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6日下午,日本通运研究所经济研究院院长Sueuru Kodama在第三届欧亚道路运输大会上用不甚流利的中文向与会各国代表详细地阐述了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经验……
一、中日间贸易和运输的概要说明
●现状
2004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静观近年来中日贸易额,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口的比率从20%增长到40%。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也在逐年剧增。据统计,2004年在华投资的日籍公司大约有4,300家,比去年增加了16%,所以我们确信今后这个比例会进一步增加。
伴随贸易增长,中日间的货物运输也越来越频繁,中日贸易额近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进入2005年后,其势头仍然见长。今年5月份的海上集装箱吞吐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加约20%,进口增加约20%,航空货物亦是如此。今年5月的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出口加13%,进口增加约20%等,比前年更是有了很大的增长。
另外,作为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和商船三井展开业务合作,在原来的航空&海运的基础上、推出了上海一一博多(九州)间的(约27个小时)高速滚装船和国内铁路集装箱的服务。通过这项新服务的推出,上海经博多到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圈最短3天半就可以到达了。现在吞吐量也在顺利地递增。今后随着各种各样输送方式的开发,中日间的贸易量会进一步增加。
二、从沿海区域展开
现在,约有160家日籍物流公司在中国开业,其中上海市就有60家以上,约占总数的4成。要是算上“大上海圈”内的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日籍物流公司的话,就要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华南区域(广东、福建),日籍公司数量约占总数的20%。
今后,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以沿岸区域为基点,如何开拓中国中西部,东北部市场将会成为日本对华经济的主要任务。为此,道路运输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三、开拓中国运输市场的日本通运
●现状
作为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在1979年设立了香港本地法人。随后,在开拓以日籍货主企业为对象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同时,逐渐地建立起面向中国市场的网络,现在已成长为拥有18个本地法人,约100名日籍工作人员和约4,000名本地职员的大公司。为了向日籍货主企业提供进一步的高水准运输服务,现在正着手扩充中国国内的物流网络。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准,今年3月,日本通运和日本最大商社之一的三菱商事就业务、资本合作达成协议,决定共享双方的仓库,场站和货运网络。通过这次业务合作,日本通运在中国国内拥有了34个城市107个网点的物流网络。为了加速扩大中国国内的多种方式的运输,通运也正在积极地推行和中国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地方物流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日本通运会将继续构筑准时运输、(JIT)循环运输(Milk—Run Method)等的高精度运输的同时,扩充中国国内的物流网络。
四、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流程
●以外资的优势为基础,和中国企业携手并进
由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去年全外资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设立已成为可能。但是要形成网络还有许多的制约条件。因此,外资物流企业必须利用本公司的海外网络,丰富的经验、实际成绩,强大的品牌效应,本国总公司的支援,以及海外顾客的关系等优势,在可能的领域,通过与中方的合作,形成能够达到货主企业所要求的高水准物流服务的系统。在建立起中国国内物流网络的基础上,完成构筑起全球性物流网络的目标。
另外,在本地的运输业务上,现在铁路和水运的利用还没能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准。因此卡车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卡车运输在能源,环境和超载问题上还有许多的课题在等待着去解决,所以今后将越来越重视卡车运输的高效率化。
五、多式联运的任务:沿海运输和道路运输相结合的可能性
●在东部沿海的可能性
现在,日资物流企业已能提供在东部沿岸区域的广州~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区以轿车等货物为主的水路、公路、铁路的多式联运,在长江流域的上海~重庆也有一部分厂家在利用内陆水运和陆运的方式来运输汽车零部件。因此,将来对沿海水运和道路输送的多式联运来说是有可能性和发展前途的。
但现在的内陆运输,由于道路的扩充、铁路的运载能力不足,内陆水运又以长江流域为主等,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促进延伸到内陆的多式联运的发展,还面临着扩充交通设施和运输网络等问题。
●政府存必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及发展方向
在中国,跨越直辖市,省等的行政单位引进设施或者是施行计划,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另外,不同的运输工具是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进行管辖。为此,不同的运输工具间的协调运输还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跨越不同的行政机构来推进多式联运时,由中央政府确立明确的政策及发展方向是极为重要的。
●今后的可能性
今后日本的物流企业还会继须打人中国市场。因此,我们确信对于中国国内的物流网络的需要今后也更加会关注。为构筑今后的中国物流着想,希望政府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4年8月,政府的物流管辖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来看,政府已经开始简化地方政府的行政法规和税收管辖,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知》也对对外资输入,构筑物流中心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期待能早日实现上述《通知》的内容,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中期规划的实施,物流服务品质也将会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随着货主企业对供应链(SCM)的渗透,货主企业对物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物流企业在应对这些要求时,在现有物流业务的基础上,向实现现代物流,三方物流(3PL)的方向进行转换。为此,将来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将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编辑/杨玲)
