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庆阳市素有“荷花舞之乡”的美称。荷花舞是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舞蹈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本文将甘肃省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荷花舞”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从生存现状角度切入,对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荷花舞概述
荷花舞是流行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寨子村社火活动中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原名“云朵子”“地油子”,又称“地飘儿”“地云子”等。荷花舞表演时边歌边舞,有乐器伴奏,主要形态为脚踩花盘,长裙束腰,采用轻脚点地、慢步游移的步伐,以变换队形为主。
20世纪40年代,彭松教授在庆阳采风时,非常欣赏“地油子”,他将“地油子”舞带到了北京,会同舞蹈专家戴爱莲,将“地油子”改编为“荷花舞”。改编后的荷花舞在波兰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获得金奖,一举成名。从此,荷花舞登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中国舞蹈艺术保留节目之一。20世纪90年代,荷花舞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2006年,荷花舞被列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荷花舞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人现状
当前,寨子村的荷花舞传承人已传至第五代。而第四代传承人共四人,年龄在59至68岁不等。第五代传承人共2人,均为90后女性。其中,胡碧峰、郑栓香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常年致力于荷花舞的教学、传播工作,是寨子村社火活动的主要带头人,也是荷花舞技艺的持有者。
笔者采访传承人郑栓香得知,由于荷花舞对演员腿部发力和脚下稳、轻的步伐有极高的要求,初学者在表演时很难“飘起来”,因此,荷花舞的表演需要年龄小、身体条件好、面容姣好的演员。
就当前的传承情况来看,荷花舞的传承形势相对乐观。其一,传承人较为年轻。荷花舞表演对演员的身材、样貌有要求,因此演员多为20~35岁的年轻女性。其二,传承人的学历较高,有紧密的师徒关系。其三,乡村传承人与社区百姓融为一体,有利于荷花舞的传承。
但是,荷花舞传承的不利因素也同样存在。第一,荷花舞技艺的延续和强化力度不够。很多表演人员都是大学生和打工者,这导致排练的时间不够,且演员频繁变动。第二,参与荷花舞表演的人数太少。这与人们对荷花舞的认知、关注度有关系。
(二)传播现状
寨子村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北隅,处于西峰区的中心地带,占据着有利的地理位置。随着寨子村的城镇化,荷花舞的传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以前,荷花舞的传播区域较广,主要分布在西峰区的寨子、董志、肖金、陈户等乡镇,后来还传播到了周边的宁县、环县等地。如今,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荷花舞的传播范围逐渐缩小,主要集中在西峰区寨子村。
1992年,荷花舞一改以往的社火表演,向舞台化表演转型,以200人的表演队伍亮相首届庆阳艺术节;2002年,荷花舞以500人的演出阵容亮相“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2010年,荷花舞出现在甘肃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上;2011年,第二届全国红色运动会开幕式上也有荷花舞的身影;2015年,荷花舞亮相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2016年,庆阳市举办了荷花舞大赛。
这说明荷花舞已不单纯是社火表演的一部分,传播区域在扩大,逐渐由民间社火延伸至舞台,舞蹈功能多样化,具有娱乐、展演、竞技的性质。
(三)表演现状
荷花舞的舞蹈语言逐渐丰富,并有向纯粹艺术形式靠拢的趋势。据传承人介绍,因为每年都有荷花舞的表演,观众会觉得单调,失去了新鲜感。近两年的荷花舞编排加入了一些新元素,有时会请学校的专业舞蹈教师来进行指导,动作方面也由传统的双臂托纱、撩纱改为更加美观、观赏性强的“荷花摇曳”等姿态,排练时重点要求塑造“水上漂”“荷花仙子”等艺术形象,还进行了“背架荷花舞”的创新。
伴奏方面,荷花舞表演使用了新曲子《荷花韵》,走场时用老曲子《扬燕麦》,加入揚琴、琵琶、大提琴等伴奏乐器。舞蹈道具采用塑料制品,存放在西峰区非遗办事处,云盘上的装饰物以荷花为主体,省略了云朵、油灯,目的是突出荷花的形象,同时避免烦琐的手工绘制。
三、对于荷花舞传承状况的思考
