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城市你偏好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沙龙主题:城市印象。
  我们一生会走过多少城?春节期间,友人发了一条朋友圈:“围脖”数据统计,走过了中国268个城市,超过全中国99.96%的人。超过我们不算个问题,但真的好奇:走过那么多城市,在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又是如何排列组合的呢?
  年纪渐长,有些厌倦人在旅途了。年轻时,大半夜能坐英国最便宜、最不安全的小飞机,直奔瑞士。然后,买横穿瑞士的火車通票,一个人随时下车玩耍,随时上车继续,一路走一路偶遇。而且越玩越带劲,一次不过瘾,竟然如此办理了三次。如今,青春远去,心态的中军帐里,多了指挥若定。不是指挥别人,而是指挥自己:无论多么早的班机,多么频密的旅程,都可以拎包就走,心静如水。
  走过的城市再多,我依然难忘故乡。
  可搞笑的是,这故乡虽然是我户口卡上的出生地、籍贯,但却是陌生的城市,天津。
  我的祖辈、父辈,还有些许天津口音。到我这里,完全摸不到门儿,但很多个性地方语言能明白。比如:前阵子有朋友说,惹惹(读二声,指不着调,四处惹麻烦),啫喱(读音,指调皮捣蛋不听话)……我们相视大笑,哈哈,老乡!
  童年赶上动荡年代,随着父母颠沛流离,小学5年上过6个学校,还上过2年级、4年级同教室的复式班,贼有趣。去天津,是偶尔,看看奶奶。那时候,奶奶已经搬到了红桥区的一个四合院,那种古老的木门、长长的过道儿、不大不小的院子、高高的天花板、厚厚的木地板……我总固执地认为是有味道的,这种味道直到现在还端坐在我的记忆里。我说不清它代表什么,但就是久久不散,历久弥浓,我想是骨肉亲情吧。
  这四合院就在耳朵眼儿胡同附近,小时候很喜欢替大家跑腿儿去买著名的“耳朵眼儿炸糕”当早点。但项庄舞剑,我在意的根本不是美味,而是那个奇葩胡同!那胡同太窄了,一个大胖子走都费劲,更不要说两个人并行。相向劈面,只能各自侧身贴胡同壁,错行。小孩子在里面走,自由得多,我就在里面来来回回、七拐八弯儿地跑,看身形巨大的人、拎东西的人、喜相逢人,无奈、苦笑、笨拙……特别有趣。
  后来,四合院拆了,奶奶家又搬到了南开区,我很少去。经常听到天津,是父亲还在时,来不来就小包儿一挎,故意气母亲早逝的我:“走了,我找我妈去了!”我每次都回敬他:“去去去!有妈了不起啊?我有爸爸,您有吗?”
  如今,姑姑和叔叔一家还在天津,我也越长越像姑姑、奶奶。天津对于我,还是陌生的故乡。但故乡就是故乡,流年橡皮擦不掉。 “丰年城市秋偏好”,流年城市你最好。
  (朱子)
  城的味道
  夯石
  会看文章的人,不看文而看人,只看你的脸便懂你的文好不好。这正如去过多城,也不消看建筑和美人,只看她的饭堂食肆,足矣。从小母亲都教过我们吃相要好看,自幼及长,又凡人顾得。你看那好吃的,逢饭局必挑主位,点菜时争着发言,结账时必在外面接电话,有好菜尽在跟前,吃到一半开始聊天,你先是抢不过他,好歹见他抬起头欲下箸时,却被他亲弟热妹一叫,你只能饿着去结账,久之,便只能自吃自乐而已。
  吃相,如人的另一重身份,带着某种地域和文化的基因。装修自家房子,我两次用到同一个安徽蚌埠人,说实话,他的手艺一般,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的吃相,经常是白水煮白菜或豆腐,偶尔有几片肉,却总满意得像得胜还朝,而我屋里一点汤溃饭粒都没有,他说从小就这样,掉个米粒是要挨打的。十八年前去过俄罗斯的多个城市,即便潦倒的人也一律正襟危坐,斯文而食,便是街头索要一卢布买杯酒喝的乞丐,也是行止有矩,不由你不肃然高看一眼。印象更深的还是上海人的吃相。食器精巧,食材素简,虽然无甜不饭,但在那种温软细腻的“食”氛里,不觉有异,反而受用。上海的餐馆里,很少见独自吃饭的人,但即便多人也绝不喧闹,食物像人一样,妥帖而韵致。记得那次我和朋友多要了一罐红烧肉,便引来服务员的礼貌问询,及至见得实物,我不得不再要一罐。心说没看见我体形吗。犹记得齐齐哈尔的那次聚餐,十多条壮汉愣是没吃完四个菜。但也不能据此就说上海人小气。20多年前,我去过河南焦作一家特大型国企,宛若一座城,明明是高污染企业,却整洁有序,周边饭店皆小而实惠,有一样花生核桃芝麻裹在一起的吃食至今记得,好像当地的待客之道,紧致而盛情。许多事耳闻不如眼见,想到不如吃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人和食物乃至吃相皆是一理,多样性的可贵在于双向甚至多向的包容,包括自我包容,互相包容,见容于天地人心。我们身处的时代,置身的城市,裹挟其中的生活,难道还不够包容吗。
