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发生变化的新格局对基层教育单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教育事业单位是财政资金使用实施的重要基层部门,如何加强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基层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面临的一大任务。本文对于教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分析了教育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质机制,规范预算管理行为
首先,要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预算落到实处。在“明确责任落实,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的原则指导下,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强化政府的保障责任。规范基层教育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促进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到位;加强对公用经费及校舍维修资金的支出管理,确保教育资金使用规范、有效;推进教育经费全面施行国库集中支付,从制度上保证教育资金及时拨付,有效防止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充分营造依法管理氛围,确保教育资金能用得科学、用得规范、用出效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明确职责分工,规范预算管理行为。教育单位应该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职责,确定总体预算目标,进行预算编制和汇总、执行和控制管理、业绩考评和差异分析等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预算法》、《义务教育法》规定编制预算,并由财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办理资金支付,不允许超支、透支和任何形式的浪费。同时,合理确定学校预算编制的时间,既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编制预算,又保证新政策能在预算编制中得到贯彻执行。
(二)完善预算编制的过程,确保预算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首先,预算的编制是做好预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成败。预算的编制是一个整体协作的过程,因而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同时还应该考虑外部的环境因素,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基层教育预算单位应当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其次,强化预算编制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是保证预算编制质量的重要保障。提高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应由学校校长牵头、学校财务部门、各教学、后勤部门、教师代表等相关人员参加组成预算编制小组,将单位预算管理纳入全体教职工的职责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要在单位内部做好沟通协调,避免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独自编制预算。要将各部门都纳入预算编制的流程中来,以单位下一年度的任务目标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全盘工作,把有限的资金进行整合,發挥其最大的效用,确保单位职能正常履行。在上年经费使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各部门下年将开展的教育教学中各项活动的资金需求,上级部门的特殊工作安排所需支出、重大活动所需支出,设立编制下年预算。并站在学校统一整体的高度上,保证学校运转所需支出,重点项目优先足额保障。
(三)最大化实现预算目标与单位工作目标的有效衔接,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
首先,要牢固树立预算管理刚性约束的意识。通过预算“两上两下”的审批程序,得到本级人大批复过的部门预算,即便是预算编制做到很科学、很高效、很有价值,但假如在执行方面出现问题,我们依然说,这种预算管理机制是不好的,是不完善的,是需要改进的。所以,已经审定的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各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年度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规划。可以说强化预算执行力度是改善基层教育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要求。因此,基层教育单位根据上级核准下达的年度预算,严格预算拨款程序,按照预算和工作开展进度情况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资金性质和支出规模。
其次,要加大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 目前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已经内设好的各种指标进行强制性约束,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科目、用途、金额等进行控制,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在此种方式下,财务人员要提高日常业务水平,对照预算批复,准确操作支出科目,避免误操作造成国库支付与实际业务不符的现象;另一种是推进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预算业务管理控制,对批复的预算进行指标分解,通过单位自身管理来确保预算批复的准确执行。
再次,要搞好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跟踪分析。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用制度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规范与约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单位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还要加强单位预算工作的透明性与公开性,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加强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要求,原则上各单位政府采购年初有计划,执行中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年度终了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财政部门对学校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查找无预算、超预算、超标准的开支,并查清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按照执行情况,对下年度预算提出可参考的意见。
(四)加强预算实施的评价和考核力度,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首先,基层教育预算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基层教育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要加强对项目预算编制的指导和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建立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财务部门每月要向单位领导及时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督办预算执行,确保完成预算执行的目标和任务。基层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财务人员,建议要多进行财务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胜任财务工作。
其次,基层教育预算单位要健全预算审核机制,加强预算安排事前绩效评估。逐步扩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范围。加强预算执行事中监控,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调剂事项,健全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大额资金流动全过程监控,有效防控经济风险。加强预决算事后监督,各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预算法要求,全面推进教育部门预决算公开。加强各级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加强教育内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完善内部治理。
总结
预算管理是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增强教育工作的稳定性,突出学校的工作目标,对总体目标的实现和事务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预算管理能够提高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教育事业的工作效率,更高的工作效率也能更好的达成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多做实事,为人民、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现阶段研究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作者单位:新疆温泉县教育局)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质机制,规范预算管理行为