近年来,荷花舞的保护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其传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一,伴随着社会变迁,传统荷花舞的生存空间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了传承危机。其二,荷花舞的理论研究缺失,这使得人们对荷花舞的定位、文化价值等方面认识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荷花舞面临的传承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尊重荷花舞的节庆性特征。节日及其民俗礼仪的世代相传能体现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舞蹈在节庆中的持续发展是保证它良性、活态传承的重要因素。民间艺人的创新动力之一就是希望荷花舞在社火表演中一展风采,得到观赏者的肯定,而舞蹈本身也与社火活动融为一体,成为“社祭”中的一部分。因此,尊重荷花舞的节庆性特征,让其传统形态长久地存在民间社火中,是保持它本真性、地域性的有效途径。
第二,加强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心传口授和言传身教进行传承。活态传承包含传与承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活态传承中既要懂得如何传、传什么,又要有效传承、合理创新。王建民教授认为,注重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重要突破点。
四、结语
民间舞的传承需要传承主体,这个主体包含表演者和传授者。传授者是民间舞存续的重要载体,传授者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艺、主观能动性以及热情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间舞的样态和可持续发展。荷花舞的传承要尊重传授者的训练方式,建立传授者与新一代传承人的师徒关系,发挥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记录传承人的生活语境,这是推动传承研究的有力方式。荷花舞的传承一方面着力挖掘、保存高龄艺人的“身体语言”和“文化记忆”,建立荷花舞资料库;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新老传承人的情感纽带。
情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机械化的商业制作,而是渗透着民族情感和地域特色的独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人们对情感经历和生活阅历积淀后的艺术行为,因此,新老传承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影响着民间舞的生存状态和传承力度。毫无疑问,师徒关系的稳定性和活跃度是对荷花舞活态传承影响较大的因素。对此,相关部门应对老传承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在亲身实践的同时,应具备自豪感和荣誉感,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甘肃庆阳荷花舞的调查与研究”(Yxm2020084)。
作者简介:闫亚男(1991-),女,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北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一、荷花舞概述
荷花舞是流行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寨子村社火活动中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原名“云朵子”“地油子”,又称“地飘儿”“地云子”等。荷花舞表演时边歌边舞,有乐器伴奏,主要形态为脚踩花盘,长裙束腰,采用轻脚点地、慢步游移的步伐,以变换队形为主。
20世纪40年代,彭松教授在庆阳采风时,非常欣赏“地油子”,他将“地油子”舞带到了北京,会同舞蹈专家戴爱莲,将“地油子”改编为“荷花舞”。改编后的荷花舞在波兰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获得金奖,一举成名。从此,荷花舞登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中国舞蹈艺术保留节目之一。20世纪90年代,荷花舞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2006年,荷花舞被列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荷花舞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人现状
当前,寨子村的荷花舞传承人已传至第五代。而第四代传承人共四人,年龄在59至68岁不等。第五代传承人共2人,均为90后女性。其中,胡碧峰、郑栓香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常年致力于荷花舞的教学、传播工作,是寨子村社火活动的主要带头人,也是荷花舞技艺的持有者。
笔者采访传承人郑栓香得知,由于荷花舞对演员腿部发力和脚下稳、轻的步伐有极高的要求,初学者在表演时很难“飘起来”,因此,荷花舞的表演需要年龄小、身体条件好、面容姣好的演员。
就当前的传承情况来看,荷花舞的传承形势相对乐观。其一,传承人较为年轻。荷花舞表演对演员的身材、样貌有要求,因此演员多为20~35岁的年轻女性。其二,传承人的学历较高,有紧密的师徒关系。其三,乡村传承人与社区百姓融为一体,有利于荷花舞的传承。
但是,荷花舞传承的不利因素也同样存在。第一,荷花舞技艺的延续和强化力度不够。很多表演人员都是大学生和打工者,这导致排练的时间不够,且演员频繁变动。第二,参与荷花舞表演的人数太少。这与人们对荷花舞的认知、关注度有关系。
(二)传播现状