  又如那年去西安,晚上十点寻不到开门的饭店,羊肉泡馍终于泡汤。但也不能据此说人家保守。成都和南京则夜夜有好吃的去处,大排档的鲜香热辣,鸭血粉丝汤的清爽宜胃,却逗引着你的思乡之情,那是氤氲的家的味道。
  再如延安,极细的黄土披挂在树上,小店里却是一尘不染,雪白的手巾,清亮的水,服务员笑如花开,吃什么已不再重要。这是城市的味道,也是人心的归处。沈园沈姑娘
  李雄峰
  似乎文科生比理科生的情感天生就饱满,连游山玩水时都能显现的出来,与理科生满世界照相不同,文科生有时会冲着一山一水一庭一碑呆呆地看上好半天,大有要穿越到从前一探古人情怀之势。不过,如今的旅游极少能勾起人的这样的情绪——满眼的游人,嘈杂的氛围,什么情致都荡然无存了。
  还好,朋友“发明”了“反季节旅游”,即在旅游淡季时出游,虽说有贪图这时节景区门票、住宿等优惠的价格的小私心,但更主要的是可有效避开旅游旺季时的各种拥挤与嘈杂,使得游览变得从容。那一站,我们一行人踏着一场冬末的残雪,来到了绍兴。
  由于没有什么游人,我们兴致盎然游览了鲁迅故里,在静静的三味书屋,仿佛听到了“迅哥”和小伙伴们的读书声,在幽幽的百草园,恍惚看到了“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然而,最让我们难以忘记的,便是被沈园里的沈姑娘深深地打动了。   沈园门口的显示屏告诉我们,这个园子最大的容载量是三千多人,而那天,我们一队人走进沈园的时候,显示屏显示,园子里仅有35人!如此旅游,该是多么美的事情啊!不过,更美的是,我们请到了一位美丽的讲解员——小沈姑娘。
  真巧,沈园里的沈姑娘。小沈穿着一身工装,白皙的面庞玲珑俏丽,典型的南方女孩,亮晶晶的双眸同样透着南方姑娘的干练利落。也许是游人不多的缘故,讲解员可以不用太大声地喊着讲解,这让小沈的讲解更彰显出一种温暖与绵软。她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音语调非常的标准、好听。更让我们觉得惊讶——眼前的文弱静雅的小姑娘,竟是如此的饱读诗书。小沈的讲解非常的到位,从沈园历史到园中的亭台轩榭,她都为我们娓娓道来。咯吱咯吱踩着地上的残雪,听着她轻柔的话语,倒让人觉得是她驱散了这冬日的“雪后寒”。
  当小沈引导我们来到陆游和唐婉的两首《钗头凤》的石碑前,我们忽然察觉到她的表情有了些许的悲情。小沈姑娘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后,她抑扬顿挫地为大家背诵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和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诵咏到情深之处,我们竞看到了小沈姑娘眼中竞噙着泪花……
  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倾情的讲解员,讲得我们每一位团员都心潮澎湃,为之动情。当小沈姑娘结束她讲解服务的时候,我发现,国内的其他游客也跟着我们的队伍——就为听小沈姑娘的精彩讲解,并和我们一样,用热烈的掌声向小沈致意……
  竟然因为一个人,爱上了绍兴这座城市,不为别的,只为那雪后的美丽和那动人的真情。
  南京遇难事
  木匠
  十八年前,第一次去南京,回来后就想写篇南京印象,因为懒一直没有写。
  为什么想写一篇南京印象呢?南京感动我了吗?南京的中山陵、夫子庙、玄武湖、雨花台、秦淮河感动我了吗?好像都没有,但是南京的人感动我了,再具体点说,是南京的警察感动我了。
  2000年那会儿,有个全国图书发行会在南京举行。当时,我老婆开了一家小小的图书设计工作室。我就想着利用周末去转转,看能不能揽点活儿回来。火车到南京时,是凌晨四点多钟。一出站,我就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我就跟司机说:“拉我去一个离东方宾馆别太远、标间一天的住宿费不超过一百块钱的小旅馆。”很顺利地办理完入住手续,我看时间还早,就又迷糊了一小会儿。八点钟起来,准备好相机就出发了。
