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新智猪”博弈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_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怡康对全国230个城市2000家大型家电零售商彩电零售的监测数据,自2005年9月开始,TCL连续两个月 位居液晶电视零售量榜首,其中10月份的销量更是超过所有品牌,占有13.10%的市场份额;国内一线品牌长虹、康佳、创维的增长则跟随其后,而国内二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日系品牌以及大量新进入品牌的销售量更是名落孙山。
  与此同时,TCL-汤姆逊电子公司(TTE)旗下的三大核心品牌在欧洲、北美市场齐头并进,在市场份额上已经与三星、索尼、LG和飞利浦相比肩,进入全球液晶电视第一集团行列。
  更为重要的,是TOL逐步建立起在液晶电视领域的技术优势,在产能规模上也已跨入此前由跨国巨头把持的“600万俱乐部”。相对于国内一线厂商100万台左右的产能规模,TCL已经取得了全球液晶电视领域的重量级话语权。
  面对这一切,一些品牌也许无法理解,而在TCL看来,这一切都是传统彩电向液晶电视转型过程中“新智猪博弈”的必然结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纳什以非合作博弈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著名案例“智猪博弈”。这个案例分析了一个笼子里一头大猪与一头小猪之间的生存竞争。笼子的一头是食槽,另一头是一个按钮,每按一次按钮,食槽中就会落下一定的食物。纳什认为,从小猪的立场出发,小猪应该耐心等待大猪去按按钮,自己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这一结局被学术界称为“纳什均衡”。
  “智猪博弈”得出的结论,是从小猪立场考虑的最佳选择。而对大猪而言,击败竞争对手的最佳方法无疑是自己耐心等待,让小猪按按钮。既然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是有能力做出理性选择的独立个体,那么大猪就必须使用各种策略诱使小猪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演绎,学术界称之为“新智猪博弈”。
  
  博弈前夕
  时光回转到2004年春天,国内彩电企业经过多年价格大战后,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定。TCL和汤姆逊合并后,在全球彩电市场上形成了以三星、TCL、SONY等为首的五大超一线品牌,而在国内市场上则有长虹、康佳、创维紧随其后的一线品牌以及众多二线品牌。
  此时以液晶电视为代表的高端彩电消费市场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对于所有品牌而言都意味着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二、三线品牌,这可能还是改变业已稳定的市场格局的绝佳机
  在经过2003年的初试牛刀后,2004年上半年,众多二、三线彩电品牌,甚至很多新进品牌都纷纷涉水液晶电视市场,希望能淘到真金,促使国内业界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液晶电视市场对彩电行业确实是一个绝佳机会,但风险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市场总容量偏小,单款产品难以形可靠的利润空间。第二,液晶电视的成本结构不稳定,存在迅速降价风险。第三,消费者对液晶电视认知度不高,需要生产商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普及。
  因此,严格来讲,“智猪博弈”的典型环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谁先杀进市场,谁扮演的就是“按铃者”的角色。而在“智猪博弈”中,按铃的一方在争食中处于劣势。
  在液晶电视的博弈中,以TCL为代表主流品牌无疑是“大猪”,而二、三线品牌和新进品牌则是“小猪”。TCL认为,作为“大猪”,自己不仅要保持冷静,静观其变,而且要利用机会诱敌深入,让“小猪”来按按钮,以培育消费市场并快速释放市场风险。
   
