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文献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资源之一,一直是读者查询文献和图书馆工作者进行文献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工具。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全文数据库的兴起,二次文献资源逐渐日益受到全面的挑战,其作为馆藏资源的重要性也是图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索引工具,二次文献资源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就必须要应用信息新技术,走整合集成之路,加强个性化的服务功能。
1 竞争与挑战:二次文献资源的现状
二次文献不仅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更是知识服务、知识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如世界著名的二次文献数据库EI、CA、SCI、IN SPEC等,它们已不单纯作为一种检索刊物发挥着二次文献的功用,更多的是作为衡量一次文献学术水平的标志,在特定领域让人们不断去体会它们的价值所在。因此,如果没有二次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就会无所适从,一次文献就无法查全,且会降低文献查准率,从而影响三次文献的形成。可见,在这个信息膨胀、文献泛滥的时代,没有二次文献作为服务和保障,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就难以有效地实现。
1.1 二次文献资源现状
1.1.1 世界的情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据调研统计,世界上目前出版的二次文献刊物共有4000余种,相关文献出版机构1500余家。这些刊物中包含年度索引、著者索引、主题索引、分类索引,不仅给读者迅速找到所需文献提供了线索,而且还提供文摘,便于阅读和检索,是全面、迅速、系统获取一次文献的主渠道。随着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进程加快,以及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信息存贮设备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日趋成熟,大量全文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投入使用,使传统的二次文献在内容编制、出版和提供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1.1.2 国内公共图书馆的情况
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各大公共图书馆都在大规模进行以二次文献资源为主的数字资源的整合建设。海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表明,通过“二次文献利用共同体”作为信息枢纽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实践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最佳的选择。
在全文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始终是困扰其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期刊全文知识产权的处理也已成为影响数据库发展的关键因素。另外,在使用数据库时,用户也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一个全文数据库都不可能收全所有学科的学术期刊;而期刊编辑部考虑到自身的发行利益,必然会滞后交付全文数据给全文数据库商,滞后时间的长短对数据库的发展至关重要。
构建尽可能缩小知识鸿沟、消除知识隔离的信息基础设施,以使更多的人可以更便捷的利用数字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机构的不可推卸的重要社会责任。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洪流,数字化问题更显得迫切。如何进行数字化工程以及如何更好地提供数字化资源的服务将是图书馆面临的严峻问题,更需要广大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深刻地思考而为之。现介绍几个国内知名的公共图书馆在二次文献资源建设的情况。
(1)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关注以二次文献为主的数字资源建设,2001年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成功立项,2005年正式开始建设。本着“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经过多年努力,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09年底数字资源总量已达327TB,计划到“十二五”末期,数字资源总量力争达到1000TB,形成资源丰富、服务快捷、技术先进的服务网络,使数字图书馆成为网络时代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借助机构改革重组,国家图书馆也适时成立了“数字资源部”,全权负责数字资源的评估、采购、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处理、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和利用全过程,具体包括:全馆非纸质文献的采购或协购;相关多媒体(电子文献、视听资料、缩微资料)的典藏管理;图书馆网站内容提供与更新,数字图书馆软件功能拓展与应用;馆藏特色文献数字化、可视化开发与加工。
国家图书馆此举既整合了内部分散的部门、人员和资源,又通过统一门户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以二次文献资源为主的信息检索和推送服务。
(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我国第一个实用化的省级数字图书馆。广东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包括自建资源、采购资源和共建共享资源。其中,自建资源有:特色资源、古籍善本;采购资源有: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中国大百科全书,金报兴图年鉴数据库,清华同方年鉴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CNKI中文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等。共建资源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它采用引进、集成、整合等方法,建成了拥有包括超星电子图书120万种、期刊论文4000万篇、博硕士论文100万篇、多媒体影视节目数百部等等容量巨大的数字资源库。通过广东数字图书馆网站平台为读者提供免费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机构,面对着国内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挑战,要想发挥好二次文献的独特作用,就必须利用好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与机遇。
2 影响与机遇:数字化时代下的二次文献资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因特网全文搜索引擎和全文数据库的出现,都对二次文献的发展产生了全面的挑战和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检索索引工具,其在检索效率的发挥以及文献查准率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信息化的浪潮同时也给二次文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大规模投入
国家在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日益加大,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国家图书馆为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总投资123,500万元;以高校图书馆资源联盟为代表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三期,教育部计划投入资金2.5亿;CADAL二期,国家投入3.5亿建设资金。以上数据表明,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离不开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2.2 数字资源内容和平台的集成化自身要求
