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视域下的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探究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c19861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道德教育工作取得非凡成就,大学生道德水准显著提高。但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手段单一、内容空洞、缺乏实践锻炼等问题,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出现知行不一现象。先秦儒家十分关注知行问题,强调自主学习、注重情感与身体力行。因此,高校可以从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中汲取智慧,改进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时,要遵循大学生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规律,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学习道德。同时高校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增强道德情感体验。最后,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自律和他律相统一,加强道德意志锤炼,积极推动道德实践养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培育道德信仰,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知行合一
  大学生道德教育旨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实现道德内化,自觉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树立科学道德信仰,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做到知行合一。先秦儒家强调“学至于行”,就是指自己的行为要与认知到的道德统一起来,做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极大提高了大学生文明素养,总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大学生出现“知行脱离”现象。
  一、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相互作用为中介,在长期的社会道德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行为。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只能作为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准,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还需要自身对道德的情感认同和践行道德的坚韧意志。部分大学生没有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目光看待道德,不能自觉主动去学习道德,对道德准则欠缺思考,认知深度不足,缺少道德情感体验,缺乏道德意志锤炼,更没有在实践活动中树立科学的道德信仰。这导致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道德现象和多元的道德价值观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造成大学生知行困境的原因有很多,部分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割裂大学生道德塑造过程中知情意行诸要素之间的联系的现象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一)道德教育手段单一,认知深度不足
  高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手段主要是以说教和灌输为主,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部分高校将道德规范“填鸭式”灌输给大学生,没有引导大学生从自己本心出发,积极主动去学习道德,思考道德。不能正确认识道德,深入了解道德的含义,就难以形成理性道德思维,也就不能树立科学的道德信仰。没有严格的道德约束,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不良现象也就缺乏抵抗力,极易受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道德迷茫甚至偏离,轻易就放弃了对道德价值的追求,结果系歪了身上的“扣子”。这种纯粹说教和强行灌输的教育手段还会抹杀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极易强化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没有起到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作用,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二)道德教育内容空洞,缺乏情感体验
  部分高校道德教育没有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实际道德认知水平做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教育,缺乏个体情感体验。首先,高校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往往忽視了大学生的个体接受能力。这导致大学生对道德没有情感的共鸣、思想的领悟,使道德教育不仅空洞乏力,而且缺乏感染力、号召力,不能激活大学生思维情感。缺乏个体情感也就导致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缺乏应有的虔诚、向往和追求,必然无法引发出自内心的道德行为,导致道德教育效果甚微。其次,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变化,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反映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时代特点,难以满足大学生现实的情感需要。最后,任课教师传授的道德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相脱离,没有对大学生从“知”到“行”的综合考量,不能学以致用,从而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光说不做”、“知而不行”的不良习惯。
  (三)道德教育忽视实践,缺乏意志锤炼
  高校道德教育虽然能够让大部分大学生识别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对错。但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没有用道德的思维思考问题,按照道德要求办事,出现道德意志不坚定,理想信念动摇的情况,没有践行道德的动力和持之以恒的韧性。一方面,道德意志需要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于实践,实践锻炼也是大学生道德意志锤炼的重要因素。有些高校往往忽视了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养成,使得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只停留在老师灌输的理论层面,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实践锻炼也会反过来影响大学生道德的认知深度和情感体验。没有在实践中自觉锤炼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惯性,就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践行心中道德价值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面对各种复杂的道德选择时,大学生就难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导致“知行不一”。
  二、先秦儒家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其中,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就系统地阐述了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对当前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
  (一)自主学习,学思结合
  一定程度上讲,先秦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在本质上是一个“学”字,即学习道德的过程。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一个人能否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不是取决于他人,而是取决于自己。主张个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立志学习开始做起,“十有五志于学”(《论语·述而》)。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不是天生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需要通过学习不断去认知,如果自己不去自主学习,就不懂是非、善恶、美丑和对错,不懂为人的规矩。不仅如此,孔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做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和思是辩证统一的过程,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化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实现知行合一。   孟子提出性本善理念。“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学习道德不应该向外求索,道德是人天生就有的,是人生而有之的东西,它来源于我们自己内心中的善。人追求道德,不必假求于外,“反求诸己”就可以做到“尽心、知性、知天”。孟子提倡学习道德要遵从自己本心,反思自身,从自己内心深处挖掘。
  荀子主张性本恶观点。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天生的人性在本质上是恶的,个人只有通过向外学习才能够认知道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人只有“博学”和不断地自我反省,才能“化性而起伪”(《荀子·性恶》),从而“行无过”以致“积善成德”。
  (二)注重情感,内外兼顾
  先秦儒家非常注重学习道德的情感体验。个人只有在情感上认同道德,才能激发学习道德的积极性,不断深化对道德的认知。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我们应该乐于学习,在学习中感受道德魅力。同时,我们还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向别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并借此反思自身,内化于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从而不断深化认知水平。
