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错误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存在着年龄、心理、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其错误行为的表现方式也不相同。有的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有的偏偏在班主任强调某个问题之后“闯红灯”。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来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而对一些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应如何处理?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粗暴的行为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班主任切忌主观臆断,处事武断。应进行深入调查,查明事情缘由,再对症下药。绝不可以因为某个学生是后进生淘气而把事情的责任直接推给他。以免对个别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老师看不上我等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以至于破罐破摔,不利于班级以后的管理和学生的成长。
二、保持冷静
一般来说,班主任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往往显出急躁情绪,表现为缺乏细心耐心和信心。轻则讥讽谩骂,重则罚站罚跑,甚至以拳脚。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还会恶化师生关系,影响班集体的健康发展。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和较高的“家庭地位”。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桀骜不合群体的个性。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如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发生冲突,使本人下不了台,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因而,不妨先保持冷静、沉着、退让三分,克制情绪暂且先搁置此事不处理,等学生心情平静下来再找他谈话或让他自己反思检查。用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即使学生心悦诚服,也能体现教育者的风范。
三、宽容大度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今无足赤。”或者多想想自己读书时也曾做过蠢事、说过错话,将心比心来提醒自己,也可多想想发怒的害处,借鉴前人的教训,同样会使你的怒气烟消云散。我曾经接管过一个难管理班,一次课外活动中,我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做游戏。游戏结束后,在回教室的途中,我班的“小淘气”在我身后指手画脚、做鬼脸,引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当我回过头来,他就一本正经,当我继续往前走时,他又开始“活动”,引起大家哄笑。这时,我装出苦无其事的样子。他又做了几下,见我没反映,就自讨没趣地停下来。当时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在一次思品课上,讲“尊老爱幼”时,我乘机心平气和地指出这样做法是一种不尊重人、不礼貌的行为,使“小淘气”当场脸红,承认了错误,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自我检讨
学生犯错,做班主任的对其大发雷霆或怒斥一通并不能使学生诚恳地接受,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在发脾气前,不防检讨一下自己,或许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学生面对你的批评不服气或顶撞时,你就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比方说,某同学一贯听话,表现很好,仅一次特殊原因而没有做家庭作业,你就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当然不会服气。遇事若能自我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正确处理师生关心是大有脾益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因此,我们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不应该恼怒,而应把他们看成幼苗,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一、深入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班主任切忌主观臆断,处事武断。应进行深入调查,查明事情缘由,再对症下药。绝不可以因为某个学生是后进生淘气而把事情的责任直接推给他。以免对个别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老师看不上我等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以至于破罐破摔,不利于班级以后的管理和学生的成长。
二、保持冷静
一般来说,班主任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往往显出急躁情绪,表现为缺乏细心耐心和信心。轻则讥讽谩骂,重则罚站罚跑,甚至以拳脚。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还会恶化师生关系,影响班集体的健康发展。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和较高的“家庭地位”。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桀骜不合群体的个性。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如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发生冲突,使本人下不了台,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因而,不妨先保持冷静、沉着、退让三分,克制情绪暂且先搁置此事不处理,等学生心情平静下来再找他谈话或让他自己反思检查。用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即使学生心悦诚服,也能体现教育者的风范。
三、宽容大度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今无足赤。”或者多想想自己读书时也曾做过蠢事、说过错话,将心比心来提醒自己,也可多想想发怒的害处,借鉴前人的教训,同样会使你的怒气烟消云散。我曾经接管过一个难管理班,一次课外活动中,我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做游戏。游戏结束后,在回教室的途中,我班的“小淘气”在我身后指手画脚、做鬼脸,引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当我回过头来,他就一本正经,当我继续往前走时,他又开始“活动”,引起大家哄笑。这时,我装出苦无其事的样子。他又做了几下,见我没反映,就自讨没趣地停下来。当时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在一次思品课上,讲“尊老爱幼”时,我乘机心平气和地指出这样做法是一种不尊重人、不礼貌的行为,使“小淘气”当场脸红,承认了错误,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自我检讨
学生犯错,做班主任的对其大发雷霆或怒斥一通并不能使学生诚恳地接受,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在发脾气前,不防检讨一下自己,或许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学生面对你的批评不服气或顶撞时,你就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比方说,某同学一贯听话,表现很好,仅一次特殊原因而没有做家庭作业,你就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当然不会服气。遇事若能自我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正确处理师生关心是大有脾益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因此,我们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不应该恼怒,而应把他们看成幼苗,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