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找到一条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出路,必须另辟蹊径,从写作需要角度来探寻阅读效度问题,实施读写对接、以写促读。
【关键词】新课程;读写对接;以写促读;仿写;创写;探写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施行了将近两年,总结其成败得失,说句颇为扫兴或有人不愿听的话,人们所期待的语文的春天并没有如期到来,语文教学依旧没有能摆脱“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被动局面。
新课标明确地将语文特性定位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然而似乎是从反传统的革新意义出发,全国数套省编语文必修课文大多只强调了情感价值观的体验,语文的人文性是突出了,而其工具性却大打折扣,语文味缺失,零星的语文基础知识、浅显的语文能力等都掌握不够,别说是比较完整的知识链和能力体系了。
对此,天津南开大学人文学院徐江教授打破沉默,一语惊人——“中学语文无效批判!”接着,山东曲阜师大文学院崔茂新教授又从一篇经典文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所谓“误读”中由小见大、由此及彼般地看到了语文教育“深层次的问题”,不啻是向热衷于新课程的参与者泼了一瓢无情的冷水。教授们对中学语文教育始终处于低谷的状态是如何忧心如焚,且屈尊介入中语教学,钻研文本,躬自实践,试图帮我们找到一付疗救中语低效病症的良药的热情,力挽语文教学低效颓势的精神诚然是师心明鉴、可赞可嘉的。
旧课程不行,新课程又难奏效;中语教师没辙,大学教授的高见又难显灵性,中学语文教育低效症真的就永难治愈了吗?重嶂叠雾,山穷水尽,反倒促使我们换个角度就语文“读”和“写”重新进行一番审视,或许能找到一条走出语文低效沼泽的坦途。
二、对读写的重新认识
目前,制约语文教学效益的瓶颈依然在“读”和“写”,说得具体点,一是对读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二是对写的认识不够,三是读写各自为政、互不对接。
现在新课程的模块和专题教学,在读的方面只是突出了感悟和体验其情感价值,即吸纳别人的思维成果,却无暇顾及领会思想情感的载体——表达方法、构思技巧、叙述手段等,也即忽略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在写的方面,由于近年考试主打题型的话题作文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缺乏具有操作价值的中学生写作理论指导教材,还有语文老师自身的写作素养的欠缺等诸多因素,写作课实际上处于语文课的边缘。在读和写的关系方面,虽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辈早就提出过“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等教学建议,但因为对读写的认识本来就不到位,因此读写关系自然成为“读非为写,写非所读”的两张皮,结果是,读是一套,写是一套,再加上考又是另一套,互不对接,各行其是,更加剧了语文学习无序无范的状态。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看成是100%的功效的话,那读和写这两项主要训练内容各占50%,我们在教学中放掉了写作的50%,在读的方面又丢弃了25%,等于说,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满打满算也只能收取25%的效益,再加上考试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因素,还能收获多少?
我们再从正面来审视认识读写的意义。
明确一点地说,语文课程中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选拔考试的写而读,是功利型的读。通过阅读,不仅要吸纳体验作家情感思想等思维结果,还要吸纳作家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然后再把所吸纳的这些,加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等按题目要求准确生动具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提供给评判者而获得分数。
对写的功能的认识。写不是读的附属品,写是读的效果显现,是思想认识的结晶体,是读的物化形态,也是可提供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检测的主要对象,千读万读,只为一写。从这些意义上看,写,起码是读的目的之一。
而关于读写的关系,很显然,即是读为了写,写依据读,读写一体,互相作功,缺一不可。
三、读写方式举隅
根据如此认识,我们试行读写对接、以写促读的语文训练,以提高学生驾驭作文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体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激发对生活理想的启迪,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仿写遵循新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精神,搜集汇编具有导读导写功能、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利用它们的经典性和示范性,刻意模仿,仿照作文。