一、中日间贸易和运输的概要说明
●现状
2004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静观近年来中日贸易额,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口的比率从20%增长到40%。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也在逐年剧增。据统计,2004年在华投资的日籍公司大约有4,300家,比去年增加了16%,所以我们确信今后这个比例会进一步增加。
伴随贸易增长,中日间的货物运输也越来越频繁,中日贸易额近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进入2005年后,其势头仍然见长。今年5月份的海上集装箱吞吐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加约20%,进口增加约20%,航空货物亦是如此。今年5月的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出口加13%,进口增加约20%等,比前年更是有了很大的增长。
另外,作为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和商船三井展开业务合作,在原来的航空&海运的基础上、推出了上海一一博多(九州)间的(约27个小时)高速滚装船和国内铁路集装箱的服务。通过这项新服务的推出,上海经博多到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圈最短3天半就可以到达了。现在吞吐量也在顺利地递增。今后随着各种各样输送方式的开发,中日间的贸易量会进一步增加。
二、从沿海区域展开
现在,约有160家日籍物流公司在中国开业,其中上海市就有60家以上,约占总数的4成。要是算上“大上海圈”内的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日籍物流公司的话,就要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华南区域(广东、福建),日籍公司数量约占总数的20%。
今后,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以沿岸区域为基点,如何开拓中国中西部,东北部市场将会成为日本对华经济的主要任务。为此,道路运输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三、开拓中国运输市场的日本通运
●现状
作为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在1979年设立了香港本地法人。随后,在开拓以日籍货主企业为对象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同时,逐渐地建立起面向中国市场的网络,现在已成长为拥有18个本地法人,约100名日籍工作人员和约4,000名本地职员的大公司。为了向日籍货主企业提供进一步的高水准运输服务,现在正着手扩充中国国内的物流网络。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准,今年3月,日本通运和日本最大商社之一的三菱商事就业务、资本合作达成协议,决定共享双方的仓库,场站和货运网络。通过这次业务合作,日本通运在中国国内拥有了34个城市107个网点的物流网络。为了加速扩大中国国内的多种方式的运输,通运也正在积极地推行和中国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地方物流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日本通运会将继续构筑准时运输、(JIT)循环运输(Milk—Run Method)等的高精度运输的同时,扩充中国国内的物流网络。
四、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流程
●以外资的优势为基础,和中国企业携手并进
由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去年全外资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设立已成为可能。但是要形成网络还有许多的制约条件。因此,外资物流企业必须利用本公司的海外网络,丰富的经验、实际成绩,强大的品牌效应,本国总公司的支援,以及海外顾客的关系等优势,在可能的领域,通过与中方的合作,形成能够达到货主企业所要求的高水准物流服务的系统。在建立起中国国内物流网络的基础上,完成构筑起全球性物流网络的目标。
另外,在本地的运输业务上,现在铁路和水运的利用还没能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准。因此卡车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卡车运输在能源,环境和超载问题上还有许多的课题在等待着去解决,所以今后将越来越重视卡车运输的高效率化。
五、多式联运的任务:沿海运输和道路运输相结合的可能性
●在东部沿海的可能性
现在,日资物流企业已能提供在东部沿岸区域的广州~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区以轿车等货物为主的水路、公路、铁路的多式联运,在长江流域的上海~重庆也有一部分厂家在利用内陆水运和陆运的方式来运输汽车零部件。因此,将来对沿海水运和道路输送的多式联运来说是有可能性和发展前途的。
但现在的内陆运输,由于道路的扩充、铁路的运载能力不足,内陆水运又以长江流域为主等,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促进延伸到内陆的多式联运的发展,还面临着扩充交通设施和运输网络等问题。
●政府存必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及发展方向
在中国,跨越直辖市,省等的行政单位引进设施或者是施行计划,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另外,不同的运输工具是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进行管辖。为此,不同的运输工具间的协调运输还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跨越不同的行政机构来推进多式联运时,由中央政府确立明确的政策及发展方向是极为重要的。
●今后的可能性
今后日本的物流企业还会继须打人中国市场。因此,我们确信对于中国国内的物流网络的需要今后也更加会关注。为构筑今后的中国物流着想,希望政府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4年8月,政府的物流管辖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来看,政府已经开始简化地方政府的行政法规和税收管辖,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知》也对对外资输入,构筑物流中心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期待能早日实现上述《通知》的内容,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中期规划的实施,物流服务品质也将会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随着货主企业对供应链(SCM)的渗透,货主企业对物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物流企业在应对这些要求时,在现有物流业务的基础上,向实现现代物流,三方物流(3PL)的方向进行转换。为此,将来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将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编辑/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