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借助电脑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效。但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多媒体技术确实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功不可没,但存在种种问题,比如相关历史教学软件滞后;开发商所开发的软件不能完全适用于具体情况;教师由于能力、精力所限,很难制作出比较合适的教学软件等,教学效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课堂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因此,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促使教育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这就需要注重对历史课传统教学方法的挖掘,使之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
阅读中学历史课文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只有在科学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阅读历史课文,大致可以分为:课前阅读、课上阅读和课后阅读。下面笔者对这三步骤,做一简单概述。
一、培养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的习惯
所谓课前阅读课文,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有没有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体现着一个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
课前预习不是简单地把下一节课该讲的课文看一遍。当一节课快结束时,教师不仅要对本节课知识内容进行一番总结,还要布置一个预习作业,预习作业要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同时认真做好笔记,可以用铅笔在书本上“批圈划点”,做记号和写批注。它的作用是(1)提醒我们细心读书,用脑思考,加深印象,帮助记忆;(2)可将阅读中一闪而过的见解、难点、疑点随时标记下来,去粗取精,吸取精华;(3)可以通过由表及里,由彼及此的理解和“再创造”使得书本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掌握,把书本知识化为自身知识。学生在做记号时,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如常用的重要语句在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关键词用▲▲▲表示;用???表示对课文内容有疑问的地方;用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等。各种符号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写批注,即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对课文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写评语。如在读到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以在课文上相应的空白处写上: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大捷(转折)⑤约克镇战役(胜利)⑥英美签订合约(结束)。这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经过中的6件大事。学会在课本上“批圈划点”还有利于今后的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立刻展现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复习效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阅读
首先,上课之前,教师应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编选几个思考题。上课时,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场白中设置悬念,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维,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上课后,把问题迅速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心里装着问题去阅读。比如,在讲“安史之乱”这一节内容,教师在开场白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红颜祸水”,唐朝如果没有杨贵妃就不会有安史之乱,强盛的唐朝就不会衰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难道唐朝真的是因为一个杨贵妃而衰亡的吗?这些问题一提出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学生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当然,在开场白提问中一定要注意问题表述的生动性、具体性,如果这一问题直接改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就显得呆板、直白、索然无味,也就引不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了。
其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地把握重点,掌握阅读技巧,对关键字词予以充分的注意和深刻的理解。例如:“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中的“转折”一词,常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关键处。还有中国历史教材中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天京變乱”,其中的“治”、“兴”、“盛”、“乱”都是关键性的词,看见“治、兴、盛”即能联想到太平盛世的内容,看到“乱”即能预想到它的严重后果。历史教材中还有表示事物发展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一战后“萧条下去”。抓住关键词就可以理解和把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另外。像“标志”、“序幕”、“第一”、“最”、“重大”等等,这些历史教材中常用的词,在学生阅读课文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第三,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科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完课文并对问题有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就思考题向学生提问,以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由教师解答。
三、课后锻炼学生科学阅读的能力
通过课前阅读、课上阅读,学生对课文知识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以后,就要趁热打铁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阅读的能力。
第一,史论结合的能力。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括动抓住必然的本质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例如:《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及协定关税等条款(史),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论),五口通商后,大量的外国商品开始涌入国内,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史)。《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论)。
第二,提炼要点的能力。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
第三,编写读书提纲的能力。这是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回到整体的分析综合方法的具体运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获得系统和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中,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就可以概括为:一个开端、二次反抗、三个阶级、四次探索、五次战争。
一个开端指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开端;二次反抗指农民阶级的两次爱国运动,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三个阶级指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活动斗争;四次探索指面对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次战争指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总之,阅读是每一个中学生获取各门学科知识的主要途径。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阅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阅读作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一定会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阅读中学历史课文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只有在科学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阅读历史课文,大致可以分为:课前阅读、课上阅读和课后阅读。下面笔者对这三步骤,做一简单概述。
一、培养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的习惯
所谓课前阅读课文,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有没有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体现着一个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
课前预习不是简单地把下一节课该讲的课文看一遍。当一节课快结束时,教师不仅要对本节课知识内容进行一番总结,还要布置一个预习作业,预习作业要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同时认真做好笔记,可以用铅笔在书本上“批圈划点”,做记号和写批注。它的作用是(1)提醒我们细心读书,用脑思考,加深印象,帮助记忆;(2)可将阅读中一闪而过的见解、难点、疑点随时标记下来,去粗取精,吸取精华;(3)可以通过由表及里,由彼及此的理解和“再创造”使得书本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掌握,把书本知识化为自身知识。学生在做记号时,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如常用的重要语句在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关键词用▲▲▲表示;用???表示对课文内容有疑问的地方;用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等。各种符号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写批注,即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对课文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写评语。如在读到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以在课文上相应的空白处写上: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大捷(转折)⑤约克镇战役(胜利)⑥英美签订合约(结束)。这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经过中的6件大事。学会在课本上“批圈划点”还有利于今后的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立刻展现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复习效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阅读
首先,上课之前,教师应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编选几个思考题。上课时,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场白中设置悬念,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维,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上课后,把问题迅速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心里装着问题去阅读。比如,在讲“安史之乱”这一节内容,教师在开场白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红颜祸水”,唐朝如果没有杨贵妃就不会有安史之乱,强盛的唐朝就不会衰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难道唐朝真的是因为一个杨贵妃而衰亡的吗?这些问题一提出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学生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当然,在开场白提问中一定要注意问题表述的生动性、具体性,如果这一问题直接改成“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就显得呆板、直白、索然无味,也就引不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了。
其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地把握重点,掌握阅读技巧,对关键字词予以充分的注意和深刻的理解。例如:“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中的“转折”一词,常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关键处。还有中国历史教材中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天京變乱”,其中的“治”、“兴”、“盛”、“乱”都是关键性的词,看见“治、兴、盛”即能联想到太平盛世的内容,看到“乱”即能预想到它的严重后果。历史教材中还有表示事物发展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一战后“萧条下去”。抓住关键词就可以理解和把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另外。像“标志”、“序幕”、“第一”、“最”、“重大”等等,这些历史教材中常用的词,在学生阅读课文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第三,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科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完课文并对问题有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就思考题向学生提问,以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由教师解答。
三、课后锻炼学生科学阅读的能力
通过课前阅读、课上阅读,学生对课文知识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以后,就要趁热打铁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阅读的能力。
第一,史论结合的能力。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括动抓住必然的本质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例如:《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及协定关税等条款(史),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论),五口通商后,大量的外国商品开始涌入国内,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史)。《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论)。
第二,提炼要点的能力。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
第三,编写读书提纲的能力。这是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回到整体的分析综合方法的具体运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获得系统和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中,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就可以概括为:一个开端、二次反抗、三个阶级、四次探索、五次战争。
一个开端指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开端;二次反抗指农民阶级的两次爱国运动,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三个阶级指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活动斗争;四次探索指面对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次战争指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总之,阅读是每一个中学生获取各门学科知识的主要途径。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阅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阅读作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一定会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