我们都懂得,大凡学画学艺等,起步都是模仿和临摹,作文也如此。在小学和初中初步阅读吸纳基础之上,要求学生直接从所选课文中学习构思谋篇、表达剪裁等,以此来培养规范作文意识,体验作者所独具的匠心。诸如我们学习了《荷塘月色》,不妨布置写作《梧桐月影》;学习了《故乡的榕树》,即进行《故乡的槐花树》等故乡系列的训练;一篇《雄关赋》,我们得到了立意技巧的启示;一篇《神女峰遐想》,学生感悟出了按主题需要处理素材的用心;从《雨中登泰山》中学到了移步换形;从《眼泪与珍珠》中体验到了串联构思的妙处所在;从《百合花》中受到了细节上的心灵震撼等。
有人说作文仿写会影响作文的创新能力,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前苏联教育家说:“模仿对于学生,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毛泽东也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借鉴是大不一样的。”写作需要借鉴,针对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加强对范文的模仿练习,正是创新的前奏。君不见,当年李白仿效崔颢《黄鹤楼》而写出一生难得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现代反封建小说始祖《狂人日记》、戏剧杰作《雷雨》乃至毛泽东的《咏梅》等不都有前人作品的影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家》、《京华烟云》之与《红楼梦》,经过比较阅读,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借鉴和继承关系。从古到今,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道路上没有借鉴过别人的作品。
创写意即创造性地改写。它包含改写,又不等于改写,笔者姑且称之为创写。语文老师依据课文素材,创造性地启迪想象思维,延伸原作情节,搭建构思平台,拓展写作空间,对课文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创作。例如,有人利用《林黛玉进贾府》而出题,让学生写《林黛玉日记》《给林黛玉做导游》,针对《祝福》而创写《送给祥林嫂的挽联》《为祥林嫂讨说法的诉讼词》《祥林嫂墓志铭》等,不仅增加了课堂情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探讨作品意义、参与社会生活思考的积极性。实践中,我们学习了《边城》,让学生学写过《又见虎耳草绿》,学习了鲁迅作品,让学生写过《夏瑜在狱中》《阿毛重生记》《水生参军记》等,都收到了较为理想的写作效果。
不仅如此,结合课文进行创写练习,还可以在构思上再创作,诸如将课文的人称互换、顺序互倒、情景互设、主次互置、文体互变等,这些,都极大程度地利用了课文资源,填补了学生生活源泉枯竭的缺憾,提升了写作能力,反过来又开掘了阅读的深度,升华了阅读的体验,激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可谓一举数得。
探写探究式学习无疑是新课改的产物。“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进入更高的年级,语文新课程由以专题为主旨的必修课自然过渡到以模块为单元的选修课,这时,学生的写作也应由以抒情表意为主的形象思维提升为以理性思辨为主的抽象思维,我们理应调整写作策略,在探究性习作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审美判断能力,即新课程目标中所指出的“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能力。
当然,在以阅读为主向探写为主的教学转变过程中,我们也应随之转换由教师成为导师的角色。我们要向学生提供阅读信息,帮助学生占有文本资料,使其有目的、有方向、有序列地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发现有探究写作价值的话题,提炼有意义的观点;使其学会立题、破题、释题、析题、引题、证题、结题等,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备课批作业等繁琐无效的负担中解放出来,置换为有敏锐的发现、娴熟的探写以及独到的指导等新型劳动。
事实上,在新课程实施的两年中,我们看到确有部分老师正在努力探索和不断试验这种探写式教学,他们有的让学生从中外名著中研写《由玛蒂尔德、水生嫂等女性形象看祥林嫂时代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程度》,有的让学生从《边城》《祝福》中归纳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态度,有的指导学生从《行路难》和《登高》诗酒的意象中研讨李杜诗不同风格,有的引导学生在具有精神胜利法的阿Q和潜意识平衡心理的陈奂生身上寻找中国农民劣根病症的动因,有的布置学生搜集朱自清散文、归纳其用词特色等。
如果上面所列的一些论题,或综述,或单论,或横向比较,或前后串说,或涉及主旨内容,或关注语言表达,果真都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写完成,新课程所设立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目标的实现,不是唾手可得吗?