寨子村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北隅,处于西峰区的中心地带,占据着有利的地理位置。随着寨子村的城镇化,荷花舞的传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以前,荷花舞的传播区域较广,主要分布在西峰区的寨子、董志、肖金、陈户等乡镇,后来还传播到了周边的宁县、环县等地。如今,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荷花舞的传播范围逐渐缩小,主要集中在西峰区寨子村。
1992年,荷花舞一改以往的社火表演,向舞台化表演转型,以200人的表演队伍亮相首届庆阳艺术节;2002年,荷花舞以500人的演出阵容亮相“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2010年,荷花舞出现在甘肃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上;2011年,第二届全国红色运动会开幕式上也有荷花舞的身影;2015年,荷花舞亮相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2016年,庆阳市举办了荷花舞大赛。
这说明荷花舞已不单纯是社火表演的一部分,传播区域在扩大,逐渐由民间社火延伸至舞台,舞蹈功能多样化,具有娱乐、展演、竞技的性质。
(三)表演现状
荷花舞的舞蹈语言逐渐丰富,并有向纯粹艺术形式靠拢的趋势。据传承人介绍,因为每年都有荷花舞的表演,观众会觉得单调,失去了新鲜感。近两年的荷花舞编排加入了一些新元素,有时会请学校的专业舞蹈教师来进行指导,动作方面也由传统的双臂托纱、撩纱改为更加美观、观赏性强的“荷花摇曳”等姿态,排练时重点要求塑造“水上漂”“荷花仙子”等艺术形象,还进行了“背架荷花舞”的创新。
伴奏方面,荷花舞表演使用了新曲子《荷花韵》,走场时用老曲子《扬燕麦》,加入揚琴、琵琶、大提琴等伴奏乐器。舞蹈道具采用塑料制品,存放在西峰区非遗办事处,云盘上的装饰物以荷花为主体,省略了云朵、油灯,目的是突出荷花的形象,同时避免烦琐的手工绘制。
三、对于荷花舞传承状况的思考
近年来,荷花舞的保护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其传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一,伴随着社会变迁,传统荷花舞的生存空间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了传承危机。其二,荷花舞的理论研究缺失,这使得人们对荷花舞的定位、文化价值等方面认识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荷花舞面临的传承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尊重荷花舞的节庆性特征。节日及其民俗礼仪的世代相传能体现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舞蹈在节庆中的持续发展是保证它良性、活态传承的重要因素。民间艺人的创新动力之一就是希望荷花舞在社火表演中一展风采,得到观赏者的肯定,而舞蹈本身也与社火活动融为一体,成为“社祭”中的一部分。因此,尊重荷花舞的节庆性特征,让其传统形态长久地存在民间社火中,是保持它本真性、地域性的有效途径。
第二,加强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心传口授和言传身教进行传承。活态传承包含传与承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活态传承中既要懂得如何传、传什么,又要有效传承、合理创新。王建民教授认为,注重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重要突破点。
四、结语
民间舞的传承需要传承主体,这个主体包含表演者和传授者。传授者是民间舞存续的重要载体,传授者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艺、主观能动性以及热情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间舞的样态和可持续发展。荷花舞的传承要尊重传授者的训练方式,建立传授者与新一代传承人的师徒关系,发挥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记录传承人的生活语境,这是推动传承研究的有力方式。荷花舞的传承一方面着力挖掘、保存高龄艺人的“身体语言”和“文化记忆”,建立荷花舞资料库;另一方面,注重培养新老传承人的情感纽带。
情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机械化的商业制作,而是渗透着民族情感和地域特色的独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人们对情感经历和生活阅历积淀后的艺术行为,因此,新老传承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影响着民间舞的生存状态和传承力度。毫无疑问,师徒关系的稳定性和活跃度是对荷花舞活态传承影响较大的因素。对此,相关部门应对老传承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在亲身实践的同时,应具备自豪感和荣誉感,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甘肃庆阳荷花舞的调查与研究”(Yxm2020084)。
作者简介:闫亚男(1991-),女,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北民族民间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