  东方宾馆是那次书会举行的地方。这种会与其说是会,不如说是一个大集,就是全国各地的个体书商,也有一些出版社,都来这里开上一两间房间,把他们已经出版了的书和正准备出的书全摆出来(没出的,就做成“假书”展示)。这种会每年春秋两季,会在不同的省会城市举行。这种会一般会持续三天时间。
  那天,我楼上楼下跑了一天,一无所获。等出了宾馆,坏了!我竟然忘了我自己住哪儿了,那家小旅馆叫什么名字?在哪条街上?我全都想不起来了。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我在街上转了一个多小时,仍然一点头绪都没有,忽然想起了一句话:“有困难,找警察。”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走进了一家派出所。当我把情况跟人家警察说了以后,人家警察问我打车的发票,我自费来的,没要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几乎都绝望了。突然,一个警察一拍大腿,说:“有办法了。”
  大约半个多小时以后,这位警察用一辆110警车,把我送到了南京站站前派出所。这里的所长长得像弥勒佛,他安慰我:“小伙子,怎么这么马虎呀?不过你别着急,查下监控录像,应该能找到早上拉你去旅馆的那辆车。”还真找到了!但联系上的却不是早上拉我的司机,因为他们是一辆车俩司机,黑白班。早上那位司机是夜里拉活的。于是,白班司机把夜班司机的BB机号告诉警察,警察一连呼了两三次,他终于打来了电话。
  至此,两个派出所的几位警察为我这事忙前忙后,折腾了近三个小时,才弄清了我要回的旅馆在什么地方。我当然是万分感谢,提出要请几位警察吃顿饭,但任我怎么请,人家就是不去,还跟我说:“同志,别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之后所长还派了辆110,把我送回了旅馆……
  一个布里斯班,一个长春:
  一个登上直升机,一个乘坐有轨电车。
  旅途城市,有了第二故乡的感觉;
  念念不忘依然是第一故乡。
  记忆里的城市,对应的是什么?
  人、事、物?明明是现在的心境。
  青青子衿
  彭立昭
  住在澳洲布里斯班南岸公园旁我闺蜜唐的公寓楼上,推开窗——窗外就是海。一看海就被点燃,似乎到了一个从未幻想过的第=故乡。
  “不是海,是布里斯班河。”闺蜜唐说。时间是创造城市梦幻的奇迹,时间又是改变城市历史的最好创造者,曾经的流放地布里斯班经过时间的转换,如今已成为最美丽的“河流之城”。
  早餐时,她说不去抱一抱考拉、喂一喂袋鼠,不算来过澳洲。于是我们搭乘游艇,沿着布里斯班河蜿蜒而行,很快就到了澳洲设立的第一个考拉保护区。130只考拉和100多种澳洲本土生物就住在这里。买票进园,拿到了一份国内一天的表演时间表,有鹦鹉喂食、剪羊毛、牧羊犬赶羊、喂袋鼠、考拉合影等。亲手喂袋鼠吃东西,也感受到了鸭嘴兽奇迹般的可爱。抱完了考拉、喂饱了袋鼠,此时电话铃响了。
  “请你马上来学校一趟。”校长简直是在下着命令。“有什么事情吗?”她很有礼貌地回答。“是,发生了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你必须马上就来,现在。”校长不容置疑的口气。她不由自主地说了声OK。校长挂了电话,連声“再见”都没有。我们打车去学校,一路上,她絮絮叨叨的。“我早没梦想了,行尸走肉似的,现在一切都在为实现儿子的梦而活着……”我也跟着感叹:一刻的欢愉,一生的承诺。
  还好,通过多年的打拼,她挣到了一份不算差的政府工作,给了她一份不错的医疗保险,能让她和儿子在这片远离故土、无依无靠的客地他乡,安稳地活下来,活下去。她把儿子送进了一所学费昂贵的私立高中。若没有这份工作,她和儿子就会是风中飘散的叶子,很快会变黄枯干,归尘归土。   走进红砖白瓦的扇形学校主楼,迎面是校务办公室。三位美女(校务秘书)把她推进了宽大亮堂的校长办公室,我不能进去,便享受着窗外校园小花园的景致。山茶和燕子掌,由高到低,错落有致,配上后面铺着青绿草坪的大操场,与远处的天空连威一片,格外地养眼。
  心神彷徨,忐忑不安的唐出来了。原来她儿子的同桌抽屉里被发现两盎司大麻,那个同学供认不讳,被停课了。校方通知了好些家长。“这事跟我子儿没关系,但周三上午得出席听证会……”她感到很不爽。