四、读写对接的意义
读写对接就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其前提是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而不是勉强的凑合,做到不动纸笔不读书,一读多写,每读必写,以及写循所读,练必所习,其意义在于:
1.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地吸纳所读的文本内容。
不仅要求学生读懂什么,还要求学生读懂怎样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还可以怎样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不仅仅是被动的能力训练,更是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有效的体验,以写促读,在写中悟道,既不买椟还珠,又不得鱼忘筌,鱼和熊掌兼得,读写兼顾,事半功倍。
2.凸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语文教学特征。
敦促教材编写者必须坚持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标准选编课文,尤其注重课文写的导读方向。不可偏废,不可失衡,做到选文经典化,编排序列化,文本样板化,杜绝有质无文、有文无质或文质皆无的文章进入课本。同时,也促使广大语文教师自觉遵循“两性”统一的原则,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3.促使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理想的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这种认识,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究语文教学新途经,多种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异彩纷呈的“对话型”教学模式占领课堂,风靡全国。但是如何真正让学生自主地走进课堂、走进文本,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有价值的探究,最好的方式还是建立“以写促读”的教学体系,确立写作目标,从写作需要出发,进入阅读门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哪些表达方式我可以借鉴,哪些叙写技巧我们还只能鉴赏,哪些还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发,不仅给予话语权,而且开拓话语源,让学生有话可对,避免陷入对话误区。
4.填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鸿沟。
长期以来,语文素质教育和应试能力仿佛是一对势不两立的冤家,抓了素质教育,便降低了应试能力的培养;提出应试教育,又犯了素质教育的大忌,让语文教师身处两难窘境。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可以弥补这个裂痕的,那就是推行读写对接、以写促读的教学理念,以文为本,模仿创新,关注生活,表达自我,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不断向社会生活纵深处扩展,其应试能力将随着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我们试问,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本中的作文资源都利用起来,进行广泛而多样的写作训练,把读到的东西创造性地支出来,还有什么说明文、应用文等不能对付?如果他们能学写课文那种比较艺术的文体了,能顺畅自如地表达理想、理性、个性、真实的自我了,还有什么《红楼梦》《复活》之类名著看不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素质与应试能力也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经过师生的努力,定能使其比翼齐飞。
5.有利于实现语文内容梯度序列设置。
不知同人有没有注意,在一些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曾有人把高三的一篇课文放到初中生中去教学;还有著名教师到某地借班上课,上已经上过的课文。这些现象,如果放在其他学科中简直就是荒诞不经,匪夷所思。而在语文这门学科中,不仅见怪不怪,反而让人啧啧称奇。当然,这种现象是与某些特级老师不同凡响的教学技艺分不开的,是语文界的幸事。但换一个角度看,也正是语文的悲哀,说明语文课高低级差不明,难易区分不清,阅读功能导向虚无,素养训练目标混乱,必然导致学生进步轨迹无痕,语文水平提高缓慢。如果能按读写对接的教学原则编排内容,实现内容由浅入深、目标由易到难、年级由低到高的梯度,设置与文本相匹配的作文训练,做到科学规范有序,摆脱混沌,明确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将不再是一纸空话,遥不可及。
【关键词】新课程;读写对接;以写促读;仿写;创写;探写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施行了将近两年,总结其成败得失,说句颇为扫兴或有人不愿听的话,人们所期待的语文的春天并没有如期到来,语文教学依旧没有能摆脱“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被动局面。
新课标明确地将语文特性定位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然而似乎是从反传统的革新意义出发,全国数套省编语文必修课文大多只强调了情感价值观的体验,语文的人文性是突出了,而其工具性却大打折扣,语文味缺失,零星的语文基础知识、浅显的语文能力等都掌握不够,别说是比较完整的知识链和能力体系了。
对此,天津南开大学人文学院徐江教授打破沉默,一语惊人——“中学语文无效批判!”接着,山东曲阜师大文学院崔茂新教授又从一篇经典文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所谓“误读”中由小见大、由此及彼般地看到了语文教育“深层次的问题”,不啻是向热衷于新课程的参与者泼了一瓢无情的冷水。教授们对中学语文教育始终处于低谷的状态是如何忧心如焚,且屈尊介入中语教学,钻研文本,躬自实践,试图帮我们找到一付疗救中语低效病症的良药的热情,力挽语文教学低效颓势的精神诚然是师心明鉴、可赞可嘉的。
旧课程不行,新课程又难奏效;中语教师没辙,大学教授的高见又难显灵性,中学语文教育低效症真的就永难治愈了吗?重嶂叠雾,山穷水尽,反倒促使我们换个角度就语文“读”和“写”重新进行一番审视,或许能找到一条走出语文低效沼泽的坦途。
二、对读写的重新认识
目前,制约语文教学效益的瓶颈依然在“读”和“写”,说得具体点,一是对读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二是对写的认识不够,三是读写各自为政、互不对接。
现在新课程的模块和专题教学,在读的方面只是突出了感悟和体验其情感价值,即吸纳别人的思维成果,却无暇顾及领会思想情感的载体——表达方法、构思技巧、叙述手段等,也即忽略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在写的方面,由于近年考试主打题型的话题作文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缺乏具有操作价值的中学生写作理论指导教材,还有语文老师自身的写作素养的欠缺等诸多因素,写作课实际上处于语文课的边缘。在读和写的关系方面,虽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辈早就提出过“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等教学建议,但因为对读写的认识本来就不到位,因此读写关系自然成为“读非为写,写非所读”的两张皮,结果是,读是一套,写是一套,再加上考又是另一套,互不对接,各行其是,更加剧了语文学习无序无范的状态。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看成是100%的功效的话,那读和写这两项主要训练内容各占50%,我们在教学中放掉了写作的50%,在读的方面又丢弃了25%,等于说,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满打满算也只能收取25%的效益,再加上考试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因素,还能收获多少?
