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教学设计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e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识叶之美
  1.播放有关叶的相册。
  2.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植物的叶子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春天,叶吐新芽,嫩绿清新;夏天,翠叶相连,浓绿富有生机;秋天,绿意褪去,黄叶纷飞;冬天,残叶摇曳,干枯化泥。植物的叶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美,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美。
  二、走进专题《叶》
  1.过渡:各种植物的叶子,从诞生到衰老飘落,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和密切的关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叶》,一起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我们自己。
  2.请浏览1-12的内容,从形式到内容说说编者对《叶》的设置。
  学生浏览
  学生谈《叶》的设置
  ……
  3.教师小结:
  专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
  《叶》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分“阅读·参考”“思考·讨论”“观察·联想”“活动·探究”四个板块。
  这四个板块综合性强,既有语文学科的知识,也有生物、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么多的研究或讨论方向,我们从哪里入手呢?我们这节课就侧重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研究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叶”。
  三、叶情对对碰
  1.我们浏览“文章选读”部分,大家能看出七篇以叶为题材的文章的大体分类吗?
  学生浏览
  学生谈……
  教师小结:阅读·参考:板块中“文章选读”部分有关于叶的古诗四首、现代诗三首、散文一篇。
  2.过渡:文学作品中的叶不同于生活中的叶。大学问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选读”中的七篇以叶为题材的文章都抹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融入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活动一:请自由朗读四首古诗,找出关键词语,揣摩作者的情感。
  (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追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能试着读出作者的感情吗?预设:你能读出诗中的情感,让我们跟随这位同学一起来读出这种情感。
  (3)由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看出四首以“叶”为题材的古诗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景随心生”,情不同,描绘的叶景也不相同,但你是否发现,四首古诗中的叶都扣住了一个角度?
  对,色彩。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叶子是嫩黄的,飞坠的落叶是枯黄的,题诗的叶子是通红的,初萌的柳芽是鹅黄的。
  (4)诗人为什么注重对叶的色彩进行描绘?请结合具体作品说说其中的道理。
  这些色彩各不相同,究其原因,除了与叶所处的季节有关,与每首诗的内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内在的联系。
  譬如,《山中》一诗中的叶色是枯黄的,将这一色彩用来烘托当时的萧瑟气氛和作者的悲凉心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题红叶》中的叶色是通红的,寄托了宫女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色彩和内容和谐一致。
  可见,诗人们着意描写叶色,是为了借助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感情。
  (5)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中,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道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6)我国古代诗歌中,叶子的色彩不同,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大致有一些固定的文化内涵。比如“黄叶”常用來形容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以凄凉孤独感。你能试着说说“红叶”“绿叶”的文化内涵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几首有关红叶、黄叶的诗。 (诗歌略。)
  4.小结过渡:这几篇文学作品虽都以叶为题材,但情不同,景亦不同,是因为诗人、作家对任何事物的描写,往往都用“我”的眼睛来观察,以“我”的感觉来描摹;客观事物的身上,都抹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待同一种事物,由于个人的经历、际遇、对待人生的态度、对待自然的关注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由此显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样是以“叶”为题材的几篇现代诗文,也都抹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5.活动二: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篇现代诗文,用你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品味语言,感悟情理。
  四、人叶对对碰
  1.早春叶芽冲寒而出,盛夏绿树浓荫团团,晚秋黄叶陨落化泥,叶的许多现象发人深思,让人浮想联翩。
  请以“叶,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相互交流,说说你从叶的某种现象得到的联想。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阅读和作文两大板块的学习,忽略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具备良好的说话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既然说话教学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在分析其作用与现状的同时,找到新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作用及现状  (一)说话教学的作用 
徐华翔艺术简历1963年出生于皖南石台秋浦河畔龙坡村。先后深造于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高研班李宝林工作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美术
期刊
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含图谱之学、金石学),引入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因素(含考古学、图像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提出传统与现代接轨(含大文化系
有效的准备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主教材地学习中,能够减少运动伤害事故地发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好整节课的教学节奏。那么怎样才能使准备活动
语文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使语文教学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因为语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
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缺乏新意,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不少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几篇范文,考试时只要信手拈来即可。殊不知,这样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创意可言,分数也不可能高。作文的写作创新指的是写作要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一篇作文如果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毫无新意,往往会失去吸引力,算不上一篇好文章。传统的农村作文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最后是学生写,这种方法往往导致学生思路狭窄,不能发挥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以数学的思维来观察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与适应今后社会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如数学事实、活动经验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应用技能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若想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与体验,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过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自主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自动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利用各种渠道去挖掘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取得知识、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英语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给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无限空间。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自主活动意识和自主探究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和了解自主学习方法,并在获取新知识的情况下,成为有独特见解的新型人才。  一、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进步,而教育的改革既要建立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的。为了把握和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为了培养21世纪的各类人才,教师也要不断改变观念,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对策,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世纪英才,教师应做到具体以下几点:  一、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