射。实践证明,班主任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个体自我向善、自我调控。“群体效应”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化场,在班级学生中形成一股强烈的意识流,教育、激励和制約学生的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的成长。使学生在班集体中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相互促进,提高学生个体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提升了班级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班级文明的程度。
2.做好公民教育,培育人文情怀
在班级里,我们要做好公民教育、美德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的同时,能有正确的人文情怀和健康的人格。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为祖国点赞”“向陋习告别”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以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道德辨别力和践行力,从而逐步提升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引导每个学生朝着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发展,既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的具体行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事关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大战略,班级的文化建设是支撑学校德育教育保持高质量、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以文化为纽带来提升班级凝聚力,用文化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编:韦淑红)
[关键词]打造;班级文化;培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90—02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重要的育人阵地。班级的文化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理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一、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责任意识
1.培养民主意识,师生共同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
我们把班级制度的制定与民主意识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鼓励各班师生在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暨学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特点,共同探讨、制定或修改班规班约。把师生在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制定成大家共同认可的班规、班约,让学生的行为、班级的运行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将这些班规、班约张贴上墙,展示在班级门牌上或打印成《班级管理手册》,让这些制度成为班级同学入心入脑的集体共识,共同维护班级集体利益,促进每个人的成长。
2.培养责任意识,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落实
班级制度的运行,关键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人人遵守。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每一项制度的落实分配到班级的同学身上,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范围。如安排值日生负责班级日常卫生工作;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与整理;督导员负责早读、午休、集队、两操的纪律等。让每个同学在班级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班级管理的各项任务。同时,通过建立一套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打造班级环境文化,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审美情趣
1.建设好班级的“硬环境”,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审美情趣。优秀的班主任往往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班级的文化布置,包括教室墙面的美化、桌椅的摆放、黑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展示和图书角的布置等,共同为教室创造出优美的环境文化。甚至有的班级的文化布置还与本班的信念文化保持一致,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展示出班级的文化特色。这样的环境建设培养了学生劳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整洁漂亮的教室环境,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与行为习惯。
2.建设好班级的“软环境”,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是一味地做好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更重要的是做好环境文化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契合,要做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一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让每一位走进教室的师生能心旷神怡,愉悦地学习、工作;二是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班主任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在班级中创建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生生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良好的环境文化对班级的人和事物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要利用班级的环境文化感染和熏陶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全体学生乐学、好学,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乐观、奋进的班级文化,塑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培育班级理念文化。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
1.主题活动驱动,树立理想信念
开展“读书节”“科技节”“禁毒日”“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核心素养”的元素和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知识熏陶,活动实践,技能培训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和掌握的传统文化理念、环保理念、公益理念、国防理念、科学理念等。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实践的能力。有的班级甚至可以依托校外机构和家长的资源,让学生同时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三重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要素的全面发展。
2.理念文化引领,创建特色班级
创建特色班级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创建特色班级就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强化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全班学生朝着某一项特色发展。理念文化的引领,有利于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文化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四、塑造班级行为文化。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人文情怀
1.利用“群体效应”,培养健全人格
班级的行为文化也是班级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是班级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的折射。实践证明,班主任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个体自我向善、自我调控。“群体效应”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化场,在班级学生中形成一股强烈的意识流,教育、激励和制約学生的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的成长。使学生在班集体中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相互促进,提高学生个体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提升了班级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班级文明的程度。
2.做好公民教育,培育人文情怀
在班级里,我们要做好公民教育、美德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的同时,能有正确的人文情怀和健康的人格。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为祖国点赞”“向陋习告别”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以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道德辨别力和践行力,从而逐步提升公民意识和人文情怀;引导每个学生朝着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发展,既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的具体行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事关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大战略,班级的文化建设是支撑学校德育教育保持高质量、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以文化为纽带来提升班级凝聚力,用文化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