首先,要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预算落到实处。在“明确责任落实,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的原则指导下,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强化政府的保障责任。规范基层教育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促进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到位;加强对公用经费及校舍维修资金的支出管理,确保教育资金使用规范、有效;推进教育经费全面施行国库集中支付,从制度上保证教育资金及时拨付,有效防止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充分营造依法管理氛围,确保教育资金能用得科学、用得规范、用出效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明确职责分工,规范预算管理行为。教育单位应该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职责,确定总体预算目标,进行预算编制和汇总、执行和控制管理、业绩考评和差异分析等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预算法》、《义务教育法》规定编制预算,并由财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办理资金支付,不允许超支、透支和任何形式的浪费。同时,合理确定学校预算编制的时间,既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编制预算,又保证新政策能在预算编制中得到贯彻执行。
(二)完善预算编制的过程,确保预算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首先,预算的编制是做好预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成败。预算的编制是一个整体协作的过程,因而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同时还应该考虑外部的环境因素,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基层教育预算单位应当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其次,强化预算编制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是保证预算编制质量的重要保障。提高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应由学校校长牵头、学校财务部门、各教学、后勤部门、教师代表等相关人员参加组成预算编制小组,将单位预算管理纳入全体教职工的职责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要在单位内部做好沟通协调,避免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独自编制预算。要将各部门都纳入预算编制的流程中来,以单位下一年度的任务目标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全盘工作,把有限的资金进行整合,發挥其最大的效用,确保单位职能正常履行。在上年经费使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各部门下年将开展的教育教学中各项活动的资金需求,上级部门的特殊工作安排所需支出、重大活动所需支出,设立编制下年预算。并站在学校统一整体的高度上,保证学校运转所需支出,重点项目优先足额保障。
(三)最大化实现预算目标与单位工作目标的有效衔接,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
首先,要牢固树立预算管理刚性约束的意识。通过预算“两上两下”的审批程序,得到本级人大批复过的部门预算,即便是预算编制做到很科学、很高效、很有价值,但假如在执行方面出现问题,我们依然说,这种预算管理机制是不好的,是不完善的,是需要改进的。所以,已经审定的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各基层教育事业单位年度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规划。可以说强化预算执行力度是改善基层教育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要求。因此,基层教育单位根据上级核准下达的年度预算,严格预算拨款程序,按照预算和工作开展进度情况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资金性质和支出规模。
其次,要加大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 目前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已经内设好的各种指标进行强制性约束,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科目、用途、金额等进行控制,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在此种方式下,财务人员要提高日常业务水平,对照预算批复,准确操作支出科目,避免误操作造成国库支付与实际业务不符的现象;另一种是推进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预算业务管理控制,对批复的预算进行指标分解,通过单位自身管理来确保预算批复的准确执行。
再次,要搞好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跟踪分析。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用制度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规范与约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单位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还要加强单位预算工作的透明性与公开性,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加强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要求,原则上各单位政府采购年初有计划,执行中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年度终了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财政部门对学校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查找无预算、超预算、超标准的开支,并查清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按照执行情况,对下年度预算提出可参考的意见。
(四)加强预算实施的评价和考核力度,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首先,基层教育预算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基层教育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要加强对项目预算编制的指导和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建立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财务部门每月要向单位领导及时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督办预算执行,确保完成预算执行的目标和任务。基层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财务人员,建议要多进行财务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胜任财务工作。
其次,基层教育预算单位要健全预算审核机制,加强预算安排事前绩效评估。逐步扩大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范围。加强预算执行事中监控,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调剂事项,健全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大额资金流动全过程监控,有效防控经济风险。加强预决算事后监督,各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预算法要求,全面推进教育部门预决算公开。加强各级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加强教育内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完善内部治理。
总结
预算管理是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增强教育工作的稳定性,突出学校的工作目标,对总体目标的实现和事务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预算管理能够提高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教育事业的工作效率,更高的工作效率也能更好的达成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多做实事,为人民、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现阶段研究基层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作者单位:新疆温泉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