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盖头”遮面的云南白药牙膏
2013年7月,记者听闻云南白药牙膏工厂开放让人参观了,感到非常惊讶,随即打开云南白药官方网站,果然发现上面有《走进云南白药活动》的公告,其中写道:“为增进公众对公司的了解,云南白药集团将举办‘走进云南白药’活动,诚邀关心云南白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云南白药,了解真正的云南白药。”
记者拨打了上面的联系电话0871—66350538,接线的是一位女士,首先申明现在参观的人多,先到网站下载登记表报名,至于什么时间能参观,得等通知。记者向该女士介绍了自己姓名与身份,并表示想亲身体验一下活动,看一下云南白药牙膏的生产环境。该女士听完马上就变了口气,冷冷地说道:“我们的活动不面向媒体,针对的是我们的投资人,牙膏生产厂是不向外开放的,不能参观,你想了解什么就先发传真。”当记者询问该女士姓名,以方便联系时,该女士不客气地说:“你没必要知道我姓什么,我也不告诉你,你只需打这个电话,我便会接。”但在记者发过传真后,连打几次电话,该女士都称领导出差了,等回来再说,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再打过去,该女士称领导说了不接受采访,也不同意你们参加活动。
不知道云南白药所宣称的“诚邀关心云南白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云南白药,了解真正的云南白药”,其中的社会各界人士所指的是哪些人士?走到了云南白药的什么地方?又都了解到云南白药的哪些东西?莫非又是一场作秀?
其实,记者所遭遇的也是众多媒体人曾经历过的,因为这是云南白药牙膏一直以来对媒体惯用的手法。回望2010年云南白药牙膏“功效门”事件,起因自2007~2009年三年时间,消费者在使用云南白药牙膏后,因未达到其牙膏宣传的功效与厂商进行理论,而云南白药牙膏却置之不理,消费者因被云南白药牙膏漠视的“冷暴力”所激怒,才一纸诉状诉诸法院。由一连串几桩官司的发酵才导致2010年的大爆发,一时间舆论沸扬,世人皆知。各家媒体纷纷出动,猛追猛打,追根溯源。
期间曾有媒体爆出:云南白药集团在介绍其牙膏发展史时炫耀称:开始缺乏牙膏制造技术以及设备等生产要素,就先后委托其他厂家加工,降低了投资风险,快速将云南白药牙膏推向了市场。
然而,对照其宣传的“从德国引进12项先进医学技术、质量检验109道工序”的说法,实在无法联系在一起。
另一家媒体则称,云南白药牙膏是抓住当时牙膏高端市场空白,运用高超的营销手段,打国家在化妆品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擦边球,一举占领牙膏领域高端阵地。其高昂的价格与质量并不相符,配料成分中除了2%的云南白药成分提取物,其他与普通牙膏无异,对于所标榜的牙膏里含量2%的云南白药成分的提取物,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专家惊叹地说,工艺配伍2%的提取物,简直是世界奇迹,实际是为其虚高的价格编造不符合科学的说词。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云南白药牙膏最后露脸给了个解释:我们是“国家保密配方”,功效性是做过临床及安全检测的,我们有功效临床试验报告和安全试验报告,但属于“国家保密配方”不能公布。而“国家保密配方”身份只为云南白药独享,云南白药牙膏实际上只具有专利身份,牙膏的各项标准应该适用国家关于化妆品的具体规定,根本不存在保密的问题。所以有媒体报道称云南白药牙膏是在自己脸上贴了张“国家保密配方”的金色面罩,来搪塞公众,蒙骗消费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隔几个月后,2011年的“三氯生”事件再次挑起轩然大波,而这次,云南白药牙膏却未进行只言片语的解释,拉紧了严实的“盖头”,再次以“冷暴力”漠然处置公众舆论的质疑。