  孟子“反求诸己”的道德学习方法,体现了学习道德的自律性。个人要基于自身情感,从心出发,自愿自觉去努力学习道德,并在学习道德的过程中严厉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同时孟子还强调道德他律的重要性。“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在生活实践中,坚持道德的积累,用“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信仰,“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荀子认为学习道德是一个情感认同的过程。“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努力学习让它变成自己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缺点。他同样强调道德他律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学习应该在老师的教导、规则的约束之下进行,“人之生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
  (三)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先秦儒家认为,如果只知什么是善恶而不在行动上去恶向善,那道德将毫无意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个人要将道德认知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行动中表现自己的道德认知,做到言行一致,这才是道德应有的意义。
  孔子所推崇的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关键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看他的实际行动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在实践中都会犯错,犯错不要紧,我们要善于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汲取智慧。如果犯了错还不知悔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那才是真正的错。“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犯错之后能够真心悔过的人才是令人敬仰的人。“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荀子强调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告诫人们“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三、先秦儒家道德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应深入挖掘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精髓,从中获取滋养,帮助新时代大学生走出知行困境。
  (一)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
  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时,要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主动性,深化道德认知,培育道德自觉。孔子认为“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主张“为仁由己”不“由人”。一个人只有自觉地去学习、去认知、去感悟、去抉择和去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深化道德认知,完成对道德的自我建构,自发地做出道德行为。
  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导致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主要是“盲从和他律的道德”。高校应摒弃传统的单纯由外而内的道德灌输方式,运用由内而外的自我教育法。引导大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就理想人格,树立去恶向善的自信心,按照自身意志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觉在道德实践中逐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符合大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要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大学生在切身体会中联想、探索和领悟道德真谛,继而自愿、自觉地学习道德理论知识,深化道德认知,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应该尊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去启发、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自觉学习道德理论知识。让大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道德认同,主动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自觉,继而在行为中自发地展现出来。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时,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增强情感体验,培育道德理性。校园德育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从“知”到“行”转化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表明了环境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一方面能够熏陶和感染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对道德产生感性认识,继而在实践活动中培育道德理性,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另一方面还具有约束和规范大学生行为的作用。“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大学生长期处在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校园德育环境中,能够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修为,牢固道德根基,从而规范自身道德行为。   教师本身也是校园至关重要的“德育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教师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时,要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加强道德意志锤炼,约束自身行为,促进知行合一。孔子提倡“为仁由己”的同时主张“克己复礼”,用“礼”来规范自身行为。孟子把“义”看作是实现“仁”的途径,只有做到内居“仁”而外由“义”,才不会迷失道德方向。荀子则认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
  在大学生道德成长期,要培养道德自律能力。“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律是根基,没有自律,道德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个体的自律意志和自律精神,就不可能实现自身道德人格的升华。同时道德他律的作用也不可或缺,他律是自律的保障,没有他律的制约就没有自律的遵守。道德行为的养成一定程度上就是个体道德自律的过程,也是道德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
  坚持道德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就是做到内外如一。内就是道德自律,是在对道德规范和制度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将其内化成自身的道德意志,做到自己为自己“立法”,用道德约束自身行为,逐渐达到“慎独”境界。外就是道德他律,是指遵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制度,使自身行为受到外界规则的约束,自觉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行为,达到知行合一。
  (四)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时,要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动道德实践养成,培育道德信仰,激发道德行为。先秦儒家认为,“力行”是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路径。道德不只是学习和思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上。“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大学生缺乏一定的道德实践训练,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就没有感性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性思维就难以形成,从而也就无法运用自己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来处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道德价值冲突。大学生要坚持道德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道德实践活动能深化对道德理论知识的认知,增进道德情感体验,感悟道德情操的力量,加强对道德意志的锤炼,继而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信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道德信仰是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对道德价值的高度认同,进而让道德生活成为一个人一生的精神信念支柱,并在道德行为中获得人生的意义。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3]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应树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担在肩上”[4]。伟大梦想并不是空洞的、遥不可及的口号,其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同每一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伟大梦想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追求个人梦想与实现伟大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設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0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9(01).