  “小猪”仓促按钮
  
  2004年,虽然液晶电视市场已开始启动,但是风险极大:液晶电视的价格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而消费者的消费认知仍需进一步培育。对TCL等“大猪”而言,要想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让更多的“小猪”来按按钮。
  2004年5月18日,TCL在广州召开“开启中国大屏幕液晶电视新时代”发布会,这是其诱敌深入的关键一步。两个月后,在技术方面,TCL与美国著名厂商Genesis成立联合实验室,并发布DDHD数字动态全高清芯片;在品牌方面,伴随着TTE的成立,系列宣传也随之进行。所有这一切都表明,TCL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液晶革命。
  二、三线品牌看到TCL的一系列动作后快速做出反应,不仅投入巨资进行市场推广,而且仓促上马技术上并不成熟的液晶生产线,在市场上盲目铺货,以抢占市场先机。
  TCL却出人意料地调整了自己的步伐。在整合了汤姆逊的产业和渠道资源之后,TCL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整合上下游资源、招募大量平板专家、规划全球研发和生产布局等方面上来。现任TCL集团副总裁、TTE首席运营官史万丈认为:“对于尚在启动期的国内市场而言,TCL应把重点放在研发、产能布局以及人力资源的储备上,大规模的市场动作必须选择风险释放更加充分的时机介入。而从全球范围来讲,在彩电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子TCL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拥有绝对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制造实力。有了这个,我们中国的液晶力量才会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处于主动。”
  现在回头来看,TCL的战略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根据中怡康提供的调查数据,2004年,国内液晶电视销量突破3000台的品牌寥寥无几。然而,某些品牌单样机的消耗就上亿元,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再加上上游元器件飞速降价的因素,二线品牌面临着“投入越多亏损越大”的困境。另一方面,液晶电视的消费市场虽然在“小猪”按按钮的情况下逐步启动,并且在2005年3、4月间开始放量增长,但二线品牌由于前期投入巨大,短期内收支失衡,已无力保持强劲势头。
  