蒙着“盖头”是因为“羞于见人”
“看透不说破”是化妆品行业内人士皆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在此,引用一位行业内资深人士对行业的精准概括:
“四子三点一故事”
“四子”即找名牌的瓶子;仿名牌的名字;看名牌的样子(膏体);抄名牌的文字。
“三点”即学人家的卖点;学人家的扣点;学人家的返点。
“一故事 ”:编一个“源自澳美日韩法意德总部授权”的品牌故事。
化妆品行业真正兴隆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的市场处于饥渴状态,投资门槛又极低,手里边有俩钱的,找个化妆品加工厂,贴个标,找个时尚流行的概念,配以动听的广告宣传,一张罗,便可以开张接买卖了。不需要搞什么研发,只要跟风、鼓吹,嗓子喊得高点、花架子摆得酷点、吹嘘得神点,便可以大把大把赚来钞票,不知不觉口袋里便装上了好几个亿,变成了大企业,而究竟值几斤几两,人人心知肚明,大家都看得透却不说破。
一直以来,因国家没有完善的功效评估检测体系,各大化妆品企业所宣称的功效性无从考证。比如,云南白药牙膏广告词:“抑制牙龈出血、修复口腔溃疡”、“国家保密配方”。云南白药牙膏这样的宣传,让消费者误以为云南白药牙膏是可以治病的药品,但实际上“国家保密配方”的白药提取物仅占其牙膏配比成分的2%,其余则为化工原料。而又有类似一些美白产品的宣传,一小袋泥巴涂在脸上,停留5分钟后洗去,皮肤立刻白净清透,所有的色斑、暗疮、疤痕瞬间扫光。诸如此类,种种荒诞的虚假宣传令多少消费者受骗上当。
如果再涉及化妆品企业的生产车间,更是令许多企业羞答答。记者曾有机会亲自进入一些企业的车间观摩,一家小有名气的化妆品企业,其生产车间内竟是遍地污水横流,空气污浊,员工们穿着雨靴,工作服污迹斑斑,由此可见其产品的质量该是多么令人担忧;而另外一家一瓶洁面乳卖到近千元、一成套化妆品售价达4000多元的化妆品企业,车间内,竟然是大白塑料桶灌装来的外加工物,哪知其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里,却布有漂亮而宽敞的研发室和产品展览室。类似这样的情况,企业怎敢大大方方掀起“盖头”来,与公众坦然相对呢?
“盖头”还可以蒙多久?
众多的化妆品企业之所以能一直“蒙面”示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者的原因。大部分消费者是跟着广告买产品,越是吹嘘得天花乱坠的产品,销售量便会越高;纵有一些消费者想要自己去分辨,无奈却难以看得懂产品标签上标注的成分说明,那些化学专业术语犹若天文数字般令人眼花脑袋疼。二是因为国家在化妆品方面的法律监管不健全,审批机制不完善,很多方面属于空白区。这些便给了许多化妆品企业可乘之机,他们堂而皇之地蒙上“盖头”,躲藏在里面,尽情地演绎着一场场神秘的“闹剧”。
而时代发展的脚步是不会听从任何人的指令,它只会滚滚向前。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一次次重拳出击,化妆品行业也被波及,针对行业的相关法规、相应的检测体系正在马不停蹄地完善建设中。近日有传闻,今明两年国家将强制化妆品生产企业建立GMP生产标准,即企业从采购原料开始到出库销售都将全程监控录入系统;紧随着的是新生代消费者知识层面的提高,消费者的队伍正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一些人不再被广告牵着鼻子走了,他们点击互联网了解天下事,他们有思想,他们追求自己的特色,他们不再停留在商家对产品的宣传,他们要了解产品的更多信息,包括产品所选用原料的安全性、产品制造过程中各环节的把控措施、产品采用包装的环保及安全性,正如一位行业协会的人士所言,现在的消费者正在变成专家型的消费者。
在这股熊熊的时代大潮来临之际,那些蒙着“盖头”生存的化妆品企业不知还能坚持多久?未来将会是谁掀起他们的“盖头”?
