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香:2003年城邦进行内容流程改造,导入EPR(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现在又进行EP同步,为什么您如此强调流程的重要性?
何:出版是创意的行业,很多人认为管理制度只会扼杀出版的理想和创意,但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创意不能管理只能激发,但工作流程是实务,是现实的步骤,和创意一点关联都没有,只需要精准的执行以及绵密的质量要求。
EPR系统的使用,把城邦的工作流程全部用信息系统来追踪管理,使得实务流程更加顺畅,更有时间和空间去发挥创意,而工作实务上的精准效率,也是竞争上的一种优势。
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得力于EPR系统的使用,在2008年台湾书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城邦集团依然能逆势成长。
书香:“少用判断,多用计算”是城邦做书的方法,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做书?
何:这是我个人的习惯,我看到很多传统做出版的人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是否做一本书,这个经验不是很精准,不好确定这样做出来的书是否好卖。我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要通过精准的计算,就是相信数字,把“觉得”转化成各种具体的原因。
我仔细拆解每一个出版步骤,用科学方法分析每一个流程,以及流程背后的成功因素,然后把这些know-how变成文字化的原则、方法、步骤、规范,并把这一套科学化的方法在城邦内部推广。这套出版方法,我整理成“何氏出版八讲”,从分析市场、解读读者的购买动机,到选题、编务、营销、售后服务、后勤支持管理,这套理论已经是城邦内部的 “出版规范”。
具体来说,就是有一个excel表格,我们称它“新书的成本跟销售分析表”,任何一本书都要把它的资料填进这个表格,通过科学测量加一些思考判断,我们就知道一本书是出还是不出。当然,我们也有无数的KPI(关键业绩指标)作为我们检查营运成果的依据。用这种方法做书,成功率可以达到七、八成,靠直觉出书,只能达到五成。
书香:有一种说法,书籍的出版是有时机的,时机对了,可能就会畅销,对此您怎么看?
何:这样的观念是错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书不赚钱的原因。畅销书还是有基本的公式,当然像《哈利·波特》那样的超级畅销书还是要碰点运气。
如果做了很多销量五万本、十万本的书,就有机会撞见销量三十万本、五十万本的书。虽然有科学的方法,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办法本本都是销量三十万本的畅销书。我讲的科学方式,是指做在台湾销量3000到10万本之间的书。如果一家公司做的书,销量都能达3000本,每本赚10万台币,也是很赚钱的。
有很多人埋怨阅读人口减少这件事,虽然现在阅读市场减少是事实,但说实话,书业不好做跟这个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你要有一套方法做这件事,这才是关键。
书香:以华文出版业来说,台湾现在的位置是怎样的?
何:其实我不大喜欢谈论这个问题。我在台湾就只经营台湾市场,这一块我最大。在台湾市场我跟大陆是没有竞争的。我如果做得很好,就有机会去大陆或者去其他地方发展。
书香:您觉得“台湾经验”有多少是到大陆能适用的?
何:肯定要经过一些转化,这跟当地环境还是有关系的。有些类型在台湾很红,在大陆就不行,反之亦然。类型上不一样,还有因为社会结构不同,出版是反映整个社会结构,这个社会关心什么,我们出版就会走红什么。
大陆现在很红健康书,台湾也很红。但台湾红的是健康快车,大陆红的是健康的入门知识,健康的基本知识在台湾是卖不动的,因为几十年前我们的这方面的知识就很丰富了。整个社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书香:城邦的触角很大,也涉及电视等的制作,您想把城邦做成多媒体的帝国?
何:没有想要变成“帝国”,那个字眼很难听。严格讲,是在这次数位变革中安全度过,这是最谦虚的一个愿望。
再来我们希望城邦能够走在前列,还有变成数位的多媒体的供应商,满足读者的需求,简单说就是不要让城邦在这一次的数位变革里面沉沦。
书香:数字化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也在变化。编辑能力的转变和掌握数字化技术来说,是不是技术的问题相对更好解决?
何:不好解决。坦白讲,IT的技术跟美术一样,做总编辑的人起码要对美术懂一点,所以以后做出版,做内容供应的人,对技术要有一定的理解,这就好像现在的编辑跟美术编辑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常讲如果不懂数位的知识,在城邦是很难生存的。我常常鼓励自己的员工用IPAD、IPHONE这样的技术产品。
书香:城邦每年投资8000万到一亿(台币)在数位出版上,为什么这么积极投资数位出版?