我们再从正面来审视认识读写的意义。
明确一点地说,语文课程中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选拔考试的写而读,是功利型的读。通过阅读,不仅要吸纳体验作家情感思想等思维结果,还要吸纳作家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然后再把所吸纳的这些,加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等按题目要求准确生动具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提供给评判者而获得分数。
对写的功能的认识。写不是读的附属品,写是读的效果显现,是思想认识的结晶体,是读的物化形态,也是可提供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检测的主要对象,千读万读,只为一写。从这些意义上看,写,起码是读的目的之一。
而关于读写的关系,很显然,即是读为了写,写依据读,读写一体,互相作功,缺一不可。
三、读写方式举隅
根据如此认识,我们试行读写对接、以写促读的语文训练,以提高学生驾驭作文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体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激发对生活理想的启迪,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仿写遵循新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精神,搜集汇编具有导读导写功能、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利用它们的经典性和示范性,刻意模仿,仿照作文。
我们都懂得,大凡学画学艺等,起步都是模仿和临摹,作文也如此。在小学和初中初步阅读吸纳基础之上,要求学生直接从所选课文中学习构思谋篇、表达剪裁等,以此来培养规范作文意识,体验作者所独具的匠心。诸如我们学习了《荷塘月色》,不妨布置写作《梧桐月影》;学习了《故乡的榕树》,即进行《故乡的槐花树》等故乡系列的训练;一篇《雄关赋》,我们得到了立意技巧的启示;一篇《神女峰遐想》,学生感悟出了按主题需要处理素材的用心;从《雨中登泰山》中学到了移步换形;从《眼泪与珍珠》中体验到了串联构思的妙处所在;从《百合花》中受到了细节上的心灵震撼等。
有人说作文仿写会影响作文的创新能力,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前苏联教育家说:“模仿对于学生,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毛泽东也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借鉴是大不一样的。”写作需要借鉴,针对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加强对范文的模仿练习,正是创新的前奏。君不见,当年李白仿效崔颢《黄鹤楼》而写出一生难得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现代反封建小说始祖《狂人日记》、戏剧杰作《雷雨》乃至毛泽东的《咏梅》等不都有前人作品的影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家》、《京华烟云》之与《红楼梦》,经过比较阅读,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借鉴和继承关系。从古到今,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道路上没有借鉴过别人的作品。
创写意即创造性地改写。它包含改写,又不等于改写,笔者姑且称之为创写。语文老师依据课文素材,创造性地启迪想象思维,延伸原作情节,搭建构思平台,拓展写作空间,对课文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创作。例如,有人利用《林黛玉进贾府》而出题,让学生写《林黛玉日记》《给林黛玉做导游》,针对《祝福》而创写《送给祥林嫂的挽联》《为祥林嫂讨说法的诉讼词》《祥林嫂墓志铭》等,不仅增加了课堂情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探讨作品意义、参与社会生活思考的积极性。实践中,我们学习了《边城》,让学生学写过《又见虎耳草绿》,学习了鲁迅作品,让学生写过《夏瑜在狱中》《阿毛重生记》《水生参军记》等,都收到了较为理想的写作效果。
不仅如此,结合课文进行创写练习,还可以在构思上再创作,诸如将课文的人称互换、顺序互倒、情景互设、主次互置、文体互变等,这些,都极大程度地利用了课文资源,填补了学生生活源泉枯竭的缺憾,提升了写作能力,反过来又开掘了阅读的深度,升华了阅读的体验,激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可谓一举数得。
探写探究式学习无疑是新课改的产物。“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进入更高的年级,语文新课程由以专题为主旨的必修课自然过渡到以模块为单元的选修课,这时,学生的写作也应由以抒情表意为主的形象思维提升为以理性思辨为主的抽象思维,我们理应调整写作策略,在探究性习作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审美判断能力,即新课程目标中所指出的“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能力。
当然,在以阅读为主向探写为主的教学转变过程中,我们也应随之转换由教师成为导师的角色。我们要向学生提供阅读信息,帮助学生占有文本资料,使其有目的、有方向、有序列地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发现有探究写作价值的话题,提炼有意义的观点;使其学会立题、破题、释题、析题、引题、证题、结题等,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备课批作业等繁琐无效的负担中解放出来,置换为有敏锐的发现、娴熟的探写以及独到的指导等新型劳动。
事实上,在新课程实施的两年中,我们看到确有部分老师正在努力探索和不断试验这种探写式教学,他们有的让学生从中外名著中研写《由玛蒂尔德、水生嫂等女性形象看祥林嫂时代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程度》,有的让学生从《边城》《祝福》中归纳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态度,有的指导学生从《行路难》和《登高》诗酒的意象中研讨李杜诗不同风格,有的引导学生在具有精神胜利法的阿Q和潜意识平衡心理的陈奂生身上寻找中国农民劣根病症的动因,有的布置学生搜集朱自清散文、归纳其用词特色等。
如果上面所列的一些论题,或综述,或单论,或横向比较,或前后串说,或涉及主旨内容,或关注语言表达,果真都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写完成,新课程所设立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目标的实现,不是唾手可得吗?