2013年7月,记者听闻云南白药牙膏工厂开放让人参观了,感到非常惊讶,随即打开云南白药官方网站,果然发现上面有《走进云南白药活动》的公告,其中写道:“为增进公众对公司的了解,云南白药集团将举办‘走进云南白药’活动,诚邀关心云南白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云南白药,了解真正的云南白药。”
记者拨打了上面的联系电话0871—66350538,接线的是一位女士,首先申明现在参观的人多,先到网站下载登记表报名,至于什么时间能参观,得等通知。记者向该女士介绍了自己姓名与身份,并表示想亲身体验一下活动,看一下云南白药牙膏的生产环境。该女士听完马上就变了口气,冷冷地说道:“我们的活动不面向媒体,针对的是我们的投资人,牙膏生产厂是不向外开放的,不能参观,你想了解什么就先发传真。”当记者询问该女士姓名,以方便联系时,该女士不客气地说:“你没必要知道我姓什么,我也不告诉你,你只需打这个电话,我便会接。”但在记者发过传真后,连打几次电话,该女士都称领导出差了,等回来再说,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再打过去,该女士称领导说了不接受采访,也不同意你们参加活动。
不知道云南白药所宣称的“诚邀关心云南白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云南白药,了解真正的云南白药”,其中的社会各界人士所指的是哪些人士?走到了云南白药的什么地方?又都了解到云南白药的哪些东西?莫非又是一场作秀?
其实,记者所遭遇的也是众多媒体人曾经历过的,因为这是云南白药牙膏一直以来对媒体惯用的手法。回望2010年云南白药牙膏“功效门”事件,起因自2007~2009年三年时间,消费者在使用云南白药牙膏后,因未达到其牙膏宣传的功效与厂商进行理论,而云南白药牙膏却置之不理,消费者因被云南白药牙膏漠视的“冷暴力”所激怒,才一纸诉状诉诸法院。由一连串几桩官司的发酵才导致2010年的大爆发,一时间舆论沸扬,世人皆知。各家媒体纷纷出动,猛追猛打,追根溯源。
期间曾有媒体爆出:云南白药集团在介绍其牙膏发展史时炫耀称:开始缺乏牙膏制造技术以及设备等生产要素,就先后委托其他厂家加工,降低了投资风险,快速将云南白药牙膏推向了市场。
然而,对照其宣传的“从德国引进12项先进医学技术、质量检验109道工序”的说法,实在无法联系在一起。
另一家媒体则称,云南白药牙膏是抓住当时牙膏高端市场空白,运用高超的营销手段,打国家在化妆品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擦边球,一举占领牙膏领域高端阵地。其高昂的价格与质量并不相符,配料成分中除了2%的云南白药成分提取物,其他与普通牙膏无异,对于所标榜的牙膏里含量2%的云南白药成分的提取物,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专家惊叹地说,工艺配伍2%的提取物,简直是世界奇迹,实际是为其虚高的价格编造不符合科学的说词。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云南白药牙膏最后露脸给了个解释:我们是“国家保密配方”,功效性是做过临床及安全检测的,我们有功效临床试验报告和安全试验报告,但属于“国家保密配方”不能公布。而“国家保密配方”身份只为云南白药独享,云南白药牙膏实际上只具有专利身份,牙膏的各项标准应该适用国家关于化妆品的具体规定,根本不存在保密的问题。所以有媒体报道称云南白药牙膏是在自己脸上贴了张“国家保密配方”的金色面罩,来搪塞公众,蒙骗消费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隔几个月后,2011年的“三氯生”事件再次挑起轩然大波,而这次,云南白药牙膏却未进行只言片语的解释,拉紧了严实的“盖头”,再次以“冷暴力”漠然处置公众舆论的质疑。
