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yin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近年,我校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从转变教育质量观入手,通过采取以校本培训推进新课标的实施、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科学的考评制度确保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优化了学校的教学管理,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一、以校本培训推进新课标的实施
  
  实施新课程标准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师是新课程实验和推广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参与者。
  为此,我们采取以校本培训推进新课标的实施。一是要求教师利用假期及其他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學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法,阅读教育教学刊物,训练教育教学技能。二是每个学期开学前都花3到5天的时间分学科举办学习新课标理论、新课标教材及教法的培训班,由本校的省、市级骨干教师或各学科带头人主讲,通过专题的形式深化学习。三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派出各学科教师到北京、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佛山、肇庆等地参加与新课程有关的培训班、研讨会、示范课观摩、专题讲座等,让教师更多地接触、学习名专家、名教授的教育理论,更多地学习、借鉴窦桂梅、于永正等著名特级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我们还选派教师到美国、英国、加拿大、香港、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培训,聘请外国教育专家、教授到校培训专职教师,两年来受训教师达226人次。四是每个学期都开展一轮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主题的“上课——评课——反思”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以上一系列针对性强、具连续性的校本培训,使学校的教师能够紧跟新课程实施的步伐,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从而为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投入巨额资金完善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学校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电脑教学平台和先进的视听设备,可以满足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位教师、任何一节课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的需要。每一间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高等级的电脑,以方便教师在备课、查找资料和制作课件等工作中使用。此外学校还建设了校园网,办公室、制作室、档案室、综合电教室、教室、语音室、常规电脑室的所有电脑可以互相联通,并做到与因特网和省教育专业网、省教科网及市、县教育网相接。教师在教学上应用信息技术十分方便,可谓得心应手。
  其次,学校还把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的重要方面,并与期末考评奖励挂钩,如果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达不到学校规定的总课时的60%,其教学常规工作考评分就会被扣减。
  再次,学校举行教师各学科教研活动、教学竞赛,均把是否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重要的评分标准。
  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教师备课系统使用、电子图书阅览系统操作、电子课件设计、动画制作、电脑网络运用等技能培训,从而大大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学校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的教师占任课教师的94%以上,开展电教的学科占总学科的100%,采用电教手段的课时占总课时的70%以上。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了我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赖于建立一支高素质、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队伍。而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对课程改革所依托的课程理论、教育教学理论的研修和跨学科整合等问题,提供对教研理论、研究方法和技巧的专业拓展。
  因此,学校与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学院,以及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的教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了12项国家、省、市级重点教育科研实验,运用科学、前沿的教育理念指导各学科教学。
  在课题研究中,要求教师必须落实六个研究行为:学习理论,调查现状,设计行为,落实设计,反思行为,总结提炼。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学校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成长起来了。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模式”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构建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获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二等奖;“小学综合英语课程与教材建设”获惠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小学综合英语实验”、“‘自主学习,点拨引导’语文教学实验”和“音美协调教学实验”分别获得广东省教育“十五”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实验”和“养成教育理论在纠正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实际运用”获得了全国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今年学校还有43名教师的优秀课例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县一等奖。各个实验有效地促进各个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催生名师,课题研究提高质量。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项学校改革创新工程调研与反馈活动。内心触动很大。走进每一所学校,我都能发现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听到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虽然不能一时触摸到这些文化和
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根据多年实践,笔者认为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需念好“宽、爱、修、放”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情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桥梁    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班主任在师生情感沟通过程中应有主动性。平时的一个眼神、温柔的一个手势,或者早上主动向学生问早,都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
参教至今,不知不觉在三尺讲台上已度过了31个春秋,在这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果教师能把握好,闪光点就会成为学生进步的起点。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教师如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一、要善于发现顽皮学生的闪光点  1998年,我担任初二一班的班主任,并任数学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班中每次打闹的学生中都有王阳(化名),经过多次批评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这是教学观念的一大变革,也是英语语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就是要通过英语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他们的个性发展与小组合作学习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少英语教师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满堂灌”,抱怨新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无法按规定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
“借尸还魂”源自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借尸还魂”之“尸”“魂”“借”“还”被后人赋予各种不同的比喻义,并由此演绎出种种相应的政治谋略。  兵法中的“借尸还魂”属“三十六计”之第十四计。其计曰:“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大意为:对敌我双方都有用的势力,往往难以驾驭而为已所用;而那些看上去没有什么作为的势力,往往需要寻求靠山,设法控制利用这部分势力
每每学到古诗词,课堂就像陷入泥潭,一片死寂。整个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在回响,学生则像霜打的茄子,蔫蔫的。美丽的诗歌被隔绝在学生的心田之外,我心里非常焦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然有责任将古典诗词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可又该如何去做呢?  新的一课是李煜的《相见欢》,我开始努力动脑筋。想起教往届学生这首词的情景,心里颇多感慨。尽管努力讲解,学生
领薪水间隙,问一位年轻教师:“喂,工作为了什么?”她一个鬼脸,毫无掩饰说:“为了三五斗。”说这话的时候,后面一个教师正扯开一张百元大钞,透着耀眼的阳光细数着一根根的金线。知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