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外”打牌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日里朋友在单位里值班。约我去打牌。来到朋友单位,她才告诉我今天的牌友中将有一位美国人。原来朋友邀请了她的同学,而她的同学正在和这个美国人谈恋爱。今天就顺便带他来见见老同学,同时体验一下中国平民的娱乐生活。
  “老外”名叫罗伯特。当然这是我们根据他的女朋友的英文介绍硬译出来的。他女朋友用英文介绍他的名字时,卷舌音,翘舌音全用上了。乍一听觉得很拗口的。我—听介绍就说:“嘿,怎么不叫麦克,大卫什么的啊,叫这么拗口的罗伯呀。”同学无奈:“他是叫这个名字呀。”我说:“那有没有爱称什么的好叫一些的。”同学没理我。心里一定在想:“爱称、昵称是给你叫的吗?”那位罗伯特先生呢,知道我们正在讨论他的名字,只在一旁很友善地微笑着。
  牌战开始了。3个中国女人和一个美国男人。只不过这个美国男人身边还有一个中国女朋友做参谋。我们只听到她不断地用简短的英文指导她的心上人出牌。一会儿说:“Small”(小的);一会儿说:“BigBiggest”(大的,最大的)一会儿又说:“Thlslsone”(就这个)。这些我倒听懂了。而且听懂了biggest是big的最高级,心里就不由得高兴起来,并有点跃跃欲试的架势想和“老外”谈谈。
  终于有机会。那位同学认为她的“老外”恋人差不多可以独立操作了时,就—个人出去遛哒了。她一走,我即刻就学她的样,“Small”,“Biggest”地乱叫。还指着他的搭档僵僵巴巴地告诉他:“Shelsyourfnend”(她是你的朋友)。罗伯特居然听瞳了。含笑点头:“Yes”。当他的搭档出了一张大牌需要他送分时,我可犯难了,“分”在英文中怎么说。急中生智:“罗伯特,five(5),ten(10)?”他立刻心领神会地打出一个分来。可我不知该如何表达那个“K”。我问同伴:“是不是可以说成1 3 7好像不可以吧?”后来才知道确实不能把“K”说成13。当罗伯特打出一个分来后,我就对他翘翘大拇指:“Verygood”。然后我们一起开心地笑。当然也有急中生不出智怎么也讲不明白的。比如让他“逃非”,就无法表达,只能对他讲“small”(小的)。他果真找了一张最小的牌打出来,却是一张王牌。于是对他讲:“No”他又换了一张,却一脸迷茫,不知是啥道理。于是我们3个中国女人讨论怎样向他解释“王”的概念,却怎么也表达不出。这时候方恨自己英文太蹩脚了。好想有一本英文字典来急帮忙的。可当时没有。终于等于了他女朋友逛街回来,罗伯特如释重负。我们也是。只见他把手中的扑克牌朝女朋友手中一塞,躺倒不干了。不一会儿就听到他睡在沙发上发出了轻鼾声。而我们4个中国女人呢,贝岍始尽兴打牌了。—边打牌一边还讲闲话。我说我有一个朋友交了一个德国朋友,那德国人是个女的,我仃僦叫她“燕妮”。假如还有朋友交英国朋友呢,我们会叫他“查尔斯”。这个罗伯特呢,现在打打牌叫惯了,不然的话也许会叫他“华盛顿”呢;说到罗伯特,我们就议论,他今天可受足了中国洋罪:话听不懂,牌看不懂,肯定没劲透了。正说着,他醒了。于是我间他:“罗伯特,interesting(有趣)、today(今天),”他竟能听懂:“Yes”。于是我得意地告诉大家:“他说今天有趣。”朋友说:“你这是硬撑,有你这样间的啊,人家是被你逼出来说的。”我想想这倒也是的。但转而—想觉得也不—定。比如中午吃饭时,罗伯特喝完一瓶啤酒,我就问他:“Beer(啤酒),again(再来—瓶)?”他回答:“No”(不要)我们生怕他客气。他女朋友说:“他才不会客气呢,要就要,不要就不要。”若由此推理,那么现在他也应当是感到有趣就Yes”感到没趣就“No”喽。
  哎,不管“老外”有趣没趣,反正我们觉得有趣极了。第一次和“老外”一起打牌,顺便还操练了一番“洋泾浜”英语和“ChineseEnglish”(中国式英语),很新鲜有趣的。
其他文献
《生死遗言》对我的意义来说,是有生之年没有遗憾的语言。中国人也许东方人很喜欢把该说的话,在该说的时候都不说出来。我觉得我自己深受其害,所以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希望把我想说的话完整的说出来,也许某一个时候这个人不在你身边,你才感觉到原来你对他有这么深的情感。    听着你给我的Santana的CD,最喜欢《Somewhere in heaven》。  想念你的时候,我便听音乐,然后把所有歌者的声
期刊
丈夫下去了,妻子上来了    这位颇具争议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以参议员资格对美国立法产生重要影响。有人曾预言,她与克林顿的婚姻会随着丈夫的下台而告结束,但今天他俩却没有像人们意料的那样各奔东西。  早在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希拉里·克林顿就曾对丈夫说,“我们俩还是扮演不同的角色吧!”希拉里永远都不会只当主妇、母亲和妻子,她要寻求新的平衡,丈夫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她甚至要超越局限,做
期刊