蒙着“盖头”是因为“羞于见人”
“看透不说破”是化妆品行业内人士皆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在此,引用一位行业内资深人士对行业的精准概括:
“四子三点一故事”
“四子”即找名牌的瓶子;仿名牌的名字;看名牌的样子(膏体);抄名牌的文字。
“三点”即学人家的卖点;学人家的扣点;学人家的返点。
“一故事 ”:编一个“源自澳美日韩法意德总部授权”的品牌故事。
化妆品行业真正兴隆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的市场处于饥渴状态,投资门槛又极低,手里边有俩钱的,找个化妆品加工厂,贴个标,找个时尚流行的概念,配以动听的广告宣传,一张罗,便可以开张接买卖了。不需要搞什么研发,只要跟风、鼓吹,嗓子喊得高点、花架子摆得酷点、吹嘘得神点,便可以大把大把赚来钞票,不知不觉口袋里便装上了好几个亿,变成了大企业,而究竟值几斤几两,人人心知肚明,大家都看得透却不说破。
一直以来,因国家没有完善的功效评估检测体系,各大化妆品企业所宣称的功效性无从考证。比如,云南白药牙膏广告词:“抑制牙龈出血、修复口腔溃疡”、“国家保密配方”。云南白药牙膏这样的宣传,让消费者误以为云南白药牙膏是可以治病的药品,但实际上“国家保密配方”的白药提取物仅占其牙膏配比成分的2%,其余则为化工原料。而又有类似一些美白产品的宣传,一小袋泥巴涂在脸上,停留5分钟后洗去,皮肤立刻白净清透,所有的色斑、暗疮、疤痕瞬间扫光。诸如此类,种种荒诞的虚假宣传令多少消费者受骗上当。
如果再涉及化妆品企业的生产车间,更是令许多企业羞答答。记者曾有机会亲自进入一些企业的车间观摩,一家小有名气的化妆品企业,其生产车间内竟是遍地污水横流,空气污浊,员工们穿着雨靴,工作服污迹斑斑,由此可见其产品的质量该是多么令人担忧;而另外一家一瓶洁面乳卖到近千元、一成套化妆品售价达4000多元的化妆品企业,车间内,竟然是大白塑料桶灌装来的外加工物,哪知其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里,却布有漂亮而宽敞的研发室和产品展览室。类似这样的情况,企业怎敢大大方方掀起“盖头”来,与公众坦然相对呢?
“盖头”还可以蒙多久?
众多的化妆品企业之所以能一直“蒙面”示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者的原因。大部分消费者是跟着广告买产品,越是吹嘘得天花乱坠的产品,销售量便会越高;纵有一些消费者想要自己去分辨,无奈却难以看得懂产品标签上标注的成分说明,那些化学专业术语犹若天文数字般令人眼花脑袋疼。二是因为国家在化妆品方面的法律监管不健全,审批机制不完善,很多方面属于空白区。这些便给了许多化妆品企业可乘之机,他们堂而皇之地蒙上“盖头”,躲藏在里面,尽情地演绎着一场场神秘的“闹剧”。
而时代发展的脚步是不会听从任何人的指令,它只会滚滚向前。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一次次重拳出击,化妆品行业也被波及,针对行业的相关法规、相应的检测体系正在马不停蹄地完善建设中。近日有传闻,今明两年国家将强制化妆品生产企业建立GMP生产标准,即企业从采购原料开始到出库销售都将全程监控录入系统;紧随着的是新生代消费者知识层面的提高,消费者的队伍正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一些人不再被广告牵着鼻子走了,他们点击互联网了解天下事,他们有思想,他们追求自己的特色,他们不再停留在商家对产品的宣传,他们要了解产品的更多信息,包括产品所选用原料的安全性、产品制造过程中各环节的把控措施、产品采用包装的环保及安全性,正如一位行业协会的人士所言,现在的消费者正在变成专家型的消费者。
在这股熊熊的时代大潮来临之际,那些蒙着“盖头”生存的化妆品企业不知还能坚持多久?未来将会是谁掀起他们的“盖头”?