  “去看大海吗,现在就去。”于是,她带我乘上了直升机,飞跃海湾,欣赏了世界第二大沙岛北斯德布鲁克岛和第三大沙岛摩顿岛。眼前的天空,才是我精神的上空,它是蓝色的、辽阔的。半个小时之前她的压抑心气,似乎因这天高海阔的逸散之所,也敞亮、通透了。其实,每个心里都有一个远方、一片海,但多数人都是只能在心里有。好吧,心安处是吾家。
  长春的电车
  邢大军
  如今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智能公共汽车站牌,可以显示你所等的那辆车目前尚在哪一站,离你有多远,利于你判断自己还要站在原地等多长时间。
  这种东西按说并不难,科技上也应该是一个小问题,因此说,相对于姗姗来迟的公共汽车,这种智能汽车站牌来得更显迟啦。细细想来,这东西一点儿都不新鲜,=十年前,我
  们上下学等无轨电车时就已经体验过“智能化”了。
  那时我在长春,家离学校不远,却也买了张月票,因此为了这张月票而常常等公共汽车。常坐的是一路无轨电车,就是拖着两条大辫子,抓住空中两条平行的电线,走起来常常火光四射的那种车。这种车现在还在很多城市运营,尤其是多条线路的车重叠交汇的地段,空中线网密布,底下是交错闪躲的电车,很有都市的感觉,说白了也就是乱。
  当时所谓的“智能化”,就是在车还不见个影时,抬头仔细观察一下空中无轨电车的电缆。如果此时电缆纹丝不动,那说明这辆车至少尚在两站地以外。如果电缆轻缓起伏,说明车已经到了上一站。如果抖动激烈,说明车已经近了。如果抖得更邪乎的话,那么就别“说明”了,都到眼前啦!这时如果还光顾着抬头傻看,那你就得等下一趟车了。
  相对于无轨电车的概念,当时城市里还有着有轨电车,轨道和机车都很老,据说解放前就在运营着了。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一样,都需要电,也都得随着空中的电缆走。不同之处是,有轨电车脚底下有铁轨,一来占地儿,=来走起来噪音大。大概是为了城市美观,抑或是为了提升单位空间利用价值,所以运行了半个世纪的有轨电车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拆除了。
  就像城市改造一样,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似乎没什么可惜的。对于一些老辈人所谈论的历史价值和人文观念,我毫无兴趣,也缺少认同。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相机,没留下一张自己立在有轨电车上的靓照。同时更怀念大雪纷飞的冬天,站在有轨电车上,看着车窗外后退的城市风景,总是会想起《林海雪原》中“小火轮一响,黄金万两”的土匪生活,并欣欣然将头探出车窗任飞雪迎面,当时光顾着臆想笑傲江湖了,却忘了已患鼻炎的鼻子正流着长长的清鼻涕。
  不知是什么原因,有轨电车多年后又恢复了一小段线路,随着沿途建筑的拆改,“小火轮”韵味已变、风光不再。这都已經是后来的事了,那时我已经离开了长春来到了北京。北京没有有轨电车,但有无轨电车。在没有智能公共汽车站牌的日子,偶尔在站台等车,别人是朝着来车的方向焦急张望,而我还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空中的电线,判断一下那辆车尚离我有多远,回想一下曾经的记忆已经离我有多久。
其他文献
从1995年成龙主演《红番区》开启中国电影贺岁档,历经《我是谁》《大兵小将》《功夫瑜伽》,不知不觉,成龙已经陪伴观众度过了20多年的贺岁时光。今年也不例外,他的新片《神探蒲松龄》将于大年初一上映。  对于塑造过百余经典角色的成龙而言,如今选择角色的标准已经变成了是否够“新”,是否没有尝试过。他直言,自己在接演蒲松龄前曾打起“退堂鼓”,“成龙演大文豪谁信啊,不过这是我近年来少有的一部作品,希望大家可
期刊
捉到新凤霞,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大多是《花为媒》里张五可用扇子遮起脸,露出半面,微微带笑的经典定格。说来也巧,“五姑娘”多情、勇敢、泼辣、大方,倒与新凤霞本人有着七八分相似。很多人是先认识新凤霞,之后认识“评剧”的。看了新凤霞《的刘巧儿》《花为媒》,才明白评剧有那么灿烂的一个世界。新凤霞饰演“刘巧儿”“张五可”,她的唱腔甜、脆、美,她的表演清新、自然、灵动。1956年,评剧《刘巧儿》被拍成了电影,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回眸2018年北美票房,一些含有大量“中国元素”的影片引人注目。