  “大猪”理性面对
  
   其实,当二、三线品牌过早介入液晶电视市场后,已经落入“新智猪博弈”的迷局之中。二、三线品牌无论是资金、生产能力、二次开发,还是市场销售能力都较为有限,而大企业却可以凭借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迅速占领市场。所以,二、三线品牌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取得成果,但最终却避免不了被大品牌迎头赶上的命运。
  到了2005年年初,在液晶电视和CPJ、等离子电视等产品持续了近一年的“论战”中,消费者对液晶电视有了充分认识,国内的液晶电视市场逐步走向了成熟。
  于是,TCL等“大猪”迅速开始采取行动。
  2005年4月,TCL在美国、德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四大研发中心整合完毕。在此同时,TCL加快了与芯片厂商的合作步伐。与Genesis的合作,使TCL在视频芯片应用上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与intel携手成立的3C实验室也使TCL在平板电视实现SC融合方面走在了全球电视供应商的前列。TCL总裁李东生和史万文还出访台湾,与上游战略合作伙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此后,TCL没有张扬自己在液晶电视方面的动作,而是着手扩大液晶电视产能,TCL在广东惠州和江苏无锡的多条液晶电视生产线先后启动,完成了以中国、墨西哥、波兰、泰国四大制造基地为主轴的全球产业布局,2006年TCL液晶电视的产能将达到600万台。与此同时,TCL在国内市场蓄势已久的“液晶攻势”全面展开。2005年4月,TCL王牌银弧A71液晶电视系列产品正式上市;9月,TOL王牌以“液晶‘七剑’PK国际巨头”的独特视角对薄典B03液晶电视展开了一系列整合营销传播活动。目前,二线品牌终于对TCL的营销策略有所了解,但是它们在液晶电视的研发和产能上的差距已被TCL拉开。
  与此同时,长虹的“感官革命”,康佳的“大平板、大娱乐”,创维的六基色液晶宣传,也开始大规模启动。
  据中怡康提供的调查数据,到2005年9月,SVA、厦华等二线品牌的市场份额比巅峰时缩水20%~45%,更有—批2005年年初还活跃在液晶市场上的三线品牌退出了市场。而国内几大彩电巨头却显示出在液晶电视领域的优势,TCL、康佳、长虹、创维瓜分了国内很大一部分的液晶电视市场,大品牌主导液晶电视市场已成定局。
其他文献
核心营销能力,不仅仅是价格,也不仅仅是公关这么简单。    最近,一个好消息让人扬眉吐气: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2257亿美元,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在全球最大经济体排名中从第六位跃升至第四位;外贸顺差101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699亿美元。  然而,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却提醒人们:千亿美元顺差不过是个“过路财神”。  英国学者克罗伯以个人电脑为例分析指出,2004年中国出口个人电
期刊
人物3年点评:Chinaren和空中网两次创业均告成功,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幸运之神的眷顾。但周云帆、杨宁身上所具有的创业家品质——“专注”与“激情”,才是最为难得与可贵的。Chinaren专注于社区,空中网专注于无线业务。正如杨宁一句箴言所说:“关键在于抓住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机会,死命抓住,就是打死也不松手。”中国企业“不专注”、盲目多元化的教训难道还少吗?  “2006年的G点是互联网。”有人这
期刊
罗勃·利维森 朱·艾力森  翻译:邓勇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许多公司面临着需要获得迅速增长的挑战。鉴于股票持有者要求他们的投资在转手交易时有所回报,许多雄心勃勃的经营团队通常是经过长期的投资来获得发展,而不是依靠购买一些较小的业已在所进入的行业取得了成功的企业。  建立品牌还是购买一个品牌?真是个问题。  例如,相互合并的两个公司先前是激烈竞争的对手吗?还是一个是著名公司,而另一个不怎么
期刊
“假如你不喜欢变革,那么你将与这个世界绝缘。”这句话是美国陆军参谋长埃里克·辛赛克说的。而我自认为足一个喜欢改变、喜欢挑战的人。  多年来,我怀抱着海外“营销圣经”,见到菲利普·科特勒、舒尔茨、科勒等国际顶尖大师,小心翼翼地听讲、学习、请教,到今天我开始发问:我们中国本土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营销思想?  究竟什么样的营销思想才能适合我们变化着的营销环境呢?是需要科特勒的理论工具?还足需要像我这样一
期刊
一个市场的机会太多,机会变成陷阱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在中国,很多行业的现实正是如此。投资门槛低导致进入者众,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仿冒盛行,有政策性保护却缺乏破产保护的机制导致“好死不如赖活着”,结果是,进来的多,出去的少,阳关道迅速人满为患,想从容获利实在是难。“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处境。  在这种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还有哪些出路?当然,我们会想到新技术背景下的许多公司,尤其是那
期刊
当今的经济形势比起20世纪早期更为错综复杂。在这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中,你如何管理自己公司的营销计划和预算?如何加强营销以弥补收入的下降?如何削减销量较差的产品的营销预算?怎样拓展新客户?如何改变推广和促销方式?  当前经济不景气,更需要对营销花费的投资回报精打细算。每一笔合作费用都来自严密的考察。经营管理要的足即时的投资回报。许多项目营销投资回本的时限是12个月以内,甚至更短时间。如果业绩不如意,
期刊
对于许多B2B(公司对公司)销售和营销机构来说,它们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才能有效地将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传达给对商品愈来愈挑剔且反复比较的顾客?  大多数B2B机构采用经典的市场细分技术来帮助它们的销售代表准确地了解属于自己的消费群体。但使用这种方法的结果足,它们仍然无法了解哪些细分段注重产品的价格,哪些细分段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正如许多销售代表所认同的,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顾客所重视的,
期刊
中国人引入体育营销的概念应该是近几年的事。但在引入这一概念之前,中国体育营销史上曾经产生过几次自发性的体育营销尝试。虽然不成系统,也没有成为后来体育营销的基础范本,但这几次“天才创意”,在恰当的时机,取得了惊人的营销效果。  让我们一一回忆这些尝试。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乒乓球队赴香港比赛,国内很多人关心此次赛事,并争先通过无线电收听比赛情况,金利来集团创始人曾宪梓先生在资金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
期刊
打造强势品牌的最终目标是把品牌识别刻在消费者的大脑深处,变成清晰,个性化的联想。企业只有认定这一最终目标,超越常规进行营销传播,不折不扣地用品牌识别系统去统帅一切营销传播活动,才能打造强势品牌。  这两年,能源、原料、人工、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轮番上涨,而产品的销售价格却又在下跌,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因为晶牌能提升产品在顾客心中的感知价值(同样的东西,强势品牌让顾客觉得更好)
期刊
创新型企业需要建立苹果公司的文化,GE的战略、索尼的精神和3M公司的管理。文化奠定创新基础,战略规划创新方向,精神激发创新士气,管理决定创新成败。  已故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创新赋予资源新的能力,使资源创造新的财富。  创新使人类生活不断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今天的社会中,那些未能创新的企业将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为了抓住创新创造最富生命力的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