何:我预计,五年内数位出版将占据市场的百分之五十。不投资没办法,因为我们没路可走了,就像恐龙灭绝一样,气候变了。
何:出版是创意的行业,很多人认为管理制度只会扼杀出版的理想和创意,但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创意不能管理只能激发,但工作流程是实务,是现实的步骤,和创意一点关联都没有,只需要精准的执行以及绵密的质量要求。
EPR系统的使用,把城邦的工作流程全部用信息系统来追踪管理,使得实务流程更加顺畅,更有时间和空间去发挥创意,而工作实务上的精准效率,也是竞争上的一种优势。
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得力于EPR系统的使用,在2008年台湾书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城邦集团依然能逆势成长。
书香:“少用判断,多用计算”是城邦做书的方法,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做书?
何:这是我个人的习惯,我看到很多传统做出版的人都是凭感觉来判断是否做一本书,这个经验不是很精准,不好确定这样做出来的书是否好卖。我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要通过精准的计算,就是相信数字,把“觉得”转化成各种具体的原因。
我仔细拆解每一个出版步骤,用科学方法分析每一个流程,以及流程背后的成功因素,然后把这些know-how变成文字化的原则、方法、步骤、规范,并把这一套科学化的方法在城邦内部推广。这套出版方法,我整理成“何氏出版八讲”,从分析市场、解读读者的购买动机,到选题、编务、营销、售后服务、后勤支持管理,这套理论已经是城邦内部的 “出版规范”。
具体来说,就是有一个excel表格,我们称它“新书的成本跟销售分析表”,任何一本书都要把它的资料填进这个表格,通过科学测量加一些思考判断,我们就知道一本书是出还是不出。当然,我们也有无数的KPI(关键业绩指标)作为我们检查营运成果的依据。用这种方法做书,成功率可以达到七、八成,靠直觉出书,只能达到五成。
书香:有一种说法,书籍的出版是有时机的,时机对了,可能就会畅销,对此您怎么看?
何:这样的观念是错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书不赚钱的原因。畅销书还是有基本的公式,当然像《哈利·波特》那样的超级畅销书还是要碰点运气。
如果做了很多销量五万本、十万本的书,就有机会撞见销量三十万本、五十万本的书。虽然有科学的方法,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办法本本都是销量三十万本的畅销书。我讲的科学方式,是指做在台湾销量3000到10万本之间的书。如果一家公司做的书,销量都能达3000本,每本赚10万台币,也是很赚钱的。
有很多人埋怨阅读人口减少这件事,虽然现在阅读市场减少是事实,但说实话,书业不好做跟这个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你要有一套方法做这件事,这才是关键。
书香:以华文出版业来说,台湾现在的位置是怎样的?
何:其实我不大喜欢谈论这个问题。我在台湾就只经营台湾市场,这一块我最大。在台湾市场我跟大陆是没有竞争的。我如果做得很好,就有机会去大陆或者去其他地方发展。
书香:您觉得“台湾经验”有多少是到大陆能适用的?
何:肯定要经过一些转化,这跟当地环境还是有关系的。有些类型在台湾很红,在大陆就不行,反之亦然。类型上不一样,还有因为社会结构不同,出版是反映整个社会结构,这个社会关心什么,我们出版就会走红什么。
大陆现在很红健康书,台湾也很红。但台湾红的是健康快车,大陆红的是健康的入门知识,健康的基本知识在台湾是卖不动的,因为几十年前我们的这方面的知识就很丰富了。整个社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书香:城邦的触角很大,也涉及电视等的制作,您想把城邦做成多媒体的帝国?
何:没有想要变成“帝国”,那个字眼很难听。严格讲,是在这次数位变革中安全度过,这是最谦虚的一个愿望。
再来我们希望城邦能够走在前列,还有变成数位的多媒体的供应商,满足读者的需求,简单说就是不要让城邦在这一次的数位变革里面沉沦。
书香:数字化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也在变化。编辑能力的转变和掌握数字化技术来说,是不是技术的问题相对更好解决?
何:不好解决。坦白讲,IT的技术跟美术一样,做总编辑的人起码要对美术懂一点,所以以后做出版,做内容供应的人,对技术要有一定的理解,这就好像现在的编辑跟美术编辑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常讲如果不懂数位的知识,在城邦是很难生存的。我常常鼓励自己的员工用IPAD、IPHONE这样的技术产品。
书香:城邦每年投资8000万到一亿(台币)在数位出版上,为什么这么积极投资数位出版?
何:我预计,五年内数位出版将占据市场的百分之五十。不投资没办法,因为我们没路可走了,就像恐龙灭绝一样,气候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