目前很多图书馆引进或自建了多种不同的数据库,这些电子资源多数是不同检索技术和数据存放格式的异构数据库,用户查询某一方面的信息要不停地穿梭于各个数据库之间,在不同的检索界面及检索功能之间切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检索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数据库种类越来越多,用户往往在选库和检索界面的学习上浪费不少时间。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数字图书馆对电子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便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便利:经过整合的电子数字资源系统具有集成检索功能,可通过一个检索入口检索到几乎所有相关的馆藏电子资源。可见,将电子资源整合到统一平台,供读者通过单一使用界面获取所有相关资料,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信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新技术的支持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高科技公司联合建设也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常见模式,web2.0、OpenURL、云计算、个性化服务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由于二次文献来自一次文献,又为三次文献提供服务,因此这些信息新技术的应用就成为二次文献资源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工具和平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二次文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二次文献资源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更深层次挖掘要揭示资源的本质提炼和整合二次文献,使读者能充分利用更便捷的二次文献资源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3 挖掘与整合:二次文献资源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化和全文数据库日益普及的今天,充分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并全文数字化已成为图书馆界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如何在全文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和制作二次文资源,使之成为读者查找文献的利器,这项工作往往被忽视。根据对二次文献现状的分析,二次文献要发挥其独特作用,必须走集成规模化、扩展整合功能以及充分揭示文献特点的道路。
3.1 资源集成的规模化,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次文献资源内容丰富而种类繁多,作为图书馆有责任将这些二次文献资源进行规模化的集成,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服务的平台和有效载体,并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共享和利用。
3.2 加强二次文献数据库的扩展整合功能
对于读者来说,最理想的二次文献数据库的扩展功能可帮助用户通过一个数据库即可迅速查到所需信息并加以取用。该功能是指系统借助互联网,利用超文本技术,在不同的信息资源之间进行链接,将原本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的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到一块,使之成为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用户只需通过同一界面,即可迅速查到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整合功能必须要实现以下几种功能:一是提供与图书馆馆藏的链接;二是提供与其他数据库的链接;三是与原始文献的链接;四是与Internet资源的无缝链接。
3.3 加强对文献内容的挖掘,充分揭示文献
二次文献作为充分揭示原始一次文献的重要资源,其在提炼和制作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和还原文献的本质和核心内容,要根据各种文献的特质,科学合理的设置著录项,在服务平台中也要充分考虑到检索和显示字段,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文献还要考虑设置能反映此类文献特点的特殊著录字段,而不能出于整合的考虑而忽视。
参考文献
[1] 孙红卫.数字时代二次文献的困境与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5).
[2] 刘明.数字化时代二次文献的应用与开发之我见[J].攀登,2008(4).
[3] 祝平.对开展二次文献服务的探讨[J].全国新书目,2008(5).
[4] 王国庆.走向整合实现互联面向知识服务的二次文献数据库[J].现代情报, 2008(4).
[5] 张冬梅.数字化进程中二次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1).
[6] 张群.国外网络版二次文献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态势[J].现代情报,2006(11).
[7] 苏小波,袁曦临.数字环境下二次文献的生存及其未来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5).
1 竞争与挑战:二次文献资源的现状
二次文献不仅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更是知识服务、知识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如世界著名的二次文献数据库EI、CA、SCI、IN SPEC等,它们已不单纯作为一种检索刊物发挥着二次文献的功用,更多的是作为衡量一次文献学术水平的标志,在特定领域让人们不断去体会它们的价值所在。因此,如果没有二次文献,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就会无所适从,一次文献就无法查全,且会降低文献查准率,从而影响三次文献的形成。可见,在这个信息膨胀、文献泛滥的时代,没有二次文献作为服务和保障,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就难以有效地实现。
1.1 二次文献资源现状
1.1.1 世界的情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据调研统计,世界上目前出版的二次文献刊物共有4000余种,相关文献出版机构1500余家。这些刊物中包含年度索引、著者索引、主题索引、分类索引,不仅给读者迅速找到所需文献提供了线索,而且还提供文摘,便于阅读和检索,是全面、迅速、系统获取一次文献的主渠道。随着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进程加快,以及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信息存贮设备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日趋成熟,大量全文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投入使用,使传统的二次文献在内容编制、出版和提供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1.1.2 国内公共图书馆的情况
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各大公共图书馆都在大规模进行以二次文献资源为主的数字资源的整合建设。海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表明,通过“二次文献利用共同体”作为信息枢纽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实践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最佳的选择。
在全文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始终是困扰其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期刊全文知识产权的处理也已成为影响数据库发展的关键因素。另外,在使用数据库时,用户也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一个全文数据库都不可能收全所有学科的学术期刊;而期刊编辑部考虑到自身的发行利益,必然会滞后交付全文数据给全文数据库商,滞后时间的长短对数据库的发展至关重要。
构建尽可能缩小知识鸿沟、消除知识隔离的信息基础设施,以使更多的人可以更便捷的利用数字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机构的不可推卸的重要社会责任。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洪流,数字化问题更显得迫切。如何进行数字化工程以及如何更好地提供数字化资源的服务将是图书馆面临的严峻问题,更需要广大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深刻地思考而为之。现介绍几个国内知名的公共图书馆在二次文献资源建设的情况。