这些影片或是票房大获成功,经济效益突出,全年有5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榜冠军为“中国元素”影片;或是内容对华客观友好,社会效益明显,例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中美合拍纪录片《善良的天使》和《女孩与影像》等。它们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尤其是立足北美这样的发达国家市场提供了经验、开拓了思路。  合拍片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2018年的
期刊
刚说完曾经的“神勇”,得出了一个让人很沮丧的结论,曾经自以为很“神勇”的我,其实是个笨蛋。那“笨蛋”的人应该人生很失败吧?但这话也得一分为二。  啥叫“失败”?看跟谁比。再说失败与否的衡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是,我是曾给自己树立过远大目标,成为战斗英雄、雷锋一样好战士、科学家、作家、诗人,甚至世界冠军,我是没实现得了,好像很失败,但我好像也没真为成为那些,付出过什么艰辛的努力,所以没成,实属正常
期刊
慈禧的4块翡翠,经3位总理督造,60位玉雕师雕琢,终成四大国宝  慈禧太后,是翡翠历史绕不过的女人。热衷珠宝的她,是个地道的翡翠发烧友。其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可以见到各种翡翠玉器,甚至在其死后,陪葬品也大多都是极品翡翠。在慈禧60大寿的时候,朝中官员为投其所好,不惜花费重金寻找了四块极品翡翠原石,专门进贡给慈禧。但由于慈禧翡翠太多,这四块翡翠原石一直放在颐和园中,除去少量的切割制作,大部分还是完整
期刊
去年岁末,1963年从北京五中高中毕业的十四位同学欢聚一堂,畅谈当年的快乐时光,尽享再相聚的幸福心情。  在五中学习、生活6年,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大家一起钻研学业,一起锻炼游戏。当时的北京五中只招男生,一大帮秃小子除了一起上課学习就是一块玩耍。放了学我们相约到同学家里做作业或去体育场踢球、去电影院观影。大家相处得十分友好。从五中高三毕业时大家难舍难离,相约要常见常聚,之后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千千万万的英雄,挺身而出,为这场共同战“疫”助一臂之力。  74岁的曾光,是中国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两次赴武汉。自我隔离期间,他通过网络媒体为大众提供专业解读;自我隔离期结束后,又来到北京广播电视台接受采访。在录制节目的空隙,本刊记者采访了他。  又一次,说着
期刊
(接上期)  那些曾追随过他的员工们喜欢忆起他在《明报》时的往事。“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亲自写一份聘书给我。”潘耀明在还未辞去三联书店职务的情况下就接下这份聘书。查良镛不善言辞,在电梯里遇见人都羞于打招呼,对待下属,他总希望下属可以自己发现问题,来向他反映,而不是由他指出。假设问题实在严重到不行了,他便会递一张纸条:某某兄,这个可否考虑这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浙江大学的博士生无法适应他的“指导方式”。
期刊
计算机已经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很少有人知道,计算机这项伟大的发明与一位数学家密不可分,他就是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冯·诺依曼从小就天赋异禀、智商超群。他不仅拥有惊人的记忆力,还具备卓尔不群的数学才能。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这位享有“火星人”美誉的科学巨人,幾乎玩转了包括电子计算机、博弈论、代数、集合论、测度论、量子理论在内的诸多领域,成为这些领域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