  责任编辑  邱翔翔
其他文献
摘 要:移动互联网正在迎来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时代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信息传播方式、知识体系、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碎片化”四个层面。“碎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问题在于“碎片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难度,同时也迫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速变革。面对碎片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探索应对之策,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导,
期刊
摘 要:易班作为兼具教育性和安全性的大学生互联网综合社区,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平台。但是,易班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高校之间资源“共享”制度缺乏、部门之间工作“共建”理念缺乏与师生之间育人“共治”意识淡薄的现象。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在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高校易班建设应坚持以党的领导
期刊
摘 要:高校是青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新时代要求高校培养专业素养和政治修养都过硬的创新人才,高校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以学科竞赛为视角,将高校学生党建育人与专业育人相融合,学生党员培养与学科競赛梯队培养相融合,学生支部活动与学科竞赛活动相融合,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建育人的职能,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真正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抓手。  关键词:学科竞赛;学生党建
期刊
摘 要:广东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红色文化资源自身蕴含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基因密碼。在全媒体大发展的时代,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够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因此,探索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大学生;理想
期刊
摘 要:广东地处“两个前沿”,新时代该区域高校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社会思潮等渗透影响明显,加之地区的经济发达、物质生活条件较高等因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构成了较大的干扰和挑战。当前,广东高校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概念认知、目标的认同等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理想信念教育由于理论教育内容较为空泛、实践教育手段与形式较为单一,一体化教育机制较为松散等原因,无法充分地实现教育预期。为此,广东高校应尝试从大力
期刊
摘 要: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是:工作能力有差距,价值引领不充分,队伍未形成合力且管理机制待完善。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期刊
摘 要:培养拔尖人才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落地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结合“工匠精神”,提出高职拔尖人才的内涵,设计高职拔尖人才的遴选方案,提出培养规划、课程体系、导师制、小班管理、国际合作和项目化驱动六大培养举措,以及建立多元化跟踪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职拔尖人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在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后,国家采取了诸多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如
期刊
摘 要:高校话语安全问题,既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一方面原因在于高校话语安全所涉及的主体有着较强的意识形态主动性,往往会在学术名义之下、知识分子责任感之中、家国民族大计之上将个人感悟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去表达。另一方面,高校作为产生思想、孕育人才的地方,历来都是话语争辩、意识形态交锋的主要战场,在国内外大环境紧张之时,敌对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会加紧以各种形式影
期刊
摘 要:疫情防控期,高校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及“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思政课线上教学陆续稳步推进。这既是对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三方的考验,又是三方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机遇。线上教学有利有弊:一方面,线上教学的优势有:突破时空限制,凸显大数据优势及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线上教学的弊端有:缺乏师生在场的互动性,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及加大教师的教学时间。客观分析高校思
期刊
摘 要:随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全新挑战。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思维、创新机制。首先是开发平台,依托现代科技实现档案管理数据化管理;其次转变思维,提高学生档案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接着构建内容,探索全程化的学生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最后培养人才,实现专业化的学生档案管理队伍。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生档案的创新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