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临终遗言)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鲁迅: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遗诏赦后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熙汗青。  (文天样:过零丁洋)    人生总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  (障布霄:杂记)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
期刊
你是否看过电影《紧急迫降》?如果看过,你是否还记得影片中生死一线间的惊心动魄?如果你坐在屏幕前仍然被那千钧一发的瞬间揪得心惊肉跳,那么你是否能想象如果你身处现场,当这威胁生命的一刻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你会怎样?  当生命可能即将走到尽头,你会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或许生活在太平盛世,健康的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问题,那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只是有太多的意外提醒着我们生死有时真的只是一线之间。假设自己处在
期刊
花凋谢时,是默默地。人走了,却总要留下只言片语。尤其是美女们,她们看惯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看透了世界的繁华浮躁,待到一切回归平淡时,她们便不会忘记赠给世人一些值得思考的文字,或是顿悟,如佛家弟子般超然洒脱;或是惆怅,如忙碌众生般为情所困。后人无论怎样去解读,都不会比当事人明白。      阮玲玉  惊心句子:人言可畏  伤感度:****  警醒度:****    阮玲玉十六岁时结识了母亲帮佣的“少东
期刊
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眩目的色彩,—张士得掉渣的商标,透明的玻璃瓶,透明的液体,透出简单,透着明了。 这就是我——一瓶白醋,一瓶标价2块4毛的白醋。  在这个佐料柜台,我已经呆了11个月零29天,对于保质期只有1年的我来讲,这意味着明天的我将寿寝正终!  过了明天,我也许会随着咋咋的碾压声碎尸万断;  我也许会融入河流,汇人大海,蒸发于漂渺间;  我也许会被重新包装,贴上全新的商标,以劣充优的立于
期刊
赢政: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命。逮诏(伪)  诸葛亮: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尺愚忠。遗表  朱元璋:天下臣民,哭临三日,毋妨嫁娶。遣诏  陈天华:呜呼我同胞!其亦知今日之中国乎!今日之中国,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来贝有乐观者存。绝命书  秋瑾:壮志扰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致徐小淑绝命词  段德昌:胡子(指贺龙),我段德昌一生磊落光明,今遭小人暗算,死而无
期刊
死亡,对于任何一个活着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我们自身对死亡未知的恐惧。对于超越现实层面的电影表现手法来说,无论是战争、爱情、恐怖甚至是喜剧,80%的电影都会归结到死亡。因为死亡,才能成就永恒,而永恒,是所有人一个不灭的梦想。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同样因为无法永恒于这个世界。而遗言,往往是电影里的点睛之笔,蕴涵着巨大的力量,时而催人泪下,时而教人奋起,遗言文化也是电影里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期刊
黑帮恺撒找到加菲尔德,胁迫用左轮枪“俄罗斯轮盘赌”。加菲尔德三次扣扳机安然无恙。恺撒却在最后一次将自己击毙——  这是凯文·雷诺兹导演的《187》细节。枪械发达,有时已如人的器官,影视片场是枪与枪手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在《出租汽车司机》中,枪支密密麻麻挂满枪手的前胸,好象延伸的手臂和喉咙。  “禁止枪口对人,空枪不得对人”是持枪者的行规;面对枪口,也许只有演员,以及历经过“假枪毙”,企盼安乐死,泼皮
期刊
编译/尹林标  1981年3月30日,里根宣誓就职美国第40后总统后大约70天,正当他踌躇满志希望未来的每个美国人都能昂首阔步安然行走于世界上任何一条偏僻马路之时,却颇具讽刺意味地在华盛顿一条街上遭遇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考验。  1981年3月30日,星期一,下午2点25分,华盛顿。罗纳德·里根在美国劳工联合会一产业工会联合会建筑贸易部一个会议上发表演说后离开希尔顿饭店。他从一扇边门走出饭店,向一小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