四、读写对接的意义
读写对接就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其前提是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而不是勉强的凑合,做到不动纸笔不读书,一读多写,每读必写,以及写循所读,练必所习,其意义在于:
1.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地吸纳所读的文本内容。
不仅要求学生读懂什么,还要求学生读懂怎样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还可以怎样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不仅仅是被动的能力训练,更是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有效的体验,以写促读,在写中悟道,既不买椟还珠,又不得鱼忘筌,鱼和熊掌兼得,读写兼顾,事半功倍。
2.凸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语文教学特征。
敦促教材编写者必须坚持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标准选编课文,尤其注重课文写的导读方向。不可偏废,不可失衡,做到选文经典化,编排序列化,文本样板化,杜绝有质无文、有文无质或文质皆无的文章进入课本。同时,也促使广大语文教师自觉遵循“两性”统一的原则,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3.促使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理想的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这种认识,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究语文教学新途经,多种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异彩纷呈的“对话型”教学模式占领课堂,风靡全国。但是如何真正让学生自主地走进课堂、走进文本,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有价值的探究,最好的方式还是建立“以写促读”的教学体系,确立写作目标,从写作需要出发,进入阅读门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哪些表达方式我可以借鉴,哪些叙写技巧我们还只能鉴赏,哪些还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发,不仅给予话语权,而且开拓话语源,让学生有话可对,避免陷入对话误区。
4.填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鸿沟。
长期以来,语文素质教育和应试能力仿佛是一对势不两立的冤家,抓了素质教育,便降低了应试能力的培养;提出应试教育,又犯了素质教育的大忌,让语文教师身处两难窘境。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可以弥补这个裂痕的,那就是推行读写对接、以写促读的教学理念,以文为本,模仿创新,关注生活,表达自我,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不断向社会生活纵深处扩展,其应试能力将随着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我们试问,如果一个学生能把文本中的作文资源都利用起来,进行广泛而多样的写作训练,把读到的东西创造性地支出来,还有什么说明文、应用文等不能对付?如果他们能学写课文那种比较艺术的文体了,能顺畅自如地表达理想、理性、个性、真实的自我了,还有什么《红楼梦》《复活》之类名著看不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素质与应试能力也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经过师生的努力,定能使其比翼齐飞。
5.有利于实现语文内容梯度序列设置。
不知同人有没有注意,在一些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曾有人把高三的一篇课文放到初中生中去教学;还有著名教师到某地借班上课,上已经上过的课文。这些现象,如果放在其他学科中简直就是荒诞不经,匪夷所思。而在语文这门学科中,不仅见怪不怪,反而让人啧啧称奇。当然,这种现象是与某些特级老师不同凡响的教学技艺分不开的,是语文界的幸事。但换一个角度看,也正是语文的悲哀,说明语文课高低级差不明,难易区分不清,阅读功能导向虚无,素养训练目标混乱,必然导致学生进步轨迹无痕,语文水平提高缓慢。如果能按读写对接的教学原则编排内容,实现内容由浅入深、目标由易到难、年级由低到高的梯度,设置与文本相匹配的作文训练,做到科学规范有序,摆脱混沌,明确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将不再是一纸空话,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