(1)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关注以二次文献为主的数字资源建设,2001年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成功立项,2005年正式开始建设。本着“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经过多年努力,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09年底数字资源总量已达327TB,计划到“十二五”末期,数字资源总量力争达到1000TB,形成资源丰富、服务快捷、技术先进的服务网络,使数字图书馆成为网络时代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借助机构改革重组,国家图书馆也适时成立了“数字资源部”,全权负责数字资源的评估、采购、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处理、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和利用全过程,具体包括:全馆非纸质文献的采购或协购;相关多媒体(电子文献、视听资料、缩微资料)的典藏管理;图书馆网站内容提供与更新,数字图书馆软件功能拓展与应用;馆藏特色文献数字化、可视化开发与加工。
国家图书馆此举既整合了内部分散的部门、人员和资源,又通过统一门户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以二次文献资源为主的信息检索和推送服务。
(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我国第一个实用化的省级数字图书馆。广东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包括自建资源、采购资源和共建共享资源。其中,自建资源有:特色资源、古籍善本;采购资源有: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中国大百科全书,金报兴图年鉴数据库,清华同方年鉴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CNKI中文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等。共建资源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它采用引进、集成、整合等方法,建成了拥有包括超星电子图书120万种、期刊论文4000万篇、博硕士论文100万篇、多媒体影视节目数百部等等容量巨大的数字资源库。通过广东数字图书馆网站平台为读者提供免费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机构,面对着国内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挑战,要想发挥好二次文献的独特作用,就必须利用好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与机遇。
2 影响与机遇:数字化时代下的二次文献资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因特网全文搜索引擎和全文数据库的出现,都对二次文献的发展产生了全面的挑战和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检索索引工具,其在检索效率的发挥以及文献查准率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信息化的浪潮同时也给二次文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大规模投入
国家在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日益加大,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国家图书馆为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总投资123,500万元;以高校图书馆资源联盟为代表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三期,教育部计划投入资金2.5亿;CADAL二期,国家投入3.5亿建设资金。以上数据表明,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离不开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2.2 数字资源内容和平台的集成化自身要求
目前很多图书馆引进或自建了多种不同的数据库,这些电子资源多数是不同检索技术和数据存放格式的异构数据库,用户查询某一方面的信息要不停地穿梭于各个数据库之间,在不同的检索界面及检索功能之间切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检索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数据库种类越来越多,用户往往在选库和检索界面的学习上浪费不少时间。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数字图书馆对电子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便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便利:经过整合的电子数字资源系统具有集成检索功能,可通过一个检索入口检索到几乎所有相关的馆藏电子资源。可见,将电子资源整合到统一平台,供读者通过单一使用界面获取所有相关资料,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信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新技术的支持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高科技公司联合建设也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常见模式,web2.0、OpenURL、云计算、个性化服务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由于二次文献来自一次文献,又为三次文献提供服务,因此这些信息新技术的应用就成为二次文献资源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工具和平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二次文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二次文献资源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更深层次挖掘要揭示资源的本质提炼和整合二次文献,使读者能充分利用更便捷的二次文献资源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3 挖掘与整合:二次文献资源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化和全文数据库日益普及的今天,充分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并全文数字化已成为图书馆界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如何在全文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和制作二次文资源,使之成为读者查找文献的利器,这项工作往往被忽视。根据对二次文献现状的分析,二次文献要发挥其独特作用,必须走集成规模化、扩展整合功能以及充分揭示文献特点的道路。
3.1 资源集成的规模化,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次文献资源内容丰富而种类繁多,作为图书馆有责任将这些二次文献资源进行规模化的集成,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服务的平台和有效载体,并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共享和利用。
3.2 加强二次文献数据库的扩展整合功能
对于读者来说,最理想的二次文献数据库的扩展功能可帮助用户通过一个数据库即可迅速查到所需信息并加以取用。该功能是指系统借助互联网,利用超文本技术,在不同的信息资源之间进行链接,将原本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的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到一块,使之成为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用户只需通过同一界面,即可迅速查到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整合功能必须要实现以下几种功能:一是提供与图书馆馆藏的链接;二是提供与其他数据库的链接;三是与原始文献的链接;四是与Internet资源的无缝链接。
3.3 加强对文献内容的挖掘,充分揭示文献
二次文献作为充分揭示原始一次文献的重要资源,其在提炼和制作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和还原文献的本质和核心内容,要根据各种文献的特质,科学合理的设置著录项,在服务平台中也要充分考虑到检索和显示字段,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文献还要考虑设置能反映此类文献特点的特殊著录字段,而不能出于整合的考虑而忽视。
参考文献
[1] 孙红卫.数字时代二次文献的困境与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5).
[2] 刘明.数字化时代二次文献的应用与开发之我见[J].攀登,2008(4).
[3] 祝平.对开展二次文献服务的探讨[J].全国新书目,2008(5).
[4] 王国庆.走向整合实现互联面向知识服务的二次文献数据库[J].现代情报, 2008(4).
[5] 张冬梅.数字化进程中二次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1).
[6] 张群.国外网络版二次文献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态势[J].现代情报,2006(11).
[7] 苏小波,袁曦临.数字环境下二次文献的生存及其未来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