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之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延伸,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思想政治;融合
当今,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明确详细的奋斗内容,制定科学的奋斗计划,实现对职业的追求。而对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又需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借助良好的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科学定位,树立正确导向。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索非常关键和必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及发展现状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就学生而言,学生缺乏较为全面的个人认知,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性格方面没有客观的认识,有的评估过低,过于自卑;有的评价过高,过于自负。就学校方面而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够,缺乏系统全面的培养体系,缺少专业的指导人才,不能有效地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就业发展形势,指导教材更新不及时等诸多问题。这些因素往往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不科学,有的甚至没有规划。严重影响大学生日常的学习规划和今后的毕业就业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融
针对上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日常的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形成一定的化合作用,帮助大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同时也促进日常的思政教育发展。
1.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
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开设课程,通过课堂教育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设计。而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更多的是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理想信念)”。因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完全可以结合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三观”教育方法,在指导和实践过程中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大学生在行动的过程中感知职业生涯规划。
(1)建立“虚拟大学职业生涯”体系。大学生的发展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利用规律将职业生涯规划从课本、课堂中“带”出来,建立大学“职业生涯”体系,作为日常思政教育的专题活动之一。尝试将大学四年“职业化”,从大一“雇員”,大二“主管”,大三“总经理”到大四“董事长”,让大学生在大学生中感受职业生活,感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实践。
(2)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社会实践体系。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大学课程被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学分制加强了社会实践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帮助大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际当中。这一要求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谋而合。具体的做法,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社会实践的方向之一,大学生可以根据已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实践,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思政理论对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大学生适应实践岗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将职业生涯“SWOT”分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这些要素常常被用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较为全面地考究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政教育的延伸,可以用使用“SWOT”分析法,那么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不论是理想信念、学风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党团组织建设,还是社会实践、国防教育等,都可以尝试借鉴职业生涯规划中常用的“SWOT”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法。
(1)把握学生发展规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SWOT”分析,采取不同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如对于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来说,优势是新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基础阶段,易于通过基础的班会、活动等主题教育加以影响、引导;劣势是新生思想不够成熟,思维体系不健全,对新生缺乏足够的了解;机会是可以借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对学习仍保有积极的惯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引导新生正确看待生活;威胁则是新生较易对校园环境、校园设施、教师质量等方面产生落差,以及受想家念家情绪的影响,对日常思政工作的推进有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同样,针对不同年级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分析,在进行不同的理想信念。
(2)利用“SWOT”模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思政教育的推进器,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干部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干部的个人职业生涯加以引导。结合“SWOT”的模式分析,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干部与职务之间的匹配度,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职,有效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日常思政教育的开展。
三、总结
新形势下,随着“90”后、“95”后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主体,加之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同步更新教育理念,加大创新力度,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模式。同时,“90”后、“95”后学生群体中,大多是张扬个性,追求时尚自由,缺乏独立和长远的考虑,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愈来愈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将会越来越密切。
参考文献:
[1]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翟盈.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郭玉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8).
作者简介:
唐于亮(1991—),男,海南东方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教,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思想政治;融合
当今,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明确详细的奋斗内容,制定科学的奋斗计划,实现对职业的追求。而对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又需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借助良好的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科学定位,树立正确导向。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索非常关键和必要。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及发展现状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就学生而言,学生缺乏较为全面的个人认知,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性格方面没有客观的认识,有的评估过低,过于自卑;有的评价过高,过于自负。就学校方面而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够,缺乏系统全面的培养体系,缺少专业的指导人才,不能有效地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就业发展形势,指导教材更新不及时等诸多问题。这些因素往往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不科学,有的甚至没有规划。严重影响大学生日常的学习规划和今后的毕业就业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融
针对上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日常的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形成一定的化合作用,帮助大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同时也促进日常的思政教育发展。
1.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
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开设课程,通过课堂教育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设计。而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更多的是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理想信念)”。因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完全可以结合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三观”教育方法,在指导和实践过程中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大学生在行动的过程中感知职业生涯规划。
(1)建立“虚拟大学职业生涯”体系。大学生的发展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利用规律将职业生涯规划从课本、课堂中“带”出来,建立大学“职业生涯”体系,作为日常思政教育的专题活动之一。尝试将大学四年“职业化”,从大一“雇員”,大二“主管”,大三“总经理”到大四“董事长”,让大学生在大学生中感受职业生活,感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实践。
(2)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社会实践体系。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大学课程被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学分制加强了社会实践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帮助大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际当中。这一要求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谋而合。具体的做法,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社会实践的方向之一,大学生可以根据已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实践,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思政理论对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大学生适应实践岗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将职业生涯“SWOT”分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这些要素常常被用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较为全面地考究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政教育的延伸,可以用使用“SWOT”分析法,那么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不论是理想信念、学风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党团组织建设,还是社会实践、国防教育等,都可以尝试借鉴职业生涯规划中常用的“SWOT”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法。
(1)把握学生发展规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SWOT”分析,采取不同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如对于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来说,优势是新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基础阶段,易于通过基础的班会、活动等主题教育加以影响、引导;劣势是新生思想不够成熟,思维体系不健全,对新生缺乏足够的了解;机会是可以借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对学习仍保有积极的惯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引导新生正确看待生活;威胁则是新生较易对校园环境、校园设施、教师质量等方面产生落差,以及受想家念家情绪的影响,对日常思政工作的推进有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同样,针对不同年级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分析,在进行不同的理想信念。
(2)利用“SWOT”模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思政教育的推进器,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干部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干部的个人职业生涯加以引导。结合“SWOT”的模式分析,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干部与职务之间的匹配度,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职,有效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日常思政教育的开展。
三、总结
新形势下,随着“90”后、“95”后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主体,加之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同步更新教育理念,加大创新力度,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模式。同时,“90”后、“95”后学生群体中,大多是张扬个性,追求时尚自由,缺乏独立和长远的考虑,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愈来愈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将会越来越密切。
参考文献:
[1]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翟盈.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郭玉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8).
作者简介:
唐于亮(1991—),男,海南东方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教,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