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众多差异的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的动机和个人责任。
纵观近几年的课改实践,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们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多数讨论、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声。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过去了,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静下来,站起来发言。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其有效性的途径。显然,这些要素在上述的课堂上都不具备,那么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流于形式又是什么呢?
笔者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一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就是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教师让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笛子,它的重量是8克。”“是8克吗?”教师再次问道。坐在边上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个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的情况呢?因为二年级的学生一般无法通过常识来判断自己报的数据是否正确。那么,他的数据唯一的来源就是测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小组里没有人在做记录。这不仅涉及到对测量数据的严谨科学态度的养成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正是来源于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很明显,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
这个例子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而反思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有教师提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就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如此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了“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形成两极分化。那么,教师该怎么办?
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正如一些教师所言,新课程让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也是来自以上的原因。笔者建议: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划。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在小组汇报时,也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另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以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并在思维的碰撞中,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那么,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呢?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识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如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每组的桌面上准备一大堆的实物,如乒乓球、小皮球、茶叶罐、牙膏盒、积木等,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要求小组合作,提出分类标准,并得出分类结果。教材中仅提供两种分类,即“按形状分”与“按大小分”。我深入到学生讨论中,发现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又得出了一些新分法,如“按制作物体的材料的不同分”,“按颜色的不同分”和“按用途的不同分”。智慧的火花在合作交流中五彩纷呈。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必将悟出许多新思想、新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通过不断地讨论合作,交流思想,必将拥有多种思想。智慧火种一旦被点燃,必将会光芒四射,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才称得上真正的合作,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的动机和个人责任。
纵观近几年的课改实践,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们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多数讨论、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声。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过去了,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静下来,站起来发言。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其有效性的途径。显然,这些要素在上述的课堂上都不具备,那么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流于形式又是什么呢?
笔者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一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就是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教师让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笛子,它的重量是8克。”“是8克吗?”教师再次问道。坐在边上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个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的情况呢?因为二年级的学生一般无法通过常识来判断自己报的数据是否正确。那么,他的数据唯一的来源就是测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小组里没有人在做记录。这不仅涉及到对测量数据的严谨科学态度的养成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正是来源于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很明显,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
这个例子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而反思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有教师提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就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如此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了“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形成两极分化。那么,教师该怎么办?
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正如一些教师所言,新课程让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也是来自以上的原因。笔者建议: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划。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在小组汇报时,也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另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以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并在思维的碰撞中,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那么,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呢?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识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如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每组的桌面上准备一大堆的实物,如乒乓球、小皮球、茶叶罐、牙膏盒、积木等,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要求小组合作,提出分类标准,并得出分类结果。教材中仅提供两种分类,即“按形状分”与“按大小分”。我深入到学生讨论中,发现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又得出了一些新分法,如“按制作物体的材料的不同分”,“按颜色的不同分”和“按用途的不同分”。智慧的火花在合作交流中五彩纷呈。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必将悟出许多新思想、新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通过不断地讨论合作,交流思想,必将拥有多种思想。智慧火种一旦被点燃,必将会光芒四射,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像这样的小组合作,才称得上真正的合作,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